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絕倫的文物,出土後就驚豔世界,學界對其製作方法爭論了40年

精美絕倫的文物,出土後就驚豔世界,學界對其製作方法爭論了40年

在1978年,中國考古界誕生了一個爆炸性新聞,那就是坐落於湖北隨州擂鼓墩的曾侯乙墓葬被髮掘。曾國這樣一個連史書上都語焉不詳的小國,卻因為這次考古發現而名聲大噪。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的陪葬品,大都是舉世矚目的重要文物,名氣最大的當然是曾侯乙編鐘。可就是因為曾侯乙編鐘這件國寶的名氣太過響亮,直接導致其它許多有價值的文物被掩蓋,其實它們也是極具價值的國之重器。

比如曾候乙尊盤就是如此,論到精美程度,放眼世界各大博物館的館藏文物,罕有敵手。甚至因為做工太過華美,繁雜得令人眼花繚亂,直到現在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仿製品出現。關於它的製作方法,成為了無數學者申請資金立項研究的課題,而且為之爭論了40年。

精美絕倫的文物,出土後就驚豔世界,學界對其製作方法爭論了40年

尊是古代的一種酒具,比如四羊方尊;盤則是古代的水器,著名的有虢季子白盤等。曾侯乙尊盤,則是將尊和盤結合起來,這本身就是極為罕見的。它們本身就可以被拆分,其中尊的高度為30.1釐米,口徑為25釐米,底徑為14.2釐米,重為9公斤;盤的高度為23.5釐米,口徑為58釐米,重為19.2公斤。

青銅尊是呈喇叭狀敞口的,口延向外翻,上面是透雕的蟠虺花紋,酷似朵朵雲彩。青銅尊的頸部,是蕉葉形蟠虺紋,紋飾繁雜而不凌亂,弧線舒展而大氣。在青銅尊頸部和腹部之間,是四頭豹形伏獸,它們的軀體依然是透雕的蟠螭紋。這四頭伏獸,似乎還想往青銅尊的上部攀援,並吐著長如銀鉤的舌頭。它們應該是寓意節節高升,也是在護衛主人的美酒。

精美絕倫的文物,出土後就驚豔世界,學界對其製作方法爭論了40年

青銅盤的整體外形是圓形直壁平底,盤足是由四隻龍形的蹄足構成,順著盤足而上,又是四隻方耳,既美觀又實用。蹄足和方耳都是蟠虺紋,這與青銅尊的風格保持一致的。不光如此,方耳之下又各自有兩條扁形鏤空夔龍,龍首向下張望。

在兩隻方耳之間,又有圓雕式的蟠龍。它將龍首伏在口沿之上,莊嚴肅穆,大氣磅礴,讓整個青銅器顯得富麗堂皇。在青銅尊和青銅盤上,都有七個字的銘文:曾侯乙作持用終。

精美絕倫的文物,出土後就驚豔世界,學界對其製作方法爭論了40年

在對曾侯乙尊盤的描述之中,小珏說得最多的就是透雕、鏤空兩個詞,它們也確實是這件國寶級文物的最大特點。這些鏤空透雕,參差不齊,錯落有致,精巧別緻,讓如此厚重碩大的文物,也變得晶瑩剔透,令人歎為觀止。

至於說它的製作方法,確實是太過神奇,處處顯示出鬼斧神工之處。關於探討製作工藝的論文不計其數,而且觀點林立,小珏實在也沒有能力一一點評和判斷。現在就文物界比較公認的部分,向讀者介紹。

精美絕倫的文物,出土後就驚豔世界,學界對其製作方法爭論了40年

整體物件必然是使用的失蠟法,因為它沒有鍛打的痕跡。所謂失蠟法就是先用蠟塊做成模型,再用耐火材料塗抹在其上形成外殼,最後在高溫下使得蠟塊融化流出,即可澆鑄銅汁成器。而且,這件物品還肯定不是一次成型的。一次成型的相對簡單,無法完成如此精美的器物,要知道青銅尊就由34個部件,經過56處鑄接、焊接而成。所以它必然是二次甚至多次成型的產物。

另外,無論是圈足、腹部、頸部、口緣的製作工藝,還是單個小紋飾的製作、組裝,都彰顯出極其仔細認真的工匠精神。這件文物,在當時應該也是瑰寶,也是青銅製造的巔峰製作,這才讓挑剔的曾侯乙刻上了自己的名字。如今,它靜靜躺在湖北省博物館之中,無聲地展示著驚豔世界的美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