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時間瞭解自己,你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

網絡營銷 創業 數學 讀書 簡一 2019-04-06

很多人知道克麗絲特爾·潘恩,是因為她創立了MoneySavingMom.com的博客。在博客中,她給予很多女性,尤其是媽媽,大量的建議,幫助她們通過自己的專長賺錢。後來,她把這些經驗,都寫進了《會賺錢的媽媽》。

潘恩說,很多人以為她的成功,是因為她本能知道自己的優勢是,寫作與網絡營銷。實際上,是一次次失敗的嘗試,卻又不斷地堅持,這才找到的突破口。

高中畢業的潘恩,嘗試過多種工作,也曾創業過,均以失敗告終。後來,發現自己喜歡閱讀與寫作,對互聯網也有興趣。於是,這個博客在2007年誕生了。

你發現了沒,潘恩從不知道自己的專長,到靠寫作和博客賺錢,就是一個不斷探索自己,認識自己,提高自己的過程。與《認知迭代》的作者卡羅琳·威廉姆斯為了解決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尋求現代科學的幫助,最終找到適合自己方法的過程,極為相似。


花時間瞭解自己,你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


剛開始看時,可能受了內容簡介的影響,誤以為這是本講提高注意力的書,完全忽視了它的副標題“自由切換大腦的思維模式”。其實,注意力僅是引子,思維方式的改變才是全書的重點。

這本書就好比是一場冒險,注意力是遇到的第一個障礙,焦慮、創造力、方向感、數學技能和時間感知是接下來會遇到的五個,而思維方式的改變,則是這場冒險通關的終極大獎。

因為卡羅琳是科學記者出身,又是《新科學家》雜誌專題編輯,遇到問題時,習慣性從本專業著手,去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不僅能看到不同的大腦科學研究者,對於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比較有意思,還能看到她對於這些科學大腦訓練方法的親身感受,或認同或吐槽。

《認知迭代》既是卡羅琳對這場冒險的記錄,也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從中,很清晰地感受到她的變化,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改變,從消極心態到積極心態,從走神到“走神與專注”間自由切換,從強迫掌握所有技能到承認自己的侷限,可以說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又往前邁了很大的一步。

而一系列的變化,歸於她在清楚瞭解自己的基礎上,明確改變的地方,並付諸於行動。


一、不要亂交智商稅

近幾年,隨著知識付費平臺的崛起,不知道你是不是曾交過兩種稅,一是焦慮稅,二是情緒稅。

花時間瞭解自己,你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


首先,來說焦慮稅。焦慮的本質,是杞人憂天,毫無根據地擔心一些事情的發生。對於每個人來說,少量或適量的焦慮都是正常的。因為你永遠都不會知道,第二天會發生什麼。

焦慮,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對人生的沒有安全感。於是,被有心的商家刻意放大後,焦慮也就變本加厲。

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部分理論是正確的。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這些理論放在自己身上,是不是適合呢?會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呢?龍生九子,九子都不同,更何況在同一個大環境下,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也肯定是不同的。

其次,來說情緒稅。人是情緒化的動物,很容易在血湧到頭頂時,做出衝動的決定。卡羅琳繼父對她說:沒有必要對一切都感情用事,只需要慢慢地、合乎邏輯地思考就好。

如果不會有邏輯的思考問題,或者沒有什麼人能商量,也沒有關係。只要問一下自己,花了這些錢,真的能完全解決存在的問題嗎?我想,絕大部分人的答案是否定,花錢更多是為了求個心理安慰

很少有人能像卡羅琳一樣,經過一系列大腦訓練後,得到這麼明顯的改變。她沒有說自己付出多少的金錢,去做這麼多訓練,我想價格一定不菲。畢竟會去做這樣測試的正常人不多,更多的是大腦本身就存在缺陷,尋求幫助的人。

她提醒我們,一定要先保管好自己的錢包。如果你也和她的情況一樣,她建議做10分鐘或40分鐘的冥想。我嘗試了一下,發現對我不管用,因為想著想著就睡著了,也是蠻丟臉的,真心不建議入睡很快的小夥伴。

用這麼多話,無非是想告訴大家,沒有明確瞭解自己的需求時,一定要理性決定,切忌盲目跟風。

沒有網絡的年代,我們尚能快快樂樂地生活;網絡快速發展的現在,生活的幸福感理應翻倍。

所以,不要去想有的沒的,該發生的事情,始終會發生,擋都擋不住。

人活一輩子,本來就不長。不如把焦慮的時間,都放在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上,或提升自己的能力上,豈不更好。


二、選擇改變的地方

卡羅琳在開始這趟改變之旅前,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明確要改變的地方。為慎重起見,她還在親戚朋友之間做了一項不科學的調查,並挑選出六個要改變的地方,具體可見下圖。


花時間瞭解自己,你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


我總結了一下,她在做決定改變前的步驟,大概是這樣的。

第一步,全面瞭解自己,包括優勢和不足。

這樣做的好處是,既能知道哪些方面,是力所能及能改變,也能知道哪些方面,是不論付出多大的代價,都無法改變。其實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極限。

第二步,明確知道想要改變的地方。

經歷第一步後,你會對自己有個大概的瞭解,再從實際情況出發,明白想要改變的地方在哪裡。而不是盲目看到別人在改變,想著自己也要不要跟著改變。

第三步,找到具體可行的改變方法。

怎麼去理解,“具體可行”四個字的呢。簡單來說,就是當下立刻馬上,就能做的事。做完後,還會有點小小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卡羅琳的經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成功的。我來分享一個自己的,當做反面教材吧。

有段時間,我看到好多很漂亮,又很有設計感的ppt。於是,我又衝動了。是的,我是個做事極容易衝動的人。好在,這兩年,除了數字上的變化,人也理性了不少。

先買了書,再報了課程,興致沖沖地學著。本以為也能做出這麼好看的ppt,我卻忽視了一件事,那就是審美不好。不論我看多少素材,做多少次調整,都無法進步。

曾一度懷疑自己,為什麼別人能做到的事,我就做不到呢。到後來,連信心都沒有,索性放棄了。這算是一次失敗的嘗試吧。

現在回頭看這件事,才發現,是選錯方向了。在不瞭解自己的情況下,稀裡糊塗做出決定,再多的熱血也是一時的,無法長久,還容易帶來挫敗感。

這就好比大海撈針,能有收穫才真的是瞎貓碰上死耗子,運氣好呢。於是,我換了一個方向,寫作和看書。看書是我從小就喜歡的,寫作談不上喜歡,但勉勉強強也能寫出來,就把心思放在寫作上了。

這不,從去年5月堅持到今年1月,整整九個月。報了課程,跟著老師學寫作,同時用輸出倒逼輸入的方法,每看一本書,寫一篇書評,每個月至少看完2本書。

不能說我是成功的,因為我始終覺得,在寫作的道路上,我還是個初學者。只是希望自己,既然有第一個九個月,肯定會有第二個、第三個,甚至無數個。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三、做出實際的行動

看完《認知迭代》後的第一個感受是,卡羅琳的行動力和執行力很強。她做事的思路是,看到問題,解決問題。一路上,就像升級打怪似的,最終達到了她想要的效果。

她最先開始的行動是,解決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從源頭上來說,它與拖延症一樣,都是大腦沒有得到控制的表現。不用擔心,絕大部分人都有這兩個症狀。

想要保持長時間的專注,是件很耗費精力的事。於是就發生了時不時開小差,工作效率低下的情況,繼而造成原本在計劃內的事無法完成。

怎麼去解決比較好呢?有研究表明,人在做喜歡的事時,快樂程度與專注工作時的感受不相上下。當你意識到不想做事,或思緒亂飛時,不妨去找點喜歡的事,放鬆一下,作為進入專注工作的過渡時期。

最理想的狀態並不是將“走神”模式完全關閉,而是“擁抱波動”,學會讓大腦在專注和走神兩種狀態中循環,從而達到一種“心流”的狀態。

我經常會採取的方法是,刷豆瓣、看綜藝、紀錄片或電視劇,定好鬧鐘,控制在半小時以內。實在看得入迷,最多延遲十分鐘。如果超出延遲時間,只能說明,我是真的不想做事。然後採取第二個方法,設置截止日期,強迫自己進入專注狀態,屢試不爽。

這是我根據自己的瞭解,摸索的一套方法。當然,你也可以參考作者卡羅琳的其他方法,比如拒絕壓力,冥想,定時去戶外休息,看風景照等等。

重點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別人只能提供方法,適不適合只有自己知道。如果在嘗試一段時間後,覺得方法不頂用,趕緊調整方法,換第二種,最終肯定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後面提到的五個問題,解決思路都是相通的,這裡也就不再累贅講述。另外還想說的一點是,說得再多,都不如實際行動來得實在。

古語有云: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如果下定決定要改變了,那就去做吧。也許短時間內沒有看到成效,但你試著堅持一段時間,不斷重複地練習。我相信,時間會給你想要的答案。

不要給自己預設太多的困難,只要有心,方法總比困難多;只要去做,總有意外之喜。


四、寫在最後

認知,是人通過感知獲得的經驗;迭代,是對過程的重複,目的是接近目標。

因此,認知迭代可以解釋為,它是人為了達到目標,不斷摸索適合自己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過程。

如同卡羅琳在《認知迭代》裡所說,“認識自己”是我在努力提升大腦技能的過程中反覆遇見的一個主題。

當你花時間去了解自己時,自然而然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


本文由簡一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