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屁股、罰站、沒收孩子心愛的玩具,你還沒意識到這些錯誤的懲

謝謝你這麼好看還願意點擊關注我

溫馨提示:細讀本文需要5分鐘,速讀僅需2分鐘

一項公眾調查顯示:92.7%的家長會對孩子進行懲罰,85%以上的孩子被打過屁股、臉頰或手心,32.8%的孩子曾被扇耳光。並且,超過半數的家長在懲罰完孩子以後會感到自責。

父母們常用的懲罰有兩種,一種是肉體的,如父親因孩子與同學打架而揍他一頓;一種是心理的,如愛的收回。

打屁股、罰站、沒收孩子心愛的玩具,你還沒意識到這些錯誤的懲

01

體罰可讓孩子短時間內停止錯誤行為,並可能由於害怕懲罰而不敢再犯。

但同時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害怕、生氣,甚至怨恨的不良情緒,影響孩子的心理髮展,同時不利於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

孩子可能會變得逆反、抗拒,而且不懂得關心他人。

打屁股、罰站、沒收孩子心愛的玩具,你還沒意識到這些錯誤的懲

02

而冷暴力,父母常用的關愛撤離就是不同孩子說話,不對孩子的任何行為和情緒做迴應。對於小孩子來說,大人最常用的關愛撤離就是“嚇唬”: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打屁股、罰站、沒收孩子心愛的玩具,你還沒意識到這些錯誤的懲

具體方法不同,後果卻是一樣的。總是被這樣對待的孩子,很容易產生關愛缺失的焦慮,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將來可能進一步影響孩子自尊自信的建立。

因為孩子會在憂慮中變得過於依賴外界,缺少豐盈而踏實的從容內在。

打屁股、罰站、沒收孩子心愛的玩具,你還沒意識到這些錯誤的懲

如何正確懲罰孩子犯的小錯誤?

當然有正確的方法,而且很簡單。

03

一,如果懲罰是為了改善孩子不良行為,那麼你要問問自己:怎麼懲罰才會讓孩子改善行為?回答不了這個問題,懲罰就無效,就不應該罰。不如轉而去想其他辦法,比如引導。

二,言出必行,言出必準。儘量不要罰,但是說了要罰就一定要罰。他痛你陪他一同痛,但是仍要罰。

打屁股、罰站、沒收孩子心愛的玩具,你還沒意識到這些錯誤的懲

三,懲罰絕對不要太重。懲罰的目的只是告訴孩子他錯了。假如你對懲罰的輕重沒有把握,寧可更輕一些。

懲罰絕對不要造成孩子後遺性傷害,暗示“爸媽不愛你”的話,或者“你要再這樣我就趕你出去,不要你了”這樣的話絕對不要說;懲罰不要總是針對一件事——懲罰的不是孩子這個人,而是孩子的某種行為,罰一次就行了。

四,保持情緒平衡穩定。懲罰的行為一定不要在情緒裡實施,孩子會覺得父母是拿他/她出氣,因此學不到應該學的。

打屁股、罰站、沒收孩子心愛的玩具,你還沒意識到這些錯誤的懲

04

如果我們憤怒,孩子就學會憤怒;如果我們悲傷,孩子就學會悲傷;

如果我們冷漠,孩子就學會冷漠;如果我們驚慌,孩子就學會驚慌;

如果我們鎮定自若,智慧化解,孩子則能學會愛的方法以及基本的生存之道。

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不能夠運用正確的方法來對他們施以懲罰。當然,懲罰不是目的,只是讓孩子糾正自己錯誤的途徑。

今日話題:孩子犯錯的時候,你是怎麼懲罰的呢?如果有“踩雷”的,趕緊糾正方法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