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家長沒做對這件事,寶寶大腦潛能浪費一大半……

玩具 不完美媽媽 英語 胎教 孕媽學堂 2019-06-29

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臺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當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從小就贏在起跑線上,我身邊就有很多姐妹們,孩子還沒出生就已經開始給寶寶讀英文故事了。不過這種胎教對寶寶智力的促進作用在科學上還存在比較大的爭議。

想讓寶寶從小就贏在起跑線上,更重要的是要抓住寶寶大腦發育最關鍵的這幾年。

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寶寶出生的前三年,雖然看起來還是小小的一隻,但是他們的大腦發育比身體任何其他部分生長的速度都要快。

3歲前,家長沒做對這件事,寶寶大腦潛能浪費一大半……

嬰兒剛出生時,腦的重量僅有350-400克,大約是成人腦重的25%。到了1歲時,腦的重量達到為出生時的兩倍,達成人腦重的50%,2歲時為成人腦重的75%。

腦重量的增加就意味著,在0-3歲這個階段,嬰兒的大腦一直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在發展,每秒鐘就能形成超過100萬個新的神經連接。所以,也可以這麼說,嬰兒出生後頭1—2年是腦發育的關鍵期。

為什麼要抓住黃金期?

所謂關鍵期,也就是說在大腦發育最快的這幾年,是寶寶最容易學習某種知識和經驗的階段,錯過這個時期就不能獲得或達到最好的水平。

大腦的飛快發展為寶寶未來的學習、行為和健康奠定了基礎,根據“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在其網站上發佈的有關「腦架構」的研究表示:“基因和經驗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發育中的大腦”。

3歲前,家長沒做對這件事,寶寶大腦潛能浪費一大半……

也就是說,如果把0-3歲的嬰兒大腦比作一臺高配置的計算機,它已經配備了所有必要的硬件設施,但沒有任何程序。

而嬰兒後天的“學習”和“經驗”才是至關重要的,相當於在塑造和“編程”嬰兒的大腦。

而在這個階段形成的情感、社交技能和語言認知能力,對孩子以後學習和工作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老人們常說的三歲看老也是這個道理。

3歲前,家長沒做對這件事,寶寶大腦潛能浪費一大半……

也就是說,這個階段寶媽們著重對孩子認知、社會交往和語言溝通等能力的培養能夠事半功倍,輕輕鬆鬆就能讓寶寶比同齡的孩子更優秀。

認知能力的培養:

感知能力的培養就是孩子能夠更好地感知和認識這個世界,分得清形狀、顏色、色彩、大小、上下左右等等。

寶寶越早地更多認識和了解這個世界,就說明寶寶大腦發育得好,將來才能更好更快地學習更多知識。

培養寶寶的感知能力,可以給寶寶們多看一些認知類的繪本、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玩具、而且生活中要和寶寶多說,多向寶寶介紹身邊的事物,幫助寶寶把繪本中看到的知識和生活聯繫起來,就可以幫助寶寶更好地感知這個世界啦。


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發展寶寶社會交往能力情緒和社交能力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溝通,和家人間的溝通、和同齡孩子之間的溝通都會影響寶寶的情緒和社交能力的發展。

3歲前,家長沒做對這件事,寶寶大腦潛能浪費一大半……

比如我們常常會見到一些孩子,因為小夥伴搶了他的玩具而生氣、大哭等等。

而正確的做法是,不僅要多帶孩子跟小夥伴多的地方玩耍,還要鼓勵寶寶多交朋友、學會分享、學會互相幫助。不是等自己的東西被其他小朋友搶走而大哭,而是要學會主動分享。

在這個過程中不要逼迫甚至是呵斥孩子,要慢慢引導,培養寶寶的分享意識,學會分享玩具、食物等等。


語言能力的培養:

2歲的寶寶基本上可以說完整的句子了,但發音可能不太清晰。家長在生活中堅持使用正確的發音即可,不必過度糾正發音,也不能取笑、鼓勵寶寶的錯誤發音。

3歲前,家長沒做對這件事,寶寶大腦潛能浪費一大半……

在這一階段寶寶的記憶力會非常強,甚至強到“過耳不忘”的程度。所以,除了中文的學習,英文的啟蒙同樣可以在這個階段就開始。

這個階段的英文啟蒙不僅不會讓孩子混淆中英文,影響語言的學習效果,甚至可以給孩子打造一個類似“母語”的英文學習環境,讓寶寶從小就輕輕鬆鬆把英語掌握好。

3歲前,家長沒做對這件事,寶寶大腦潛能浪費一大半……

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臺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