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第06章 正信希有分第一節 南懷瑾

文殊 金剛經 佛教 南懷瑾 實相無相無所不相 2017-05-26

看到的一切有緣大德,這是連載。記得關注在下,轉發文章,大德功德無量。關注在下,即可看到所有連載。連載繼續

連載第06章 正信希有分第一節 南懷瑾

《金剛經說什麼》第06章 正信希有分第一節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連載第06章 正信希有分第一節 南懷瑾

01、 文喜和文殊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

這是加進來的一個問題,我們把金剛經放輕鬆一點,當作是師生問答的記錄,或者當成一個劇本,不要像唸書一樣死板,要把心扉打開一點去了解。現在佛告訴須菩提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如果你夢中看到了佛,或者佛真的站在雲端上,那你就著魔了;那不是真見佛,你儘管拿石頭去丟他,拿金剛經打他,你可以說:是你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跑來幹什麼?

當年有一個故事,一位非常有名的文喜禪師,從小出家,三十幾歲開始參禪,總不能開悟,於是他從南方三步一拜,拜到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智慧第一,釋迦牟尼佛和許多佛菩薩,多生累劫都是他的弟子。所以大家求智慧、想開悟,都是三步一拜去朝五臺文殊道場。也有人拜了三年兩年才拜到,為的是要見文殊菩薩。

話說這位文喜和尚拜到了五臺山金剛窟,看見一個老頭子牽一頭牛,鬍子白白的,頭髮也是白的,請他到他的茅蓬喝茶,問他道:和尚你了不起啊!三步一拜是從那裡來的?文喜說南方來的,想求見文殊菩薩。老頭子說:南方佛教怎麼樣?他回答說:南方佛教麻麻胡胡,所以到這裡來,想求見聖人……你們北方五臺山的佛法怎麼樣?老頭子說:龍蛇混雜,凡聖同居啊!

其實整個世界人類社會,都是有聖也有魔,都是龍蛇混雜,凡聖同居。文喜問道:五臺山一共有多少出家人啊?這老頭子說:前三三與後三三。這一句話,千年來也沒人知道他講什麼,一般修道的人就講,前三三與後三三,這就是要人修氣脈呀!後面有三關,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前面是印堂呀,守竅的靈門關,這裡是什麼關,那裡是什麼關,都是講這個。其實這個可以作話頭參,前三三與後三三就是禪宗的話頭。

那麼兩個人談到這裡,老頭子就問文喜佛法,這位文喜和尚卻答不出來;老頭子皺了一下眉頭,叫聲:均提,送客。茅蓬後面出來一個童子就說:法師你請吧!就把和尚送出茅蓬外了。這個文喜和尚正回頭要道謝,就看到文殊菩薩騎一隻獅子站在空中。

可嘆這位文喜,千里迢迢,三步一拜要見文殊,這時才發現原來與文殊菩薩當面對談而不自知,真是後悔莫及,痛哭流涕。以後,文喜發憤努力,終於大徹大悟。文喜悟了以後,到叢林下做苦工,就是部隊裡所稱的伙伕,大陸上禪林中就叫作飯頭。飯頭的工作很辛苦,一個廟子中千人吃飯,那個大叢林的飯桶,像我這種個子啊,站在鍋裡頭,從外面絕對看不見人。要煮一千多人吃的飯菜,所用的鍋鏟之重,如果沒有練過武功的人,拿都拿不動。所以少林寺學功夫,只要能燒三年飯,你武功就不得了啦!米要整袋倒進鍋去,要攪的時候,要有武功才能轉得動那個鍋鏟。文喜禪師因為自己悟了道,願意發心為大家做苦差事,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這就是菩薩道。

連載第06章 正信希有分第一節 南懷瑾

有一天文喜在做飯的時候,文殊菩薩在飯鍋上現身,還是騎他那隻獅子,在飯鍋上跑圈。文喜看到文殊菩薩,就是當年在五臺山金剛窟看到的那個老頭子,他拿起鍋鏟一邊就打過去,一邊嘴裡說:文殊是文殊,文喜是文喜,你跑來這裡幹什麼?你是你,我是我。文殊菩薩的那個化身飛到空中一笑,說:“苦瓜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修行三大劫,反被老僧嫌。”苦瓜當然連根都是苦的啦,這個甜瓜當然連那個蒂都是甜的。修行三大劫數,連釋迦牟尼佛都是做過他的學生的,倒楣了,反被老和尚討厭。這說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反覆叮嚀。也就是禪宗祖師們後來說的:佛來斬佛,魔來斬魔的道理,這也是修行的無上祕訣。

看到的一切有緣大德,這是連載。記得關注在下,轉發文章,大德功德無量。關注在下,即可看到所有連載。連載繼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