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任何一個社會,特別是在一個精神比較貧乏的社會,文學都是最有生命力的。」

在本期的「明白知識圈」直播中,徐曉老師這樣說道。

徐曉是一位作家,她身處文化圈,有著令人驚歎的文化編輯經歷。作為60年代以來中國文學變革的親歷者。她談到上世紀末中國文學思潮的變化,那是一個錯過就不易再來的時代,也是一個文學的「黃金時代」。

"

「在任何一個社會,特別是在一個精神比較貧乏的社會,文學都是最有生命力的。」

在本期的「明白知識圈」直播中,徐曉老師這樣說道。

徐曉是一位作家,她身處文化圈,有著令人驚歎的文化編輯經歷。作為60年代以來中國文學變革的親歷者。她談到上世紀末中國文學思潮的變化,那是一個錯過就不易再來的時代,也是一個文學的「黃金時代」。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徐曉老師在「明白」直播間為她的著作《半生為人》簽名

01.

60年代之後的中國文學

徐曉老師回憶到,半個世紀以前,中國的文學底色還非常單調。當時的人們能夠接觸的外國文學作品幾乎都來自蘇聯,主流文學只有《金光大道》《歐陽海之歌》《平原游擊隊》等屈指可數的幾部作品。

但那時,已有一批先鋒青年開始嘗試用寫作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在文學作品中探求精神去向。早期的「文化沙龍」,或者說「地下文學」應運而生。這一批年輕人頂著政治壓力,交流彼此的見聞、學識和思想。

他們組成詩社,在一起討論詩歌、音樂以及小說。詩歌以其字數較少、易於表達情感也適合傳播的特點,成為60、70年代最重要的文學形式。我們耳熟能詳的北島、食指都是那個時期的詩人。

這個被稱作「朦朧詩派」的詩人群體,孕育了《今天》雜誌。這本在1978年創辦的雜誌,可以說是80年代思想啟蒙的先聲。除了刊登詩歌以外,《今天》雜誌還翻譯有外國文學,刊登剛出現不久的中國現代派小說。而徐曉老師,正是當時《今天》雜誌的編輯,她見證了《今天》雜誌曾經的歲月,也見證了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

"

「在任何一個社會,特別是在一個精神比較貧乏的社會,文學都是最有生命力的。」

在本期的「明白知識圈」直播中,徐曉老師這樣說道。

徐曉是一位作家,她身處文化圈,有著令人驚歎的文化編輯經歷。作為60年代以來中國文學變革的親歷者。她談到上世紀末中國文學思潮的變化,那是一個錯過就不易再來的時代,也是一個文學的「黃金時代」。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徐曉老師在「明白」直播間為她的著作《半生為人》簽名

01.

60年代之後的中國文學

徐曉老師回憶到,半個世紀以前,中國的文學底色還非常單調。當時的人們能夠接觸的外國文學作品幾乎都來自蘇聯,主流文學只有《金光大道》《歐陽海之歌》《平原游擊隊》等屈指可數的幾部作品。

但那時,已有一批先鋒青年開始嘗試用寫作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在文學作品中探求精神去向。早期的「文化沙龍」,或者說「地下文學」應運而生。這一批年輕人頂著政治壓力,交流彼此的見聞、學識和思想。

他們組成詩社,在一起討論詩歌、音樂以及小說。詩歌以其字數較少、易於表達情感也適合傳播的特點,成為60、70年代最重要的文學形式。我們耳熟能詳的北島、食指都是那個時期的詩人。

這個被稱作「朦朧詩派」的詩人群體,孕育了《今天》雜誌。這本在1978年創辦的雜誌,可以說是80年代思想啟蒙的先聲。除了刊登詩歌以外,《今天》雜誌還翻譯有外國文學,刊登剛出現不久的中國現代派小說。而徐曉老師,正是當時《今天》雜誌的編輯,她見證了《今天》雜誌曾經的歲月,也見證了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今天》雜誌主創詩人芒克(左)和北島(右)

80時代以後,「文學熱」興起,人們長期壓抑的文學熱情爆發出來。那時候,人人都讀詩,人人都愛詩,有非常多的人嘗試去寫詩,寫其他形式的文學作品。

「尋根文學」「傷痕文學」「反思文學」等文學流派出現,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同時也成就了劉心武、王安憶等許多作家,徐曉老師把這些流派稱為「主流文學」。

至於當時的「非主流文學」,徐曉老師提到了一個人——王朔。人們現在通常把王朔看作一個編劇,但在那時,身為作家的王朔,他的文字具有顛覆性的「流氓」氣質。他蔑視一切正統,描繪的是人民大眾的生活,可他的風格卻又不同於「鄉土派」,具有濃厚的市井氣息。

"

「在任何一個社會,特別是在一個精神比較貧乏的社會,文學都是最有生命力的。」

在本期的「明白知識圈」直播中,徐曉老師這樣說道。

徐曉是一位作家,她身處文化圈,有著令人驚歎的文化編輯經歷。作為60年代以來中國文學變革的親歷者。她談到上世紀末中國文學思潮的變化,那是一個錯過就不易再來的時代,也是一個文學的「黃金時代」。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徐曉老師在「明白」直播間為她的著作《半生為人》簽名

01.

60年代之後的中國文學

徐曉老師回憶到,半個世紀以前,中國的文學底色還非常單調。當時的人們能夠接觸的外國文學作品幾乎都來自蘇聯,主流文學只有《金光大道》《歐陽海之歌》《平原游擊隊》等屈指可數的幾部作品。

但那時,已有一批先鋒青年開始嘗試用寫作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在文學作品中探求精神去向。早期的「文化沙龍」,或者說「地下文學」應運而生。這一批年輕人頂著政治壓力,交流彼此的見聞、學識和思想。

他們組成詩社,在一起討論詩歌、音樂以及小說。詩歌以其字數較少、易於表達情感也適合傳播的特點,成為60、70年代最重要的文學形式。我們耳熟能詳的北島、食指都是那個時期的詩人。

這個被稱作「朦朧詩派」的詩人群體,孕育了《今天》雜誌。這本在1978年創辦的雜誌,可以說是80年代思想啟蒙的先聲。除了刊登詩歌以外,《今天》雜誌還翻譯有外國文學,刊登剛出現不久的中國現代派小說。而徐曉老師,正是當時《今天》雜誌的編輯,她見證了《今天》雜誌曾經的歲月,也見證了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今天》雜誌主創詩人芒克(左)和北島(右)

80時代以後,「文學熱」興起,人們長期壓抑的文學熱情爆發出來。那時候,人人都讀詩,人人都愛詩,有非常多的人嘗試去寫詩,寫其他形式的文學作品。

「尋根文學」「傷痕文學」「反思文學」等文學流派出現,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同時也成就了劉心武、王安憶等許多作家,徐曉老師把這些流派稱為「主流文學」。

至於當時的「非主流文學」,徐曉老師提到了一個人——王朔。人們現在通常把王朔看作一個編劇,但在那時,身為作家的王朔,他的文字具有顛覆性的「流氓」氣質。他蔑視一切正統,描繪的是人民大眾的生活,可他的風格卻又不同於「鄉土派」,具有濃厚的市井氣息。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王朔,作家、編劇代表作《動物凶猛》、《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等©虎嗅網

從「文學熱」的興起一直到80年代末期,不論是「主流文學」的路上,還是「非主流文學」的路上,王小波的身影都還沒有出現。

80年代的思想解放運動,從國家推動慢慢轉向民間。到了90年代,社會才真正擁有了相對自由、求知慾旺盛的文化氛圍,「知識分子」成了這股「文化熱」的載體。這一時期,歷史學界有「陳寅恪熱」,經濟學界有「顧準熱」……當空氣變得自由,人們便更加需要那種反對假正經、說真話、接地氣的知識分子。

於是,王小波才乘著這股風,如林妹妹般自「天上」降落人間。

02.

作家眼中的作家

王小波曾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留學,取得學位後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92年,王小波辭去工作,在妻子李銀河的幫助下,開始成為一名自由撰稿人。

那個時候的自由撰稿人很少,能掙的錢也不多。90年代初,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很多文人為了生計下海經商,往往無法再回到文學之路上。徐曉老師感嘆道,王小波在那樣的年代一心做自由撰稿人,其實把自己放在了一個沒有退路的境地上。

幸運的是,李銀河理解王小波,且無比支持王小波的寫作事業。從1994年起,王小波就開始在《東方》《三聯生活週刊》這樣主打思想評論的雜誌上發表隨筆,對於社會種種問題的思考,貫穿了他文學生涯的始終。


"

「在任何一個社會,特別是在一個精神比較貧乏的社會,文學都是最有生命力的。」

在本期的「明白知識圈」直播中,徐曉老師這樣說道。

徐曉是一位作家,她身處文化圈,有著令人驚歎的文化編輯經歷。作為60年代以來中國文學變革的親歷者。她談到上世紀末中國文學思潮的變化,那是一個錯過就不易再來的時代,也是一個文學的「黃金時代」。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徐曉老師在「明白」直播間為她的著作《半生為人》簽名

01.

60年代之後的中國文學

徐曉老師回憶到,半個世紀以前,中國的文學底色還非常單調。當時的人們能夠接觸的外國文學作品幾乎都來自蘇聯,主流文學只有《金光大道》《歐陽海之歌》《平原游擊隊》等屈指可數的幾部作品。

但那時,已有一批先鋒青年開始嘗試用寫作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在文學作品中探求精神去向。早期的「文化沙龍」,或者說「地下文學」應運而生。這一批年輕人頂著政治壓力,交流彼此的見聞、學識和思想。

他們組成詩社,在一起討論詩歌、音樂以及小說。詩歌以其字數較少、易於表達情感也適合傳播的特點,成為60、70年代最重要的文學形式。我們耳熟能詳的北島、食指都是那個時期的詩人。

這個被稱作「朦朧詩派」的詩人群體,孕育了《今天》雜誌。這本在1978年創辦的雜誌,可以說是80年代思想啟蒙的先聲。除了刊登詩歌以外,《今天》雜誌還翻譯有外國文學,刊登剛出現不久的中國現代派小說。而徐曉老師,正是當時《今天》雜誌的編輯,她見證了《今天》雜誌曾經的歲月,也見證了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今天》雜誌主創詩人芒克(左)和北島(右)

80時代以後,「文學熱」興起,人們長期壓抑的文學熱情爆發出來。那時候,人人都讀詩,人人都愛詩,有非常多的人嘗試去寫詩,寫其他形式的文學作品。

「尋根文學」「傷痕文學」「反思文學」等文學流派出現,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同時也成就了劉心武、王安憶等許多作家,徐曉老師把這些流派稱為「主流文學」。

至於當時的「非主流文學」,徐曉老師提到了一個人——王朔。人們現在通常把王朔看作一個編劇,但在那時,身為作家的王朔,他的文字具有顛覆性的「流氓」氣質。他蔑視一切正統,描繪的是人民大眾的生活,可他的風格卻又不同於「鄉土派」,具有濃厚的市井氣息。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王朔,作家、編劇代表作《動物凶猛》、《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等©虎嗅網

從「文學熱」的興起一直到80年代末期,不論是「主流文學」的路上,還是「非主流文學」的路上,王小波的身影都還沒有出現。

80年代的思想解放運動,從國家推動慢慢轉向民間。到了90年代,社會才真正擁有了相對自由、求知慾旺盛的文化氛圍,「知識分子」成了這股「文化熱」的載體。這一時期,歷史學界有「陳寅恪熱」,經濟學界有「顧準熱」……當空氣變得自由,人們便更加需要那種反對假正經、說真話、接地氣的知識分子。

於是,王小波才乘著這股風,如林妹妹般自「天上」降落人間。

02.

作家眼中的作家

王小波曾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留學,取得學位後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92年,王小波辭去工作,在妻子李銀河的幫助下,開始成為一名自由撰稿人。

那個時候的自由撰稿人很少,能掙的錢也不多。90年代初,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很多文人為了生計下海經商,往往無法再回到文學之路上。徐曉老師感嘆道,王小波在那樣的年代一心做自由撰稿人,其實把自己放在了一個沒有退路的境地上。

幸運的是,李銀河理解王小波,且無比支持王小波的寫作事業。從1994年起,王小波就開始在《東方》《三聯生活週刊》這樣主打思想評論的雜誌上發表隨筆,對於社會種種問題的思考,貫穿了他文學生涯的始終。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王小波和妻子李銀河

王小波一直在打磨自己,尋找自己的風格。他的文字、他的創作裡存在著他的初心。比如《黃金時代》這本書,王小波從70年代起就開始構思,到了90年代才出版,前後歷時20年。

王小波一直都身處於一種心靈自由的狀態中,徐曉老師亦認為,「自由」就是王小波作品的底色。

那麼,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徐曉老師提到,王小波特別強調智慧,他認為智慧即理性思考,在理性思考中會獲得快樂。王小波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強調獨立思考的人。王小波他思考種種問題,他所有表達的東西,都是從自身的經歷和感受出發。徐曉老師認為,這是「自由主義者」非常重要的標誌。

王小波的作品中,有一點十分突出——他的書中有大量性描寫。從早期的《紅拂夜奔》《黃金時代》,到晚期的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王小波不啻於寫性,而且寫得十分露骨。那些性描寫的背後,是他對愛情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一個「自由主義者」,一定會探討「人」。而性,是人最本源、最自然的事情,它與愛情密不可分。徐曉老師指出,在那個年代,人們往往用一種理想主義的眼光看待愛情,而把性看作是骯髒的。王小波卻打破了這點,他不寫虛偽的愛情,更不願意把那些「假正經」的東西放在自己的文學作品裡。

恰如王小波自己在《我的精神家園》的序言裡所寫到的:

「在社會倫理的領域裡,我要反對無趣,也就是說要反對莊嚴肅穆的假正經。」

王小波的創作是對於現實生活的一種辛辣反駁,他呈現在人們眼裡的,是一種開放的姿態。他對待自己的生活極為真實,把「假正經」批判得鞭辟入裡,況且,他說的全是自己想說的話。

王小波的給人的另一個印象則是「有趣」,在《沉默的大多數》中他是這樣闡釋「有趣」:

「有趣是一個開放的空間,一直伸往未知的領域,無趣是個封閉的空間,其中的一切我們全部耳熟能詳。」

徐曉老師認為,「一個有趣的人一定是一個特別聰明的人,特別有智慧的人,而且他一定是一個舉重若輕的人。」

王小波便是這樣的人。

不僅是文學,還有我們的社會生活,都要求人們義正辭嚴、正襟危坐,可王小波卻詼諧幽默,他愛調侃自己,作品裡隨處可見荒誕、俏皮、反諷的元素。

舉個例子,在他寫的故事《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裡,王小波看到他的「豬兄」被村民圍攻時,很認真地思考是否應該「舞起兩把殺豬刀衝出去,和它並肩戰鬥」,可又覺得為了一隻豬「兩肋插刀」實在是「太驚世駭俗」。

特立獨行的王小波是90年代「非主流」文學的代表。有趣的是,這樣顛覆性的文學人物每十年便會出現一個。對此,徐曉老師總結到:80年代是王朔,90年代是王小波,2000年之後,是史鐵生。

"

「在任何一個社會,特別是在一個精神比較貧乏的社會,文學都是最有生命力的。」

在本期的「明白知識圈」直播中,徐曉老師這樣說道。

徐曉是一位作家,她身處文化圈,有著令人驚歎的文化編輯經歷。作為60年代以來中國文學變革的親歷者。她談到上世紀末中國文學思潮的變化,那是一個錯過就不易再來的時代,也是一個文學的「黃金時代」。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徐曉老師在「明白」直播間為她的著作《半生為人》簽名

01.

60年代之後的中國文學

徐曉老師回憶到,半個世紀以前,中國的文學底色還非常單調。當時的人們能夠接觸的外國文學作品幾乎都來自蘇聯,主流文學只有《金光大道》《歐陽海之歌》《平原游擊隊》等屈指可數的幾部作品。

但那時,已有一批先鋒青年開始嘗試用寫作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在文學作品中探求精神去向。早期的「文化沙龍」,或者說「地下文學」應運而生。這一批年輕人頂著政治壓力,交流彼此的見聞、學識和思想。

他們組成詩社,在一起討論詩歌、音樂以及小說。詩歌以其字數較少、易於表達情感也適合傳播的特點,成為60、70年代最重要的文學形式。我們耳熟能詳的北島、食指都是那個時期的詩人。

這個被稱作「朦朧詩派」的詩人群體,孕育了《今天》雜誌。這本在1978年創辦的雜誌,可以說是80年代思想啟蒙的先聲。除了刊登詩歌以外,《今天》雜誌還翻譯有外國文學,刊登剛出現不久的中國現代派小說。而徐曉老師,正是當時《今天》雜誌的編輯,她見證了《今天》雜誌曾經的歲月,也見證了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今天》雜誌主創詩人芒克(左)和北島(右)

80時代以後,「文學熱」興起,人們長期壓抑的文學熱情爆發出來。那時候,人人都讀詩,人人都愛詩,有非常多的人嘗試去寫詩,寫其他形式的文學作品。

「尋根文學」「傷痕文學」「反思文學」等文學流派出現,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同時也成就了劉心武、王安憶等許多作家,徐曉老師把這些流派稱為「主流文學」。

至於當時的「非主流文學」,徐曉老師提到了一個人——王朔。人們現在通常把王朔看作一個編劇,但在那時,身為作家的王朔,他的文字具有顛覆性的「流氓」氣質。他蔑視一切正統,描繪的是人民大眾的生活,可他的風格卻又不同於「鄉土派」,具有濃厚的市井氣息。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王朔,作家、編劇代表作《動物凶猛》、《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等©虎嗅網

從「文學熱」的興起一直到80年代末期,不論是「主流文學」的路上,還是「非主流文學」的路上,王小波的身影都還沒有出現。

80年代的思想解放運動,從國家推動慢慢轉向民間。到了90年代,社會才真正擁有了相對自由、求知慾旺盛的文化氛圍,「知識分子」成了這股「文化熱」的載體。這一時期,歷史學界有「陳寅恪熱」,經濟學界有「顧準熱」……當空氣變得自由,人們便更加需要那種反對假正經、說真話、接地氣的知識分子。

於是,王小波才乘著這股風,如林妹妹般自「天上」降落人間。

02.

作家眼中的作家

王小波曾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留學,取得學位後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92年,王小波辭去工作,在妻子李銀河的幫助下,開始成為一名自由撰稿人。

那個時候的自由撰稿人很少,能掙的錢也不多。90年代初,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很多文人為了生計下海經商,往往無法再回到文學之路上。徐曉老師感嘆道,王小波在那樣的年代一心做自由撰稿人,其實把自己放在了一個沒有退路的境地上。

幸運的是,李銀河理解王小波,且無比支持王小波的寫作事業。從1994年起,王小波就開始在《東方》《三聯生活週刊》這樣主打思想評論的雜誌上發表隨筆,對於社會種種問題的思考,貫穿了他文學生涯的始終。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王小波和妻子李銀河

王小波一直在打磨自己,尋找自己的風格。他的文字、他的創作裡存在著他的初心。比如《黃金時代》這本書,王小波從70年代起就開始構思,到了90年代才出版,前後歷時20年。

王小波一直都身處於一種心靈自由的狀態中,徐曉老師亦認為,「自由」就是王小波作品的底色。

那麼,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徐曉老師提到,王小波特別強調智慧,他認為智慧即理性思考,在理性思考中會獲得快樂。王小波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強調獨立思考的人。王小波他思考種種問題,他所有表達的東西,都是從自身的經歷和感受出發。徐曉老師認為,這是「自由主義者」非常重要的標誌。

王小波的作品中,有一點十分突出——他的書中有大量性描寫。從早期的《紅拂夜奔》《黃金時代》,到晚期的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王小波不啻於寫性,而且寫得十分露骨。那些性描寫的背後,是他對愛情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一個「自由主義者」,一定會探討「人」。而性,是人最本源、最自然的事情,它與愛情密不可分。徐曉老師指出,在那個年代,人們往往用一種理想主義的眼光看待愛情,而把性看作是骯髒的。王小波卻打破了這點,他不寫虛偽的愛情,更不願意把那些「假正經」的東西放在自己的文學作品裡。

恰如王小波自己在《我的精神家園》的序言裡所寫到的:

「在社會倫理的領域裡,我要反對無趣,也就是說要反對莊嚴肅穆的假正經。」

王小波的創作是對於現實生活的一種辛辣反駁,他呈現在人們眼裡的,是一種開放的姿態。他對待自己的生活極為真實,把「假正經」批判得鞭辟入裡,況且,他說的全是自己想說的話。

王小波的給人的另一個印象則是「有趣」,在《沉默的大多數》中他是這樣闡釋「有趣」:

「有趣是一個開放的空間,一直伸往未知的領域,無趣是個封閉的空間,其中的一切我們全部耳熟能詳。」

徐曉老師認為,「一個有趣的人一定是一個特別聰明的人,特別有智慧的人,而且他一定是一個舉重若輕的人。」

王小波便是這樣的人。

不僅是文學,還有我們的社會生活,都要求人們義正辭嚴、正襟危坐,可王小波卻詼諧幽默,他愛調侃自己,作品裡隨處可見荒誕、俏皮、反諷的元素。

舉個例子,在他寫的故事《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裡,王小波看到他的「豬兄」被村民圍攻時,很認真地思考是否應該「舞起兩把殺豬刀衝出去,和它並肩戰鬥」,可又覺得為了一隻豬「兩肋插刀」實在是「太驚世駭俗」。

特立獨行的王小波是90年代「非主流」文學的代表。有趣的是,這樣顛覆性的文學人物每十年便會出現一個。對此,徐曉老師總結到:80年代是王朔,90年代是王小波,2000年之後,是史鐵生。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史鐵生,作家、散文家

史鐵生是一位殘障人士,他的作品幾乎都是在跟自己對話。他將自己承受的苦難平靜地記錄在作品中,他的創作是一種對自己的寬慰和說服,他的書寫與他的人生完全融合在一起。

在這一點上,王小波也是如此。

文藝青年王小波沒有從自己的文學事業中獲得豐富的回報,可對他來說,「事業就是喜悅,喜悅本身就是一個事業」。王小波習慣了這般苦中作樂,他熱愛自己的生活,也熱愛文學,他的創作與他的人生緊緊相連。

也正如徐曉老師所說,王小波「他就是他的文學,他的文學就是他」。

03.

還未沉寂的「王小波熱」

1994年4月,徐曉老師拜訪了王小波,他們交談得非常愉快。王小波給了徐曉老師一個盤,裡面放著他還沒有出版的文稿。

誰能預料,大概一週後,徐曉老師便收到了王小波去世的消息。

王小波生前最後一天,在他給朋友發的電子郵件裡,有這樣一段話:

「自從我輩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著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權下邊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竟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著,哪裡有我們說話的份,但我輩現在開始說話,以前說過的一切和我們都無關係,總而言之是個一刀兩斷的意思,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

心臟病去世後,王小波的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出版。徐曉老師指出,他所說的「沉默的大多數」不完全是指社會的弱勢群體,還有他自己。在一些尖銳的問題上,王小波一直在思考,卻沒有辦法表達,「敢說」的王小波也變成了「沉默的大多數」。

"

「在任何一個社會,特別是在一個精神比較貧乏的社會,文學都是最有生命力的。」

在本期的「明白知識圈」直播中,徐曉老師這樣說道。

徐曉是一位作家,她身處文化圈,有著令人驚歎的文化編輯經歷。作為60年代以來中國文學變革的親歷者。她談到上世紀末中國文學思潮的變化,那是一個錯過就不易再來的時代,也是一個文學的「黃金時代」。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徐曉老師在「明白」直播間為她的著作《半生為人》簽名

01.

60年代之後的中國文學

徐曉老師回憶到,半個世紀以前,中國的文學底色還非常單調。當時的人們能夠接觸的外國文學作品幾乎都來自蘇聯,主流文學只有《金光大道》《歐陽海之歌》《平原游擊隊》等屈指可數的幾部作品。

但那時,已有一批先鋒青年開始嘗試用寫作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在文學作品中探求精神去向。早期的「文化沙龍」,或者說「地下文學」應運而生。這一批年輕人頂著政治壓力,交流彼此的見聞、學識和思想。

他們組成詩社,在一起討論詩歌、音樂以及小說。詩歌以其字數較少、易於表達情感也適合傳播的特點,成為60、70年代最重要的文學形式。我們耳熟能詳的北島、食指都是那個時期的詩人。

這個被稱作「朦朧詩派」的詩人群體,孕育了《今天》雜誌。這本在1978年創辦的雜誌,可以說是80年代思想啟蒙的先聲。除了刊登詩歌以外,《今天》雜誌還翻譯有外國文學,刊登剛出現不久的中國現代派小說。而徐曉老師,正是當時《今天》雜誌的編輯,她見證了《今天》雜誌曾經的歲月,也見證了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今天》雜誌主創詩人芒克(左)和北島(右)

80時代以後,「文學熱」興起,人們長期壓抑的文學熱情爆發出來。那時候,人人都讀詩,人人都愛詩,有非常多的人嘗試去寫詩,寫其他形式的文學作品。

「尋根文學」「傷痕文學」「反思文學」等文學流派出現,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同時也成就了劉心武、王安憶等許多作家,徐曉老師把這些流派稱為「主流文學」。

至於當時的「非主流文學」,徐曉老師提到了一個人——王朔。人們現在通常把王朔看作一個編劇,但在那時,身為作家的王朔,他的文字具有顛覆性的「流氓」氣質。他蔑視一切正統,描繪的是人民大眾的生活,可他的風格卻又不同於「鄉土派」,具有濃厚的市井氣息。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王朔,作家、編劇代表作《動物凶猛》、《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等©虎嗅網

從「文學熱」的興起一直到80年代末期,不論是「主流文學」的路上,還是「非主流文學」的路上,王小波的身影都還沒有出現。

80年代的思想解放運動,從國家推動慢慢轉向民間。到了90年代,社會才真正擁有了相對自由、求知慾旺盛的文化氛圍,「知識分子」成了這股「文化熱」的載體。這一時期,歷史學界有「陳寅恪熱」,經濟學界有「顧準熱」……當空氣變得自由,人們便更加需要那種反對假正經、說真話、接地氣的知識分子。

於是,王小波才乘著這股風,如林妹妹般自「天上」降落人間。

02.

作家眼中的作家

王小波曾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留學,取得學位後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92年,王小波辭去工作,在妻子李銀河的幫助下,開始成為一名自由撰稿人。

那個時候的自由撰稿人很少,能掙的錢也不多。90年代初,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很多文人為了生計下海經商,往往無法再回到文學之路上。徐曉老師感嘆道,王小波在那樣的年代一心做自由撰稿人,其實把自己放在了一個沒有退路的境地上。

幸運的是,李銀河理解王小波,且無比支持王小波的寫作事業。從1994年起,王小波就開始在《東方》《三聯生活週刊》這樣主打思想評論的雜誌上發表隨筆,對於社會種種問題的思考,貫穿了他文學生涯的始終。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王小波和妻子李銀河

王小波一直在打磨自己,尋找自己的風格。他的文字、他的創作裡存在著他的初心。比如《黃金時代》這本書,王小波從70年代起就開始構思,到了90年代才出版,前後歷時20年。

王小波一直都身處於一種心靈自由的狀態中,徐曉老師亦認為,「自由」就是王小波作品的底色。

那麼,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徐曉老師提到,王小波特別強調智慧,他認為智慧即理性思考,在理性思考中會獲得快樂。王小波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強調獨立思考的人。王小波他思考種種問題,他所有表達的東西,都是從自身的經歷和感受出發。徐曉老師認為,這是「自由主義者」非常重要的標誌。

王小波的作品中,有一點十分突出——他的書中有大量性描寫。從早期的《紅拂夜奔》《黃金時代》,到晚期的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王小波不啻於寫性,而且寫得十分露骨。那些性描寫的背後,是他對愛情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一個「自由主義者」,一定會探討「人」。而性,是人最本源、最自然的事情,它與愛情密不可分。徐曉老師指出,在那個年代,人們往往用一種理想主義的眼光看待愛情,而把性看作是骯髒的。王小波卻打破了這點,他不寫虛偽的愛情,更不願意把那些「假正經」的東西放在自己的文學作品裡。

恰如王小波自己在《我的精神家園》的序言裡所寫到的:

「在社會倫理的領域裡,我要反對無趣,也就是說要反對莊嚴肅穆的假正經。」

王小波的創作是對於現實生活的一種辛辣反駁,他呈現在人們眼裡的,是一種開放的姿態。他對待自己的生活極為真實,把「假正經」批判得鞭辟入裡,況且,他說的全是自己想說的話。

王小波的給人的另一個印象則是「有趣」,在《沉默的大多數》中他是這樣闡釋「有趣」:

「有趣是一個開放的空間,一直伸往未知的領域,無趣是個封閉的空間,其中的一切我們全部耳熟能詳。」

徐曉老師認為,「一個有趣的人一定是一個特別聰明的人,特別有智慧的人,而且他一定是一個舉重若輕的人。」

王小波便是這樣的人。

不僅是文學,還有我們的社會生活,都要求人們義正辭嚴、正襟危坐,可王小波卻詼諧幽默,他愛調侃自己,作品裡隨處可見荒誕、俏皮、反諷的元素。

舉個例子,在他寫的故事《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裡,王小波看到他的「豬兄」被村民圍攻時,很認真地思考是否應該「舞起兩把殺豬刀衝出去,和它並肩戰鬥」,可又覺得為了一隻豬「兩肋插刀」實在是「太驚世駭俗」。

特立獨行的王小波是90年代「非主流」文學的代表。有趣的是,這樣顛覆性的文學人物每十年便會出現一個。對此,徐曉老師總結到:80年代是王朔,90年代是王小波,2000年之後,是史鐵生。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史鐵生,作家、散文家

史鐵生是一位殘障人士,他的作品幾乎都是在跟自己對話。他將自己承受的苦難平靜地記錄在作品中,他的創作是一種對自己的寬慰和說服,他的書寫與他的人生完全融合在一起。

在這一點上,王小波也是如此。

文藝青年王小波沒有從自己的文學事業中獲得豐富的回報,可對他來說,「事業就是喜悅,喜悅本身就是一個事業」。王小波習慣了這般苦中作樂,他熱愛自己的生活,也熱愛文學,他的創作與他的人生緊緊相連。

也正如徐曉老師所說,王小波「他就是他的文學,他的文學就是他」。

03.

還未沉寂的「王小波熱」

1994年4月,徐曉老師拜訪了王小波,他們交談得非常愉快。王小波給了徐曉老師一個盤,裡面放著他還沒有出版的文稿。

誰能預料,大概一週後,徐曉老師便收到了王小波去世的消息。

王小波生前最後一天,在他給朋友發的電子郵件裡,有這樣一段話:

「自從我輩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著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權下邊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竟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著,哪裡有我們說話的份,但我輩現在開始說話,以前說過的一切和我們都無關係,總而言之是個一刀兩斷的意思,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

心臟病去世後,王小波的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出版。徐曉老師指出,他所說的「沉默的大多數」不完全是指社會的弱勢群體,還有他自己。在一些尖銳的問題上,王小波一直在思考,卻沒有辦法表達,「敢說」的王小波也變成了「沉默的大多數」。

什麼是王小波的「自由主義」呢?

▲《沉默的大多數》作者:王小波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時間:1997年

他崇尚科學和理性,也崇尚懷疑和探求真相,王小波一直堅持著自己的準則,直到生命的最後,他也想要做一個「中國的自由派」。

徐曉老師認為,90年代王小波的出現適逢其時。自由主義的號角聲帶來「文化熱」,「公共知識分子」這個詞幾乎同時出現,他們把握了時代的風向,成為了明星一般的文化領袖。

然而,這樣的氛圍在王小波去世後的幾年便淡化了。「文學熱」沉寂,但王小波還沒有過時。現在的人閱讀王小波的作品,仍然會大呼過癮。

這是因為,王小波的作品仍然準確地概括了我們身處社會的精神風貌。我們依舊需要具備理性和常識、敢想敢說的「文化英雄」。

也許,當我們人人都接近王小波,擁有開放的個性、獨立的精神時,我們才會真正放下王小波。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王小波應該過時。正如徐曉老師所言:

「他在他的文章中向我們闡釋的這些常識、理性,真正地在我們生活中能成為這個社會的正常現象,那麼到那時候,王小波他地下有知,即使他過時了,我想,他也不會覺得寂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