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村淪為“空心村”,怎樣吸引“狀元”常回家看看

改革開放40年來,山東泰山腳下的窪裡村走出了9位博士、9位碩士、近60位大學生。考學改變了這些大學生的命運,但沒有改變“狀元村”的命運,甚至因為人口的流失,反而加快了鄉村的凋敝。(《新京報》4月2日)

窪裡村兩三百戶人家裡陸陸續續走出了18位博士碩士,這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因此,即便這些從村裡考學出去的學生中,並沒有一位真正意義上的“高考狀元”,人們還是願意將其稱為“狀元村”,以傳揚鄉村重視教育的傳統。

不過,和很多農耕村落一樣,“狀元村”也陷入了“空心化”的困局。“狀元村”五百多年曆史留下的鄉土文化、戀土情結,在城市文明的衝擊之下,顯得越來越式微。

說到底,“狀元村”的興廢還是繫於人身上——凋敝是因為缺乏人才,想振興還得依靠人才。這當然不是說要阻止他們外流,而是要發揮好“狀元村”出人才的優勢,吸引人才反哺鄉村。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在這一點上,“狀元村”應該有所作為了。

鄉情鄉愁是人才反哺鄉村的基石。近年來,不少高知識群體的“返鄉筆記”引發輿論熱議,人們在這些筆記中,看到的是人才對故土真摯的愛,以及他們為家鄉出謀劃策的強烈願望。走出去的“狀元”,真正知道農民需要什麼、實踐中存在哪些問題、需要開展什麼樣的創新。這些“狀元”還有自己的輻射力、影響力,能匯聚更多人的力量推動鄉村發展。

怎麼保存和傳承好鄉土傳統文化,用深厚的文化基因,點燃“狀元”常回家看看的鄉情,這是“狀元村”應該思考的重要課題。

當然,一個村出再多“狀元”,畢竟數量還是有限的,他們的專業領域與家鄉的需求,也不一定直接對口。“狀元村”怎麼擦亮自己的名片,建立具有創新性的體制機制,深挖潛力和資源,才是吸引人才反哺鄉村的關鍵。

“狀元村”出了很多人才,也需要人才的反哺,但必須明確的是,反哺不是必然發生的,而是需要“狀元村”拿出自己的吸引力和創造力。有了人才,資本、技術、信息等要素隨之向“狀元村”流動,“狀元村”的振興才有希望。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