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太 源何而起,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徒步 戶外運動 探險 秦嶺 戶外自助遊 2017-05-28

五一期間,陝西鰲太穿越線上經歷了一場暴風雪,數十名驢友失聯,3名驢友遇難。這也是最近5年以來鰲太線路發生的最嚴重的事故。而自2008年驢友老邊失蹤以來,幾乎每年鰲太都會有驢友遇難,然而去的人卻是越來越多,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條線路,吸引著如此多的人爭先前往?

鰲太穿越指鰲山到拔仙台的穿越,鰲山是秦嶺第二高峰,也叫西太白,因為有一巨石酷似鰲頭而得名,海拔3476米,明顯標誌是有一個導航架;拔仙台是秦嶺主峰太白山的最高頂,海拔3767.2米,和鰲山東西對峙,又叫東太白。鰲太穿越是秦嶺山脈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被譽為“行走在中華龍脊”。

鰲太 源何而起,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秦嶺山區中最高的一段,光禿禿的一段就是鰲太線 來自:GE

追根溯源,鰲太由來

其實在鰲太穿越線路之前,大家更多玩的是太白(拔仙台)南北穿越,鰲山南北穿越鮮有人嘗試,鰲山幾乎沒人去。2002年11月,《戶外探險》雜誌首次刊登了李暉關於太白的文章是從南坡登頂太白的線路,從厚畛子上拔仙台,然後從湯峪下。具體線路和行程如下:

D1:西安——周至——厚畛子

D2:厚畛子——鐵甲樹——老君殿——石海——朝陽寺——南天門——藥王殿

D3:藥王殿——玉皇池——三爺海——二爺海——拔仙台——大爺海

D4:大爺海——大文公廟——下板寺——索道站——湯峪

當時用GPS對途中各主要點做了定位:

東太白GPS數據 來自/李暉

唐代詩人李白登太白山時留下詩作:“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足見太白山之雄偉,當時很多人登太白山也是循著李白的足跡。

太白山南坡登頂線路 來自:《戶外探險》雜誌

在當時的記錄中,當天登太白的人已經有數十人之多了,李暉一行人第二天到達南天門營地時竟然沒有空地紮營,只能去下一個宿營地—藥王殿紮營,需要走部分夜路,好在他們攜帶了4臺對講機,一路保持聯絡,隨時掌握各自的方位和狀態。

鰲太 源何而起,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反覆跨越溪流,跨過獨木橋、溪流、石塊等地段 攝影/李暉

在到達三爺海吃午飯的時候,風雪幾乎在一瞬間突然降臨,天空中烏雲翻滾,氣溫驟降,大風伴著雪粒。面對眼前的風雲突變,骨子裡的狂野性情反而讓李暉等人有些興奮。畢竟“太白積雪”是關中八景之一

鰲太 源何而起,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風雪中行走,由於只是穿越拔仙台,所以並不是很危險,但是太白的天氣由此可見端倪,變化無常,說變就變 攝影/李暉

在拔仙台附近看到的二爺海和三爺海(前景為三爺海) 攝影/李暉

太白善變的天氣和聯絡的重要性在當年就已經顯得尤為重要!

日照金山,大爺海附近 攝影/李暉

2005年1月,巴戈提供的“太白山徒步”線路被《戶外探險》雜誌評為“2005中國十大徒步線路”。主要講的從太白北坡的湯峪、鸚鴿、營頭以及南坡的鐵甲樹、都督門作為起點穿越太白的線路。

天地國親師,敬天畏地,人之根本。行走在高天厚土的秦嶺龍脈之上,腳下所邁出的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個體之渺小、天地之偉岸,匆匆過客,浮光掠影,魂牽夢縈,揮之不去。行走太白天地間,極目盡蒼茫。

雪色大爺海,不染塵埃 攝影/巴戈

當時給這條線的評價是:

山水指數 ★★★★★

孤獨指數 ★★★★

文化指數 ★★★★

民俗指數 ★★★

饕餮指數 ★★

其實就在投稿半年前的2004年7月,巴戈一行人剛走通了鰲山到太白山的穿越線路,但是為了不引起外界關注,他們從未對外提及此事。因為鰲太穿越難度強度太大,天氣、體能等不確定因素太多,擔心公開後引起關注而出現意外事故。

螯山頂尚存的歷史 攝影/巴戈

鰲太首穿

2003年,從廣東回到西安的巴戈為了方便本地的驢友交流,創建了“揹包吧”論壇,為當地的驢友提供一個交流、分享的平臺,那時候裡面也經常會有各種關於太白山、鰲山穿越的文章,但是驢友裡面從沒有人把這條線走通過。

2004年7月,巴戈和朋友第一次走通了鰲山到拔仙台之間的線路,簡稱“鰲太穿越”,這也被當地驢友認為是鰲太線路的第一次!

(當地嚮導和採藥的暫且不計算在內)

鰲太 源何而起,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23KM處的合影 從左到右依次是厚朴、Leo、巴戈、GRAYKNIGHT 供圖/巴戈

當時誰也不知道這條線路是否可以走通,在“江湖傳言”中,這條線路有斷崖、有絕壁,很危險,但是當地嚮導說山上經常有采藥的,應該可以走通,加之剛好有個朋友特別有嘗試的願望,於是巴戈和朋友一行四人便有了嘗試性的穿越

當時穿越的線路為:

D1(07.04):西安——23KM處護林站

D2(07.05):23km——3300米

D3(07.06):3000米——鰲山之巔——藥王廟——鯉魚脊——草甸

D4(07.07):草甸——N座“駝峰”+N個石海——草甸

D5(07.08):缺水——羚牛大道——石海——“筆峰”

D6(07.09):採藥人——西塬——太白樑——東塬

D7(07.10):東塬——將軍石——老廟子——都督門——厚畛子(巴戈、Leo 、厚朴三人);

GRAYKNIGHT則嘗試了另外一條線路:東塬——拔仙台——湯峪

鰲太 源何而起,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鰲山之巔的“導航架” 供圖/巴戈

鰲太 源何而起,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鰲山之巔的雲雀 供圖/巴戈

當初走這條線路時,沒有任何資料,4個人只有1臺GPS,GRAYKNIGHT動手DIY的防水地圖,全靠摸索和歷來的戶外經驗。一路上最大的考驗就是水源問題,雖然有著“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的認識,但是對於沒有走過的他們來講,要找到水源完全靠經驗和運氣。

在大石頭中間凹陷的部分盛接雷雨帶來的“天水”,沒水的時候伸長舌頭努力舔著外帳上的露珠。由於好久沒喝水,他們發現羚牛踩的坑窪裡的泥水,也顧不上加淨水藥片,更不管泥水的渾濁,等不及沉澱,水已經下肚。後來乾脆在泥水旁邊吃飯,泥水加了果珍,簡直成了最好的飲料。有了水,乾脆就連早餐一起解決。壓縮餅乾、火腿腸竟也格外美味。當沒有選擇餘地時,“唯一的”就是最好的。

穿越途中與採藥人合影 供圖/巴戈

穿越途中 供圖/巴戈

在整個穿越中,巴戈等人就只是遇到過兩次採藥人,採藥人也指點了一些線路和水源位置。完成鰲太線路穿越後,被鰲太多變的天氣,以及超出想象的強度震驚到了,預感到這條線路可能以後會出事。於是4人約定:誰也不許把數據和線路分享出去。

最後數據還是被傳了出去,很多人都被鰲太的風景和冒險性吸引,後來鰲太出事越來越多,巴戈多次帶人上山搜救。為了不讓更多的人知道鰲太,巴戈2006年把“揹包吧”論壇上的資料做了備份,關閉了論壇。

2008年驢友老邊失蹤後,多方進行了搜救無果,巴戈帶的搜救隊也是無功而返。至此之後,幾乎每年都會有失蹤案例。說到最近幾年鰲太頻繁發生的事故,巴戈認為大家對鰲太有點狂熱過度,很多人在未能正確評估天氣和自我情況的時候就貿然穿越,存在很大安全隱患。他甚至在2015年萬仙陣附近遇到了一個隊伍帶著聾啞人進行穿越,而且該聾啞人與隊伍還處於分散的狀態。

鰲太為什麼這麼火?

據西安一位熟悉鰲太的領隊司馬(化名)講,他所在的俱樂部在6年來大概組織了50次鰲太穿越,今年五一本來也有鰲太活動,不過出發前看到天氣預報不理想,臨時取消了。司馬感覺近幾年來鰲太地區五一期間的氣候都比較差,前年,去年天氣都不理想,去年五一的暴風雪也造成了他們全隊下撤。今年看到5月1-3號的天氣預報很差,考慮到與其碰運氣,還不如確保安全提前取消。

司馬想到了今年鰲太地區五一天氣很差,但沒有想到會嚴重到造成了失溫死亡和凍傷。之前鰲太事故多數發生在夏秋冬季,主要是因為失溫,以及迷路導致的失蹤。

鰲太 源何而起,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下雪的鰲太 來自:xici

談到鰲太線路今年來的火熱程度,司馬說去年的端午期間,鰲太穿越大概有200-300人,今年人數估計也相當多。鰲太之所以這麼火,原因大致有兩點,第一點就是近年來鰲太事故較多,知名度高了起來,同時線路起終點都離城市較近,交通相對便利,很多人便來探險。

談到另外一個原因,司馬顯得有點矛盾,因為在2011年鰲太知名度還不是特別高的時候,他所在的俱樂部和陝西的一些俱樂部一起,共同在網絡上推廣鰲太線路,希望把它打造為秦嶺徒步的一張名片,2013年之後,來鰲太的驢友們明顯多了起來,節假期間往往同時有上百人進行穿越。

供圖/北冥魚

司馬所在的俱樂部多年來組織的鰲太穿越活動總人數超過1000人沒有發生過一起事故,至多是有隊員腳扭傷,在領隊和嚮導的協助下也安全下山,但他也時常反思鰲太的風險,“常在河邊走,難免易溼鞋”。

在鰲太事故屢屢發生的大環境下,他們俱樂部也在近兩年有意識的減少了每年鰲太活動的次數同時對每次活動的人數也嚴加控制,即將到來的端午活動他們將人數減少到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

大隊伍穿越鰲太 供圖/北冥魚

想起之前他們組織的鰲太活動也有多次是超過50人的大隊伍,司馬覺得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有多位經驗豐富的領隊嚮導,配備了GPS,衛星電話等通訊保障裝備,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好運氣的成分。現在他們已經將活動重心從鰲太徒步轉向其他領域調整,“鰲太線路的風險和收益並不成正比,沒法支撐一家正規戶外公司的發展”。

在國內,6天重裝穿越高海拔無人區的徒步活動,商業隊報價1000元左右的線路恐怕也只有鰲太線了,而其實鰲太線路穿越的難度和風險甚至高於一些5000米級別的初級雪山。

鰲太 源何而起,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穿越鰲太 供圖/北冥魚

鰲太穿越線路資料

如果你一定要穿越鰲太,最起碼做到知己知彼,做好裝備、體能的準備,同時儘量熟悉路線,參加正規的隊伍,一定要請向導!請向導!!請向導!!!一個經驗豐富的嚮導和領隊不光是熟悉線路,更重要的是他的經驗和風險意識可以保證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做出正確的決策,安全帶你下山。

狹義上來講,鰲太就指的是鰲山到太白主峰拔仙台的穿越,這中間就一條路,大家走的都一樣,不一樣的就是兩頭,上鰲山的線路和下拔仙台的線路。

司馬講光是他知道的,上鰲山就至少有7條路,登太白拔仙台的路更是多達10餘條!而鰲太整條線路下撤點更是多達10處以上,不過常用的下撤點就是導航架,水窩子,2800,萬仙陣和文公廟,畢竟有些下撤線路不好走,只做緊急備案,需要熟悉路線的領隊嚮導帶路。

鰲太 源何而起,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鰲太線路圖 供圖/北冥魚

一般鰲太的走法是從塘口上鰲山,然後走山脊,到達拔仙台之後從羊皮溝下,當然也有從23KM處或者青峰俠等地方上鰲太,從厚畛子或者湯峪等地方下太白;當然大多數人走的還是拔仙台的南北穿越,或者鰲山的南北穿越,難度沒那麼大,也有很好的風景體驗。

最佳季節:6月—10月,近年來端午節天氣最穩定!

經典鰲太穿越(GPS打點數據為80—85公里):

西安-塘口村—鰲山導航架—小石河—大太白樑—跑馬樑—拔仙台—羊皮溝

D1:西安—塘口村(1750M )—火燒坡—2900營地—盆景園營地(3250M)

D2:盆景園營地—鰲山大梁—導航架(3475m)—藥王洞—麥秸嶺—水窩子營地(3100m)

D3:水窩子營地—飛機樑—2800(小石河)營地—南天門草甸

D4:南天門草甸—西塬—大太白樑(九重天3520m)—大石河營地(3174m)

D5:大石河營地—東塬—萬仙陣—東跑馬樑—拔仙台(3767.2m)—大爺海(3590m)—大文公廟—平安寺(2780m)

D6:平安寺—羊皮溝(1000m)—鸚鴿鎮—西安

如果走不完鰲太,走一半也是可以的,比如“小鰲太”

西安—塘口村—盆景園營地—導航架—麥秸嶺—水窩子營地—桃川—西安

D1:西安—塘口村—2900營地—盆景園營地

D2:盆景園營地—鰲山大梁—導航架—麥秸嶺—水窩子營地;

D3:水窩子營地—寶河溝—魁星樓村—桃川—西安

經典太白山穿越:

西安—鸚鴿鎮—羊皮溝—平安寺—大爺海—拔仙台—跑馬樑—豬娃溝—厚畛子—西安

D1:西安—鸚鴿鎮—羊皮溝—平安寺;

D2:平安寺—明星寺—放羊寺—大文公廟;

D3:大文公廟—大爺海—拔仙台—跑馬樑—老廟子

D4:老廟子—豬娃溝—厚畛子—西安

經典鰲山穿越:

西安—塘口—2900營地—盆景園營地—導航架—練驢坡—23公里—西安

D1:西安—塘口村—2900營地—盆景園營地;

D2:盆景園營地—導航架—23公里鰲山登山口—西安

為什麼不能用直升機救援?

鰲太線路救援困難是眾所周知的,最近的下撤點,也需要一天時間,如果失去行動能力,抬著下山可能就得兩天時間。有次,一個驢友在太白山摔斷腿了,十幾個山民用了兩天時間才從山上抬下來。(一個擔架需要4到6人抬,換著抬),那麼為什麼鰲太不能用直升機救援呢?

且不說鰲太線位於南北交接地帶的特殊氣候,鰲太線路本身就屬於航空管制區是不讓穿越的,而外國人更是連太白山下的村子都去不了。

(外國人最多隻能去到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索道站)

探索固然重要

但最重要的是平安回家!

來源: 戶外探險outdoor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