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摩”成功 A股的變與不變

投資 美股 亞洲 韓國 金融界 2017-06-26

“入摩”成功,A股在國際化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從2013年到2017年,A股連續四年衝關MSCI的過程,實際上也是A股以開放倒逼內部改革的歷程。雖然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是在一年之後,但對外開放的進程已經不可逆轉,長期來看這一進程將深刻影響每一位投資者的操作。

“入摩”帶來三方面變化

從A股“入摩”消息發佈後來看,滬深兩市在6月21日(週三)當天全面收紅,而同屬亞洲的韓國、臺灣、香港股市則在當天有所回落,明顯和A股“入摩”擠壓亞洲其它地區股市有關,也反映出未來國際資金的動向,即從其它亞洲新興市場股市抽出部分資金投入A股市場。筆者預計,長期來看,A股的變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引入更多的長線資金。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之後,A股將迎來更多的外資。從2003年引入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以來,外資在A股市場上的風格總體而言比較穩健,偏好業績較好、穩定發展的白馬股,同時持股週期也比較長,某種程度上屬於價值投資型。而“入摩”之後,A股將迎來更大批量的外資,和之前的QFII以主動型投資為主不同,這批外資更多地是追蹤指數的被動型配置,某種程度上相當於“雙規資金”——在規定的時間買入規定的股票。在明年6月正式“入摩”初期,這批被動配置型的資金將進入A股市場,沉澱下來,成為長線資金。

2,引導市場風格轉變。此次MSCI初始納入中國A股的222只大盤股,約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0.73%的權重,雖然比重不大,但也為將來的上調留下了空間。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外資的話語權將有所提升,其偏好白馬股的穩健風格也將對A股產生積極影響。從“入摩”前兩個月來看,“漂亮50”走勢強勁,某種程度上也是擴大開放引導市場風格轉變的前奏。

3,未來A股受境外股市的影響將更大。以往A股市場因為開放程度較低,往往有特立獨行的走勢出現,甚至在外圍股市大跌之時低開高走。今後隨著外資參與程度加深,國際資金的全球配置流動將影響A股市場。影響程度的多少,和外資持股比例的高低密切相關。

A股蛻變不會一步到位

“入摩”的影響偏重長期,而從中短期來看,A股仍然會有自己的“中國特色”,並不會一步到位完成蛻變。“入摩”之後A股的不變可歸結為以下兩方面:

1,A股依然會維持自身的波動節奏。從其他國家地區股市的表現看,在“入摩”之後都會出現一波比較好的行情。以同屬亞洲的臺灣和韓國為例,加入MSCI指數一年時間裡,臺灣加權指數大漲了40%,市值增長了27%;韓國股市在首次被納入(20%)後的3年裡,股指大漲65%,市值增加了79%,交易量上升了153%,外資交易佔比從1%漲至了3.8%(附圖)。但不容忽視的是A股市場體量大,同樣的外資進入A股的影響遠比其他地區的股市要小得多,未來A股有較大可能演繹成類似美國股市的格局:外資比例增加,但依然以本土資金為主導。

2,決定A股資金流向的依然是國內因素。從A股對外開放的進程來看,早在2003年就已經推出QFII制度,一度帶來了局部價值投資的潮流,典型的代表如“五朵金花”。和當時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現在的“漂亮50”領漲,也和“五朵金花”一樣有內外因素的迭加,既有外資進入帶來的風格引導,也有國內機構“抱團取暖”的需求。而從更長的週期角度來看,國內的政策導向對A股影響更大。2005~2007年的牛市,和股權分置改革密不可分;2014~2015年創業板牛市,也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導向有關。因此,未來外資喜好的“價值投資、長期持有”的風格,能否成為A股的主流風格,和政策引導存在很大的正相關性。

面對A股對外開放的大趨勢,長期看A股將逐步向“二八效應”靠攏,也就是20%的優質股將吸引80%資金的關注。對散戶投資者來說,只有積極適應這種變化,將主要精力參與到優質股的投資來,才能在不斷洗牌的市場中存活下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