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這幾個城市可能會被“掐尖”

投資 經濟參考報 HTML 小琛琛麻麻 2019-07-14

6月26日,由新華社主管的經濟參考報,花了接近一個版面,刊登了一篇出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署名的5000字長文——《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將迎來新一輪調整》。

下半年,這幾個城市可能會被“掐尖”


圖片來源:《經濟參考報》2019年6月26日刊 A6版 理論週刊;

原文鏈接:http://dz.jjckb.cn/www/pages/webpage2009/html/2019-06/26/content_54734.htm


文章從上半年全國市場的情況出發,分別提到了,影響市場的走勢的幾大因素,以及近一兩年來政策調控思路的逐步完善,到對整體市場的認知和建議。從四個方面對上半年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情況,做了一個全面的總結。在2019年即將過去的上半年之際,對於三四線城市房價感到擔憂,其背後的意義非同小可

雄文一出,直戳要害,從實際到建議,從市場到政府,從中央到地方。句句扎心,真可謂是撰文者之專業,發佈方之權威,信息量之巨大

01

“穩”字當頭,你還敢投機?


文中開篇提到,2019 年“穩房價”是基調。堅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落實城市主體責任,遏制投機炒房,是穩房價的幾大利器。

對過去半年全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給予了肯定。提到:“2019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總體呈現平穩回落態勢,各類物業銷售面積均呈負增長態勢,土地購置面積和土地成交價款均大幅下降,住宅投資熱與商辦類物業投資冷的現象仍然延續。”

從2019年1—5月份的數據來看,全國房地產:

1、銷售面積下降,銷售價格上升。

1—5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達5.6億平米,同比下降1.6%;商品房銷售額達51773億元,同比增長6.1%。今年的前五個月商品房平均售價為9325元/平米,同比增速為7.8%,同比漲幅回落0.8個百分點。商品房均價與2018年全年相比上漲6.7%,漲幅回落2.86個百分點。


2、土地購置和成交雙雙下挫。

1—5月份,房企的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33.2%,創1998年以來的最大跌幅,土地成交價款同比下降35.6%,創2004年以來的最大跌幅。由於土地價格是形成商品房價格的基礎要素,其漲跌在滯後1-2年後將反映到商品房市場。因此短期內,土地市場對新建商品房市場價格有拉低作用


3、住宅投資撐起整個房地產市場。

1—5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1.2%,其中,住宅投資同比增長16.3%,而辦公樓和商業的投資增速分別為-3.6%和-9.7%。


上半年的房地產市場特點突出表現為:銷售面積下滑,市場成交明顯乏力,銷售價格雖有所上升,但漲幅明顯回落。整體表現為:商品住房銷售將進一步回落

土地作為房地產開發的首要條件,拿地面積和金額的雙重下挫,體現的是開發商對房地產市場投資意願的明顯放緩。放緩拿地將意味著對未來市場的發展形成較大的下行壓力

同時在整體情況放緩的背景下,住宅投資的依然顯得比較強勁,其背後的邏輯是住宅市場依然沒有得以飽和,城鎮化背景下的剛性需求依然存在著缺口

總的來看,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依舊處於較高位水平,但投資增速將進一步回調。預期2019年房地產市場平穩調整態勢不會發生實質性的轉變。

整體事態不會有大的變化,並不意味著這個市場停滯不前。在保持整體“穩房價”的同時,難免會出現或這樣或那樣的區域性問題。

主要集中在這樣幾點上:

第一、城市極化帶來的部分城市房價上漲過快。

如果城市房價的上漲是有基本面支撐,那風險相對是可控的;如果城市房價的上漲並沒有基本面支撐,純粹由預期來支撐,那就是泡沫,需要加強風險防範。


第二、棚改退出部分中小城市的市場隱憂顯現。

隨著去庫存、棚戶區改造政策的收緊、中小城市市場飽和度的增加,缺乏人口和產業支撐的中小城市,房地產市場風險將有所提升。


第三、收縮型城市面臨房地產價格下跌的可能。

對於有收縮跡象的城市在要避免增量規劃,逐步轉為存量規劃,甚至減量規劃。將城市發展重點轉向現有存量土地的再開發,依據城市發展環境與自身優勢,調整城市的性質與功能。


第四,住房租賃市場或面臨集體土地入市衝擊。

在未來幾年,隨著集體土地租賃住房用地的供給與集體土地租賃住房的建設,相當數量的新增租賃房源將集中入市,這將給當地的住房租賃市場帶來不小的衝擊。


第五、土地市場成交下降或使地方財政收入承壓。

2019年1至5月份,國有土地出讓收入同比下降6.0%,且自2019年起國有土地出讓收入就一直處於負增長。如果土地市場成交繼續保持下行的態勢,財政收入減少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四線為主的中型城市或中小型城市。這些城市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城市產業單一,基礎設施配套匱乏。城市化的發展進程不能停滯,房地產市場綁架了城市發展,土地出讓也成為了區域財政的支柱。

02

一二線、適度加大土地供應

三四線、確保無系統性風險


“住房不炒”的理念貫穿全國上下,過熱的會打壓,遇冷的會刺激,背後釋放的是“穩定壓倒一切”基本定調。

一二線城市過熱,可以通過行政手段抑制過熱的行情,房地產的這個發動機停止了,還有其他幾個發動機可以支撐一段時間。

三四線城市過熱,它可不同於一二線城市,本就產業單一,房地產的發動機帶著城市高速發展。市場過熱說明這個城市的剛性需求很旺盛,各方面資金都會流入房地產市場。一旦去抑制這過熱的市場,開發商的回款資金就會緊張,城市的發展就會停滯。

更承受不起房地產市場的遇冷,搞不好還真的會出現資金鍊問題。如果任由其發展,帶來的必定是高房價的泡沫。

對於熱點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發展,文中也提出了整體建議。

對於熱點城市:防止房價過快的上漲的是加大土地供應。當前土地市場投資熱度已經有一定的緩解,土拍溢價率明顯回落。但要維持地價的平穩,關鍵還是要適度加大熱點城市的土地供應,促使土地市場供求平衡,真正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標。

對於三四線城市:防止因城市房價急速下跌引發的系統性風險。大部分已完成去庫存的三四線城市,將逐步退出或減少貨幣化安置。因此,部分三四線城市可能會逐漸步入降溫的通道之中,房地產市場有可能會進入新一輪的調整期。房地產市場應重點防範部分三四線城市價格快速下跌的風險。

03

這幾個城市可能會被“掐尖”


進入六月份以來,先後打了兩個冒尖的城市,東莞和西安,五月七十城房價走勢也符合預期,四線小城恩施房價稍有反轉趨勢也被“止跌令”的“救市”決定,做了個鋪墊,深圳的土拍,更是通過限價和配建保障性住房一舉兩得的方式也,相對較好了解決了一批熱點城市的土地供應問題。

整體來看,在不出現特殊情況下,今年的6月份幾個城市的調控政策,將會是2019年下半年到未來一年內的指導方向。對一二線城市過份看好的城市,不要過於樂觀了,對三四線持續看空的城市,也不要太過悲觀

與其擔憂房價短期內會不會上漲,還不如將心思放在哪些城市房價會被“掐尖”抑制過熱。

符合這三點的,可以稍微留意一下:

1、短期內漲幅比較大的城市;2、長週期持續性上漲的城市;3、買房門檻較低(沒有限購)的城市。


如:

一二線熱點城市裡邊的:蘇州、無錫、大連、廈門等城市。三四線熱點城市裡邊的:西寧、秦皇島、大理等城市。


它們幾乎同時符合以上三點,很有可能將會是下一個被“掐尖”的對象

伴隨著一二線城市市場過熱,外加各種限購限貸政策的出臺,大城市購房門檻的水漲船高。與此同時,城鎮化背景下的農民進城意願加速,“返鄉置業”一詞迅速成為遊走在大城市和農村老家之間,眾多中低收入群體的集體選擇,加上近年來的貨幣化安置,一同帶動了三四線城市快速上漲。

哪裡有機會,哪裡就會有資本的流動。樓市的調控,主旨就是針對市場的投機行為,三四線城市房價,已經瘋漲過一波了的,就別指望還會有下一波的瘋漲,除了個別一直被低估,或被上邊特別點名的城市。沒漲過的也不要抱有會“瘋漲”的念頭,即使有讓其上漲的支撐面,上邊也不見得任其暴漲或暴跌,平穩健康發展是接下來至少一年半的首要任務。如果自己所在三四線城市房價漲了,記住那不是你的眼光獨到,那一定是上天對你的眷顧。

至於任由其三四線城市下跌,更是不可能,城鎮化的進程,接下來還得靠三四線城市的支持呢!

下半年的調控思路是:市場過熱,要壓,市場遇冷,要託

整體可控方能實現“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