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聖賢情懷從何而來

兒時讀書的時候,有個學生向塾師提出了一個異乎尋常的問題:“什麼是第一等事?”

塾師回答說:“讀書而登第。”

學生竟然搖了搖頭,眼裡放出了疑惑的神光。他直言不諱地反駁塾師,說道:“登第恐怕不是第一等事,應當是學做聖賢。”

這就是王陽明從小立下的志向,他的聖賢情懷由此而生髮。

歷史文化悠久的紹興,既是舜的出生地,也是禹的歸葬地。眾所周知,“紹興”的涵義就是繼往開來的意思,王陽明從小就受到了“禮義廉恥”的文化薰陶,他心目中的聖賢,無疑是那些中華傳統文化的開創者,這就是虞舜、夏禹,勾踐、劉寵。

王陽明的聖賢情懷從何而來

貴陽修文陽明洞

虞舜之孝禮傳統

舜姓姚名重華,出生于越地上虞,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為中國“禮”(孝)文化的始祖。

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中說:“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二十四孝》的第一就是舜的故事,相傳其父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舜卻不予計較,常以德感化。象終於棄惡從善,勤於政務,澤加於民,死後人民懷念他而立廟供奉。

王陽明在《象祠記》中論說:“我知之矣:君子之愛若人也,推及於其屋之烏,而況於聖人之弟乎哉?然則祀者為舜,非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幹羽既格之後乎?不然,古之驁桀者豈少哉?而象之祠獨延於世,吾於是蓋有以見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澤之遠且久也。”他指出,人們之所以為象立祠,是為了紀念舜,即所謂“愛屋及烏”之意,然後具體到舜是如何感化象的。因為象此人早年是如何的“不善”,在古代是人人熟知的,所以就很自然地得出了“天下無不可化之人”的結論。這就是王陽明“致良知”重要理論的來由。

王陽明的聖賢情懷從何而來

問津書院名宦祠王陽明供像

一個叫張思欽的弟子,欲請先生為父親撰寫墓誌銘,被王陽明謝絕了。他是這樣說:“你讓我寫墓誌銘,就是想讓自己的親人永垂不朽,但其實這並不能表明你的孝順。希望父母流芳百世,與其假託別人的手筆,不如依靠自己。你自己是賢人,父母也就是賢人的父母了,你自己是聖人,你父母也就是聖人的父母了。(據《傳習錄》)自虞舜以來的四千年中,在紹興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虞山舜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孝子賢孫,上虞孝風延綿,孝德流芳,是古代文獻有大量記載的中華孝德文化的源頭之一,已正式命名為“中國孝德文化之鄉”。

夏禹之道義品格

大禹是天下行“義”的第一人,這種大義凜然、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史稱“利天下而為之”的禹墨精神。《論語·泰伯》中,孔子是這樣評價的:“禹,吾無間然也,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薄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恤,禹,吾無間然也。”意思是夏禹功德近乎完美,除了讚美之外,沒有任何值得挑剔的地方。

王陽明在《重修山陰縣學記》中闡述:“夫聖人之學,心學也。學以求盡其心而已。堯、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道心者,率性之謂,而未雜於人。無聲無臭,至微而顯,誠之源也。人心,則雜於人而危矣,偽之端矣。”《傳習錄》中也記載,“問:‘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工夫’,非惟精之外復有惟一也”。王陽明的“心學”正是從這《大禹謨》的十六個字發端,即奉其為正源的。

紹興會稽山因有“禹穴”而被道教命名為“會稽洞天”,也叫“陽明洞天”。據《王陽明年譜》載,他30歲時“築室陽明洞中,行導引術”,在此修身靜思。陽明洞天也被視為王陽明的思想發端與學術起點,所謂“一語良知扶聖諦,三年靜住得天和。”(馬一浮詩)以後,凡王陽明所到之處都留下了“陽明(小)洞天”的蹤跡。這種深厚的情結,正是因禹而生的。

王陽明的聖賢情懷從何而來

清代焦秉貞繪《王陽明像》

勾踐之知恥精神

越王勾踐是中國的“恥”文化的開創者,因其“臥薪嚐膽”的典故,勾踐如今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懼怕失敗與屈辱,敢於拼搏的楷模形象。在紹興一直流傳的口號是:“會稽乃報仇雪恥之鄉,非藏垢納汙之地。”這就是魯迅所說的那種“會稽風度”的象徵。

《國語》中記載勾踐的名言:“古這賢君,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少恥也。”故孔子有“知恥近乎勇”的教誨。王陽明在《辭封爵晉恩賞以彰國典疏》中指出:“殃莫大於叨天之功,罪莫甚於掩人之善,惡莫深於襲下之能,辱莫重於忘己之恥。”一個無恥的人,也就是沒有是非、善惡、榮辱觀念,喪失了起碼的正義感和尊嚴感。這樣的人,只能歸入禽獸之列。

這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王陽明曾在路上遇到了一夥強盜,領頭的說:“你在宣揚人人都有良知,但我們殺人放火,什麼都做過,難道還有良知可言?”王陽明回道:“我還是認為你們都有良知的。”強盜頭子要他做一個證明。王陽明說:“證明可以,但有一個條件,我叫你們做什麼,你們就做什麼。”強盜們都答應了。於是王陽明叫他們脫衣服,強盜們也就真的脫了。等到脫得只剩最後一條內褲時,王陽明還要他們脫。這時強盜們不幹了,紛紛說:“脫不得!脫光了,豈不太羞恥了嗎?”王陽明認真告訴他們說:“對,這個羞恥之心,就是良知!”

劉寵之清廉美德

漢代“一錢太守”劉寵,為《史記》所載的第一個清官、廉吏,是中國“廉”文化之肇始者。劉寵的清廉事蹟深深地影響後世,史稱“二十四廉”之一。尤其是他在會稽郡為官三年,恪盡職守,離任時一無所有。老百姓拿著一百大錢請他收下,劉寵盛情難卻,只取一錢以謝。途中他把這一錢擲入江中,渾濁的水頓時變清了。自此那個地方被稱為“錢清”,所謂“清官”就是官清似水呀。有詩為證:“劉寵清名舉世傳,至今遺廟在江邊。近來仕路多能者,也學先生揀大錢。”如今在紹興錢清江畔的“一錢亭”和“一錢太守廟”,便是用來紀念劉寵的。

王陽明的聖賢情懷從何而來

浚縣大伾山王陽明詩碑

王陽明巡撫江西,是當時地方重要的一把手,集軍政和監督大權於一身。他的管理能力較強、效率較高,工作成績十分突出。戰場上,他是常勝將軍,常常速戰速決,以少勝多。他純熟地將心學用於軍事和管理,不僅解決了大量百姓信訪難題,也取得了不動一兵一卒而平定叛亂的功績。當他看到因為薪俸過低而誘發大量腐敗後,提出適當提高薪俸水平的建議。他獎勵廉潔官員,倡導了新風正氣。同時,王陽明重點治理婚喪嫁娶中大量浪費百姓錢財的奢靡行為,大興淳厚之風。他體恤百姓,千方百計解決民生問題,懲治損害農民和商人利益的行為,在地方為官期間,減少官員視察的次數,簡化繁文縟節,裁減不必要的文書,從制度上規範公務來往。

有人曾言“二十一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我們可以斷言,王陽明先生在紹興的文化遺產,一定能成為舉世矚目的人文風景。

本文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欄目主編:伍斌 文字編輯:伍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