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別的小朋友有,我卻沒有”,媽媽別忽略了孩子的攀比心!

玩具 教育 貝貝豆育兒課堂 2018-12-19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如何面對貧富差距,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課題,小朋友們自然也沒辦法倖免。不同於很多發達國家的是,中國的高素質學校多是公辦學校,而非私立學校,正因為如此,讓窮人的孩子也有機會和富人孩子一樣接受同等質量的教育。這是一大幸事,也是一件“麻煩”的事。

對於小朋友們而言,和他們同坐一個課堂的小夥伴,可能擁有的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同在一所小學上學,可能有的小朋友暑假去的是日本旅遊,而有的小朋友暑假只有待在家裡玩;可能有的小朋友可以去學馬術、學西方禮儀,而有的小朋友只能參加一些社區興趣活動……

“為什麼別的小朋友有,我卻沒有”,媽媽別忽略了孩子的攀比心!

這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體驗,不僅對小朋友是考驗,對家長更是考驗。很多家長容易不把這種事放在心上,最後導致小朋友產生了自卑心理,父母也遲遲沒有發現。“媽媽,為什麼別的小朋友有,我卻沒有”,媽媽別忽略了孩子的攀比心!

孩子不能很好釋懷“別的小朋友比自己有錢”

1、容易滋生“自卑”心理

原本應該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孩子們,卻因為家境原因在一開始就有了巨大差距,如果家長不能幫助小朋友認知“貧富差距”,那麼毫無疑問,孩子會容易變得“自卑”、沒自信,甚至會主動遠離別的小朋友。

“為什麼別的小朋友有,我卻沒有”,媽媽別忽略了孩子的攀比心!

2、容易產生“攀比”心理

如果總是有小朋友有一些自己沒有的玩具、鞋子,那麼小朋友們很難不會攀比,尤其對於家境不是非常好的孩子,別的小朋友都有的,他也想要。在他眼裡,有了一雙跟別的小朋友一樣的名牌鞋子,他就算“加入”他們的團體了。一旦滿足了一個請求,那麼其他的請求將會越來越多。

3、容易產生“仇富”心理

孩子在本該天真玩耍的年紀,卻總是要煩心家境問題,這無疑是不利於他們健康成長的,而且很容易產生嫉妒心理,小朋友可能會出現惡意毀壞他人玩具的行為,從小就種下了“仇富”的種子。

“為什麼別的小朋友有,我卻沒有”,媽媽別忽略了孩子的攀比心!

如何教會孩子坦然接受“有些東西,別人能有,自己卻沒有”呢?

1、教會孩子注重體驗

一個讓家長可以稍感欣慰的事實是,小朋友本身對貧富差距的感知並沒有大人靈敏,很多時候,小朋友會覺得他人比自己有錢很多,往往是大人灌輸的,而非純粹自己感受到的。對於小朋友而言,在家門口玩泥巴和在沙灘玩沙子是一樣快樂的,在家看動畫片和在電影院看電影是一樣開心的。所以,家長要學會教小朋友享受快樂,而不是把目光專注到“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事物上,當小朋友提出要買很貴的東西時,家長完全可以引導小朋友換成別的便宜的又讓他足夠喜歡的事物上。

“為什麼別的小朋友有,我卻沒有”,媽媽別忽略了孩子的攀比心!

2、教會孩子“幸福需要自己創造”

在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教育便是“幸福需要自己創造”。爸爸媽媽們要讓孩子明白勞動的好處,要從小培養小朋友們熱愛勞動的品質,並通過事實對比,讓小朋友們明白“跟別人索取”和“自己獲得”的差異,比如小朋友如果跟爸爸媽媽要錢花,那麼爸爸媽媽就可以決定他的錢怎麼花了,但是如果是自己通過勞動換取的零花錢就可以由自己決定怎麼花了。

3、父母要學會承認自己不夠“優秀”

對於孩子而言,接受別人比自己有錢的事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小朋友可能表現得也比大人想象中要懂事得多。而始終影響孩子心理的,往往是大人本身沒有釋懷。很多父母一旦聽到小朋友說“別的小朋友家比自己有錢”,就會對孩子大發雷霆,斥責孩子“既然覺得他們好,那就去找他們做爸爸媽媽吧”。這種話對孩子無疑是巨大傷害,更重要的是父母自卑的心理也會影響到孩子。本來孩子不覺得沒別人有錢是一件自卑的事,經過家長這麼渲染誇張之後,孩子們反倒開始知道“貧窮”是一件自卑的事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