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去世後,蘇軾偶然看到了他的荷花詩,並做出瞭如此評價

​唐宋八大家之中,除了唐朝的韓愈和柳宗元,就是宋朝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和王安石。但是,除了王安石之外,蘇軾等五人是一派的。三蘇自不必說,歐陽修是曾鞏的老師,也是蘇軾的考官和親家。王安石最初與歐陽修也不錯,還得到了歐陽修的推薦,後來由於政見不同,王安石與其他人分道揚鑣了。

王安石去世後,蘇軾偶然看到了他的荷花詩,並做出瞭如此評價

尤其是蘇軾和王安石,兩人的關係可謂一波三折。蘇軾制科考試第一,是大宋立朝以來第一人。而王安石21歲中榜,本來是狀元,但由於文章言辭過於犀利,被放置第四。兩人都是難得一遇的人才。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為相實行變法,蘇軾竭力反對,因烏臺詩案被貶。宋哲宗即位後,王安石被貶,司馬光為相,蘇軾青雲直上。但看到司馬光一派對王安石一派的瘋狂打壓後,蘇軾又有些同情王安石,專門去拜訪他。王安石親自去迎接。由此,蘇軾又遭到舊黨的打擊,被迫再次外放。

王安石去世後,蘇軾偶然看到了他的荷花詩,並做出瞭如此評價

兩個人從最初的互相欣賞,到由於變法互相敵視,最後又化干戈為玉帛。特別是當蘇軾偶然看到了王安石的六言荷花詩後,竟對王安石佩服地五體投地。今天這個故事,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生的,並與之有著密切的關聯,前後長達近40年的時間。

王安石去世後,蘇軾偶然看到了他的荷花詩,並做出瞭如此評價

王安石40歲左右的時候,根據自己在地方任職的經驗,系統地提出了改革思想,但沒有被當時的宋仁宗接受。於是,王安石以母親生病為由,回江寧的家了。直到宋神宗時期,王安石被委以重任,於是重回汴梁。太乙宮,是皇家祭祀時的場所,經常由重要官員主持,因此,王安石常到太乙宮來,並寫下了數首六言詩。

王安石去世後,蘇軾偶然看到了他的荷花詩,並做出瞭如此評價

1.《題西太一宮壁二首其一》 宋 王安石

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

這首六言詩,前兩居如同“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全是景物堆砌,但卻清新雅緻。從鳴蜩、荷花、春水來看,描繪的應當是暮春初夏之季。由此,作者想到了江南的家。三十六陂在揚州,與王安石在江寧的家,僅有一江之隔。而“白頭想見江南”一句,平常之中,卻透露著濃濃的鄉情,十分動人。

王安石去世後,蘇軾偶然看到了他的荷花詩,並做出瞭如此評價

2.《題西太一宮壁二首其二》 宋 王安石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東西。

今日重來白首,欲尋陳跡都迷。

這首詩對上一首詩做了註腳。這兩首詩寫於1069年王安石擔任宰相前。三十多年前,也就是1037年,16歲的王安石和弟弟跟著父親來到京城,結識了曾鞏和歐陽修,也曾經到這裡來遊玩過。如今,翩翩少年已成白頭老人,以前的蹤跡已經全然不見了,不禁令人迷茫。這既是對眼前景物的迷茫,也是對未來政治前途的迷茫,可見當時還沒有當宰相。

王安石去世後,蘇軾偶然看到了他的荷花詩,並做出瞭如此評價

3.《西太一宮樓》 宋 王安石

草際芙蕖零落,水邊楊柳欹斜。

日暮炊煙孤起,不知魚網誰家。

在寫完前兩首詩後,王安石在夏末秋初之際,又來到了西太乙宮。這時,夏天的荷花已經開始凋零,楊柳橫亂歪斜。夕陽西下,一縷炊煙,一副漁網,展現著一種蕭條的氣氛。這第一首詩,由於其獨特的體例和經典的手法,被後人廣為稱頌,甚至被認為是宋詩的壓軸之作,“絕代消魂,荊公當以此二首壓卷。”以上這三首詩,是王安石48歲左右所寫的。此時的蘇軾,31歲,正在丁父憂。不久回京,正趕上王安石已經拜參知政事,開始變法。由於反對變法,蘇軾旋即惹上了一身麻煩,最後被貶出京。但在烏臺詩案中,由於王安石的保護,避免了殺身之禍。

王安石去世後,蘇軾偶然看到了他的荷花詩,並做出瞭如此評價

15年後,王安石由於兒子病故,加上變法被扭曲,推行不順而辭去相位,回江寧老家。新皇帝即位後,司馬光為相,新法悉數被廢。而蘇軾從黃州平調汝州,在經過江寧時,特意來看望王安石,兩人詩詞唱和,增進了解,冰釋前嫌。第二年,王安石就去世了。而蘇東坡被重新啟用,到京城擔任中書舍人,知制誥。一次來到西太乙宮,偶然看到了王安石題壁的兩首詩。特別是在第一首面前,沉思良久,最後說了一句:此老野狐精也。這句評價,高度認可了王安石的“偏邪、老練、精幹”,確定了對王安石“亦正亦邪”的奇才的認識。之後,蘇軾便和了兩首詩:

王安石去世後,蘇軾偶然看到了他的荷花詩,並做出瞭如此評價

《西太一見王荊公舊詩偶次其韻二首》 宋 蘇軾

秋早川原淨麗,雨餘風日清酣。

從此歸耕劍外,何人送我池南。

但有樽中若下,何須墓上徵西。

聞道烏衣巷口,而今菸草萋迷。

第一首詩是懷念王安石的。在蘇軾拜見王安石時,王安石曾勸他:勸我試求三畝宅。現在風和日麗,天氣很好。但勸我歸耕之人已然不在了,感慨而悲傷。第二首詩,仍然表達了對王安石的看法:何必非要史上留名呢?看看以前的王謝烏衣巷口,都已經被野草覆蓋了。既有批評之意,更有惋惜之情。

王安石去世後,蘇軾偶然看到了他的荷花詩,並做出瞭如此評價

蘇軾回京後,還主持了一次考試,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等“蘇門”弟子都被提拔。黃庭堅和張耒也跟隨蘇軾來到了西太乙宮。面對此情此景,兩人也是感慨萬千。於是,各自都寫下了和詩,而黃庭堅更是寫了四首,可見感慨之深。先將其詩附後,供大家賞析。

1.《次韻王荊公題西太乙宮壁二首》 宋 黃庭堅

風急啼烏未了,雨來戰蟻方酣。

真是真非安在,人間北看成南。

晚風池蓮香度,曉日宮槐影西。

白下長幹夢到,青門紫麴塵迷。

2.《有懷半山老人再次韻二首》 宋 黃庭堅

短世風驚雨過,成功夢迷酒酣。

草玄不妨準易,論詩終近周南。

啜羹不如放麑,樂羊終愧巴西。

欲問老翁歸處,帝鄉無路雲迷。

3.《和子瞻西太一宮祠二首》 宋 張耒

太一祥儲世世,祠宮歲事年年。

絳節霓旌何處,鬆庭玉座蕭然。

玉斝清晨薦酒,天風靜夜飄香。

鳳吹管截孤竹,琴絃曲奏瀟湘。

王安石去世後,蘇軾偶然看到了他的荷花詩,並做出瞭如此評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