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取土意外發現大洞,出土罕見戰國文物珍品,至今無人複製成功

考古 戰國時期 文物 虎皮鸚鵡 建築 趣觀歷史 2018-12-04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提起“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可能各位讀者都不會陌生,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故事發生在東周時期的中山國。中山國,是由白狄建立的一個國家,存在時間長達350年之久。然而對於這個古國,人們能夠查閱的只有史料中一些零星記載。直到1974年,一方銅案的出土,才為我們揭開了古代中山國的神祕面紗。

工人取土意外發現大洞,出土罕見戰國文物珍品,至今無人複製成功

▲中山國象徵——“山”字形禮器

這一年,河北省文物部門接到彙報,稱平山縣三汲鄉的農民正在進行大規模平整農田,在附近兩座大土丘取土的過程中,意外挖出了一些古代文物,甚至一些器物還遭到了人為破壞。得知這一消息後,考古人員迅速趕赴現場並進行搶救性發掘。在一番清理後,“中”字形的墓室格局已經基本顯現,這無疑證明墓主至少是一方諸侯,然而在眾人感到興奮的時候,卻遺憾地發現主墓室已經遭到了嚴重盜掘。

工人取土意外發現大洞,出土罕見戰國文物珍品,至今無人複製成功

▲中山國都遺址

然而在三天之後,附近民工在取土時,不小心踩了個大窟窿,還差點兒掉進去。這引發了考古工作者的注意,結果清理之後發現,這原來是一座與主墓室毫不相連的冥器庫,這種墓葬形式後來也被證明是戰國時期中山國陵墓所特有的。正是因為誰都不知道冥器庫的存在,因而大批珍貴文物才得以躲過豪傑。經過考古人員的發掘、清理,在1號墓兩側庫中出土了大量風格明顯不同的器物,比如錯金銀雙翼神獸、十五連盞銅燈,以及今天子淵將要介紹的戰國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

工人取土意外發現大洞,出土罕見戰國文物珍品,至今無人複製成功

▲戰國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

由於年代太過久遠,銅案上覆蓋的漆質模板已經徹底腐朽,而方案本身也被泥土壓得變了形。經過文物修復師近一週的努力,才最大限度地將其恢復原貌。據專家研究,整個銅案採用了一種名為“錯金銀”的失傳工藝,由78個獨立零件組成,經過22次鑄接、48次焊接才最終成型。在方案左側的邊沿內上刻有十二個銘字文,記錄了成型時間、製作部門和工匠的名字,具有極大的歷史研究價值。一直以來,文物部門都非常重視這件珍寶,不準任何人翻模複製,而一些打算以其他手段複製的機構,最終也因工藝太複雜而無奈放棄。

工人取土意外發現大洞,出土罕見戰國文物珍品,至今無人複製成功

▲中山國錯金銀器物近照

此案高36.2釐米,邊長為47.5釐米,重約19公斤,周身飾錯金銀花紋。在方案底部,是四隻象徵富貴平和的梅花鹿,而且根據中國人喜歡成雙成對的特點雄雌各二。四隻鹿安詳地蜷臥於地,輕抬起頭,共同託舉起了一個圓形的底座。底座上面則是翱翔飛舞的四條神龍、四隻綵鳳,神龍氣宇軒昂,綵鳳回首輕吟。四條龍的首部類似古代建築常見的斗拱,又托起了上一層的案框。

工人取土意外發現大洞,出土罕見戰國文物珍品,至今無人複製成功

▲河北博物院外景

底座為圓,案框呈方,方圓相容無疑蘊含著天地相和之道。而且該案雖然出現的動物數量繁多,但由於佈局結構的巧妙,不僅不讓人覺得混亂,反而讓人覺得視覺內非常充實飽滿,結構之精妙實在讓人歎服。再加上錯金銀工藝的熟練運用,使得龍鱗鳳羽甚至鹿身上的花紋都呈現得惟妙惟肖,在陽光下顯得光彩熠熠,美麗程度難以言說。最難得的是,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一改以往“龍飛鳳舞”的動態場面,選擇以動襯靜,結構平穩卻舒展,整體呈現出一種安詳平和的靜態之美。時隔千年,由鮮虞人建立的中山國早已消逝,但是這座極具特色的銅方案卻靜靜陳列於河北博物院,接受往來遊人的參觀欣賞。

參考資料:

《東周列國志》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