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文物功臣二李

文物 博物館 藝術 建築 看晉中 看晉中 2017-08-29

憶平遙原文物局副局長李有華

李有華老師走了,帶著他未完的遺願和人們無限的惋惜匆匆走了!他的去世對平遙古城是一大損失。因為人們至今無法忘記二十幾年前,他在齊腰深的滾滾洪水中搶拍城牆被水沖毀現狀的情景。從那時起,他就在為小小古城開始"鋪設"一條通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爭取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大道。現在古城雄姿已再現於世人,然而,李老師僅剩三十公斤的軀體卻再也支撐不起他龐大的構思和不竭的工作能量。

1976年,原本在書法、繪畫藝術道路上已經有所成就的李老師在縣文化館兼管文物工作。當時,文物和文物工作的性質還鮮為人知。憑著愛崗敬業的精神,李老師購回大量歷史、文物、建築、藝術、佛教、道教等有關書籍,從中提高了認識。1979年,他帶領臨時組建的隊伍率先開發、維修了當時還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雙林寺,使這座千年蒙垢的"東方彩塑藝術寶庫"走出了雜草叢生的時代,迎來了第一批外國遊人並得到了高度的好評,喚醒了領導階層和老百姓對文物的最初意識。從此,李老師放棄了他的藝術生涯,投身於文物事業。名聞遐邇的鎮國寺、平遙城牆在他的積極努力和策劃設計下相繼修復,八十年代與雙林寺同時被國務院首批公佈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改革開放以來,文物保護與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有著不可調和又急待解決的矛盾。李老師為了保護、維修和合理利用文物陣地,成了平遙縣的一大"嫌"。1985年縣裡決定:通過下東門甕城底修建地下管道、穿越甕城架設電纜線。李老師多次勸阻、說服不成,最後他硬是頂著壓力,和老文物工作者李祖孝先生帶領全體職工集體坐在甕城底阻止了對古城牆的破壞。人們說李老師愛和人吵架,並且是專愛和領導吵架。縣裡經費緊缺,李老師就是不讓動用國家和省撥專項古建維修費中的一分錢。當初,城市規劃,在文物保護範圍內搞現代化建設,他不僅不讓步,還多次請求縣領導支持他的工作,惹得個別領導見他就頭疼,說他從不知道"貢獻",就知道找麻煩。有些老百姓罵他,拆自己家院子裡的舊房蓋新房他管得著嗎?李老師著急呀,他說那是古民宅,要保存它的原狀、原貌,硬是寸步不讓。李老師的不盡人情是有了名的,可他的藝術才華又點撥著人們的敬慕之心。他深知文物保護經費不足,為了收回外單位長期佔用的古寺廟、古建築,他秉燭潑墨、為人揮毫,主動送給別人他的字畫,沒花國家的錢就收回了很多文物景點。

"立品直須向白壁,讀書何必至青雲"。李老師剛直不阿的氣度,穿透了重重阻力,使古城得已保住了它的完整性。他心裡裝滿了對古城的設想、規劃,每天休息的時間最多沒有超過5個小時。白天應付完日常工作,夜晚在堆滿書籍的辦公室燈光下繪製一張張古建築圖紙。平遙縣的哪一處古建築沒有凝聚著李老師的心血?他不僅嚴於律己,要求每一個職工也都是要有過硬的綜合素質。他開設培訓班,從鋼筆字的練習到業務知識的傳授,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如今,他們正在前赴後繼地成為文物事業的優秀骨幹。

人們常常這樣評價李老師:"哎呀呀,真真是個工作狂!"維修縣衙署時,他帶人到山東省考察,連續48小時工作就吃了兩個餅子,他忘記了自己是個做了食道癌手術、被醫生判了死刑的人。職工們和他一起加班餓肚子是常有的事,一投入工作就忘了時間,大家喊餓他就讓傳達室的大爺拿他自己的錢給同志們買饅頭、做飯,花自己的錢他樂呵呵的從來都很捨得,公家的錢堅決不能動。單位維修平遙古城就從他手裡花出國家的八百多萬,此期間他家蓋房子,公家的車順便給他家捎了幾車爛土,李老師總是當面付錢。人們都說:李老師這樣的幹部太少了,他公私分明,為黨的事業兢兢業業,從來不求名逐利,不知道講代價。但是,有時候大家確實恨他缺乏人情味,可是誰又能做到像他那樣無私的忘我境界?

幾十年來他舍小家為大家,家庭觀念極其淡薄。妻子為了他的事業放棄了教師職業,以她的賢淑勤德、無怨無悔替他侍奉長輩、撫育子女,積勞先去。他家中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和現代化的電器。步入中年的兒子飽含淚水說:"我父親是個稱職的藝術家、事業家,但他卻是個極不稱職的丈夫和父親!"妻子生命垂危之際他也沒有放下手中的工作前往醫院照顧。一雙兒女怎能不怪父親呢?因為在他走後的今天,女兒還是租住著別人的房屋。但是,他們對父親的敬重又是從心底裡生出的:"巧手妝古城磚磚瓦瓦注心血,妙筆舞書壇點點劃劃凝真情"。

九十年代末,經過修復後的文物景點已經像一張網一樣覆蓋了平遙城:雙林寺、城牆、鎮國寺、清虛觀、市樓、日升昌、縣衙、明清一條街等等。就在繼續對城隍廟開始維修期間,李老師已經咽食困難,幾乎發不出聲音了,身體每況愈下。跟隨他多年的學生、徒弟、工作人員心疼他,揹著他繼續著城隍廟的工作。李老師知道了,硬是撐著羸弱的身體到了現場,說:"怎麼?李老師沒有用了是不是?"大家知道他心裡想的是什麼,他根本就不承認自己不能再工作了!為了安慰他,他們將一張繪了一半的圖紙拿去找他,說是實在進行不下去了,請李老師指教。李老師被逼無奈才在兒子的陪同下去北京看病。也許他真的預感到了什麼,回來之前,一向在生活上儉樸的李老師為自己買了兩身簇新的衣服,他像孩子過年一樣穿在身上走到大家身邊問:"好不好看,你們看我穿了合適嗎?"同志們眼淚都掉下來了,這個詮釋了頑強生命意志力的人,怎麼能夠安慰得了大家對生命脆弱的悲嘆?又怎麼能夠掩飾得住他對生活的熱愛?

1999年9月,每天只能睡兩個小時的李老師,用他63歲的生命依然頑強地工作著。他的雙腿已經腫得不能挪步了,腰身卻瘦得只剩下碗口粗了,他還沒來得及參加香港書畫協會的學術研討會;他還沒有完成財神廟的規劃、灶君廟的修復;他的桌上還攤著未完的筆記和半截圖紙……兒子和大家整理他的遺物時,手到之處不是書就是報,還有積滿灰塵的各種獎狀和榮譽證書。他曾獲得國務院"中國長城"城池修繕嘉獎;獲山西省文物系統"山西省古建築功臣"稱號;他的成果被選入世界《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一書;還獲得"世界傑出藝術家"稱號等等。而他的抽屜裡就只有四毛錢的人民幣!他一生積蓄的是崇高的精神財富,是獻身於黨的事業的一腔熱血。

如今,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平遙古城,正在用中華民族5000年的厚重文化迎接著八方來客,李老師傾盡心血的文物事業以它嶄新的面貌,為古城的經濟騰飛作著巨大的貢獻。修復後的平遙古城就是一個歷史的見證:每一塊磚、每一片瓦上都無形地刻著李有華的名字。因為他的願望就是使中華5000年的燦爛文化得到延續和再度輝煌!

平遙文物功臣二李

楊羨平

李燕生憶李祖孝與晉中

李祖孝,幼時入私塾攻讀四書五經,酷愛書法,後入巴中 縣立中學學習。1944年,重慶朝陽法學院畢業,人河北高等法院工作。1949年8月人華北人民革命大學進修,後調往山西高級人民法院任書記員、運城花紗布公司任書記員、幹事等職。1955年調平遙縣文史館。此後10餘年來,為搶救保護平遙文物,任憑嚴寒酷暑, 帶著乾糧,騎自行車跑遍了全縣城鄉,組建了文物保護網絡,並研究撰寫了《平遙文化簡 史》。 "文化大革命"中,他被當作"牛鬼蛇神" 的代言人,被逐出文史館。但由於他對文物研 究保護的濃厚興趣,始終沒有放棄對文物的 保護和研究,經常找機會到東泉百福寺、姚村惠日寺和達蒲村李家大院等文物單位進行調查研究,並趁寫大字報之機,摘錄文物資料。

其1953年生的兒子李燕生先生博學多才,可謂琴詩書畫無不精通。不僅通曉詩詞歌賦,在古琴、小提琴演奏及長笛、笙簫吹奏技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詣。1976年:選入故宮博物院從事專職書法篆刻研究,故宮現很多文物說明均出自李燕生先生之手,並由此與眾多故宮博物院權威鑑定專家及知名藝術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2001年在四川省美術館舉辦《李祖孝李燕生父子展》;2002年《李燕生東瀛篆刻集》出版;2003年《李燕生東瀛書法集》出版。他始終念念不忘的是他的父母,兩次為已故的父親舉辦書法展覽,並正在籌建父親的藝術紀念館,無論事務多麼繁忙,他從不疏忽高齡母親的晨昏起居,他用心為母親創造了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平遙文物功臣二李

李燕生說——

平遙古城是父親畢生工作生活的地方,是父親一生酸、甜、苦、辣凝聚於此的地方。也是我少年時代學習生活過的地方。我曾刻過一方印,印文:“蜀、晉、燕城人”,釋文曰:“餘祖蜀、蒙童晉、生於燕京”。少年時代在平遙與父親生活過的十年間確給我一生留下永不可忘懷的記憶和懷念。古城垣的威嚴,雙林寺佛雕的精美,大成殿的雄姿,汾河的流水,我少年時曾住過的古屋與校舍,每次回平遙必徜徉其中追懷往事,幼年時父親教我背古詩練書法的情景,回首四五十年前的歷歷往事,如夢如煙。

父親精研四體書法,真、草、隸、篆無所不精。而尤精行草書。曾得到中國書壇巨匠康殷先生、劉炳森先生的讚譽。而父親不慕虛名、不逐私利、慈悲為懷、有求必應、給平遙縣城的百姓留下極好的口碑。

父親一生研修學問,保護平遙古文物,百姓講:老李是平遙古城的守護神。能有百姓這樣的評價,一生亦足矣,一九八九年父親參加了在東京舉辦的“亞細亞藝術展”,在中日韓書法大展中榮獲大賞,名揚海外。我與父親在臺北、東京、成都舉辦了父子二人展均獲書界高度評價。在當今流行書風肆虐中是一股清風明月、一泓幽澗清流,父親一生為公為民,真正將藝術獻身給平民百姓,熱心授徒,弘揚文明古國文化藝術,在我赴東瀛講學的二十年中,父親常教誨我:“弘揚國粹、勿忘中華”,這是發自於父親心靈深處的心聲,愛我中華。

二零零二年秋天我陪父親遊覽攀登了綿山,我吹笛、父吟詩,陶醉於綿山的高山幽壑中,不想當年十二月二十日夜父親因心臟病呼吸不暢而與世長辭了!我悲痛欲絕,從東京速返平遙,我用二十首詩祭悼父親的仙逝,作祭文立碑紀念我的慈父,追懷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