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首屆“北京書店之夜”開幕 | 多位茅獎作家亮相圖博會 | 傑西·鮑爾:藝術家的任務是做個活生生的人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用了整整一本書來描述,她的個人體驗顯然並非孤立,而是在許多國家、各種語言版本的女性受眾中喚起了或多或少的共鳴:

"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首屆“北京書店之夜”開幕 | 多位茅獎作家亮相圖博會 | 傑西·鮑爾:藝術家的任務是做個活生生的人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用了整整一本書來描述,她的個人體驗顯然並非孤立,而是在許多國家、各種語言版本的女性受眾中喚起了或多或少的共鳴: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

有些人害怕,有些人渴望,還有些人遊刃有餘,讓別人覺得她們對此事毫不在意。我的策略是否認,因此,等真做了母親,我既驚訝又措手不及;我不知做母親會帶來何種後果,且有個毫無根據卻很獨特的想法:我隨隨便便就當上了母親,這全拜某種比我強大的力量所賜,因此只能認命。

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母親,在“成為母親”的這條道路上,生活與心靈均需要建立新的平衡。對此,文學與藝術曾有過無窮無盡的展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對“母親”的闡釋既在處在變化中,也仍有延續至今的內涵。作家張怡微是如何看待的?

文學中的“母職”

>>>張怡微|文<<<

"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首屆“北京書店之夜”開幕 | 多位茅獎作家亮相圖博會 | 傑西·鮑爾:藝術家的任務是做個活生生的人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用了整整一本書來描述,她的個人體驗顯然並非孤立,而是在許多國家、各種語言版本的女性受眾中喚起了或多或少的共鳴: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

有些人害怕,有些人渴望,還有些人遊刃有餘,讓別人覺得她們對此事毫不在意。我的策略是否認,因此,等真做了母親,我既驚訝又措手不及;我不知做母親會帶來何種後果,且有個毫無根據卻很獨特的想法:我隨隨便便就當上了母親,這全拜某種比我強大的力量所賜,因此只能認命。

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母親,在“成為母親”的這條道路上,生活與心靈均需要建立新的平衡。對此,文學與藝術曾有過無窮無盡的展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對“母親”的闡釋既在處在變化中,也仍有延續至今的內涵。作家張怡微是如何看待的?

文學中的“母職”

>>>張怡微|文<<<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

"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首屆“北京書店之夜”開幕 | 多位茅獎作家亮相圖博會 | 傑西·鮑爾:藝術家的任務是做個活生生的人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用了整整一本書來描述,她的個人體驗顯然並非孤立,而是在許多國家、各種語言版本的女性受眾中喚起了或多或少的共鳴: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

有些人害怕,有些人渴望,還有些人遊刃有餘,讓別人覺得她們對此事毫不在意。我的策略是否認,因此,等真做了母親,我既驚訝又措手不及;我不知做母親會帶來何種後果,且有個毫無根據卻很獨特的想法:我隨隨便便就當上了母親,這全拜某種比我強大的力量所賜,因此只能認命。

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母親,在“成為母親”的這條道路上,生活與心靈均需要建立新的平衡。對此,文學與藝術曾有過無窮無盡的展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對“母親”的闡釋既在處在變化中,也仍有延續至今的內涵。作家張怡微是如何看待的?

文學中的“母職”

>>>張怡微|文<<<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張怡微

近來我參加了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舉辦的“劇場與時代:聚焦女性成長的力量”對談活動。活動的緣起是上話去年原創的一出新戲《房間》,由青年導演陳天然編劇、趙媚陽擔任製作人,僅在去年10月演出過一場,如今進入劇本修改階段,很快會再度上演。對談前,其實我沒有看過這部戲,也不認識主創。聽說這部戲討論的是母女關係與女性成長的話題,主辦方希望我能談談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

"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首屆“北京書店之夜”開幕 | 多位茅獎作家亮相圖博會 | 傑西·鮑爾:藝術家的任務是做個活生生的人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用了整整一本書來描述,她的個人體驗顯然並非孤立,而是在許多國家、各種語言版本的女性受眾中喚起了或多或少的共鳴: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

有些人害怕,有些人渴望,還有些人遊刃有餘,讓別人覺得她們對此事毫不在意。我的策略是否認,因此,等真做了母親,我既驚訝又措手不及;我不知做母親會帶來何種後果,且有個毫無根據卻很獨特的想法:我隨隨便便就當上了母親,這全拜某種比我強大的力量所賜,因此只能認命。

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母親,在“成為母親”的這條道路上,生活與心靈均需要建立新的平衡。對此,文學與藝術曾有過無窮無盡的展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對“母親”的闡釋既在處在變化中,也仍有延續至今的內涵。作家張怡微是如何看待的?

文學中的“母職”

>>>張怡微|文<<<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張怡微

近來我參加了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舉辦的“劇場與時代:聚焦女性成長的力量”對談活動。活動的緣起是上話去年原創的一出新戲《房間》,由青年導演陳天然編劇、趙媚陽擔任製作人,僅在去年10月演出過一場,如今進入劇本修改階段,很快會再度上演。對談前,其實我沒有看過這部戲,也不認識主創。聽說這部戲討論的是母女關係與女性成長的話題,主辦方希望我能談談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柔情史》劇照

"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首屆“北京書店之夜”開幕 | 多位茅獎作家亮相圖博會 | 傑西·鮑爾:藝術家的任務是做個活生生的人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用了整整一本書來描述,她的個人體驗顯然並非孤立,而是在許多國家、各種語言版本的女性受眾中喚起了或多或少的共鳴: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

有些人害怕,有些人渴望,還有些人遊刃有餘,讓別人覺得她們對此事毫不在意。我的策略是否認,因此,等真做了母親,我既驚訝又措手不及;我不知做母親會帶來何種後果,且有個毫無根據卻很獨特的想法:我隨隨便便就當上了母親,這全拜某種比我強大的力量所賜,因此只能認命。

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母親,在“成為母親”的這條道路上,生活與心靈均需要建立新的平衡。對此,文學與藝術曾有過無窮無盡的展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對“母親”的闡釋既在處在變化中,也仍有延續至今的內涵。作家張怡微是如何看待的?

文學中的“母職”

>>>張怡微|文<<<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張怡微

近來我參加了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舉辦的“劇場與時代:聚焦女性成長的力量”對談活動。活動的緣起是上話去年原創的一出新戲《房間》,由青年導演陳天然編劇、趙媚陽擔任製作人,僅在去年10月演出過一場,如今進入劇本修改階段,很快會再度上演。對談前,其實我沒有看過這部戲,也不認識主創。聽說這部戲討論的是母女關係與女性成長的話題,主辦方希望我能談談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柔情史》劇照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春潮》劇照

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在這兩年,新時代“母職”成為了文學藝術界和社交媒體熱議的話題,如電影《柔情史》《春潮》,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的《成為母親》、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的《坡道上的家》等等,拋出的對於“母職”問題的反思,來自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領域,集中討論的包括“沒有女人天生是母親”、及克盡親職的輿論壓力等話題,都是社會文明的發展所帶來的新思考。我的問題是,這些思考在文學藝術中的呈現應該是什麼樣的。《房間》的創作可能給了我們一點提示。

"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首屆“北京書店之夜”開幕 | 多位茅獎作家亮相圖博會 | 傑西·鮑爾:藝術家的任務是做個活生生的人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用了整整一本書來描述,她的個人體驗顯然並非孤立,而是在許多國家、各種語言版本的女性受眾中喚起了或多或少的共鳴: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

有些人害怕,有些人渴望,還有些人遊刃有餘,讓別人覺得她們對此事毫不在意。我的策略是否認,因此,等真做了母親,我既驚訝又措手不及;我不知做母親會帶來何種後果,且有個毫無根據卻很獨特的想法:我隨隨便便就當上了母親,這全拜某種比我強大的力量所賜,因此只能認命。

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母親,在“成為母親”的這條道路上,生活與心靈均需要建立新的平衡。對此,文學與藝術曾有過無窮無盡的展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對“母親”的闡釋既在處在變化中,也仍有延續至今的內涵。作家張怡微是如何看待的?

文學中的“母職”

>>>張怡微|文<<<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張怡微

近來我參加了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舉辦的“劇場與時代:聚焦女性成長的力量”對談活動。活動的緣起是上話去年原創的一出新戲《房間》,由青年導演陳天然編劇、趙媚陽擔任製作人,僅在去年10月演出過一場,如今進入劇本修改階段,很快會再度上演。對談前,其實我沒有看過這部戲,也不認識主創。聽說這部戲討論的是母女關係與女性成長的話題,主辦方希望我能談談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柔情史》劇照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春潮》劇照

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在這兩年,新時代“母職”成為了文學藝術界和社交媒體熱議的話題,如電影《柔情史》《春潮》,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的《成為母親》、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的《坡道上的家》等等,拋出的對於“母職”問題的反思,來自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領域,集中討論的包括“沒有女人天生是母親”、及克盡親職的輿論壓力等話題,都是社會文明的發展所帶來的新思考。我的問題是,這些思考在文學藝術中的呈現應該是什麼樣的。《房間》的創作可能給了我們一點提示。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坡道上的家》劇照

故事將空間濃縮於“房間”,男性角色由同一名男演員扮演,兩重設計都頗具女性主義色彩。全劇分為四幕,每一幕相隔七年。第一幕十七歲的女兒跟母親一起去上墳,在千禧年破舊的旅社,母親重遇初戀情人,她們有了第一次爭執。第二幕女兒上了大學,母女在酒店,母親告訴女兒父親出軌,尋求女兒溝通。但母親不想離婚,兩人也不歡而散。

"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首屆“北京書店之夜”開幕 | 多位茅獎作家亮相圖博會 | 傑西·鮑爾:藝術家的任務是做個活生生的人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用了整整一本書來描述,她的個人體驗顯然並非孤立,而是在許多國家、各種語言版本的女性受眾中喚起了或多或少的共鳴: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

有些人害怕,有些人渴望,還有些人遊刃有餘,讓別人覺得她們對此事毫不在意。我的策略是否認,因此,等真做了母親,我既驚訝又措手不及;我不知做母親會帶來何種後果,且有個毫無根據卻很獨特的想法:我隨隨便便就當上了母親,這全拜某種比我強大的力量所賜,因此只能認命。

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母親,在“成為母親”的這條道路上,生活與心靈均需要建立新的平衡。對此,文學與藝術曾有過無窮無盡的展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對“母親”的闡釋既在處在變化中,也仍有延續至今的內涵。作家張怡微是如何看待的?

文學中的“母職”

>>>張怡微|文<<<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張怡微

近來我參加了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舉辦的“劇場與時代:聚焦女性成長的力量”對談活動。活動的緣起是上話去年原創的一出新戲《房間》,由青年導演陳天然編劇、趙媚陽擔任製作人,僅在去年10月演出過一場,如今進入劇本修改階段,很快會再度上演。對談前,其實我沒有看過這部戲,也不認識主創。聽說這部戲討論的是母女關係與女性成長的話題,主辦方希望我能談談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柔情史》劇照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春潮》劇照

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在這兩年,新時代“母職”成為了文學藝術界和社交媒體熱議的話題,如電影《柔情史》《春潮》,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的《成為母親》、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的《坡道上的家》等等,拋出的對於“母職”問題的反思,來自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領域,集中討論的包括“沒有女人天生是母親”、及克盡親職的輿論壓力等話題,都是社會文明的發展所帶來的新思考。我的問題是,這些思考在文學藝術中的呈現應該是什麼樣的。《房間》的創作可能給了我們一點提示。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坡道上的家》劇照

故事將空間濃縮於“房間”,男性角色由同一名男演員扮演,兩重設計都頗具女性主義色彩。全劇分為四幕,每一幕相隔七年。第一幕十七歲的女兒跟母親一起去上墳,在千禧年破舊的旅社,母親重遇初戀情人,她們有了第一次爭執。第二幕女兒上了大學,母女在酒店,母親告訴女兒父親出軌,尋求女兒溝通。但母親不想離婚,兩人也不歡而散。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2018年《房間》劇照

第三幕母親在酒店斥責女兒退婚的行為,她們爭論女人在三十歲走哪條路會更幸福。第四幕,母親想要找她的初戀情人開始一段黃昏戀,而女兒年近四十,想要依靠人工授精得到一個孩子,尋求安穩的生活,她們再次發生衝突。關於女人的選擇、愛情、事業、責任……從這趟旅程開始,這一對母女在往後二十一年間,在一個又一個陌生的房間裡,一次又一次觸及著這些看似沒有答案的問題。

在創意寫作的教學中,“母女關係”同樣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話題,由於我們的學員大多數是女性,母親是距離創作者最近的女性楷模,被反覆書寫、批評和討論,記得上學期有一份作業,有位同學寫到了一位母親一直在逃避當母親的命運(好像總想辭職),女兒則顯出超越年齡的成熟,在幽微的層面,母女的角色是錯位的。在我們熟悉的小說作品中,無論是譚恩美的《喜福會》、王安憶的《長恨歌》、還是蘇童的《婦女生活》,都將中國“母親”的形象賦予了超越了母神“刻板印象”的複雜意涵。

"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首屆“北京書店之夜”開幕 | 多位茅獎作家亮相圖博會 | 傑西·鮑爾:藝術家的任務是做個活生生的人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用了整整一本書來描述,她的個人體驗顯然並非孤立,而是在許多國家、各種語言版本的女性受眾中喚起了或多或少的共鳴: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

有些人害怕,有些人渴望,還有些人遊刃有餘,讓別人覺得她們對此事毫不在意。我的策略是否認,因此,等真做了母親,我既驚訝又措手不及;我不知做母親會帶來何種後果,且有個毫無根據卻很獨特的想法:我隨隨便便就當上了母親,這全拜某種比我強大的力量所賜,因此只能認命。

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母親,在“成為母親”的這條道路上,生活與心靈均需要建立新的平衡。對此,文學與藝術曾有過無窮無盡的展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對“母親”的闡釋既在處在變化中,也仍有延續至今的內涵。作家張怡微是如何看待的?

文學中的“母職”

>>>張怡微|文<<<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張怡微

近來我參加了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舉辦的“劇場與時代:聚焦女性成長的力量”對談活動。活動的緣起是上話去年原創的一出新戲《房間》,由青年導演陳天然編劇、趙媚陽擔任製作人,僅在去年10月演出過一場,如今進入劇本修改階段,很快會再度上演。對談前,其實我沒有看過這部戲,也不認識主創。聽說這部戲討論的是母女關係與女性成長的話題,主辦方希望我能談談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柔情史》劇照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春潮》劇照

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在這兩年,新時代“母職”成為了文學藝術界和社交媒體熱議的話題,如電影《柔情史》《春潮》,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的《成為母親》、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的《坡道上的家》等等,拋出的對於“母職”問題的反思,來自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領域,集中討論的包括“沒有女人天生是母親”、及克盡親職的輿論壓力等話題,都是社會文明的發展所帶來的新思考。我的問題是,這些思考在文學藝術中的呈現應該是什麼樣的。《房間》的創作可能給了我們一點提示。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坡道上的家》劇照

故事將空間濃縮於“房間”,男性角色由同一名男演員扮演,兩重設計都頗具女性主義色彩。全劇分為四幕,每一幕相隔七年。第一幕十七歲的女兒跟母親一起去上墳,在千禧年破舊的旅社,母親重遇初戀情人,她們有了第一次爭執。第二幕女兒上了大學,母女在酒店,母親告訴女兒父親出軌,尋求女兒溝通。但母親不想離婚,兩人也不歡而散。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2018年《房間》劇照

第三幕母親在酒店斥責女兒退婚的行為,她們爭論女人在三十歲走哪條路會更幸福。第四幕,母親想要找她的初戀情人開始一段黃昏戀,而女兒年近四十,想要依靠人工授精得到一個孩子,尋求安穩的生活,她們再次發生衝突。關於女人的選擇、愛情、事業、責任……從這趟旅程開始,這一對母女在往後二十一年間,在一個又一個陌生的房間裡,一次又一次觸及著這些看似沒有答案的問題。

在創意寫作的教學中,“母女關係”同樣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話題,由於我們的學員大多數是女性,母親是距離創作者最近的女性楷模,被反覆書寫、批評和討論,記得上學期有一份作業,有位同學寫到了一位母親一直在逃避當母親的命運(好像總想辭職),女兒則顯出超越年齡的成熟,在幽微的層面,母女的角色是錯位的。在我們熟悉的小說作品中,無論是譚恩美的《喜福會》、王安憶的《長恨歌》、還是蘇童的《婦女生活》,都將中國“母親”的形象賦予了超越了母神“刻板印象”的複雜意涵。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電影《喜福會》劇照

《喜福會》中的四位中國女性,從上世紀前半葉動盪的時局逃亡到美國舊金山,攜帶著各自的中國記憶,終於塵埃落定,聚首於喜福會,打著麻將,談論往事。兩代女性的情感割裂從外部看,是離散造成的語言、文化隔閡,這是一個常見的方法,為文學藝術創作反覆利用,賦予隱喻的意涵。有一個細節很有趣,就是母親對女兒髮型的控制,被強化為童年的暴力回憶。後來許鞍華在電影《客途秋恨》中亦有影像化的搬演。

"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首屆“北京書店之夜”開幕 | 多位茅獎作家亮相圖博會 | 傑西·鮑爾:藝術家的任務是做個活生生的人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用了整整一本書來描述,她的個人體驗顯然並非孤立,而是在許多國家、各種語言版本的女性受眾中喚起了或多或少的共鳴: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

有些人害怕,有些人渴望,還有些人遊刃有餘,讓別人覺得她們對此事毫不在意。我的策略是否認,因此,等真做了母親,我既驚訝又措手不及;我不知做母親會帶來何種後果,且有個毫無根據卻很獨特的想法:我隨隨便便就當上了母親,這全拜某種比我強大的力量所賜,因此只能認命。

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母親,在“成為母親”的這條道路上,生活與心靈均需要建立新的平衡。對此,文學與藝術曾有過無窮無盡的展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對“母親”的闡釋既在處在變化中,也仍有延續至今的內涵。作家張怡微是如何看待的?

文學中的“母職”

>>>張怡微|文<<<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張怡微

近來我參加了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舉辦的“劇場與時代:聚焦女性成長的力量”對談活動。活動的緣起是上話去年原創的一出新戲《房間》,由青年導演陳天然編劇、趙媚陽擔任製作人,僅在去年10月演出過一場,如今進入劇本修改階段,很快會再度上演。對談前,其實我沒有看過這部戲,也不認識主創。聽說這部戲討論的是母女關係與女性成長的話題,主辦方希望我能談談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柔情史》劇照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春潮》劇照

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在這兩年,新時代“母職”成為了文學藝術界和社交媒體熱議的話題,如電影《柔情史》《春潮》,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的《成為母親》、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的《坡道上的家》等等,拋出的對於“母職”問題的反思,來自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領域,集中討論的包括“沒有女人天生是母親”、及克盡親職的輿論壓力等話題,都是社會文明的發展所帶來的新思考。我的問題是,這些思考在文學藝術中的呈現應該是什麼樣的。《房間》的創作可能給了我們一點提示。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坡道上的家》劇照

故事將空間濃縮於“房間”,男性角色由同一名男演員扮演,兩重設計都頗具女性主義色彩。全劇分為四幕,每一幕相隔七年。第一幕十七歲的女兒跟母親一起去上墳,在千禧年破舊的旅社,母親重遇初戀情人,她們有了第一次爭執。第二幕女兒上了大學,母女在酒店,母親告訴女兒父親出軌,尋求女兒溝通。但母親不想離婚,兩人也不歡而散。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2018年《房間》劇照

第三幕母親在酒店斥責女兒退婚的行為,她們爭論女人在三十歲走哪條路會更幸福。第四幕,母親想要找她的初戀情人開始一段黃昏戀,而女兒年近四十,想要依靠人工授精得到一個孩子,尋求安穩的生活,她們再次發生衝突。關於女人的選擇、愛情、事業、責任……從這趟旅程開始,這一對母女在往後二十一年間,在一個又一個陌生的房間裡,一次又一次觸及著這些看似沒有答案的問題。

在創意寫作的教學中,“母女關係”同樣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話題,由於我們的學員大多數是女性,母親是距離創作者最近的女性楷模,被反覆書寫、批評和討論,記得上學期有一份作業,有位同學寫到了一位母親一直在逃避當母親的命運(好像總想辭職),女兒則顯出超越年齡的成熟,在幽微的層面,母女的角色是錯位的。在我們熟悉的小說作品中,無論是譚恩美的《喜福會》、王安憶的《長恨歌》、還是蘇童的《婦女生活》,都將中國“母親”的形象賦予了超越了母神“刻板印象”的複雜意涵。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電影《喜福會》劇照

《喜福會》中的四位中國女性,從上世紀前半葉動盪的時局逃亡到美國舊金山,攜帶著各自的中國記憶,終於塵埃落定,聚首於喜福會,打著麻將,談論往事。兩代女性的情感割裂從外部看,是離散造成的語言、文化隔閡,這是一個常見的方法,為文學藝術創作反覆利用,賦予隱喻的意涵。有一個細節很有趣,就是母親對女兒髮型的控制,被強化為童年的暴力回憶。後來許鞍華在電影《客途秋恨》中亦有影像化的搬演。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客途秋恨》劇照

《客途秋恨》中的母親有一個奇異的髮型理論,“一家人”(包括母親、姐妹)要燙一種頭,這樣的話,站出來一看就是一家人,很威風。女兒反駁母親:“不是一個髮型就不是一家人了嗎?”母親陰陽怪氣迴應:“也是啊,燙了一個髮型你也不當我是一家人的。”我們當然可以理解為,舊時代的“母親”因為參與社會資源分配的能力不足,只得在私領域展現自己的控制力,但從另一方面而言,親密關係中的控制力不僅存在於母女之間。

"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首屆“北京書店之夜”開幕 | 多位茅獎作家亮相圖博會 | 傑西·鮑爾:藝術家的任務是做個活生生的人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用了整整一本書來描述,她的個人體驗顯然並非孤立,而是在許多國家、各種語言版本的女性受眾中喚起了或多或少的共鳴: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

有些人害怕,有些人渴望,還有些人遊刃有餘,讓別人覺得她們對此事毫不在意。我的策略是否認,因此,等真做了母親,我既驚訝又措手不及;我不知做母親會帶來何種後果,且有個毫無根據卻很獨特的想法:我隨隨便便就當上了母親,這全拜某種比我強大的力量所賜,因此只能認命。

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母親,在“成為母親”的這條道路上,生活與心靈均需要建立新的平衡。對此,文學與藝術曾有過無窮無盡的展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對“母親”的闡釋既在處在變化中,也仍有延續至今的內涵。作家張怡微是如何看待的?

文學中的“母職”

>>>張怡微|文<<<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張怡微

近來我參加了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舉辦的“劇場與時代:聚焦女性成長的力量”對談活動。活動的緣起是上話去年原創的一出新戲《房間》,由青年導演陳天然編劇、趙媚陽擔任製作人,僅在去年10月演出過一場,如今進入劇本修改階段,很快會再度上演。對談前,其實我沒有看過這部戲,也不認識主創。聽說這部戲討論的是母女關係與女性成長的話題,主辦方希望我能談談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柔情史》劇照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春潮》劇照

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在這兩年,新時代“母職”成為了文學藝術界和社交媒體熱議的話題,如電影《柔情史》《春潮》,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的《成為母親》、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的《坡道上的家》等等,拋出的對於“母職”問題的反思,來自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領域,集中討論的包括“沒有女人天生是母親”、及克盡親職的輿論壓力等話題,都是社會文明的發展所帶來的新思考。我的問題是,這些思考在文學藝術中的呈現應該是什麼樣的。《房間》的創作可能給了我們一點提示。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坡道上的家》劇照

故事將空間濃縮於“房間”,男性角色由同一名男演員扮演,兩重設計都頗具女性主義色彩。全劇分為四幕,每一幕相隔七年。第一幕十七歲的女兒跟母親一起去上墳,在千禧年破舊的旅社,母親重遇初戀情人,她們有了第一次爭執。第二幕女兒上了大學,母女在酒店,母親告訴女兒父親出軌,尋求女兒溝通。但母親不想離婚,兩人也不歡而散。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2018年《房間》劇照

第三幕母親在酒店斥責女兒退婚的行為,她們爭論女人在三十歲走哪條路會更幸福。第四幕,母親想要找她的初戀情人開始一段黃昏戀,而女兒年近四十,想要依靠人工授精得到一個孩子,尋求安穩的生活,她們再次發生衝突。關於女人的選擇、愛情、事業、責任……從這趟旅程開始,這一對母女在往後二十一年間,在一個又一個陌生的房間裡,一次又一次觸及著這些看似沒有答案的問題。

在創意寫作的教學中,“母女關係”同樣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話題,由於我們的學員大多數是女性,母親是距離創作者最近的女性楷模,被反覆書寫、批評和討論,記得上學期有一份作業,有位同學寫到了一位母親一直在逃避當母親的命運(好像總想辭職),女兒則顯出超越年齡的成熟,在幽微的層面,母女的角色是錯位的。在我們熟悉的小說作品中,無論是譚恩美的《喜福會》、王安憶的《長恨歌》、還是蘇童的《婦女生活》,都將中國“母親”的形象賦予了超越了母神“刻板印象”的複雜意涵。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電影《喜福會》劇照

《喜福會》中的四位中國女性,從上世紀前半葉動盪的時局逃亡到美國舊金山,攜帶著各自的中國記憶,終於塵埃落定,聚首於喜福會,打著麻將,談論往事。兩代女性的情感割裂從外部看,是離散造成的語言、文化隔閡,這是一個常見的方法,為文學藝術創作反覆利用,賦予隱喻的意涵。有一個細節很有趣,就是母親對女兒髮型的控制,被強化為童年的暴力回憶。後來許鞍華在電影《客途秋恨》中亦有影像化的搬演。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客途秋恨》劇照

《客途秋恨》中的母親有一個奇異的髮型理論,“一家人”(包括母親、姐妹)要燙一種頭,這樣的話,站出來一看就是一家人,很威風。女兒反駁母親:“不是一個髮型就不是一家人了嗎?”母親陰陽怪氣迴應:“也是啊,燙了一個髮型你也不當我是一家人的。”我們當然可以理解為,舊時代的“母親”因為參與社會資源分配的能力不足,只得在私領域展現自己的控制力,但從另一方面而言,親密關係中的控制力不僅存在於母女之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首屆“北京書店之夜”開幕 | 多位茅獎作家亮相圖博會 | 傑西·鮑爾:藝術家的任務是做個活生生的人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用了整整一本書來描述,她的個人體驗顯然並非孤立,而是在許多國家、各種語言版本的女性受眾中喚起了或多或少的共鳴: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

有些人害怕,有些人渴望,還有些人遊刃有餘,讓別人覺得她們對此事毫不在意。我的策略是否認,因此,等真做了母親,我既驚訝又措手不及;我不知做母親會帶來何種後果,且有個毫無根據卻很獨特的想法:我隨隨便便就當上了母親,這全拜某種比我強大的力量所賜,因此只能認命。

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母親,在“成為母親”的這條道路上,生活與心靈均需要建立新的平衡。對此,文學與藝術曾有過無窮無盡的展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對“母親”的闡釋既在處在變化中,也仍有延續至今的內涵。作家張怡微是如何看待的?

文學中的“母職”

>>>張怡微|文<<<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張怡微

近來我參加了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舉辦的“劇場與時代:聚焦女性成長的力量”對談活動。活動的緣起是上話去年原創的一出新戲《房間》,由青年導演陳天然編劇、趙媚陽擔任製作人,僅在去年10月演出過一場,如今進入劇本修改階段,很快會再度上演。對談前,其實我沒有看過這部戲,也不認識主創。聽說這部戲討論的是母女關係與女性成長的話題,主辦方希望我能談談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柔情史》劇照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春潮》劇照

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在這兩年,新時代“母職”成為了文學藝術界和社交媒體熱議的話題,如電影《柔情史》《春潮》,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的《成為母親》、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的《坡道上的家》等等,拋出的對於“母職”問題的反思,來自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領域,集中討論的包括“沒有女人天生是母親”、及克盡親職的輿論壓力等話題,都是社會文明的發展所帶來的新思考。我的問題是,這些思考在文學藝術中的呈現應該是什麼樣的。《房間》的創作可能給了我們一點提示。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坡道上的家》劇照

故事將空間濃縮於“房間”,男性角色由同一名男演員扮演,兩重設計都頗具女性主義色彩。全劇分為四幕,每一幕相隔七年。第一幕十七歲的女兒跟母親一起去上墳,在千禧年破舊的旅社,母親重遇初戀情人,她們有了第一次爭執。第二幕女兒上了大學,母女在酒店,母親告訴女兒父親出軌,尋求女兒溝通。但母親不想離婚,兩人也不歡而散。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2018年《房間》劇照

第三幕母親在酒店斥責女兒退婚的行為,她們爭論女人在三十歲走哪條路會更幸福。第四幕,母親想要找她的初戀情人開始一段黃昏戀,而女兒年近四十,想要依靠人工授精得到一個孩子,尋求安穩的生活,她們再次發生衝突。關於女人的選擇、愛情、事業、責任……從這趟旅程開始,這一對母女在往後二十一年間,在一個又一個陌生的房間裡,一次又一次觸及著這些看似沒有答案的問題。

在創意寫作的教學中,“母女關係”同樣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話題,由於我們的學員大多數是女性,母親是距離創作者最近的女性楷模,被反覆書寫、批評和討論,記得上學期有一份作業,有位同學寫到了一位母親一直在逃避當母親的命運(好像總想辭職),女兒則顯出超越年齡的成熟,在幽微的層面,母女的角色是錯位的。在我們熟悉的小說作品中,無論是譚恩美的《喜福會》、王安憶的《長恨歌》、還是蘇童的《婦女生活》,都將中國“母親”的形象賦予了超越了母神“刻板印象”的複雜意涵。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電影《喜福會》劇照

《喜福會》中的四位中國女性,從上世紀前半葉動盪的時局逃亡到美國舊金山,攜帶著各自的中國記憶,終於塵埃落定,聚首於喜福會,打著麻將,談論往事。兩代女性的情感割裂從外部看,是離散造成的語言、文化隔閡,這是一個常見的方法,為文學藝術創作反覆利用,賦予隱喻的意涵。有一個細節很有趣,就是母親對女兒髮型的控制,被強化為童年的暴力回憶。後來許鞍華在電影《客途秋恨》中亦有影像化的搬演。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客途秋恨》劇照

《客途秋恨》中的母親有一個奇異的髮型理論,“一家人”(包括母親、姐妹)要燙一種頭,這樣的話,站出來一看就是一家人,很威風。女兒反駁母親:“不是一個髮型就不是一家人了嗎?”母親陰陽怪氣迴應:“也是啊,燙了一個髮型你也不當我是一家人的。”我們當然可以理解為,舊時代的“母親”因為參與社會資源分配的能力不足,只得在私領域展現自己的控制力,但從另一方面而言,親密關係中的控制力不僅存在於母女之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長恨歌》《婦女生活》

將母親還原為具有完整慾望的女人,本質上同樣是對“母職”生理命運的挑戰。如蘇童的筆法就很有意思,《婦女生活》中三對母女離奇的相處模式凸顯了性魅力的爭鬥。這非常動物性,男性作家將女性從司愛的女神形象中解放了出來,還原為曖昧的普通人。小說中的三代女性都反抗著自己的單親母親,但她們又不知覺地效仿著母親的偏執,成為了和母親很像的人,令虛構的故事有了宿命的意味。小說《長恨歌》也曾很直接地書寫,“王琦瑤對女兒是有妒意的”,儘管王琦瑤比女兒漂亮很多。母親和女兒誰更漂亮,雖是一個看似不重要的問題,卻會生髮出不同的故事。

"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首屆“北京書店之夜”開幕 | 多位茅獎作家亮相圖博會 | 傑西·鮑爾:藝術家的任務是做個活生生的人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用了整整一本書來描述,她的個人體驗顯然並非孤立,而是在許多國家、各種語言版本的女性受眾中喚起了或多或少的共鳴: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

有些人害怕,有些人渴望,還有些人遊刃有餘,讓別人覺得她們對此事毫不在意。我的策略是否認,因此,等真做了母親,我既驚訝又措手不及;我不知做母親會帶來何種後果,且有個毫無根據卻很獨特的想法:我隨隨便便就當上了母親,這全拜某種比我強大的力量所賜,因此只能認命。

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母親,在“成為母親”的這條道路上,生活與心靈均需要建立新的平衡。對此,文學與藝術曾有過無窮無盡的展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對“母親”的闡釋既在處在變化中,也仍有延續至今的內涵。作家張怡微是如何看待的?

文學中的“母職”

>>>張怡微|文<<<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張怡微

近來我參加了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舉辦的“劇場與時代:聚焦女性成長的力量”對談活動。活動的緣起是上話去年原創的一出新戲《房間》,由青年導演陳天然編劇、趙媚陽擔任製作人,僅在去年10月演出過一場,如今進入劇本修改階段,很快會再度上演。對談前,其實我沒有看過這部戲,也不認識主創。聽說這部戲討論的是母女關係與女性成長的話題,主辦方希望我能談談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柔情史》劇照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春潮》劇照

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在這兩年,新時代“母職”成為了文學藝術界和社交媒體熱議的話題,如電影《柔情史》《春潮》,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的《成為母親》、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的《坡道上的家》等等,拋出的對於“母職”問題的反思,來自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領域,集中討論的包括“沒有女人天生是母親”、及克盡親職的輿論壓力等話題,都是社會文明的發展所帶來的新思考。我的問題是,這些思考在文學藝術中的呈現應該是什麼樣的。《房間》的創作可能給了我們一點提示。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坡道上的家》劇照

故事將空間濃縮於“房間”,男性角色由同一名男演員扮演,兩重設計都頗具女性主義色彩。全劇分為四幕,每一幕相隔七年。第一幕十七歲的女兒跟母親一起去上墳,在千禧年破舊的旅社,母親重遇初戀情人,她們有了第一次爭執。第二幕女兒上了大學,母女在酒店,母親告訴女兒父親出軌,尋求女兒溝通。但母親不想離婚,兩人也不歡而散。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2018年《房間》劇照

第三幕母親在酒店斥責女兒退婚的行為,她們爭論女人在三十歲走哪條路會更幸福。第四幕,母親想要找她的初戀情人開始一段黃昏戀,而女兒年近四十,想要依靠人工授精得到一個孩子,尋求安穩的生活,她們再次發生衝突。關於女人的選擇、愛情、事業、責任……從這趟旅程開始,這一對母女在往後二十一年間,在一個又一個陌生的房間裡,一次又一次觸及著這些看似沒有答案的問題。

在創意寫作的教學中,“母女關係”同樣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話題,由於我們的學員大多數是女性,母親是距離創作者最近的女性楷模,被反覆書寫、批評和討論,記得上學期有一份作業,有位同學寫到了一位母親一直在逃避當母親的命運(好像總想辭職),女兒則顯出超越年齡的成熟,在幽微的層面,母女的角色是錯位的。在我們熟悉的小說作品中,無論是譚恩美的《喜福會》、王安憶的《長恨歌》、還是蘇童的《婦女生活》,都將中國“母親”的形象賦予了超越了母神“刻板印象”的複雜意涵。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電影《喜福會》劇照

《喜福會》中的四位中國女性,從上世紀前半葉動盪的時局逃亡到美國舊金山,攜帶著各自的中國記憶,終於塵埃落定,聚首於喜福會,打著麻將,談論往事。兩代女性的情感割裂從外部看,是離散造成的語言、文化隔閡,這是一個常見的方法,為文學藝術創作反覆利用,賦予隱喻的意涵。有一個細節很有趣,就是母親對女兒髮型的控制,被強化為童年的暴力回憶。後來許鞍華在電影《客途秋恨》中亦有影像化的搬演。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客途秋恨》劇照

《客途秋恨》中的母親有一個奇異的髮型理論,“一家人”(包括母親、姐妹)要燙一種頭,這樣的話,站出來一看就是一家人,很威風。女兒反駁母親:“不是一個髮型就不是一家人了嗎?”母親陰陽怪氣迴應:“也是啊,燙了一個髮型你也不當我是一家人的。”我們當然可以理解為,舊時代的“母親”因為參與社會資源分配的能力不足,只得在私領域展現自己的控制力,但從另一方面而言,親密關係中的控制力不僅存在於母女之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長恨歌》《婦女生活》

將母親還原為具有完整慾望的女人,本質上同樣是對“母職”生理命運的挑戰。如蘇童的筆法就很有意思,《婦女生活》中三對母女離奇的相處模式凸顯了性魅力的爭鬥。這非常動物性,男性作家將女性從司愛的女神形象中解放了出來,還原為曖昧的普通人。小說中的三代女性都反抗著自己的單親母親,但她們又不知覺地效仿著母親的偏執,成為了和母親很像的人,令虛構的故事有了宿命的意味。小說《長恨歌》也曾很直接地書寫,“王琦瑤對女兒是有妒意的”,儘管王琦瑤比女兒漂亮很多。母親和女兒誰更漂亮,雖是一個看似不重要的問題,卻會生髮出不同的故事。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首屆“北京書店之夜”開幕 | 多位茅獎作家亮相圖博會 | 傑西·鮑爾:藝術家的任務是做個活生生的人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用了整整一本書來描述,她的個人體驗顯然並非孤立,而是在許多國家、各種語言版本的女性受眾中喚起了或多或少的共鳴: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

有些人害怕,有些人渴望,還有些人遊刃有餘,讓別人覺得她們對此事毫不在意。我的策略是否認,因此,等真做了母親,我既驚訝又措手不及;我不知做母親會帶來何種後果,且有個毫無根據卻很獨特的想法:我隨隨便便就當上了母親,這全拜某種比我強大的力量所賜,因此只能認命。

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母親,在“成為母親”的這條道路上,生活與心靈均需要建立新的平衡。對此,文學與藝術曾有過無窮無盡的展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對“母親”的闡釋既在處在變化中,也仍有延續至今的內涵。作家張怡微是如何看待的?

文學中的“母職”

>>>張怡微|文<<<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張怡微

近來我參加了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舉辦的“劇場與時代:聚焦女性成長的力量”對談活動。活動的緣起是上話去年原創的一出新戲《房間》,由青年導演陳天然編劇、趙媚陽擔任製作人,僅在去年10月演出過一場,如今進入劇本修改階段,很快會再度上演。對談前,其實我沒有看過這部戲,也不認識主創。聽說這部戲討論的是母女關係與女性成長的話題,主辦方希望我能談談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柔情史》劇照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春潮》劇照

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在這兩年,新時代“母職”成為了文學藝術界和社交媒體熱議的話題,如電影《柔情史》《春潮》,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的《成為母親》、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的《坡道上的家》等等,拋出的對於“母職”問題的反思,來自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領域,集中討論的包括“沒有女人天生是母親”、及克盡親職的輿論壓力等話題,都是社會文明的發展所帶來的新思考。我的問題是,這些思考在文學藝術中的呈現應該是什麼樣的。《房間》的創作可能給了我們一點提示。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坡道上的家》劇照

故事將空間濃縮於“房間”,男性角色由同一名男演員扮演,兩重設計都頗具女性主義色彩。全劇分為四幕,每一幕相隔七年。第一幕十七歲的女兒跟母親一起去上墳,在千禧年破舊的旅社,母親重遇初戀情人,她們有了第一次爭執。第二幕女兒上了大學,母女在酒店,母親告訴女兒父親出軌,尋求女兒溝通。但母親不想離婚,兩人也不歡而散。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2018年《房間》劇照

第三幕母親在酒店斥責女兒退婚的行為,她們爭論女人在三十歲走哪條路會更幸福。第四幕,母親想要找她的初戀情人開始一段黃昏戀,而女兒年近四十,想要依靠人工授精得到一個孩子,尋求安穩的生活,她們再次發生衝突。關於女人的選擇、愛情、事業、責任……從這趟旅程開始,這一對母女在往後二十一年間,在一個又一個陌生的房間裡,一次又一次觸及著這些看似沒有答案的問題。

在創意寫作的教學中,“母女關係”同樣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話題,由於我們的學員大多數是女性,母親是距離創作者最近的女性楷模,被反覆書寫、批評和討論,記得上學期有一份作業,有位同學寫到了一位母親一直在逃避當母親的命運(好像總想辭職),女兒則顯出超越年齡的成熟,在幽微的層面,母女的角色是錯位的。在我們熟悉的小說作品中,無論是譚恩美的《喜福會》、王安憶的《長恨歌》、還是蘇童的《婦女生活》,都將中國“母親”的形象賦予了超越了母神“刻板印象”的複雜意涵。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電影《喜福會》劇照

《喜福會》中的四位中國女性,從上世紀前半葉動盪的時局逃亡到美國舊金山,攜帶著各自的中國記憶,終於塵埃落定,聚首於喜福會,打著麻將,談論往事。兩代女性的情感割裂從外部看,是離散造成的語言、文化隔閡,這是一個常見的方法,為文學藝術創作反覆利用,賦予隱喻的意涵。有一個細節很有趣,就是母親對女兒髮型的控制,被強化為童年的暴力回憶。後來許鞍華在電影《客途秋恨》中亦有影像化的搬演。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客途秋恨》劇照

《客途秋恨》中的母親有一個奇異的髮型理論,“一家人”(包括母親、姐妹)要燙一種頭,這樣的話,站出來一看就是一家人,很威風。女兒反駁母親:“不是一個髮型就不是一家人了嗎?”母親陰陽怪氣迴應:“也是啊,燙了一個髮型你也不當我是一家人的。”我們當然可以理解為,舊時代的“母親”因為參與社會資源分配的能力不足,只得在私領域展現自己的控制力,但從另一方面而言,親密關係中的控制力不僅存在於母女之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長恨歌》《婦女生活》

將母親還原為具有完整慾望的女人,本質上同樣是對“母職”生理命運的挑戰。如蘇童的筆法就很有意思,《婦女生活》中三對母女離奇的相處模式凸顯了性魅力的爭鬥。這非常動物性,男性作家將女性從司愛的女神形象中解放了出來,還原為曖昧的普通人。小說中的三代女性都反抗著自己的單親母親,但她們又不知覺地效仿著母親的偏執,成為了和母親很像的人,令虛構的故事有了宿命的意味。小說《長恨歌》也曾很直接地書寫,“王琦瑤對女兒是有妒意的”,儘管王琦瑤比女兒漂亮很多。母親和女兒誰更漂亮,雖是一個看似不重要的問題,卻會生髮出不同的故事。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菲利普·羅斯《美國牧歌》

菲利普·羅斯的《美國牧歌》中,生活看似完美的猶太企業家塞莫爾·利沃夫,因為家庭內部妻子與女兒的矛盾,捲入外部世界的糾紛。如果母親是選美小姐,女兒卻長相普通,從小就陷入到頹廢與悲觀中,這樣的事應該怎麼處理?《美國牧歌》顯然提供了一個處理失敗的可能性。

活動末尾的交流環節,許多聽眾都分享了自己與母親的故事,有的人說著說著就哽咽了。還有一位女士,在會後問我,她今年48歲,女兒19歲,她想要離婚,她問我,未來會對女兒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又該怎麼開口和成年以後的女兒談論這件事,她還補充說,女兒並不優秀,是個普通人。我對這個描述很驚訝。但可見我們每個普通人都有困惑,特別需要互相啟迪。

"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首屆“北京書店之夜”開幕 | 多位茅獎作家亮相圖博會 | 傑西·鮑爾:藝術家的任務是做個活生生的人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用了整整一本書來描述,她的個人體驗顯然並非孤立,而是在許多國家、各種語言版本的女性受眾中喚起了或多或少的共鳴: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

有些人害怕,有些人渴望,還有些人遊刃有餘,讓別人覺得她們對此事毫不在意。我的策略是否認,因此,等真做了母親,我既驚訝又措手不及;我不知做母親會帶來何種後果,且有個毫無根據卻很獨特的想法:我隨隨便便就當上了母親,這全拜某種比我強大的力量所賜,因此只能認命。

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母親,在“成為母親”的這條道路上,生活與心靈均需要建立新的平衡。對此,文學與藝術曾有過無窮無盡的展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對“母親”的闡釋既在處在變化中,也仍有延續至今的內涵。作家張怡微是如何看待的?

文學中的“母職”

>>>張怡微|文<<<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張怡微

近來我參加了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舉辦的“劇場與時代:聚焦女性成長的力量”對談活動。活動的緣起是上話去年原創的一出新戲《房間》,由青年導演陳天然編劇、趙媚陽擔任製作人,僅在去年10月演出過一場,如今進入劇本修改階段,很快會再度上演。對談前,其實我沒有看過這部戲,也不認識主創。聽說這部戲討論的是母女關係與女性成長的話題,主辦方希望我能談談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柔情史》劇照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春潮》劇照

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在這兩年,新時代“母職”成為了文學藝術界和社交媒體熱議的話題,如電影《柔情史》《春潮》,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的《成為母親》、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的《坡道上的家》等等,拋出的對於“母職”問題的反思,來自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領域,集中討論的包括“沒有女人天生是母親”、及克盡親職的輿論壓力等話題,都是社會文明的發展所帶來的新思考。我的問題是,這些思考在文學藝術中的呈現應該是什麼樣的。《房間》的創作可能給了我們一點提示。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坡道上的家》劇照

故事將空間濃縮於“房間”,男性角色由同一名男演員扮演,兩重設計都頗具女性主義色彩。全劇分為四幕,每一幕相隔七年。第一幕十七歲的女兒跟母親一起去上墳,在千禧年破舊的旅社,母親重遇初戀情人,她們有了第一次爭執。第二幕女兒上了大學,母女在酒店,母親告訴女兒父親出軌,尋求女兒溝通。但母親不想離婚,兩人也不歡而散。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2018年《房間》劇照

第三幕母親在酒店斥責女兒退婚的行為,她們爭論女人在三十歲走哪條路會更幸福。第四幕,母親想要找她的初戀情人開始一段黃昏戀,而女兒年近四十,想要依靠人工授精得到一個孩子,尋求安穩的生活,她們再次發生衝突。關於女人的選擇、愛情、事業、責任……從這趟旅程開始,這一對母女在往後二十一年間,在一個又一個陌生的房間裡,一次又一次觸及著這些看似沒有答案的問題。

在創意寫作的教學中,“母女關係”同樣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話題,由於我們的學員大多數是女性,母親是距離創作者最近的女性楷模,被反覆書寫、批評和討論,記得上學期有一份作業,有位同學寫到了一位母親一直在逃避當母親的命運(好像總想辭職),女兒則顯出超越年齡的成熟,在幽微的層面,母女的角色是錯位的。在我們熟悉的小說作品中,無論是譚恩美的《喜福會》、王安憶的《長恨歌》、還是蘇童的《婦女生活》,都將中國“母親”的形象賦予了超越了母神“刻板印象”的複雜意涵。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電影《喜福會》劇照

《喜福會》中的四位中國女性,從上世紀前半葉動盪的時局逃亡到美國舊金山,攜帶著各自的中國記憶,終於塵埃落定,聚首於喜福會,打著麻將,談論往事。兩代女性的情感割裂從外部看,是離散造成的語言、文化隔閡,這是一個常見的方法,為文學藝術創作反覆利用,賦予隱喻的意涵。有一個細節很有趣,就是母親對女兒髮型的控制,被強化為童年的暴力回憶。後來許鞍華在電影《客途秋恨》中亦有影像化的搬演。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客途秋恨》劇照

《客途秋恨》中的母親有一個奇異的髮型理論,“一家人”(包括母親、姐妹)要燙一種頭,這樣的話,站出來一看就是一家人,很威風。女兒反駁母親:“不是一個髮型就不是一家人了嗎?”母親陰陽怪氣迴應:“也是啊,燙了一個髮型你也不當我是一家人的。”我們當然可以理解為,舊時代的“母親”因為參與社會資源分配的能力不足,只得在私領域展現自己的控制力,但從另一方面而言,親密關係中的控制力不僅存在於母女之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長恨歌》《婦女生活》

將母親還原為具有完整慾望的女人,本質上同樣是對“母職”生理命運的挑戰。如蘇童的筆法就很有意思,《婦女生活》中三對母女離奇的相處模式凸顯了性魅力的爭鬥。這非常動物性,男性作家將女性從司愛的女神形象中解放了出來,還原為曖昧的普通人。小說中的三代女性都反抗著自己的單親母親,但她們又不知覺地效仿著母親的偏執,成為了和母親很像的人,令虛構的故事有了宿命的意味。小說《長恨歌》也曾很直接地書寫,“王琦瑤對女兒是有妒意的”,儘管王琦瑤比女兒漂亮很多。母親和女兒誰更漂亮,雖是一個看似不重要的問題,卻會生髮出不同的故事。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菲利普·羅斯《美國牧歌》

菲利普·羅斯的《美國牧歌》中,生活看似完美的猶太企業家塞莫爾·利沃夫,因為家庭內部妻子與女兒的矛盾,捲入外部世界的糾紛。如果母親是選美小姐,女兒卻長相普通,從小就陷入到頹廢與悲觀中,這樣的事應該怎麼處理?《美國牧歌》顯然提供了一個處理失敗的可能性。

活動末尾的交流環節,許多聽眾都分享了自己與母親的故事,有的人說著說著就哽咽了。還有一位女士,在會後問我,她今年48歲,女兒19歲,她想要離婚,她問我,未來會對女兒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又該怎麼開口和成年以後的女兒談論這件事,她還補充說,女兒並不優秀,是個普通人。我對這個描述很驚訝。但可見我們每個普通人都有困惑,特別需要互相啟迪。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我們好像每天都在家庭內部溝通,但對真的需要溝通的事,又羞於啟齒。我們沒有正規的管道得以好好學習如何成為母親,我們只能從虛構的小說裡觀看、批評和反思,完成並不完美的自我教育。這樣的反思和“母職”天然的批判具有一個頗合情理的前提,即母親可以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父親也不是,我們也不是);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這都改變了人的命運,我們總希望,通過文學藝術傳遞心靈力量,能將一切改變得更好一些。

今日新媒體編輯 張瀅瑩

"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首屆“北京書店之夜”開幕 | 多位茅獎作家亮相圖博會 | 傑西·鮑爾:藝術家的任務是做個活生生的人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用了整整一本書來描述,她的個人體驗顯然並非孤立,而是在許多國家、各種語言版本的女性受眾中喚起了或多或少的共鳴: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

有些人害怕,有些人渴望,還有些人遊刃有餘,讓別人覺得她們對此事毫不在意。我的策略是否認,因此,等真做了母親,我既驚訝又措手不及;我不知做母親會帶來何種後果,且有個毫無根據卻很獨特的想法:我隨隨便便就當上了母親,這全拜某種比我強大的力量所賜,因此只能認命。

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母親,在“成為母親”的這條道路上,生活與心靈均需要建立新的平衡。對此,文學與藝術曾有過無窮無盡的展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對“母親”的闡釋既在處在變化中,也仍有延續至今的內涵。作家張怡微是如何看待的?

文學中的“母職”

>>>張怡微|文<<<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張怡微

近來我參加了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舉辦的“劇場與時代:聚焦女性成長的力量”對談活動。活動的緣起是上話去年原創的一出新戲《房間》,由青年導演陳天然編劇、趙媚陽擔任製作人,僅在去年10月演出過一場,如今進入劇本修改階段,很快會再度上演。對談前,其實我沒有看過這部戲,也不認識主創。聽說這部戲討論的是母女關係與女性成長的話題,主辦方希望我能談談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柔情史》劇照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春潮》劇照

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在這兩年,新時代“母職”成為了文學藝術界和社交媒體熱議的話題,如電影《柔情史》《春潮》,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的《成為母親》、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的《坡道上的家》等等,拋出的對於“母職”問題的反思,來自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領域,集中討論的包括“沒有女人天生是母親”、及克盡親職的輿論壓力等話題,都是社會文明的發展所帶來的新思考。我的問題是,這些思考在文學藝術中的呈現應該是什麼樣的。《房間》的創作可能給了我們一點提示。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坡道上的家》劇照

故事將空間濃縮於“房間”,男性角色由同一名男演員扮演,兩重設計都頗具女性主義色彩。全劇分為四幕,每一幕相隔七年。第一幕十七歲的女兒跟母親一起去上墳,在千禧年破舊的旅社,母親重遇初戀情人,她們有了第一次爭執。第二幕女兒上了大學,母女在酒店,母親告訴女兒父親出軌,尋求女兒溝通。但母親不想離婚,兩人也不歡而散。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2018年《房間》劇照

第三幕母親在酒店斥責女兒退婚的行為,她們爭論女人在三十歲走哪條路會更幸福。第四幕,母親想要找她的初戀情人開始一段黃昏戀,而女兒年近四十,想要依靠人工授精得到一個孩子,尋求安穩的生活,她們再次發生衝突。關於女人的選擇、愛情、事業、責任……從這趟旅程開始,這一對母女在往後二十一年間,在一個又一個陌生的房間裡,一次又一次觸及著這些看似沒有答案的問題。

在創意寫作的教學中,“母女關係”同樣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話題,由於我們的學員大多數是女性,母親是距離創作者最近的女性楷模,被反覆書寫、批評和討論,記得上學期有一份作業,有位同學寫到了一位母親一直在逃避當母親的命運(好像總想辭職),女兒則顯出超越年齡的成熟,在幽微的層面,母女的角色是錯位的。在我們熟悉的小說作品中,無論是譚恩美的《喜福會》、王安憶的《長恨歌》、還是蘇童的《婦女生活》,都將中國“母親”的形象賦予了超越了母神“刻板印象”的複雜意涵。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電影《喜福會》劇照

《喜福會》中的四位中國女性,從上世紀前半葉動盪的時局逃亡到美國舊金山,攜帶著各自的中國記憶,終於塵埃落定,聚首於喜福會,打著麻將,談論往事。兩代女性的情感割裂從外部看,是離散造成的語言、文化隔閡,這是一個常見的方法,為文學藝術創作反覆利用,賦予隱喻的意涵。有一個細節很有趣,就是母親對女兒髮型的控制,被強化為童年的暴力回憶。後來許鞍華在電影《客途秋恨》中亦有影像化的搬演。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客途秋恨》劇照

《客途秋恨》中的母親有一個奇異的髮型理論,“一家人”(包括母親、姐妹)要燙一種頭,這樣的話,站出來一看就是一家人,很威風。女兒反駁母親:“不是一個髮型就不是一家人了嗎?”母親陰陽怪氣迴應:“也是啊,燙了一個髮型你也不當我是一家人的。”我們當然可以理解為,舊時代的“母親”因為參與社會資源分配的能力不足,只得在私領域展現自己的控制力,但從另一方面而言,親密關係中的控制力不僅存在於母女之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長恨歌》《婦女生活》

將母親還原為具有完整慾望的女人,本質上同樣是對“母職”生理命運的挑戰。如蘇童的筆法就很有意思,《婦女生活》中三對母女離奇的相處模式凸顯了性魅力的爭鬥。這非常動物性,男性作家將女性從司愛的女神形象中解放了出來,還原為曖昧的普通人。小說中的三代女性都反抗著自己的單親母親,但她們又不知覺地效仿著母親的偏執,成為了和母親很像的人,令虛構的故事有了宿命的意味。小說《長恨歌》也曾很直接地書寫,“王琦瑤對女兒是有妒意的”,儘管王琦瑤比女兒漂亮很多。母親和女兒誰更漂亮,雖是一個看似不重要的問題,卻會生髮出不同的故事。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菲利普·羅斯《美國牧歌》

菲利普·羅斯的《美國牧歌》中,生活看似完美的猶太企業家塞莫爾·利沃夫,因為家庭內部妻子與女兒的矛盾,捲入外部世界的糾紛。如果母親是選美小姐,女兒卻長相普通,從小就陷入到頹廢與悲觀中,這樣的事應該怎麼處理?《美國牧歌》顯然提供了一個處理失敗的可能性。

活動末尾的交流環節,許多聽眾都分享了自己與母親的故事,有的人說著說著就哽咽了。還有一位女士,在會後問我,她今年48歲,女兒19歲,她想要離婚,她問我,未來會對女兒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又該怎麼開口和成年以後的女兒談論這件事,她還補充說,女兒並不優秀,是個普通人。我對這個描述很驚訝。但可見我們每個普通人都有困惑,特別需要互相啟迪。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我們好像每天都在家庭內部溝通,但對真的需要溝通的事,又羞於啟齒。我們沒有正規的管道得以好好學習如何成為母親,我們只能從虛構的小說裡觀看、批評和反思,完成並不完美的自我教育。這樣的反思和“母職”天然的批判具有一個頗合情理的前提,即母親可以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父親也不是,我們也不是);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這都改變了人的命運,我們總希望,通過文學藝術傳遞心靈力量,能將一切改變得更好一些。

今日新媒體編輯 張瀅瑩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首屆“北京書店之夜”開幕 | 多位茅獎作家亮相圖博會 | 傑西·鮑爾:藝術家的任務是做個活生生的人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用了整整一本書來描述,她的個人體驗顯然並非孤立,而是在許多國家、各種語言版本的女性受眾中喚起了或多或少的共鳴: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

有些人害怕,有些人渴望,還有些人遊刃有餘,讓別人覺得她們對此事毫不在意。我的策略是否認,因此,等真做了母親,我既驚訝又措手不及;我不知做母親會帶來何種後果,且有個毫無根據卻很獨特的想法:我隨隨便便就當上了母親,這全拜某種比我強大的力量所賜,因此只能認命。

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母親,在“成為母親”的這條道路上,生活與心靈均需要建立新的平衡。對此,文學與藝術曾有過無窮無盡的展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對“母親”的闡釋既在處在變化中,也仍有延續至今的內涵。作家張怡微是如何看待的?

文學中的“母職”

>>>張怡微|文<<<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張怡微

近來我參加了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舉辦的“劇場與時代:聚焦女性成長的力量”對談活動。活動的緣起是上話去年原創的一出新戲《房間》,由青年導演陳天然編劇、趙媚陽擔任製作人,僅在去年10月演出過一場,如今進入劇本修改階段,很快會再度上演。對談前,其實我沒有看過這部戲,也不認識主創。聽說這部戲討論的是母女關係與女性成長的話題,主辦方希望我能談談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柔情史》劇照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春潮》劇照

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在這兩年,新時代“母職”成為了文學藝術界和社交媒體熱議的話題,如電影《柔情史》《春潮》,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的《成為母親》、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的《坡道上的家》等等,拋出的對於“母職”問題的反思,來自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領域,集中討論的包括“沒有女人天生是母親”、及克盡親職的輿論壓力等話題,都是社會文明的發展所帶來的新思考。我的問題是,這些思考在文學藝術中的呈現應該是什麼樣的。《房間》的創作可能給了我們一點提示。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坡道上的家》劇照

故事將空間濃縮於“房間”,男性角色由同一名男演員扮演,兩重設計都頗具女性主義色彩。全劇分為四幕,每一幕相隔七年。第一幕十七歲的女兒跟母親一起去上墳,在千禧年破舊的旅社,母親重遇初戀情人,她們有了第一次爭執。第二幕女兒上了大學,母女在酒店,母親告訴女兒父親出軌,尋求女兒溝通。但母親不想離婚,兩人也不歡而散。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2018年《房間》劇照

第三幕母親在酒店斥責女兒退婚的行為,她們爭論女人在三十歲走哪條路會更幸福。第四幕,母親想要找她的初戀情人開始一段黃昏戀,而女兒年近四十,想要依靠人工授精得到一個孩子,尋求安穩的生活,她們再次發生衝突。關於女人的選擇、愛情、事業、責任……從這趟旅程開始,這一對母女在往後二十一年間,在一個又一個陌生的房間裡,一次又一次觸及著這些看似沒有答案的問題。

在創意寫作的教學中,“母女關係”同樣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話題,由於我們的學員大多數是女性,母親是距離創作者最近的女性楷模,被反覆書寫、批評和討論,記得上學期有一份作業,有位同學寫到了一位母親一直在逃避當母親的命運(好像總想辭職),女兒則顯出超越年齡的成熟,在幽微的層面,母女的角色是錯位的。在我們熟悉的小說作品中,無論是譚恩美的《喜福會》、王安憶的《長恨歌》、還是蘇童的《婦女生活》,都將中國“母親”的形象賦予了超越了母神“刻板印象”的複雜意涵。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電影《喜福會》劇照

《喜福會》中的四位中國女性,從上世紀前半葉動盪的時局逃亡到美國舊金山,攜帶著各自的中國記憶,終於塵埃落定,聚首於喜福會,打著麻將,談論往事。兩代女性的情感割裂從外部看,是離散造成的語言、文化隔閡,這是一個常見的方法,為文學藝術創作反覆利用,賦予隱喻的意涵。有一個細節很有趣,就是母親對女兒髮型的控制,被強化為童年的暴力回憶。後來許鞍華在電影《客途秋恨》中亦有影像化的搬演。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客途秋恨》劇照

《客途秋恨》中的母親有一個奇異的髮型理論,“一家人”(包括母親、姐妹)要燙一種頭,這樣的話,站出來一看就是一家人,很威風。女兒反駁母親:“不是一個髮型就不是一家人了嗎?”母親陰陽怪氣迴應:“也是啊,燙了一個髮型你也不當我是一家人的。”我們當然可以理解為,舊時代的“母親”因為參與社會資源分配的能力不足,只得在私領域展現自己的控制力,但從另一方面而言,親密關係中的控制力不僅存在於母女之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長恨歌》《婦女生活》

將母親還原為具有完整慾望的女人,本質上同樣是對“母職”生理命運的挑戰。如蘇童的筆法就很有意思,《婦女生活》中三對母女離奇的相處模式凸顯了性魅力的爭鬥。這非常動物性,男性作家將女性從司愛的女神形象中解放了出來,還原為曖昧的普通人。小說中的三代女性都反抗著自己的單親母親,但她們又不知覺地效仿著母親的偏執,成為了和母親很像的人,令虛構的故事有了宿命的意味。小說《長恨歌》也曾很直接地書寫,“王琦瑤對女兒是有妒意的”,儘管王琦瑤比女兒漂亮很多。母親和女兒誰更漂亮,雖是一個看似不重要的問題,卻會生髮出不同的故事。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菲利普·羅斯《美國牧歌》

菲利普·羅斯的《美國牧歌》中,生活看似完美的猶太企業家塞莫爾·利沃夫,因為家庭內部妻子與女兒的矛盾,捲入外部世界的糾紛。如果母親是選美小姐,女兒卻長相普通,從小就陷入到頹廢與悲觀中,這樣的事應該怎麼處理?《美國牧歌》顯然提供了一個處理失敗的可能性。

活動末尾的交流環節,許多聽眾都分享了自己與母親的故事,有的人說著說著就哽咽了。還有一位女士,在會後問我,她今年48歲,女兒19歲,她想要離婚,她問我,未來會對女兒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又該怎麼開口和成年以後的女兒談論這件事,她還補充說,女兒並不優秀,是個普通人。我對這個描述很驚訝。但可見我們每個普通人都有困惑,特別需要互相啟迪。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我們好像每天都在家庭內部溝通,但對真的需要溝通的事,又羞於啟齒。我們沒有正規的管道得以好好學習如何成為母親,我們只能從虛構的小說裡觀看、批評和反思,完成並不完美的自我教育。這樣的反思和“母職”天然的批判具有一個頗合情理的前提,即母親可以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父親也不是,我們也不是);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這都改變了人的命運,我們總希望,通過文學藝術傳遞心靈力量,能將一切改變得更好一些。

今日新媒體編輯 張瀅瑩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夏季文創嗨

文學報夏季文創 已上線微店

"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查看)

首屆“北京書店之夜”開幕 | 多位茅獎作家亮相圖博會 | 傑西·鮑爾:藝術家的任務是做個活生生的人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用了整整一本書來描述,她的個人體驗顯然並非孤立,而是在許多國家、各種語言版本的女性受眾中喚起了或多或少的共鳴: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

有些人害怕,有些人渴望,還有些人遊刃有餘,讓別人覺得她們對此事毫不在意。我的策略是否認,因此,等真做了母親,我既驚訝又措手不及;我不知做母親會帶來何種後果,且有個毫無根據卻很獨特的想法:我隨隨便便就當上了母親,這全拜某種比我強大的力量所賜,因此只能認命。

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母親,在“成為母親”的這條道路上,生活與心靈均需要建立新的平衡。對此,文學與藝術曾有過無窮無盡的展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對“母親”的闡釋既在處在變化中,也仍有延續至今的內涵。作家張怡微是如何看待的?

文學中的“母職”

>>>張怡微|文<<<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張怡微

近來我參加了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舉辦的“劇場與時代:聚焦女性成長的力量”對談活動。活動的緣起是上話去年原創的一出新戲《房間》,由青年導演陳天然編劇、趙媚陽擔任製作人,僅在去年10月演出過一場,如今進入劇本修改階段,很快會再度上演。對談前,其實我沒有看過這部戲,也不認識主創。聽說這部戲討論的是母女關係與女性成長的話題,主辦方希望我能談談藝術作品中的“母女關係”。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柔情史》劇照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春潮》劇照

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在這兩年,新時代“母職”成為了文學藝術界和社交媒體熱議的話題,如電影《柔情史》《春潮》,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的《成為母親》、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的《坡道上的家》等等,拋出的對於“母職”問題的反思,來自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領域,集中討論的包括“沒有女人天生是母親”、及克盡親職的輿論壓力等話題,都是社會文明的發展所帶來的新思考。我的問題是,這些思考在文學藝術中的呈現應該是什麼樣的。《房間》的創作可能給了我們一點提示。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坡道上的家》劇照

故事將空間濃縮於“房間”,男性角色由同一名男演員扮演,兩重設計都頗具女性主義色彩。全劇分為四幕,每一幕相隔七年。第一幕十七歲的女兒跟母親一起去上墳,在千禧年破舊的旅社,母親重遇初戀情人,她們有了第一次爭執。第二幕女兒上了大學,母女在酒店,母親告訴女兒父親出軌,尋求女兒溝通。但母親不想離婚,兩人也不歡而散。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2018年《房間》劇照

第三幕母親在酒店斥責女兒退婚的行為,她們爭論女人在三十歲走哪條路會更幸福。第四幕,母親想要找她的初戀情人開始一段黃昏戀,而女兒年近四十,想要依靠人工授精得到一個孩子,尋求安穩的生活,她們再次發生衝突。關於女人的選擇、愛情、事業、責任……從這趟旅程開始,這一對母女在往後二十一年間,在一個又一個陌生的房間裡,一次又一次觸及著這些看似沒有答案的問題。

在創意寫作的教學中,“母女關係”同樣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話題,由於我們的學員大多數是女性,母親是距離創作者最近的女性楷模,被反覆書寫、批評和討論,記得上學期有一份作業,有位同學寫到了一位母親一直在逃避當母親的命運(好像總想辭職),女兒則顯出超越年齡的成熟,在幽微的層面,母女的角色是錯位的。在我們熟悉的小說作品中,無論是譚恩美的《喜福會》、王安憶的《長恨歌》、還是蘇童的《婦女生活》,都將中國“母親”的形象賦予了超越了母神“刻板印象”的複雜意涵。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電影《喜福會》劇照

《喜福會》中的四位中國女性,從上世紀前半葉動盪的時局逃亡到美國舊金山,攜帶著各自的中國記憶,終於塵埃落定,聚首於喜福會,打著麻將,談論往事。兩代女性的情感割裂從外部看,是離散造成的語言、文化隔閡,這是一個常見的方法,為文學藝術創作反覆利用,賦予隱喻的意涵。有一個細節很有趣,就是母親對女兒髮型的控制,被強化為童年的暴力回憶。後來許鞍華在電影《客途秋恨》中亦有影像化的搬演。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客途秋恨》劇照

《客途秋恨》中的母親有一個奇異的髮型理論,“一家人”(包括母親、姐妹)要燙一種頭,這樣的話,站出來一看就是一家人,很威風。女兒反駁母親:“不是一個髮型就不是一家人了嗎?”母親陰陽怪氣迴應:“也是啊,燙了一個髮型你也不當我是一家人的。”我們當然可以理解為,舊時代的“母親”因為參與社會資源分配的能力不足,只得在私領域展現自己的控制力,但從另一方面而言,親密關係中的控制力不僅存在於母女之間。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長恨歌》《婦女生活》

將母親還原為具有完整慾望的女人,本質上同樣是對“母職”生理命運的挑戰。如蘇童的筆法就很有意思,《婦女生活》中三對母女離奇的相處模式凸顯了性魅力的爭鬥。這非常動物性,男性作家將女性從司愛的女神形象中解放了出來,還原為曖昧的普通人。小說中的三代女性都反抗著自己的單親母親,但她們又不知覺地效仿著母親的偏執,成為了和母親很像的人,令虛構的故事有了宿命的意味。小說《長恨歌》也曾很直接地書寫,“王琦瑤對女兒是有妒意的”,儘管王琦瑤比女兒漂亮很多。母親和女兒誰更漂亮,雖是一個看似不重要的問題,卻會生髮出不同的故事。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 菲利普·羅斯《美國牧歌》

菲利普·羅斯的《美國牧歌》中,生活看似完美的猶太企業家塞莫爾·利沃夫,因為家庭內部妻子與女兒的矛盾,捲入外部世界的糾紛。如果母親是選美小姐,女兒卻長相普通,從小就陷入到頹廢與悲觀中,這樣的事應該怎麼處理?《美國牧歌》顯然提供了一個處理失敗的可能性。

活動末尾的交流環節,許多聽眾都分享了自己與母親的故事,有的人說著說著就哽咽了。還有一位女士,在會後問我,她今年48歲,女兒19歲,她想要離婚,她問我,未來會對女兒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又該怎麼開口和成年以後的女兒談論這件事,她還補充說,女兒並不優秀,是個普通人。我對這個描述很驚訝。但可見我們每個普通人都有困惑,特別需要互相啟迪。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我們好像每天都在家庭內部溝通,但對真的需要溝通的事,又羞於啟齒。我們沒有正規的管道得以好好學習如何成為母親,我們只能從虛構的小說裡觀看、批評和反思,完成並不完美的自我教育。這樣的反思和“母職”天然的批判具有一個頗合情理的前提,即母親可以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父親也不是,我們也不是);愛不是每時每刻都帶有完美救援的功能(也可能在潤物無聲中形成重壓),也會迷茫,也會完全“不知道”。這都改變了人的命運,我們總希望,通過文學藝術傳遞心靈力量,能將一切改變得更好一些。

今日新媒體編輯 張瀅瑩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夏季文創嗨

文學報夏季文創 已上線微店

從現實到文藝作品中,重新理解“母親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人”

文學照亮生活

公號:iwenxuebao

網站:wxb.whb.cn

郵發:3-22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