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愛幾隻股'

"

【付之一笑】

深入瞭解一個人,認可對方並且寬容、體諒對方,才能相攜相扶、走完一生;深入瞭解一隻股票,動態跟蹤它、透徹瞭解它,才敢於長期持有。

付建利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人。而到了資訊如此發達的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反而變得不那麼牢固,甚至變得朝秦暮楚、見異思遷,愛情和婚姻的紐帶變得很不牢固。在股市上,從無數成功投資者的案例來看,往往是“一生只炒幾隻股”的人,賺到了大錢,比如堅定持有貴州茅臺的投資者,在茅臺昨日收盤突破1100元之際,再一次收穫“時間的玫瑰”,反而是那些換手率高、頻繁追熱點或換股的投資者,很容易丟了西瓜撿了芝麻。昨日,貴州茅臺收於1104元,漲幅3.56%、市值1.39萬億、市盈率35倍、市淨率12倍,貴州茅臺的股價再創歷史新高,茅臺的走勢超過了太多投資者的預期,讓無數的投資者後悔不迭,與此同時,又有不少投資者從茅臺股價的迭創新高中收穫了財務的自由。我在此絕無推薦貴州茅臺之意,只是想通過貴州茅臺這一案例,反思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和交易習慣,到底該從哪些方面發生改變。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堅定持有貴州茅臺的人,一般都是價值投資者,而且一般換手率都比較低,很多甚至是“一生只炒幾隻股”。比如前幾天和一位投資高手交流,他20多年的股齡,主要也就持有貴州茅臺、格力電器、海康威視等幾隻股票,當然,他也會用少數資金偶爾去做一些激進型投資,比如追熱點,但這主要是為了增加盤感。

這位投資高手的感悟是:在個人的能力範圍內,一生能夠挖掘的好股票確實不會太多,既然是好股票,就要老老實實捂著,因為優秀的公司,只要不出現大的黑天鵝事件,大概率會持續優秀下去,投資者需要的,就是耐心和信心。筆者的另一位朋友,32歲時做到了海關的副處級幹部,但天生愛闖的他最終辭職,投身私募,2015年幾乎全倉買入貴州茅臺,並堅定持有至今,這一戰,讓他實現了財務自由,也讓他的私募事業有了相當好的“收成”。

在A股市場,真正在股市上收穫滿滿的投資者,你去調查他過去的持倉經歷,會驚人地發現,大多逃不開萬科A、格力電器、貴州茅臺、海康威視、五糧液、恆瑞醫藥、伊利股份、雲南白藥、福耀玻璃、海螺水泥、片仔癀等大牛股,這些股票有的漲幅逾百倍,大多數時候,這些牛股都沒有那麼“性感”的故事可講,但它們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大週期一直穩健增長、現金流充沛、管理層優秀,太多的投資者都買過這些牛股,但在股價的漲跌中,無數人遺憾地提早“下車”,與這些牛股作別。只有少數投資者,經歷了歲月的淬鍊和股價起伏帶來的“折磨”,以信心和耐心堅定持有這些股票,最終帶來的是別樣的人生風景。

也許我們現在覺得貴的資產,十年之後再回過頭來看,現在可能就是一個極佳的買點。優質的資產、優良的股票,哪怕稍微貴一點,也遠甚於買一隻估值便宜的爛資產、爛股票,投資者只有想明白了這一點,才能在“貴”與“便宜”之間做好取捨。當然,投資永遠講究的是性價比,再好的業績,如果估值明顯出現了泡沫,投資者也必須等到股價跌到了合理估值水平時才能擇機買入,只不過,好股票的“便宜價格”出現的時機,往往都是行業或公司發生重大利空甚至是黑天鵝事件的時候,比如白酒行業的塑化劑風波、乳業的三聚氰胺事件,這個時候,大部分投資者陷入情緒的恐懼之中,很難克服自己人性中固有的恐懼弱點而大膽買入。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很多都是逆向投資者。

持有好股票,光有信心和耐心是不夠的,最根本的,還是取決於你對看好的股票是否有深入研究。重倉茅臺並且堅定持有的投資者,不僅平時會密切跟蹤白酒行業和茅臺的業績,還會對白酒行業的歷史、中國的酒文化做深入瞭解和研究,很多人還會每年都親自參加貴州茅臺的股東大會,藝高人膽大,唯有對看好的資產深入瞭解,願意花“笨功夫”去不斷研究,才敢於長期持有,價值投資固然是“長期持有”,但絕不是傻瓜式的長期持有,對優質資產的長期持有,是以對優質資產的動態跟蹤、深入瞭解為前提的。

深入瞭解一個人,認可對方並且寬容、體諒對方,才能相攜相扶、走完一生;深入瞭解一隻股票,動態跟蹤它、透徹瞭解它,才敢於長期持有,一生只愛幾隻股。

(作者系證券時報記者)

來源: 證券時報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