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文物 博物館 考古 泥塑 環球YOLO精英 環球YOLO精英 2017-10-10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文 | 江萊

編輯 | 周元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簡稱寧夏博物館), 是中國省級綜合性歷史博物館,也是寧夏回族自治區50大慶獻禮項目,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鳳區人民廣場東街,總建築面積30258平方米,其前身是1959年9月成立的寧夏地質博物館籌備處,1973年正式更名為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位於銀川市承天寺院內;2006年11月,總投資2.28億元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新館破土動工,2008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寧夏博物館對西夏文物的收藏陳列居全國博物館之首。這裡展出了自70年代起至今考古發掘出的西夏文物精品原始物件,有世界之最的文物一件,國寶級文物兩件,國家一級文物100多件。這裡可以領略到西夏高超的雕塑技藝、奇特的西夏文字、精美的制瓷工藝和絢麗的佛教藝術等四方面內容。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西夏王陵,西夏王朝的十三陵。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博物館的第一層是“石刻史書”,用很大面積展示了賀蘭山岩畫,既有實物也有拓片。第一次看到這麼多神祕的遠古人的生活記錄——自古以來就有西戎、羌氐、匈奴、鮮卑、突厥、党項等北方少數民族在這裡長期遊牧、繁衍生息,巖畫就是他們留下了的歷史畫卷。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這是賀蘭山岩畫中聞名世界的“太陽神”,太陽神的線條粗重圓滑,看起來像個外星人,大眼睛,腦袋眼睛周邊都畫著光芒似的放射線(據講解還都是偶數的),真是炯炯有神,外加神采奕奕。也許,遠古的人們認為有了太陽神,太陽的靈魂就會與他們同在一起,他們就不會害怕寒冷與黑暗。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先民們用虔誠的心在堅硬的岩石上鑿刻,對神靈的崇拜主宰著他們的內心,充斥在他們的生活中。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手印,可能表示的是權利和佔有的意思。可以這樣看這幅巖畫:右邊大手的部落戰勝了左邊小手的部落,部落的牛羊垂著頭走向戰勝方,成為戰勝方的戰利品,上邊有人和神作證,這個契約是永遠有效的。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以馬祭神的場面。六個小人連臂起舞,前面一頭大馬,是準備獻給神靈的祭品。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可以想象,遠古時的賀蘭山是個風光秀美草木蔥蘢的動物樂園,圖片中呈現出形象豐滿的鹿和老虎,還有很多說不清的動物。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參觀寧夏博物館,也有必要了解神祕的西夏王國: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 西夏王國的建立於1038年,開國皇帝是党項族(古羌族)人李元昊。國號大夏,因為在宋朝的西北邊,中原地區習慣的叫西夏。

  • 西夏王國的首都是銀川。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 西夏王國最盛時,曾管轄22州,包括今天的寧夏、陝西北部、甘肅大部、青海東北部、內蒙古部分地區,在中國形成了宋、遼(金)、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

  • 1227年,西夏國被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軍所滅。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西夏文大號字木雕印版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寧夏博物館歷經近50 年的發展,經過每一位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從一開始的一無所有到現在已成為一個頗具影響的省級大館。這裡的文物不像內地的文物那樣成系列,但卻有一種非常獨特的大氣味道,真的要走進寧夏博物館,面對面地凝視文物,才能感受到遙遠的西夏王國曆史就在眼前。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西夏王陵出土。青銅鑄造,牛身長1.2米,重188公斤。銅牛中空,外表通體鎏金,製造時需要將冶煉、模具雕塑、澆注、拋光和鎏金等集於一體,需要高超的鑄造工藝,是西夏藝術珍品。 仔細看這頭大牛,連脖子上的褶皺都鑄造出來了。能鑄造這麼頭大牛,也可窺見西夏的國力強盛。它出土於西夏陵區 101號陪葬墓。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西夏王陵出土。高62釐米。這是個男性雕像(看手上的手鐲,是一個圈),這個支柱其實是我們常見的碑座,西夏人是用人來抬駕崩皇帝的功德碑的,而且這個看起來彪悍的力士也有警衛和維護陵園安全的功能。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在西夏王陵裡一共出土了11個支座,這兩個為女性,除了身體特徵外,手上戴兩個手鐲也是區分性別的特徵之一。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胡旋舞是唐代非常流行的一種樂舞,出自於西域小國康國,很有名,但考古學者一直都不知道是什麼樣的。胡旋舞傳入唐代之後,長安城內幾乎是人人學跳胡旋舞,據說,安祿山就是善於跳胡旋舞而深得唐玄宗和楊貴妃的賞識。

胡旋舞石刻墓門是非常清晰、典型的胡旋舞圖案,這類題材的石刻作品,是在我國唐代墓葬中首次發現,是研究唐代樂舞的珍貴資料。被認定為國寶級文物。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這是藏傳佛教經典的西夏文譯本,白麻紙精印,裝幀完整,共9冊約10萬字,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它的發現將木活字的發明和使用時間提早了一個朝代,對研究中國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術具有重大價值。是我國的64件不能出國參展的文物之一。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西夏王陵出土的琉璃鴟吻,是用琉璃製成的一個形象奇特的怪獸,傳說它是龍王九子之一。它長著龍頭、魚身、魚尾,遍身魚鱗紋。相傳,它的嘴可以吸入火焰,尾可以引來水源,是避火除災的象徵。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彩繪泥塑羅漢。 西夏是個篤信佛教的國度,泥塑作品在西夏具有很高的水平,在敦煌莫高窟也有西夏泥塑作品發現。這幾尊西夏泥塑每一尊都是完美的藝術品。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雕像體態豐滿,神態怡然,形神兼備。紋飾線條流暢,技法運用純熟。細節放大從面部表情看,佛像純真自然,紋飾線條簡練,達到了以形寫神的藝術境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賀蘭縣宏佛塔天宮中曾出土六尊西夏泥塑佛頭殘像,造型完好者僅兩尊。佛像頭頂為螺髻,中間有一白色肉瘤,面相方頤,雙眉隆起,眉間有白毫,眼珠烏亮,為黑色釉料特製。下眼瞼上有黑色淚痕,系高溫下眼珠釉料化滴流出所致。佛鼻樑高直,厚脣上用墨線繪出八字鬍鬚,下頜用墨線繪日、月、雲狀紋飾。塑像月牙形眉毛,深目,與額頭連成直線的高鼻,使佛像面部表情顯得平淡、冷靜。半閉雙眼,流露出沉思內省的神態。恬靜而莊重,具有犍陀羅造像藝術的古樸風格。豐腮、下巴圓潤、眉如彎月、嘴脣短厚、圓而近方的臉型特徵,是以當時人們公認的典型面相標準而塑造的,富有唐代造像遺風。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回首臥式錯金銀銅羊,高5釐米,身上用金絲銀絲鑲嵌出捲曲的毛狀圖案,生動有趣,工藝非常精湛。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寧夏博物館,再現塞上江南歷史風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