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良文丑能力如何,兩位名士分別給出四字評價,兩年後有了結果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發生在官渡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曹操、荀彧和孔融。原文如下:


顏良文丑能力如何,兩位名士分別給出四字評價,兩年後有了結果


檄文傳至許都,時曹操方患頭風,臥病在床。左右將此檄傳進,操見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覺頭風頓愈,從床上一躍而起,顧謂曹洪曰:“此微何人所作?”洪曰:“聞是陳琳之筆。”操笑曰:“有文事者,必須以武略濟之。陳琳文事雖佳,其如袁紹武略之不足何!”遂聚眾謀士商議迎敵。孔融聞之,來見操曰:“袁紹勢大,不可與戰,只可與和。”荀彧曰:“袁紹無用之人,何必議和?”


顏良文丑能力如何,兩位名士分別給出四字評價,兩年後有了結果


融曰:“袁紹士廣民強。其部下如許攸、郭圖、審配、逢紀皆智謀之士;田豐、沮授皆忠臣也;顏良、文丑勇冠三軍;其餘高覽、張郃、淳于瓊等俱世之名將。——何謂紹為無用之人乎?”彧笑曰:“紹兵多而不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智,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無用:此數人者,勢不相容,必生內變,顏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戰可擒。其餘碌碌等輩,縱有百萬,何足道哉!”孔融默然。操大笑曰:“皆不出荀文若之料。”遂喚前軍劉岱、後軍王忠引軍五萬,打著丞相旗號,去徐州攻劉備。


顏良文丑能力如何,兩位名士分別給出四字評價,兩年後有了結果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袁紹發動官渡之戰期間,命陳琳撰寫了一篇檄文,將其發佈給各個州郡,並在各關津隘口張貼。當時,曹操的頭風發作,臥病在床,看完這篇檄文後不禁出了一身冷汗,病情不治而愈。此後,曹操召集文武商議對策,孔融認為此戰凶多吉少,並列舉了袁紹陣營中的一些傑出人才。荀彧則對孔融的失敗情緒進行了堅決反駁,預言這場戰爭必將以曹操的勝利而結束。曹操對於荀彧的看法深表贊同,自己親率大軍迎戰袁紹,又派劉岱和王忠率五萬大軍進攻劉備。


顏良文丑能力如何,兩位名士分別給出四字評價,兩年後有了結果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荀彧口中的“何足道哉”,意為不值一提,帶有輕蔑之意。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宋人胡仔《苕溪漁隱叢語·杜牡之》中的“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見,不待明言之也,詩貴夫如此。若使人一覽而意盡,亦何足道哉。”


顏良文丑能力如何,兩位名士分別給出四字評價,兩年後有了結果


小說中提到的這場孔融與荀彧之間對官渡之戰前景不同看法的爭論,是真實的歷史事件。據《三國志·荀彧傳》載,這場爭論出現在官渡之戰前兩年的獻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當時,曹操與袁紹的矛盾日益激烈,雙方為爭奪中原霸主地位的戰略決戰難以避免。這時,孔融對荀彧表示:“紹地廣兵強;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為之謀;審配、逢紀,盡忠之臣也,任其事;顏良、文丑,勇冠三軍,統其兵:殆難克乎!”


顏良文丑能力如何,兩位名士分別給出四字評價,兩年後有了結果


對於孔融散佈的失敗情緒,荀彧予以了堅決的駁斥。荀彧表示:“紹兵雖多而法不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後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縱也,不縱,攸必為變。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禽也。”


顏良文丑能力如何,兩位名士分別給出四字評價,兩年後有了結果


孔融與荀彧同為漢末兩大名士,他們的看法也代表了曹操陣營當中的兩大不同觀點。兩人爭論的焦點其實是三個方面,一是主帥的能力,二是謀士的水平,三是武將的優劣。孔融的側重點是對方的長處,荀彧的側重點是短處。例如以袁紹陣營最為彪悍的兩員武將——顏良文丑為例,孔融說了四個字:勇冠三軍,而荀彧回了四個字:一夫之勇。究竟孔融與荀彧誰對誰錯呢?兩年後官渡之戰爆發不久便有了結論。顏良在兩軍陣前竟然被關羽所殺,文丑則死於荀攸的計策當中。從結果來看,顯然荀彧的看法更為中肯。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