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如何逃過了濰縣那場著名的大火(一)

↑點擊“濰縣老事兒”,關注不扯淡的公眾號

她,如何逃過了濰縣那場著名的大火(一)

按:

發生於1900年的濰縣樂道院被焚案,是晚晴山東教案的組成部分,更是濰縣清末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在列強侵華和義和團運動的大背景下,德國人修建膠濟鐵路、開採坊子煤礦等侵略行為導致的民眾排外情緒和教民衝突,是這一事件產生的主要原因。由於缺少更為直接的資料,地方誌書對於該事件的記載較為簡略。美國傳教士賀樂德女士在其記錄傳教生涯的《New thrills in old china》(1913年出版,直譯為《古老中國的新曆險》)一書中,專章記述了其在濰縣樂道院被焚時的逃生經歷,為我們深入直觀的瞭解這一重要歷史事件提供了另一個全新視角。

這場大火,正發生於119年前的6月25日。

文略長,共四節,此為第一節。

她,如何逃過了濰縣那場著名的大火(一)

I 動亂來臨前的平靜

在動亂到來的一週前,濰縣樂道院裡還是一片寧靜祥和。傳教士賀樂德寫道:“儘管中國人對接下來的日子不無悲觀,但我們小院裡的一切似乎仍那麼的平靜和可愛。花園裡的樹莓熟得很好,收穫頗豐,我貯存了30罐準備過冬。”濰縣樂道院是美國北長老會發展最為迅速的佈道站,至1887年已發展信徒879人,而同期整個山東差會共有2858人。至1890年後,濰縣樂道院更是發展成為了山東地區最大的佈道站

賀樂德(Charlotte E. Hawes)是美國北長老會傳教士,1897年1月來到中國並至山東濰縣樂道院。期間學習語言,並在在附近及周邊地區傳教。至1900年6月,她在濰縣已經度過了三年多的時間。儘管早就聽說了發生在1899年底的英國傳教士卜克斯在山東平陰縣被砍殺致死的事件,這被認為是山東義和團反洋運動的開端,但濰縣樂道院的傳教士們仍認為這是偶發事件。他們對於代替毓賢署理山東巡撫的袁世凱抱有極大信心,並希望局勢會很快好轉。賀樂德認為“袁世凱十分開明、善良和進步,正在盡一切努力平復民眾,並訓練軍隊以備不時之需。”

在如此尋常平靜的日子裡,賀樂德仍計劃外出傳教,準備到距離濰縣150裡之外的山村“田峪溝”(Tien Yu K'ou),為那裡的婦女講聖經課。在出發之前,賀樂德還接待了自青州東去沿海地區、途經濰縣的庫壽齡夫人和她的小兒子,並共進午餐。她的丈夫庫壽齡是英國浸禮會傳教士和甲骨學家,當時在青州主持廣德書院。從庫壽齡夫人口中,賀樂德得知直隸省通州教堂被焚的消息,她擔憂自己在美國的家人看到報紙上的這個消息會擔心自己。庫壽齡夫人則以直隸(Chihli)與智利的英文拼寫相同而安慰她:“哦,不會的!他們會認為那是南美洲的智利!”

她,如何逃過了濰縣那場著名的大火(一)

↑《New thrills in old china》原書插圖:賀樂德上聖經課的民房。

她,如何逃過了濰縣那場著名的大火(一)

↑《New thrills in old china》原書插圖:女教徒和學生。

她,如何逃過了濰縣那場著名的大火(一)

↑濰縣樂道院集會照,1894年攝。

這大約是在1900年6月17日的事情。第二天,賀樂德如期啟程外出。在山村田峪溝的傳道頗為順利,她接連講了五天聖經課。在6月24日星期天的早晨,課程結束時,她接到了濰縣樂道院傳教士費惜禮(J. A. Fitch,1891年至濰縣傳教)派人送來的信,告訴她務必抓緊時間返回。賀樂德不知道的是,在剛剛過去的不到一週時間裡,情勢已經急轉直下。

袁世凱主政的山東,儘管義和團運動遭到了壓制,但其地下祕密活動一直在持續,而且是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著。據賀樂德在書中記錄,黃縣(今煙臺龍口)的一位郵政局長截獲了一封他認為是“一個拳民寫給另一個拳民”的信,其中寫道:“本月二十九火燒濰縣,靜候佳音。”農曆的五月二十九恰恰是公曆的6月25日,正是後來濰縣樂道院被燒的確切日期。當然,濰縣的外國傳教士們知曉這封信時,已經是在動亂之後,早已經於事無補了。

1900年上半年,面對風起雲湧局勢的袁世凱,不得不顧忌山東各地外國傳教士的安全。他先是要求傳教士集中居住在一些大地方,並一再要求他們千萬不可外出。6月,他又要求傳教士儘快撤離內地,轉移到相對安定的煙臺去。經過與巡撫袁世凱的溝通,當時在濟南的美國北長老會傳教士韓威廉緊急通知各地傳教士“到沿海地方去”,撤退至煙臺青島一帶。時任美國駐煙臺領事法初(John Fowler,又譯作福勒)緊急租用日本籍輪船“廣丸號”(Kwangki Maru),並任命美國北長老會煙臺傳教士韋豐年(George Cornwell)為負責人,往來於煙臺和羊角溝之間接應從內陸往煙臺轉移的外國人士。羊角溝港即羊口港,位於今壽光市羊口鎮,系小清河入海口。清末羊角溝港系小清河海河聯運港口,特別是隨著光緒十九年(1893年)小清河全線疏通後,內河水運迅速興起,羊角溝隨之發展成為繁華的水旱碼頭。

她,如何逃過了濰縣那場著名的大火(一)

↑20世紀初的羊角溝碼頭。

她,如何逃過了濰縣那場著名的大火(一)

↑執行傳教士撤離任務的日籍輪船“廣丸號”(Kwangki Maru)資料圖。

在賀樂德女士收到緊急書信的前兩天,6月22日上午10點,濰縣樂道院收到了韋豐年從從煙臺發來的書信。在濰縣樂道院傳教士方法廉(Chalfant)事後寫給長老會外交使團委員會的信中說,“他(韋豐年)負責我們的領事官法初閣下派出的一條船,停靠在濰縣西北50英里處的羊角溝碼頭。有消息要求我們立即趕往那裡登船,我們決定第一批人於星期六上午9點出發。與此同時,我們派出了特別信使,通知在若干英里外內陸地區傳教的寶安美小姐和賀樂德小姐馬上回來。我自己將護送二位女士,並解決可能出現的一千零一個麻煩。”

當時在濰縣樂道院的美國傳教士,除了外出傳教的賀樂德、寶安美以及決定留下來接應兩位女士的方法廉三個人,其他人都於6月23日的早晨啟程,趕往羊角溝港登船離開。在費惜禮離開前寫給賀樂德的信中稱,“情況十分嚴重,我們被要求立即向沿海轉移。明天我先帶著婦女和兒童去羊角溝,有一艘船等在那裡。方法廉先生會留在樂道院,等你和寶安美小姐回來後一起轉移。”

傳教士寶安美(Emma F. Boughton)受狄樂播(Robert. M Mateer)所聘,時任濰縣樂道院專招女生的文美書院的院長。令人遺憾的是,庚子之亂過後離開的寶安美,再未重返濰縣。方法廉,又譯作方法斂,1888年受美國教會派至濰縣傳教。在這場樂道院被焚風波之後的1902年,他又返回濰縣繼續傳教。之後,他跟青州的英國傳教士庫壽齡合作,在濰縣大量收購、倒賣和研究甲骨,並於1906年發表著作《中國原始文字考》,是甲骨文的早期研究者。在這場動亂髮生時方法廉38歲,尚算得上壯年,由他留下來保護和接應滯留的兩位女士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未完待續)

編後

這篇考證文字得來不易,英語水平蹩腳如我,僅僅是逐個單詞去譯讀原著,就用去了包括整個春節假期在內的半月時間。再對文字進行漢化,引證,推敲,又整整用去了半個月,才把這篇文稿打磨成型。然而,出於某種荒唐的理由,這篇稿子最終遭遇了撤版之痛。與其將其束之高閣,勿如發來與大家分享。另請文抄公們手下留情,有抄必究,立此為證

未經允許,謝絕轉抄。

原創圖文,盜文必究。

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濰縣老事兒”。

鐵粉兒可加小祕微信wf54060046,敲門入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