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再多書還是不會寫作?你需要把閱讀力轉化成寫作力的技巧

文學 讀書 語文 語言 教育 北京四中網校 2018-12-10

“閱讀力”與“寫作力”是奠定孩子終身學習的基礎能力,它們讓孩子擁有更廣闊的視野、更多元的思考。但現實中存在問題是,有些孩子書讀了很多,卻依然不會寫作文。

為什麼孩子讀再多也不會寫作?其最根本原因是:缺少了一座橋樑,一座連通閱讀力和寫作力的橋樑。閱讀力無法真正有效轉化為寫作力。

閱讀時多關注文章的表達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通常來說,語文教材有兩種特性——人文性和工具性。

人文性關乎精神與情感,比如上完一節語文課,要讓孩子們感受到: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愛”,激發出此類情感。

那何為工具性?就是要在語文課上,落實“語用”——語文是拿來實用的。比如,在人教版語文教材中,有一篇課文叫《蝙蝠和雷達》,這是一篇說明文,很多老師就把它上成科普課,太重於內容的講解、大量補充科學內容知識。

但是,如何有次序、有方法、有程序性地介紹說明事物的方法,比如舉例說明、詳略得當和用詞準確,才是語文課該教出來的,也就是教出語文的工具性——關注表達,落實語用,抵達語文課的本質。

閱讀要以寫作為導向

我們談起閱讀教學時,總是從讀大量課外讀物這個方向來思考,家長也熱衷於尋找各種書單。

書單滿天飛,然而讀再多,沒有遵循方法讀懂,依然是一場虛幻,閱讀力是空的,更別談孩子的寫作力了。書永遠讀不完,讀再多也是填鴨式死背和生拼硬湊。

以寫作為導向的閱讀,才是閱讀力和寫作力之間的橋樑。

太多孩子一聽說寫作文,心裡就發怵,不想寫。“不想寫”只是孩子的表層情緒,而第二層真正的情緒是,“我不會寫”。孩子當然不願意承認自己不會寫,所以他就只能說不想寫。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寫?是因為方法不對,因為孩子們的腦海裡沒有可輸出的句型,心裡有想法但是表達不出來,或者心裡的想法和實際表達出來的已經不同了。

但是,如果孩子發現,你教了他一個方法,他就能用簡單的方式把想說的內容表達出來,他就會很有成就感。

換句話說,從閱讀到寫作,你得給孩子設置好學習的階梯,讓他一步步爬上去,從而產出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不是憑空讓孩子寫出來。這就是我們語文教學中最容易缺失的那座橋樑。

“我常說,老師帶著孩子把課文讀完了,閱讀教學只完成了一半”,我們還得教孩子寫作策略。

也就是在課堂中進行以寫作為導向的閱讀教學,關注文本寫什麼以及怎麼寫。這樣,孩子在閱讀完一篇文章後就可以掌握寫作技巧。

以寫作為導向的閱讀是老師在上課時,要時刻考慮,教材文章裡哪一點對學生的寫作最有幫助。

若以閱讀為經,寫作為緯,有意識地打造讀寫課堂,搭好從閱讀力到寫作力的橋樑,孩子怎麼不會寫呢?

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寫出好文章

寫作力,是判斷孩子語文核心素養最佳指標。寫作力包含三個部分:審題立意、結構組織和遣詞造句。

多位外國讀寫教育教授都普遍反映,中國學生在寫作時,往往辭藻華麗,但結構混亂,觀點也不清晰不具體。

中國孩子普遍做的最好的就是遣詞造句,因為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造句,而最弱的一項就是組織結構。

一篇文章的組織結構反映的是一個人邏輯思考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也和老師的教學方法有關。

如果老師在講一篇課文時,總是給孩子灌輸情感,而不分析文章是怎麼寫的,那學生在寫作時很容易陷入“情感虛無”的狀態。

我們中學沒有邏輯課,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責任就落在中學語文教師身上。具體要怎麼辦?

語言學家王力對此表示:

我們不能要求語文教師在語文課裡講邏輯。而且,即使講成邏輯課,也沒有多大用處。培養邏輯思維並不是背誦一些邏輯條條就能解決問題的,要通過實踐。

我想,最好是教師在公開評改作文的時候,用語法術語評改不合邏輯的句子,用舊時起、承、轉、收的說法來評改篇章結構。這樣做就很有針對性,會獲得較好的效果。

除了“組織結構混亂”是中國孩子寫作中的一大通病,“立意”也是一個大問題。

如何才能形成獨特的立意,從而寫出出彩的文章呢?答案是:孩子得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然而現狀是,我們很多人都是在別人眼裡成就自己。別人說好,我們就覺得好,但我們很少問自己,你反對嗎?你贊成嗎?你喜歡嗎? 所以,審題立意、結構組織和遣詞造句之外,還應當培養批判思考的能力。

國外從小學就開始重視的批判思考力。而我們的孩子,到了二三十歲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會什麼,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國外孩子的作業很少會考選擇題,從小學開始就寫報告。可我們最喜歡考的就是選擇題,但選擇題,它是考不到思考的。寫作是一個人語文素養的最高體現,寫作最能考察一個人的思考能力。

從閱讀到寫作的歷程,必須經過“記憶—理解—響應”,從“讀過—讀懂、讀通—讀透”,才能轉化成自己的寫作力。

這也是為什麼要訓練寫作力,必先有閱讀力的主因。要有良好的寫作力,必得先“讀好書”。“讀好書”有兩大關鍵:讀好的書,把書讀好。

畢竟世上不存在沒有思考的寫作,只存在沒有寫下來的思考。思考、感悟若沒有記錄下來,就會稍縱即逝,甚是可惜!閱讀積累後,就要大量書寫。只有寫,才會寫;只有會寫,才能寫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