職場中用這三板斧,讓你接近權力中心

文章 職場 十年磨刀看職場 十年磨刀看職場 2017-09-14

文/十年磨刀

職場中用這三板斧,讓你接近權力中心

描述職場的文章有很多,有寫職場的潛規則的,有寫職場的權力鬥爭的。形形色色的文章堆積在一起,簡直可以用汗牛充棟來形容。

在職場浸淫久了以後,作為老司機的我,漸漸的也窺探出了職場的端倪,尤其是在職場中如何接近權力的中心。

安·蘭德有個觀點,大意是世界是由創造者推動的,寄生者依賴於創造者。

這種觀點是完全的刻印在了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書生氣很重的人的腦子裡,比如,像我這樣的。在他們看來,職場也是一樣套用這個觀點,如果我創造了良好的業績,我就是創作者,那我理所應當的要升職加薪,身居高位。

我稱呼此種認知為“三門人士”的見解。什麼是“三門人士”呢?說的是從家門到大學門再到工作單位門的人,他們不管家世如何,都被體制調教成規規矩矩的“學院派”,沒有為生存苦苦搏擊過,缺乏對底層社會的認知,也缺乏對人性的洞察。

於是,當一切沒有符合他們的“付出就應該有回報”的因果定律時,他們大抵會義憤填膺起來,進而要拍案而起了。

其實,職場有一個很奇怪的“三分之一”現象,說的是在職場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幹活,三分之一的人不幹活,三分之一的人對幹活的人評頭論足。但很不幸,居廟堂之高的卻是那三分之一干活之外的人,對,就是不幹活的人和對幹活的人評頭論足的人。

所以,那些為公司的發展攻城掠地的人那些取的良好業績的人,需要清醒一下了。好的工作成果並不能保證你能晉升獲得實權,到達權力的中心,而表現不佳也不意味著你會失去工作。

那麼問題來了,渴求上進的人,怎麼樣做能在職場中飛黃騰達呢?我有三板斧,用之會無往而不利。

1.告訴你的老闆你的工作成果。

職場高位的人,忙於自己的事情和工作,他們對於你和你做的事情沒有那麼多的關注,因此,你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公司中那些職位高的人知道你的工作成果。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訴他們,早請示,晚彙報。

從單純的曝光效應來說,熟悉產生偏好。人們喜歡熟悉的事物,也包括你。別人記住了你,就等於選擇了你。

你也可以簡單的理解成,在取得好的工作業績的情況下混個臉熟。

2.你必須關心你和你老闆之間的關係,不亞於關於你的工作成績。

在職場中,報怨是最沒有用的,不要報怨老闆給的資源苛刻,條件不寬裕。不要讓老闆感覺不安全,不要與當權者交惡。如果你要做陶淵明,那你乘早歸隱,如果你想有番作為,就老老實實的按照規則來。

在職場中,你的雄心,你的業績,都不能保證你在一個典型的組織架構中獲得成功。對你成功負責的人,是你的上司,一個可以決定你在組織中獲得何種地位的人。

無論你達到什麼樣的位置,總有人在你上面,你要做的,就是處理好和他的關係,確保那些有影響力的人有強烈的願望幫你扶搖直上。

3.有策略的處理各種關係。

職場人士,每個人都絕對會有兩種資源:精力和時間。消費你的精力和時間,有策略的參與到對你有幫助的人的重要事項中去。

這種人就是處在要害部門,手裡有資源分配權利的人。

在人際關係中,中心位置是能獲得資源,但通過鏈接不同的網絡關係也同樣能夠獲得資源。

權利和資源會帶來更多的權利和資源,而你要做的就是打通不同的網絡環節。

我洋洋灑灑的寫了三板斧,其實,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來了,返璞歸真,就兩個字“關係”。

關係就是生產力,關係就是金錢,怎麼打通,怎麼運用,就看個人的發揮和領悟了。

願你早日的接近權力的中心。

~END~


我是十年磨刀,我很真誠,這是我的第77篇文章,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還有點啟發的話,歡迎點贊轉發評論喲,當然,適當的吐槽也是可以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