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修禪淨密"

禪修在身邊,走走跑跑就在修行
發現了一個祕密。跑步和修禪居然有相通的地方。也許是因為運動時的大腦會產生更多的腦腓肽,這種物質令神經末梢都興奮起來了吧。這兩者都需要極高的自律性。跑與不...
煩惱是從“得到”開始有的
過去我聽過一個故事。一對富人的隔壁住著一對窮人夫婦。一日,富人的妻子對丈夫說,隔壁雖然窮,但有說有笑,而我們這麼富,卻悶悶不樂,是因為什麼呢?富人說,不出...
禪七日記,準備中攝心聞法一
在大殿中等待入堂開示時,有些老同學已經收攝六根,開始用功了,而有些新同學可能因為還不知道方法,比較容易東張西望,還會不時抬頭。從明天早上開始,你們不要再看...
《圓覺經》種種顛倒知見,云何無明
眾生從一開始,就是從有眾生的時候開始就是顛倒的。都顛倒什麼呢!首先是認為身體就是就是全部,有一個好身體就是生命的根本。把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舌頭能品味...
修行不離心性善,萬法不離心圓滿
天地自然規律有四時之春夏秋冬,人有四段生老病死。大智者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唯有啟發心靈,明大道,行大孝,成大德。合乎大自...
修行中,給自己做個總結
聽聞正法,是無始以來累積的最大福報。一個人走再長的夜路也是摸黑前行於漫漫長夜,若誰能善意為你點一盞燈,照亮崎嶇的途,多少能免走些歪路乃至順利走向出口,步上...
自在修行,體會重點,今生成就
勸大家不要迷信,不要東山跑、西山跑,到處把佛找。佛,你指定找不到,找到的指定都是煩惱。收穫回家的都是煩惱,為什麼?人雖然還在,錢卻沒了。到處跑,把錢花光了...
禪淨密於一體的心中心法
禪淨密於一體的心中心法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元音老人蔘學。遵元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近現代有一個宗派,這個宗派的見地與方法,對於延續佛...
佛法用在生活中,自在做人
首先有一個問題同修們慈悲討論,“優波離問佛:‘此阿逸多(彌勒菩薩)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佛說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此人成佛...
千萬不能弄錯佈施的方式規則
佛法修行中佈施很常見,是菩薩行的一部分。佈施分法佈施、才佈施,物品佈施、服務佈施。佈施中常遇到該不該佈施的問題,這個問題修行者要這道,不適合的佈施不但不能...
佛法修行關鍵,一門深入,直到解脫
佛教經書三藏十二部,一輩子看不完。就算能看完,也理解不了。就算能理解,要實證還是有一些困難。大德未見性前都是一門深入,見性有成就法法圓融不二。一門深入去修...
佛說,夫妻相互尊重,在家修行必做五件事情
勸家人信佛很難,在他看來,信佛就是和尚,和尚不能成家立業。信佛的都知道佛法是教人向善的,是維護家庭和睦的,是積極向上的。學佛給家人帶來很多好處功德。現在中...
開悟了,悟得什麼?見性了,見了什麼?開悟見性貪嗔痴慢疑還有嗎?
明心見性,開悟成佛是般若智慧的成就,要有一個解悟和證悟的過程。解悟要看佛經論著、大師開示;指不定在哪句經文或者開示的句子上當下了然明白,眼前一亮;懂了。然...
佛門持戒,墮胎,保家仙,感應,皈依的義理是不是和我們想的一樣
年輕氣盛,有能力,想學的東西多,也願意學。能深刻理解佛教詞語意思,還是有難度。佛教詞語有一些和我們想的不一樣。有正知正見正思維對學佛有幫助。沒有正知正見正...
居家念地藏經,是否可行?
看到很多佛友不清楚在家念地藏經是否如法。地藏經中有許多鬼神、鬼王等名詞,害怕在家念地藏經會招來鬼魂,是錯誤的認識。地藏經也是經文,和金剛經、心經一樣,只要...
讓心聽話的禪修,法師開示,值得收藏的實修寶典
心就是這麼奇怪,剛才還好好的,一會兒就煩得要命!比如我們在禪修的時候,心非常容易散亂,既不想排九節佛風,也不想發菩提心,怎麼也放鬆不下來。其實,這都是妄念現前。通常情況下,我們的心都不太聽話,總是被貪、嗔、痴、慢等各種煩惱及慾望的念頭牽著走,不得自由,也常為此感到痛苦。如果...
佛學:日常修行,拜佛,持戒,做的對嗎?
為了修成正果,有學者把希望寄託在佛像上。請一尊佛像,日日禮拜狠下功夫。和自己自性真佛一點關係也沒有;有佛像,就有一個對鏡,沒有對鏡無法下手。禮拜佛像是讓學...
最高境界,一切陰魔懼怕佛之大定,誰有資格修?
首楞嚴大定是佛定總稱,又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妙莊嚴路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首楞嚴大定超出一切定。此定就像國王,其它定如臣子,王坐大殿,其它臣子必到。此定修得...
和彌勒菩薩結個緣,就能見到彌勒菩薩降生成佛,主持正法
彌勒菩薩在下一個賢劫出世成佛,度化眾生。按時間算離我們很遙遠,遠的不能用數字描述。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彌勒菩薩生在富裕家庭中,預感禍根見佛出家。彌勒菩薩早於...
看懂就開悟見性,看不懂,功德本性不會減少
和佛一樣,真心本性從來不多也從來未少,智慧功德本來具足。有同修說;沒有修行過,哪來的功德本來具足;未見本性,未見功德是因為無名遮蓋,貪嗔痴慢疑遮蓋。真心本...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