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我常常想。

今天懈怠了,今天很舒服,今天會讓四十歲的自己變成什麼樣子呢?

今天奮鬥了,今天很辛苦,今天會讓四十歲的自己變成什麼樣子呢?

凱爾特人的場館裡掛了一句話:

What hurts more.The pain of hard work, or the pain of regret?

哪個更痛,奮鬥的痛,悔恨的痛?

"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我常常想。

今天懈怠了,今天很舒服,今天會讓四十歲的自己變成什麼樣子呢?

今天奮鬥了,今天很辛苦,今天會讓四十歲的自己變成什麼樣子呢?

凱爾特人的場館裡掛了一句話:

What hurts more.The pain of hard work, or the pain of regret?

哪個更痛,奮鬥的痛,悔恨的痛?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1.

我有一天目睹了一場自殺。

跳樓。

我路過的時候,人已經被120搬走,警察在調查取證,周圍全是竊竊私語的居民。

除了“活著才有希望啊,怎麼能這麼年輕就選擇死呢”,居然有不少聲音在說,理解。

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孩子叛逆期,老婆更年期,父母開始頻繁生病,自己的身體和精力明顯變差,一大家子要養。

失業大半年不敢告訴家人,每天早上裝上班。

雖然這些都不是自殺的理由,但實在是壓力太大了。

我想起大三修變態心理學,教授講,現在就連社會福利相對完善的美國,自殺率第一名的年齡段,也從十幾年前的六十五歲以上,變成了四十五至六十五之間的族群,他們所面臨的生活壓力已經成為社會問題。

親眼看到,才真正觸目驚心。

我的圖書編輯家明也是一個四十歲的人。

我去圖書公司溝通新書進度,在辦公室門外迎面撞上他。

面色枯槁疲憊,佝僂,穿得很舊,四五十歲模樣。

我與男人擦身而過,溜進CEO辦公室。CEO西舟姐三十五歲,是《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的營銷編輯,辭職創業,和我很親。

我知道她正著急組團隊,隨口問:“來面試總監的?”

她答:“文學編輯。”

我“咦?”了一下,我以為文學編輯是大學剛畢業的人的職業。

她說:“你以為的沒錯,所以我現在心情挺沉重,看著一個年紀比我還大的人低聲下氣面試入門級工作,一副快被生活壓垮了的面相。但是聊了一下,他真的不行,履歷、能力和想法都跟不上,這個年紀發展空間也實在不如年輕一點的,沒教頭。替他難受。”

我聊完書稿出門,男人還沒走,蹲坐在辦公樓外抽菸。

他跟我說話:“我看他們對你怪好,你是作者吧?我年輕時候也是個文學青年,可惜沒抓緊寫點東西……”

他大概很想傾訴,越說越多——

他年輕那幾年缺乏規劃,上班混日子,下班只顧玩,沒學到什麼硬本領,沒想到時間這麼快。如今活得只剩責任,一屋子人巴望他巴望不上,天天著急,其實他最著急。

他吸一口煙,說今天是他的四十歲生日,他跟他姑娘同天,姑娘讀初中,還不知道回家怎麼面對她。

我想起張愛玲的話:“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心裡難受。

我對西舟姐說:“你不是缺人缺得吐血嗎,就家明吧家明!”

還搬出心理學背景忽悠:“我以學費擔保,他現在瀕臨崩潰,你以為你只提供了一份工作,其實你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而且我的書不是要出了嘛,剛好安排給他,我肯定積極配合工作絕不拖稿!”

西舟姐白我一眼,說:“你以後千萬別當老闆。”

"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我常常想。

今天懈怠了,今天很舒服,今天會讓四十歲的自己變成什麼樣子呢?

今天奮鬥了,今天很辛苦,今天會讓四十歲的自己變成什麼樣子呢?

凱爾特人的場館裡掛了一句話:

What hurts more.The pain of hard work, or the pain of regret?

哪個更痛,奮鬥的痛,悔恨的痛?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1.

我有一天目睹了一場自殺。

跳樓。

我路過的時候,人已經被120搬走,警察在調查取證,周圍全是竊竊私語的居民。

除了“活著才有希望啊,怎麼能這麼年輕就選擇死呢”,居然有不少聲音在說,理解。

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孩子叛逆期,老婆更年期,父母開始頻繁生病,自己的身體和精力明顯變差,一大家子要養。

失業大半年不敢告訴家人,每天早上裝上班。

雖然這些都不是自殺的理由,但實在是壓力太大了。

我想起大三修變態心理學,教授講,現在就連社會福利相對完善的美國,自殺率第一名的年齡段,也從十幾年前的六十五歲以上,變成了四十五至六十五之間的族群,他們所面臨的生活壓力已經成為社會問題。

親眼看到,才真正觸目驚心。

我的圖書編輯家明也是一個四十歲的人。

我去圖書公司溝通新書進度,在辦公室門外迎面撞上他。

面色枯槁疲憊,佝僂,穿得很舊,四五十歲模樣。

我與男人擦身而過,溜進CEO辦公室。CEO西舟姐三十五歲,是《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的營銷編輯,辭職創業,和我很親。

我知道她正著急組團隊,隨口問:“來面試總監的?”

她答:“文學編輯。”

我“咦?”了一下,我以為文學編輯是大學剛畢業的人的職業。

她說:“你以為的沒錯,所以我現在心情挺沉重,看著一個年紀比我還大的人低聲下氣面試入門級工作,一副快被生活壓垮了的面相。但是聊了一下,他真的不行,履歷、能力和想法都跟不上,這個年紀發展空間也實在不如年輕一點的,沒教頭。替他難受。”

我聊完書稿出門,男人還沒走,蹲坐在辦公樓外抽菸。

他跟我說話:“我看他們對你怪好,你是作者吧?我年輕時候也是個文學青年,可惜沒抓緊寫點東西……”

他大概很想傾訴,越說越多——

他年輕那幾年缺乏規劃,上班混日子,下班只顧玩,沒學到什麼硬本領,沒想到時間這麼快。如今活得只剩責任,一屋子人巴望他巴望不上,天天著急,其實他最著急。

他吸一口煙,說今天是他的四十歲生日,他跟他姑娘同天,姑娘讀初中,還不知道回家怎麼面對她。

我想起張愛玲的話:“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心裡難受。

我對西舟姐說:“你不是缺人缺得吐血嗎,就家明吧家明!”

還搬出心理學背景忽悠:“我以學費擔保,他現在瀕臨崩潰,你以為你只提供了一份工作,其實你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而且我的書不是要出了嘛,剛好安排給他,我肯定積極配合工作絕不拖稿!”

西舟姐白我一眼,說:“你以後千萬別當老闆。”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2.

我的書進入製作程序,聯絡我的文學編輯是家明。我倍感親切,認真合作。

很快我有點崩潰。

審過的稿子細節不符合出版規範,連我媽都能看出來,他沒有;

西舟姐隨手翻一翻,又找出好幾個錯別字;

更要命的是,書稿裡所有的英文都被他一句一句改成了Chinglish,百度翻譯的那種,折騰得陣雨哥加班回家還得幫我一起連夜改句子。簡直是在幫倒忙。

安排他負責別的事,溝通媒體,他說不清楚需求;

盯校園活動,二十多歲的女人們踩著高跟鞋全場跟,一個營銷編輯,主持人遲到了她拿起話筒就頂上。

整個團隊健步如飛,唯獨家明一個人慢吞吞的,看著像在動腦子,張口問的全是“我能不能早點走,家裡有事……”

工作沒做完,有突發狀況,下了班從來聯繫不上,都是很遲地解釋:“家裡老人有事,在陪孩子……”

顧家是好事,他又是個長輩,我說不出“儘量工作時間把工作完成呀,不然團隊的工作會卡住”之類的話,只好默默當背鍋俠。

我這才意識到,從前在工作中接觸的四十多歲們,也會留很多時間給自己和家人,但他們要麼有手下負擔具體執行,要麼業務極其嫻熟,不需要多餘的時間。

我也第一次親眼看到,原來人的工作能力和社會能力,真的不會和年齡一起增長,早年沒鍛鍊過,四十歲當真能依然什麼都不會。

幹著二十多歲的活兒,知道的不如他們多,體力還跟不上。不敢想象經濟狀況。

叫人看著心疼,想幫忙,卻實在找不出他擅長的東西。

家明的收尾工作,是我付了我的助理加班費,拜託她幫忙處理的。一個1995年的小姑娘,三下五除二就把家明怎麼教都出錯的工作做了。

我的書一結束,團隊就馬不停蹄製作其他書去了。

不知道家明後來的命運。希望他好吧。

"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我常常想。

今天懈怠了,今天很舒服,今天會讓四十歲的自己變成什麼樣子呢?

今天奮鬥了,今天很辛苦,今天會讓四十歲的自己變成什麼樣子呢?

凱爾特人的場館裡掛了一句話:

What hurts more.The pain of hard work, or the pain of regret?

哪個更痛,奮鬥的痛,悔恨的痛?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1.

我有一天目睹了一場自殺。

跳樓。

我路過的時候,人已經被120搬走,警察在調查取證,周圍全是竊竊私語的居民。

除了“活著才有希望啊,怎麼能這麼年輕就選擇死呢”,居然有不少聲音在說,理解。

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孩子叛逆期,老婆更年期,父母開始頻繁生病,自己的身體和精力明顯變差,一大家子要養。

失業大半年不敢告訴家人,每天早上裝上班。

雖然這些都不是自殺的理由,但實在是壓力太大了。

我想起大三修變態心理學,教授講,現在就連社會福利相對完善的美國,自殺率第一名的年齡段,也從十幾年前的六十五歲以上,變成了四十五至六十五之間的族群,他們所面臨的生活壓力已經成為社會問題。

親眼看到,才真正觸目驚心。

我的圖書編輯家明也是一個四十歲的人。

我去圖書公司溝通新書進度,在辦公室門外迎面撞上他。

面色枯槁疲憊,佝僂,穿得很舊,四五十歲模樣。

我與男人擦身而過,溜進CEO辦公室。CEO西舟姐三十五歲,是《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的營銷編輯,辭職創業,和我很親。

我知道她正著急組團隊,隨口問:“來面試總監的?”

她答:“文學編輯。”

我“咦?”了一下,我以為文學編輯是大學剛畢業的人的職業。

她說:“你以為的沒錯,所以我現在心情挺沉重,看著一個年紀比我還大的人低聲下氣面試入門級工作,一副快被生活壓垮了的面相。但是聊了一下,他真的不行,履歷、能力和想法都跟不上,這個年紀發展空間也實在不如年輕一點的,沒教頭。替他難受。”

我聊完書稿出門,男人還沒走,蹲坐在辦公樓外抽菸。

他跟我說話:“我看他們對你怪好,你是作者吧?我年輕時候也是個文學青年,可惜沒抓緊寫點東西……”

他大概很想傾訴,越說越多——

他年輕那幾年缺乏規劃,上班混日子,下班只顧玩,沒學到什麼硬本領,沒想到時間這麼快。如今活得只剩責任,一屋子人巴望他巴望不上,天天著急,其實他最著急。

他吸一口煙,說今天是他的四十歲生日,他跟他姑娘同天,姑娘讀初中,還不知道回家怎麼面對她。

我想起張愛玲的話:“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心裡難受。

我對西舟姐說:“你不是缺人缺得吐血嗎,就家明吧家明!”

還搬出心理學背景忽悠:“我以學費擔保,他現在瀕臨崩潰,你以為你只提供了一份工作,其實你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而且我的書不是要出了嘛,剛好安排給他,我肯定積極配合工作絕不拖稿!”

西舟姐白我一眼,說:“你以後千萬別當老闆。”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2.

我的書進入製作程序,聯絡我的文學編輯是家明。我倍感親切,認真合作。

很快我有點崩潰。

審過的稿子細節不符合出版規範,連我媽都能看出來,他沒有;

西舟姐隨手翻一翻,又找出好幾個錯別字;

更要命的是,書稿裡所有的英文都被他一句一句改成了Chinglish,百度翻譯的那種,折騰得陣雨哥加班回家還得幫我一起連夜改句子。簡直是在幫倒忙。

安排他負責別的事,溝通媒體,他說不清楚需求;

盯校園活動,二十多歲的女人們踩著高跟鞋全場跟,一個營銷編輯,主持人遲到了她拿起話筒就頂上。

整個團隊健步如飛,唯獨家明一個人慢吞吞的,看著像在動腦子,張口問的全是“我能不能早點走,家裡有事……”

工作沒做完,有突發狀況,下了班從來聯繫不上,都是很遲地解釋:“家裡老人有事,在陪孩子……”

顧家是好事,他又是個長輩,我說不出“儘量工作時間把工作完成呀,不然團隊的工作會卡住”之類的話,只好默默當背鍋俠。

我這才意識到,從前在工作中接觸的四十多歲們,也會留很多時間給自己和家人,但他們要麼有手下負擔具體執行,要麼業務極其嫻熟,不需要多餘的時間。

我也第一次親眼看到,原來人的工作能力和社會能力,真的不會和年齡一起增長,早年沒鍛鍊過,四十歲當真能依然什麼都不會。

幹著二十多歲的活兒,知道的不如他們多,體力還跟不上。不敢想象經濟狀況。

叫人看著心疼,想幫忙,卻實在找不出他擅長的東西。

家明的收尾工作,是我付了我的助理加班費,拜託她幫忙處理的。一個1995年的小姑娘,三下五除二就把家明怎麼教都出錯的工作做了。

我的書一結束,團隊就馬不停蹄製作其他書去了。

不知道家明後來的命運。希望他好吧。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3.

我又想起金Tina,那真是個狠角色。她三十出頭,在普華永道做經理。

普華的非名校生不多,他們因此總被扣帽子,要麼是“雖然看著工作拼命,其實後期發展潛力十分有限”,要麼是關係戶。金經理帶著這樣的“被成見”空降。

我們組交工,61頁的審計報告,她圈出23處錯誤:這份闡述主標題和副標題間多空了一行,那張表格的數字沒對齊……

我們抓起表格左看右看:齊的呀!

我們打開電子版,放大好幾倍,驚了,確實有一丁點沒對齊,有違四大倡揚的專業精神。

六個人輪流放大縮小加電腦畫線,來回檢查沒發現的錯誤,她用肉眼翻紙質版翻一個週末,居然成群結隊地無所遁形。

我們凌亂了,這是為什麼。

“大概她看過的審計報告,比我們吃過的飯多吧……”

我們肅然起敬。

她說:“客戶也是從這兒跳槽出去的,不管他跳到哪兒去,能耐丟不了,我能抓出來的錯誤,他也能抓出來,你們小心檢查。”

我們都被嚇到了。

於是那個週五,下班時間、加班時間依次過去,全組人馬誰也不走,公司在成都專門有個“檢查格式部”,專業部門確認了沒問題,我們依然不放心,又重新檢查了六七遍。

金經理有一回講笑話。

早幾年的審計忙季,她凌晨四點下班下樓,滴滴司機看不下去。

“哎喲喂,您說您一女同志,怎麼也加班到這個點!”

經理大手一揮:“大爺,我們這兒不分男女同志,都是牲口。”

眾人大笑。

我不提倡加班,但也忍不住默默佩服。

因為如今我看到她三十二歲的樣子。

我請教的財務問題她隨口解答,清晰明瞭;

我做不出的效果,她看一眼就會;

面對客戶,我不知所措地博弈,她點撥一下,我馬上就能處理。

我跟著她一個月,簡直勝讀一年書。

哦,她也迷茫,生活陷入瓶頸,停滯不前,但她面臨的選擇,是繼續工作,或者返校讀書彌補第一學歷的不足。而且稍微開門一張望,門外全是揮舞著更高薪水的獵頭。

人的際遇最說不準,可能今天是經理,明天就失業、跳槽。但無論在哪兒,展現出來的工作能力都在舉手投足裡。碰到我震懾我,碰到別人,也同樣震懾別人。

歷練過的,當真都被時間沉澱成了本事。

而剛畢業就上班混日子,下班只顧玩,經年之後除了一事無成和中年危機,還能有什麼呢?

"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我常常想。

今天懈怠了,今天很舒服,今天會讓四十歲的自己變成什麼樣子呢?

今天奮鬥了,今天很辛苦,今天會讓四十歲的自己變成什麼樣子呢?

凱爾特人的場館裡掛了一句話:

What hurts more.The pain of hard work, or the pain of regret?

哪個更痛,奮鬥的痛,悔恨的痛?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1.

我有一天目睹了一場自殺。

跳樓。

我路過的時候,人已經被120搬走,警察在調查取證,周圍全是竊竊私語的居民。

除了“活著才有希望啊,怎麼能這麼年輕就選擇死呢”,居然有不少聲音在說,理解。

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孩子叛逆期,老婆更年期,父母開始頻繁生病,自己的身體和精力明顯變差,一大家子要養。

失業大半年不敢告訴家人,每天早上裝上班。

雖然這些都不是自殺的理由,但實在是壓力太大了。

我想起大三修變態心理學,教授講,現在就連社會福利相對完善的美國,自殺率第一名的年齡段,也從十幾年前的六十五歲以上,變成了四十五至六十五之間的族群,他們所面臨的生活壓力已經成為社會問題。

親眼看到,才真正觸目驚心。

我的圖書編輯家明也是一個四十歲的人。

我去圖書公司溝通新書進度,在辦公室門外迎面撞上他。

面色枯槁疲憊,佝僂,穿得很舊,四五十歲模樣。

我與男人擦身而過,溜進CEO辦公室。CEO西舟姐三十五歲,是《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的營銷編輯,辭職創業,和我很親。

我知道她正著急組團隊,隨口問:“來面試總監的?”

她答:“文學編輯。”

我“咦?”了一下,我以為文學編輯是大學剛畢業的人的職業。

她說:“你以為的沒錯,所以我現在心情挺沉重,看著一個年紀比我還大的人低聲下氣面試入門級工作,一副快被生活壓垮了的面相。但是聊了一下,他真的不行,履歷、能力和想法都跟不上,這個年紀發展空間也實在不如年輕一點的,沒教頭。替他難受。”

我聊完書稿出門,男人還沒走,蹲坐在辦公樓外抽菸。

他跟我說話:“我看他們對你怪好,你是作者吧?我年輕時候也是個文學青年,可惜沒抓緊寫點東西……”

他大概很想傾訴,越說越多——

他年輕那幾年缺乏規劃,上班混日子,下班只顧玩,沒學到什麼硬本領,沒想到時間這麼快。如今活得只剩責任,一屋子人巴望他巴望不上,天天著急,其實他最著急。

他吸一口煙,說今天是他的四十歲生日,他跟他姑娘同天,姑娘讀初中,還不知道回家怎麼面對她。

我想起張愛玲的話:“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心裡難受。

我對西舟姐說:“你不是缺人缺得吐血嗎,就家明吧家明!”

還搬出心理學背景忽悠:“我以學費擔保,他現在瀕臨崩潰,你以為你只提供了一份工作,其實你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而且我的書不是要出了嘛,剛好安排給他,我肯定積極配合工作絕不拖稿!”

西舟姐白我一眼,說:“你以後千萬別當老闆。”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2.

我的書進入製作程序,聯絡我的文學編輯是家明。我倍感親切,認真合作。

很快我有點崩潰。

審過的稿子細節不符合出版規範,連我媽都能看出來,他沒有;

西舟姐隨手翻一翻,又找出好幾個錯別字;

更要命的是,書稿裡所有的英文都被他一句一句改成了Chinglish,百度翻譯的那種,折騰得陣雨哥加班回家還得幫我一起連夜改句子。簡直是在幫倒忙。

安排他負責別的事,溝通媒體,他說不清楚需求;

盯校園活動,二十多歲的女人們踩著高跟鞋全場跟,一個營銷編輯,主持人遲到了她拿起話筒就頂上。

整個團隊健步如飛,唯獨家明一個人慢吞吞的,看著像在動腦子,張口問的全是“我能不能早點走,家裡有事……”

工作沒做完,有突發狀況,下了班從來聯繫不上,都是很遲地解釋:“家裡老人有事,在陪孩子……”

顧家是好事,他又是個長輩,我說不出“儘量工作時間把工作完成呀,不然團隊的工作會卡住”之類的話,只好默默當背鍋俠。

我這才意識到,從前在工作中接觸的四十多歲們,也會留很多時間給自己和家人,但他們要麼有手下負擔具體執行,要麼業務極其嫻熟,不需要多餘的時間。

我也第一次親眼看到,原來人的工作能力和社會能力,真的不會和年齡一起增長,早年沒鍛鍊過,四十歲當真能依然什麼都不會。

幹著二十多歲的活兒,知道的不如他們多,體力還跟不上。不敢想象經濟狀況。

叫人看著心疼,想幫忙,卻實在找不出他擅長的東西。

家明的收尾工作,是我付了我的助理加班費,拜託她幫忙處理的。一個1995年的小姑娘,三下五除二就把家明怎麼教都出錯的工作做了。

我的書一結束,團隊就馬不停蹄製作其他書去了。

不知道家明後來的命運。希望他好吧。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3.

我又想起金Tina,那真是個狠角色。她三十出頭,在普華永道做經理。

普華的非名校生不多,他們因此總被扣帽子,要麼是“雖然看著工作拼命,其實後期發展潛力十分有限”,要麼是關係戶。金經理帶著這樣的“被成見”空降。

我們組交工,61頁的審計報告,她圈出23處錯誤:這份闡述主標題和副標題間多空了一行,那張表格的數字沒對齊……

我們抓起表格左看右看:齊的呀!

我們打開電子版,放大好幾倍,驚了,確實有一丁點沒對齊,有違四大倡揚的專業精神。

六個人輪流放大縮小加電腦畫線,來回檢查沒發現的錯誤,她用肉眼翻紙質版翻一個週末,居然成群結隊地無所遁形。

我們凌亂了,這是為什麼。

“大概她看過的審計報告,比我們吃過的飯多吧……”

我們肅然起敬。

她說:“客戶也是從這兒跳槽出去的,不管他跳到哪兒去,能耐丟不了,我能抓出來的錯誤,他也能抓出來,你們小心檢查。”

我們都被嚇到了。

於是那個週五,下班時間、加班時間依次過去,全組人馬誰也不走,公司在成都專門有個“檢查格式部”,專業部門確認了沒問題,我們依然不放心,又重新檢查了六七遍。

金經理有一回講笑話。

早幾年的審計忙季,她凌晨四點下班下樓,滴滴司機看不下去。

“哎喲喂,您說您一女同志,怎麼也加班到這個點!”

經理大手一揮:“大爺,我們這兒不分男女同志,都是牲口。”

眾人大笑。

我不提倡加班,但也忍不住默默佩服。

因為如今我看到她三十二歲的樣子。

我請教的財務問題她隨口解答,清晰明瞭;

我做不出的效果,她看一眼就會;

面對客戶,我不知所措地博弈,她點撥一下,我馬上就能處理。

我跟著她一個月,簡直勝讀一年書。

哦,她也迷茫,生活陷入瓶頸,停滯不前,但她面臨的選擇,是繼續工作,或者返校讀書彌補第一學歷的不足。而且稍微開門一張望,門外全是揮舞著更高薪水的獵頭。

人的際遇最說不準,可能今天是經理,明天就失業、跳槽。但無論在哪兒,展現出來的工作能力都在舉手投足裡。碰到我震懾我,碰到別人,也同樣震懾別人。

歷練過的,當真都被時間沉澱成了本事。

而剛畢業就上班混日子,下班只顧玩,經年之後除了一事無成和中年危機,還能有什麼呢?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4.

我十九歲的時候,在一所社區學院裡,偶然修一門心理學導論。

好些人不聽講,教授是個高個子的黑人大叔,停了講座,突然提問。

“我今年四十歲,是不是比你們大很多?”

我們紛紛點頭。

“可是我覺得,我和你們之間的年齡差,特別快,特別短,我現在閉上眼睛,我十九歲在橄欖球場上跟大塊頭們幹架的日子就在眼前飄,好像昨天一樣。”

我們配合演出,鬨堂大笑。

教授換了個坐姿:

Believe or not, one dayyou will wake up, YOU will be 40 years old.

——你也會有這一天的:睜開眼睛,又是一個一模一樣的清晨,而你四十歲了。

You will ask yourself, what hashappened in my life? If you don’t have a solid answer for that. Trust me, that moment,will be the saddest moment of your life.

——你會忍不住問自己,這些年我做了什麼?

如果你連個說得出口的答案都沒有,那個瞬間,會是你人生最痛苦的瞬間。

你會抱頭痛哭。

大半生過去了,最有勇氣、力氣的時光全沒有了,這場最重要的考試該交卷了,你才發現自己還沒開始好好答題。

把你送入大學的高考有許多反轉,因為年輕,有時間。

可是人生這場考試,每一筆落下去,都是刀刻的,沒有橡皮擦用。

活到七十五歲,一生也不過900個月,27375天,而大學四年加起來,不過是其中短短的1460天。

這奠定你日後人生基調的1460天,一覺醒來少一天。

你知道嗎?

在你又隨手浪費掉一個過一天少一天的1460的時候,在你滿不在乎的時候,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有許多人正在冥思苦想,怎麼讓那一天更有意義。

在你們共同的四十歲那天,你面目全非,後悔得哭的時候,他們拿起鏡子,對著他們少年時夢想成為的模樣,會心一笑。

而你只能哭著回想,你也有機會的。

你面前也有過一張人生的考卷,那時你手裡有筆,有充足的時間答題,答好了你就也是自己夢想的樣子。

可是一轉眼,你只能看著別人實現理想,回想自己當初是哪根筋抽了,要瞎糊弄最該奮鬥的日子。

你的十八歲、十九歲,寶貴的大學時光,正是答題的黃金年齡。

你每天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偷了幾分鐘懶,做了幾分鐘事,都是在給那份四十歲要交的考卷寫答案。

你現在手裡拿著筆,一筆一畫寫出來,都是自己人生的答案。

怎麼會不想好好寫呢?

你就只寫這麼一次。

全班鴉雀無聲。

"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我常常想。

今天懈怠了,今天很舒服,今天會讓四十歲的自己變成什麼樣子呢?

今天奮鬥了,今天很辛苦,今天會讓四十歲的自己變成什麼樣子呢?

凱爾特人的場館裡掛了一句話:

What hurts more.The pain of hard work, or the pain of regret?

哪個更痛,奮鬥的痛,悔恨的痛?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1.

我有一天目睹了一場自殺。

跳樓。

我路過的時候,人已經被120搬走,警察在調查取證,周圍全是竊竊私語的居民。

除了“活著才有希望啊,怎麼能這麼年輕就選擇死呢”,居然有不少聲音在說,理解。

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孩子叛逆期,老婆更年期,父母開始頻繁生病,自己的身體和精力明顯變差,一大家子要養。

失業大半年不敢告訴家人,每天早上裝上班。

雖然這些都不是自殺的理由,但實在是壓力太大了。

我想起大三修變態心理學,教授講,現在就連社會福利相對完善的美國,自殺率第一名的年齡段,也從十幾年前的六十五歲以上,變成了四十五至六十五之間的族群,他們所面臨的生活壓力已經成為社會問題。

親眼看到,才真正觸目驚心。

我的圖書編輯家明也是一個四十歲的人。

我去圖書公司溝通新書進度,在辦公室門外迎面撞上他。

面色枯槁疲憊,佝僂,穿得很舊,四五十歲模樣。

我與男人擦身而過,溜進CEO辦公室。CEO西舟姐三十五歲,是《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的營銷編輯,辭職創業,和我很親。

我知道她正著急組團隊,隨口問:“來面試總監的?”

她答:“文學編輯。”

我“咦?”了一下,我以為文學編輯是大學剛畢業的人的職業。

她說:“你以為的沒錯,所以我現在心情挺沉重,看著一個年紀比我還大的人低聲下氣面試入門級工作,一副快被生活壓垮了的面相。但是聊了一下,他真的不行,履歷、能力和想法都跟不上,這個年紀發展空間也實在不如年輕一點的,沒教頭。替他難受。”

我聊完書稿出門,男人還沒走,蹲坐在辦公樓外抽菸。

他跟我說話:“我看他們對你怪好,你是作者吧?我年輕時候也是個文學青年,可惜沒抓緊寫點東西……”

他大概很想傾訴,越說越多——

他年輕那幾年缺乏規劃,上班混日子,下班只顧玩,沒學到什麼硬本領,沒想到時間這麼快。如今活得只剩責任,一屋子人巴望他巴望不上,天天著急,其實他最著急。

他吸一口煙,說今天是他的四十歲生日,他跟他姑娘同天,姑娘讀初中,還不知道回家怎麼面對她。

我想起張愛玲的話:“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心裡難受。

我對西舟姐說:“你不是缺人缺得吐血嗎,就家明吧家明!”

還搬出心理學背景忽悠:“我以學費擔保,他現在瀕臨崩潰,你以為你只提供了一份工作,其實你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而且我的書不是要出了嘛,剛好安排給他,我肯定積極配合工作絕不拖稿!”

西舟姐白我一眼,說:“你以後千萬別當老闆。”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2.

我的書進入製作程序,聯絡我的文學編輯是家明。我倍感親切,認真合作。

很快我有點崩潰。

審過的稿子細節不符合出版規範,連我媽都能看出來,他沒有;

西舟姐隨手翻一翻,又找出好幾個錯別字;

更要命的是,書稿裡所有的英文都被他一句一句改成了Chinglish,百度翻譯的那種,折騰得陣雨哥加班回家還得幫我一起連夜改句子。簡直是在幫倒忙。

安排他負責別的事,溝通媒體,他說不清楚需求;

盯校園活動,二十多歲的女人們踩著高跟鞋全場跟,一個營銷編輯,主持人遲到了她拿起話筒就頂上。

整個團隊健步如飛,唯獨家明一個人慢吞吞的,看著像在動腦子,張口問的全是“我能不能早點走,家裡有事……”

工作沒做完,有突發狀況,下了班從來聯繫不上,都是很遲地解釋:“家裡老人有事,在陪孩子……”

顧家是好事,他又是個長輩,我說不出“儘量工作時間把工作完成呀,不然團隊的工作會卡住”之類的話,只好默默當背鍋俠。

我這才意識到,從前在工作中接觸的四十多歲們,也會留很多時間給自己和家人,但他們要麼有手下負擔具體執行,要麼業務極其嫻熟,不需要多餘的時間。

我也第一次親眼看到,原來人的工作能力和社會能力,真的不會和年齡一起增長,早年沒鍛鍊過,四十歲當真能依然什麼都不會。

幹著二十多歲的活兒,知道的不如他們多,體力還跟不上。不敢想象經濟狀況。

叫人看著心疼,想幫忙,卻實在找不出他擅長的東西。

家明的收尾工作,是我付了我的助理加班費,拜託她幫忙處理的。一個1995年的小姑娘,三下五除二就把家明怎麼教都出錯的工作做了。

我的書一結束,團隊就馬不停蹄製作其他書去了。

不知道家明後來的命運。希望他好吧。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3.

我又想起金Tina,那真是個狠角色。她三十出頭,在普華永道做經理。

普華的非名校生不多,他們因此總被扣帽子,要麼是“雖然看著工作拼命,其實後期發展潛力十分有限”,要麼是關係戶。金經理帶著這樣的“被成見”空降。

我們組交工,61頁的審計報告,她圈出23處錯誤:這份闡述主標題和副標題間多空了一行,那張表格的數字沒對齊……

我們抓起表格左看右看:齊的呀!

我們打開電子版,放大好幾倍,驚了,確實有一丁點沒對齊,有違四大倡揚的專業精神。

六個人輪流放大縮小加電腦畫線,來回檢查沒發現的錯誤,她用肉眼翻紙質版翻一個週末,居然成群結隊地無所遁形。

我們凌亂了,這是為什麼。

“大概她看過的審計報告,比我們吃過的飯多吧……”

我們肅然起敬。

她說:“客戶也是從這兒跳槽出去的,不管他跳到哪兒去,能耐丟不了,我能抓出來的錯誤,他也能抓出來,你們小心檢查。”

我們都被嚇到了。

於是那個週五,下班時間、加班時間依次過去,全組人馬誰也不走,公司在成都專門有個“檢查格式部”,專業部門確認了沒問題,我們依然不放心,又重新檢查了六七遍。

金經理有一回講笑話。

早幾年的審計忙季,她凌晨四點下班下樓,滴滴司機看不下去。

“哎喲喂,您說您一女同志,怎麼也加班到這個點!”

經理大手一揮:“大爺,我們這兒不分男女同志,都是牲口。”

眾人大笑。

我不提倡加班,但也忍不住默默佩服。

因為如今我看到她三十二歲的樣子。

我請教的財務問題她隨口解答,清晰明瞭;

我做不出的效果,她看一眼就會;

面對客戶,我不知所措地博弈,她點撥一下,我馬上就能處理。

我跟著她一個月,簡直勝讀一年書。

哦,她也迷茫,生活陷入瓶頸,停滯不前,但她面臨的選擇,是繼續工作,或者返校讀書彌補第一學歷的不足。而且稍微開門一張望,門外全是揮舞著更高薪水的獵頭。

人的際遇最說不準,可能今天是經理,明天就失業、跳槽。但無論在哪兒,展現出來的工作能力都在舉手投足裡。碰到我震懾我,碰到別人,也同樣震懾別人。

歷練過的,當真都被時間沉澱成了本事。

而剛畢業就上班混日子,下班只顧玩,經年之後除了一事無成和中年危機,還能有什麼呢?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4.

我十九歲的時候,在一所社區學院裡,偶然修一門心理學導論。

好些人不聽講,教授是個高個子的黑人大叔,停了講座,突然提問。

“我今年四十歲,是不是比你們大很多?”

我們紛紛點頭。

“可是我覺得,我和你們之間的年齡差,特別快,特別短,我現在閉上眼睛,我十九歲在橄欖球場上跟大塊頭們幹架的日子就在眼前飄,好像昨天一樣。”

我們配合演出,鬨堂大笑。

教授換了個坐姿:

Believe or not, one dayyou will wake up, YOU will be 40 years old.

——你也會有這一天的:睜開眼睛,又是一個一模一樣的清晨,而你四十歲了。

You will ask yourself, what hashappened in my life? If you don’t have a solid answer for that. Trust me, that moment,will be the saddest moment of your life.

——你會忍不住問自己,這些年我做了什麼?

如果你連個說得出口的答案都沒有,那個瞬間,會是你人生最痛苦的瞬間。

你會抱頭痛哭。

大半生過去了,最有勇氣、力氣的時光全沒有了,這場最重要的考試該交卷了,你才發現自己還沒開始好好答題。

把你送入大學的高考有許多反轉,因為年輕,有時間。

可是人生這場考試,每一筆落下去,都是刀刻的,沒有橡皮擦用。

活到七十五歲,一生也不過900個月,27375天,而大學四年加起來,不過是其中短短的1460天。

這奠定你日後人生基調的1460天,一覺醒來少一天。

你知道嗎?

在你又隨手浪費掉一個過一天少一天的1460的時候,在你滿不在乎的時候,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有許多人正在冥思苦想,怎麼讓那一天更有意義。

在你們共同的四十歲那天,你面目全非,後悔得哭的時候,他們拿起鏡子,對著他們少年時夢想成為的模樣,會心一笑。

而你只能哭著回想,你也有機會的。

你面前也有過一張人生的考卷,那時你手裡有筆,有充足的時間答題,答好了你就也是自己夢想的樣子。

可是一轉眼,你只能看著別人實現理想,回想自己當初是哪根筋抽了,要瞎糊弄最該奮鬥的日子。

你的十八歲、十九歲,寶貴的大學時光,正是答題的黃金年齡。

你每天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偷了幾分鐘懶,做了幾分鐘事,都是在給那份四十歲要交的考卷寫答案。

你現在手裡拿著筆,一筆一畫寫出來,都是自己人生的答案。

怎麼會不想好好寫呢?

你就只寫這麼一次。

全班鴉雀無聲。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5.

我總有一天會四十歲的。

從那一刻,我的腦子裡常常響起這個聲音。

它左右我的許多決定。

比如,我那時想修心理學雙學位,打聽一番,熱情滅了大半。

課多,費事,時間成本不划算,經濟成本更不划算。

於是我閉上眼睛,想象我的四十歲,和她對話。

我問:“另維,這是你四十歲的清晨,你從床上坐起來,回想已經過去的大半生,想起你遙遠的十九歲,那時你有機會學一個心理學學位,你因為嫌費事放棄了。往後的二十年你一直好奇這個學位會帶你去哪兒,沒有答案。你會後悔嗎?”

會。

我光是想一想,就已經悔恨得咬牙切齒了。

於是我爬起來,忙不迭申請心理學院。

六年過去了。

現在我二十五歲,心理學塑造了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

還有好長的路要走。

我也漸漸養成這個習慣。

我已經進步很多了,但每天還是有很多時候,一“葛優癱”就不想動,對自己說,“列好的計劃明天執行也沒差啊”,無法熄滅刷手機的慾望。

我管不住自己的時候,就閉上眼睛,去我四十歲那天的清晨。

我因為得過且過,經常偷懶,對自己說的“明天吧”比“必須今天”多許多,“算了吧”比“再堅持一下”多許多,寫出一張爛透了的答卷。

考試時間結束,我抓著頭髮捂住臉,後悔得痛哭。

阿拉丁看我可憐,抱著神燈拍拍我。

他願意給我一次機會,僅此一次,讓我重新活一遍。

我跪下來哭著謝謝爸爸,發誓我絕不辜負他給的機會,絕不辜負自己只有一次的一生。

睜開眼睛,真好。

我二十七歲,命運的畫筆還在自己手中。

"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我常常想。

今天懈怠了,今天很舒服,今天會讓四十歲的自己變成什麼樣子呢?

今天奮鬥了,今天很辛苦,今天會讓四十歲的自己變成什麼樣子呢?

凱爾特人的場館裡掛了一句話:

What hurts more.The pain of hard work, or the pain of regret?

哪個更痛,奮鬥的痛,悔恨的痛?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1.

我有一天目睹了一場自殺。

跳樓。

我路過的時候,人已經被120搬走,警察在調查取證,周圍全是竊竊私語的居民。

除了“活著才有希望啊,怎麼能這麼年輕就選擇死呢”,居然有不少聲音在說,理解。

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孩子叛逆期,老婆更年期,父母開始頻繁生病,自己的身體和精力明顯變差,一大家子要養。

失業大半年不敢告訴家人,每天早上裝上班。

雖然這些都不是自殺的理由,但實在是壓力太大了。

我想起大三修變態心理學,教授講,現在就連社會福利相對完善的美國,自殺率第一名的年齡段,也從十幾年前的六十五歲以上,變成了四十五至六十五之間的族群,他們所面臨的生活壓力已經成為社會問題。

親眼看到,才真正觸目驚心。

我的圖書編輯家明也是一個四十歲的人。

我去圖書公司溝通新書進度,在辦公室門外迎面撞上他。

面色枯槁疲憊,佝僂,穿得很舊,四五十歲模樣。

我與男人擦身而過,溜進CEO辦公室。CEO西舟姐三十五歲,是《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的營銷編輯,辭職創業,和我很親。

我知道她正著急組團隊,隨口問:“來面試總監的?”

她答:“文學編輯。”

我“咦?”了一下,我以為文學編輯是大學剛畢業的人的職業。

她說:“你以為的沒錯,所以我現在心情挺沉重,看著一個年紀比我還大的人低聲下氣面試入門級工作,一副快被生活壓垮了的面相。但是聊了一下,他真的不行,履歷、能力和想法都跟不上,這個年紀發展空間也實在不如年輕一點的,沒教頭。替他難受。”

我聊完書稿出門,男人還沒走,蹲坐在辦公樓外抽菸。

他跟我說話:“我看他們對你怪好,你是作者吧?我年輕時候也是個文學青年,可惜沒抓緊寫點東西……”

他大概很想傾訴,越說越多——

他年輕那幾年缺乏規劃,上班混日子,下班只顧玩,沒學到什麼硬本領,沒想到時間這麼快。如今活得只剩責任,一屋子人巴望他巴望不上,天天著急,其實他最著急。

他吸一口煙,說今天是他的四十歲生日,他跟他姑娘同天,姑娘讀初中,還不知道回家怎麼面對她。

我想起張愛玲的話:“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心裡難受。

我對西舟姐說:“你不是缺人缺得吐血嗎,就家明吧家明!”

還搬出心理學背景忽悠:“我以學費擔保,他現在瀕臨崩潰,你以為你只提供了一份工作,其實你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而且我的書不是要出了嘛,剛好安排給他,我肯定積極配合工作絕不拖稿!”

西舟姐白我一眼,說:“你以後千萬別當老闆。”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2.

我的書進入製作程序,聯絡我的文學編輯是家明。我倍感親切,認真合作。

很快我有點崩潰。

審過的稿子細節不符合出版規範,連我媽都能看出來,他沒有;

西舟姐隨手翻一翻,又找出好幾個錯別字;

更要命的是,書稿裡所有的英文都被他一句一句改成了Chinglish,百度翻譯的那種,折騰得陣雨哥加班回家還得幫我一起連夜改句子。簡直是在幫倒忙。

安排他負責別的事,溝通媒體,他說不清楚需求;

盯校園活動,二十多歲的女人們踩著高跟鞋全場跟,一個營銷編輯,主持人遲到了她拿起話筒就頂上。

整個團隊健步如飛,唯獨家明一個人慢吞吞的,看著像在動腦子,張口問的全是“我能不能早點走,家裡有事……”

工作沒做完,有突發狀況,下了班從來聯繫不上,都是很遲地解釋:“家裡老人有事,在陪孩子……”

顧家是好事,他又是個長輩,我說不出“儘量工作時間把工作完成呀,不然團隊的工作會卡住”之類的話,只好默默當背鍋俠。

我這才意識到,從前在工作中接觸的四十多歲們,也會留很多時間給自己和家人,但他們要麼有手下負擔具體執行,要麼業務極其嫻熟,不需要多餘的時間。

我也第一次親眼看到,原來人的工作能力和社會能力,真的不會和年齡一起增長,早年沒鍛鍊過,四十歲當真能依然什麼都不會。

幹著二十多歲的活兒,知道的不如他們多,體力還跟不上。不敢想象經濟狀況。

叫人看著心疼,想幫忙,卻實在找不出他擅長的東西。

家明的收尾工作,是我付了我的助理加班費,拜託她幫忙處理的。一個1995年的小姑娘,三下五除二就把家明怎麼教都出錯的工作做了。

我的書一結束,團隊就馬不停蹄製作其他書去了。

不知道家明後來的命運。希望他好吧。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3.

我又想起金Tina,那真是個狠角色。她三十出頭,在普華永道做經理。

普華的非名校生不多,他們因此總被扣帽子,要麼是“雖然看著工作拼命,其實後期發展潛力十分有限”,要麼是關係戶。金經理帶著這樣的“被成見”空降。

我們組交工,61頁的審計報告,她圈出23處錯誤:這份闡述主標題和副標題間多空了一行,那張表格的數字沒對齊……

我們抓起表格左看右看:齊的呀!

我們打開電子版,放大好幾倍,驚了,確實有一丁點沒對齊,有違四大倡揚的專業精神。

六個人輪流放大縮小加電腦畫線,來回檢查沒發現的錯誤,她用肉眼翻紙質版翻一個週末,居然成群結隊地無所遁形。

我們凌亂了,這是為什麼。

“大概她看過的審計報告,比我們吃過的飯多吧……”

我們肅然起敬。

她說:“客戶也是從這兒跳槽出去的,不管他跳到哪兒去,能耐丟不了,我能抓出來的錯誤,他也能抓出來,你們小心檢查。”

我們都被嚇到了。

於是那個週五,下班時間、加班時間依次過去,全組人馬誰也不走,公司在成都專門有個“檢查格式部”,專業部門確認了沒問題,我們依然不放心,又重新檢查了六七遍。

金經理有一回講笑話。

早幾年的審計忙季,她凌晨四點下班下樓,滴滴司機看不下去。

“哎喲喂,您說您一女同志,怎麼也加班到這個點!”

經理大手一揮:“大爺,我們這兒不分男女同志,都是牲口。”

眾人大笑。

我不提倡加班,但也忍不住默默佩服。

因為如今我看到她三十二歲的樣子。

我請教的財務問題她隨口解答,清晰明瞭;

我做不出的效果,她看一眼就會;

面對客戶,我不知所措地博弈,她點撥一下,我馬上就能處理。

我跟著她一個月,簡直勝讀一年書。

哦,她也迷茫,生活陷入瓶頸,停滯不前,但她面臨的選擇,是繼續工作,或者返校讀書彌補第一學歷的不足。而且稍微開門一張望,門外全是揮舞著更高薪水的獵頭。

人的際遇最說不準,可能今天是經理,明天就失業、跳槽。但無論在哪兒,展現出來的工作能力都在舉手投足裡。碰到我震懾我,碰到別人,也同樣震懾別人。

歷練過的,當真都被時間沉澱成了本事。

而剛畢業就上班混日子,下班只顧玩,經年之後除了一事無成和中年危機,還能有什麼呢?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4.

我十九歲的時候,在一所社區學院裡,偶然修一門心理學導論。

好些人不聽講,教授是個高個子的黑人大叔,停了講座,突然提問。

“我今年四十歲,是不是比你們大很多?”

我們紛紛點頭。

“可是我覺得,我和你們之間的年齡差,特別快,特別短,我現在閉上眼睛,我十九歲在橄欖球場上跟大塊頭們幹架的日子就在眼前飄,好像昨天一樣。”

我們配合演出,鬨堂大笑。

教授換了個坐姿:

Believe or not, one dayyou will wake up, YOU will be 40 years old.

——你也會有這一天的:睜開眼睛,又是一個一模一樣的清晨,而你四十歲了。

You will ask yourself, what hashappened in my life? If you don’t have a solid answer for that. Trust me, that moment,will be the saddest moment of your life.

——你會忍不住問自己,這些年我做了什麼?

如果你連個說得出口的答案都沒有,那個瞬間,會是你人生最痛苦的瞬間。

你會抱頭痛哭。

大半生過去了,最有勇氣、力氣的時光全沒有了,這場最重要的考試該交卷了,你才發現自己還沒開始好好答題。

把你送入大學的高考有許多反轉,因為年輕,有時間。

可是人生這場考試,每一筆落下去,都是刀刻的,沒有橡皮擦用。

活到七十五歲,一生也不過900個月,27375天,而大學四年加起來,不過是其中短短的1460天。

這奠定你日後人生基調的1460天,一覺醒來少一天。

你知道嗎?

在你又隨手浪費掉一個過一天少一天的1460的時候,在你滿不在乎的時候,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有許多人正在冥思苦想,怎麼讓那一天更有意義。

在你們共同的四十歲那天,你面目全非,後悔得哭的時候,他們拿起鏡子,對著他們少年時夢想成為的模樣,會心一笑。

而你只能哭著回想,你也有機會的。

你面前也有過一張人生的考卷,那時你手裡有筆,有充足的時間答題,答好了你就也是自己夢想的樣子。

可是一轉眼,你只能看著別人實現理想,回想自己當初是哪根筋抽了,要瞎糊弄最該奮鬥的日子。

你的十八歲、十九歲,寶貴的大學時光,正是答題的黃金年齡。

你每天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偷了幾分鐘懶,做了幾分鐘事,都是在給那份四十歲要交的考卷寫答案。

你現在手裡拿著筆,一筆一畫寫出來,都是自己人生的答案。

怎麼會不想好好寫呢?

你就只寫這麼一次。

全班鴉雀無聲。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05.

我總有一天會四十歲的。

從那一刻,我的腦子裡常常響起這個聲音。

它左右我的許多決定。

比如,我那時想修心理學雙學位,打聽一番,熱情滅了大半。

課多,費事,時間成本不划算,經濟成本更不划算。

於是我閉上眼睛,想象我的四十歲,和她對話。

我問:“另維,這是你四十歲的清晨,你從床上坐起來,回想已經過去的大半生,想起你遙遠的十九歲,那時你有機會學一個心理學學位,你因為嫌費事放棄了。往後的二十年你一直好奇這個學位會帶你去哪兒,沒有答案。你會後悔嗎?”

會。

我光是想一想,就已經悔恨得咬牙切齒了。

於是我爬起來,忙不迭申請心理學院。

六年過去了。

現在我二十五歲,心理學塑造了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

還有好長的路要走。

我也漸漸養成這個習慣。

我已經進步很多了,但每天還是有很多時候,一“葛優癱”就不想動,對自己說,“列好的計劃明天執行也沒差啊”,無法熄滅刷手機的慾望。

我管不住自己的時候,就閉上眼睛,去我四十歲那天的清晨。

我因為得過且過,經常偷懶,對自己說的“明天吧”比“必須今天”多許多,“算了吧”比“再堅持一下”多許多,寫出一張爛透了的答卷。

考試時間結束,我抓著頭髮捂住臉,後悔得痛哭。

阿拉丁看我可憐,抱著神燈拍拍我。

他願意給我一次機會,僅此一次,讓我重新活一遍。

我跪下來哭著謝謝爸爸,發誓我絕不辜負他給的機會,絕不辜負自己只有一次的一生。

睜開眼睛,真好。

我二十七歲,命運的畫筆還在自己手中。

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互動:你想過自己四十歲時候的樣子嗎?

-EN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