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意外發現的王陵中,出土這件壓變形的文物,修復後才驚豔世界

文物 戰國時期 文化 河北 農民 考古 中山 漆器 小珏說歷史 2019-04-07


農民意外發現的王陵中,出土這件壓變形的文物,修復後才驚豔世界

對於東周戰國時期,我們熟悉的往往是戰國七雄這幾個國家,其實當時的形勢雖然已經進入了滅國戰爭時代,但仍然還存在著一些小國。然而,這些小國並不代表弱國,不然也不會在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生存下來。比如立國近120年的中山國,它由白狄人建立,夾在燕趙之間,長期成為了中原諸侯的心腹大患。

但由於當時正統觀念太過強烈,戰國時期的各類典籍之中,介紹中山國的資料微乎其微,後人只能從隻言片語中瞭解那個民風彪悍的古老國度。

農民意外發現的王陵中,出土這件壓變形的文物,修復後才驚豔世界

然而在1974年,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的民工在取土平整農田時,一不小心踩出一個大窟窿。就這樣,一個戲劇性的事件,竟然讓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中山國王的陵墓。由於保存相對完好,這座中山王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不乏有異域風情與中原文化相結合的奇特產物,讓人嘖嘖稱奇。

其中有一件文物,一開始並不引人注目,然而它卻幾乎成為了最知名的國寶,那就是銅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

這個名字很長,我們一個個來解釋。銅是指文物的主要材質,錯金銀是一種金屬細工裝飾技法,早幾年還入選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四龍四鳳是該文物最顯眼,最明顯的標誌。方案是指方形的几案,這就是該文物的用途。

農民意外發現的王陵中,出土這件壓變形的文物,修復後才驚豔世界

是的,這件文物,實際上就是一個几案。只不過當作案板使用的漆器木質板,在無情的歲月中已經破敗腐朽,再也不見影蹤。雖然這是一個遺憾,但剩下的銅結構方案,已經足夠驚世駭俗了。

說它是四龍四鳳,其實還不準確,應該再加一個四鹿。在方案的底座,就是由兩雄兩雌的四隻鹿組成,它們半蹲半跪,或抬頭長嘯,或低頭食草,神情憨態可掬。四隻鹿馱著的是一塊圓形的底座,底座之上,就站立著四條龍,它們構成了方案的主體結構。

農民意外發現的王陵中,出土這件壓變形的文物,修復後才驚豔世界

這四條龍刻畫得基本一致,都是單首雙尾,頭上除了兩隻角以外,還頂著方案的斗拱,巧妙地為案板提供支撐力。它兩隻尾巴,又反向盤旋迴來,勾住頭上的雙耳,為結構提供更為穩定的作用。四隻鳳擁擠在中間,它們的雙翼團聚在一起形成半球,鳳頭則從兩條龍的龍尾之間伸出。被龍頭頂住的斗拱,就是用來盛放案板的。

這樣一件文物,不僅有著極高的欣賞價值,而且也展現出當時文化交融的態勢。鹿的題材,在中原各國比較少見,而龍、鳳則是中原王朝最為重要的圖騰,由此可見由白狄人建立的中山國,處在要衝之地,深受四面八方文化的影響。

農民意外發現的王陵中,出土這件壓變形的文物,修復後才驚豔世界

然而,這件文物剛剛出土的時候,形勢卻不容樂觀。除了已經沒有了木質案板以外,它被塌陷下來的土深深掩埋,雖然沒有破裂,但已經被壓變形了,完全展現不出文物的風采。國家只好將它送到文物修復室,等待專家的妙手回春。

負責修復的專家劉增坤先生,雖然經驗豐富,但面對這樣的國寶也不敢輕易下手。這不像我們家中的物品,不滿意可以隨意敲打修理。劉先生硬是將文物前前後後,左左右右看了三天,弄清楚每一寸的結構後,才用鋼鋸以最少次數將其鋸開。

有些朋友可能會問為什麼要鋸開文物?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不鋸開文物,當反向用力將文物恢復原狀時,會產生內應力,而兩千多年前的文物,內應力承受情況到底如何,誰也料想不到,說不定用力過度就會粉身碎骨。倒是鋸開之後,能夠釋放形變,內應力相對較小。

農民意外發現的王陵中,出土這件壓變形的文物,修復後才驚豔世界

這次修復無疑是成功的,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劉先生鋸開又恢復原狀,再用電焊焊接好,幾乎不露痕跡。這對於兩千多年前的文物來說,已經是最大程度的挽救了。

更讓人稱奇的是,這件文物的複雜程度讓專門準備進行復制的團隊也連連搖頭,最終放棄。它也成為了少數幾件無法複製的國寶,並被列為第一批不可出國(境)的文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