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

在上海浦東,和上汽通用幾公里之隔的便是通用汽車中國的總部。

作為一個深度國產化的美國品牌,通用在華銷售的進口車型屈指可數,賣車顯然不是通用中國的首要任務。在這裡,前瞻技術研發是通用紮根中國的一項重要課題。

耗時三年,2012 年,通用汽車中國前瞻科研中心全面落成,科研中心由科學研究院、前瞻設計中心、工程中心三部分組成。前瞻科研中心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基礎材料再到電池材料的驗證、設計未來概念車以及怎麼把全球技術本土化。

在設計和工程領域,前瞻科研中心與 1997 年成立的合資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進行資源互補,而在材料研究和電池材料驗證方面的功能是通用前瞻科研中心所獨有的。前瞻科研中心既要關注全球的技術趨勢,也要關注中國特色的市場需求。

總而言之,這裡的科學研究都是面向未來的,更是面向中國的。

曾在英特爾任職 15 年,在世界電子通信領域頗有建樹的杜江凌博士是通用汽車中國科學研究院的首任院長,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呆就是十年。在他的帶領下,通用立下了一個宏大的目標:未來 5-15 年內實現顛覆性創新。

他向董車會介紹,目前通用研究院的科研人員 100% 為本土人才,其中博士以上學位超過一半。

"

在上海浦東,和上汽通用幾公里之隔的便是通用汽車中國的總部。

作為一個深度國產化的美國品牌,通用在華銷售的進口車型屈指可數,賣車顯然不是通用中國的首要任務。在這裡,前瞻技術研發是通用紮根中國的一項重要課題。

耗時三年,2012 年,通用汽車中國前瞻科研中心全面落成,科研中心由科學研究院、前瞻設計中心、工程中心三部分組成。前瞻科研中心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基礎材料再到電池材料的驗證、設計未來概念車以及怎麼把全球技術本土化。

在設計和工程領域,前瞻科研中心與 1997 年成立的合資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進行資源互補,而在材料研究和電池材料驗證方面的功能是通用前瞻科研中心所獨有的。前瞻科研中心既要關注全球的技術趨勢,也要關注中國特色的市場需求。

總而言之,這裡的科學研究都是面向未來的,更是面向中國的。

曾在英特爾任職 15 年,在世界電子通信領域頗有建樹的杜江凌博士是通用汽車中國科學研究院的首任院長,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呆就是十年。在他的帶領下,通用立下了一個宏大的目標:未來 5-15 年內實現顛覆性創新。

他向董車會介紹,目前通用研究院的科研人員 100% 為本土人才,其中博士以上學位超過一半。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在學新聞傳播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記住新聞六要素五個 “W” 和一個 “H” 就能寫出一篇合格的稿件。關於創新,杜江凌博士說,他們的科學家自己也有一套 “A、S、T” 的法則:

1、Aha Moment. 堅持 “第一性原理” 的科學家會從技術的理論源頭尋求創新,他們每次提出的科學假設或者絕妙的想法都是靈光一現的 Aha Moment;

2、So What? 新發現的意義在哪?那就需要科學家從市場需求、成本、應用等多個角度來評估它的商業潛力;

3、Then What? 接下來,具備創業精神的科學家會和供應商一起對創新技術進行驗證,最終找到應用解決方案,造福消費者;

基於這套創新法則,通用的科研團隊收穫頗豐。

杜江凌博士介紹,他們的電池團隊在實驗室裡發明了一種擁有超高的低溫功率特性和優異的高溫耐久性的新型高功率電池,應用前景巨大,即可以使用在通用汽車的產品上,甚至可以拓展到汽車之外的行業中。

目前這一技術已經被正式授權給了兩家國際電池供應商進行量產,進入市場指日可待。

"

在上海浦東,和上汽通用幾公里之隔的便是通用汽車中國的總部。

作為一個深度國產化的美國品牌,通用在華銷售的進口車型屈指可數,賣車顯然不是通用中國的首要任務。在這裡,前瞻技術研發是通用紮根中國的一項重要課題。

耗時三年,2012 年,通用汽車中國前瞻科研中心全面落成,科研中心由科學研究院、前瞻設計中心、工程中心三部分組成。前瞻科研中心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基礎材料再到電池材料的驗證、設計未來概念車以及怎麼把全球技術本土化。

在設計和工程領域,前瞻科研中心與 1997 年成立的合資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進行資源互補,而在材料研究和電池材料驗證方面的功能是通用前瞻科研中心所獨有的。前瞻科研中心既要關注全球的技術趨勢,也要關注中國特色的市場需求。

總而言之,這裡的科學研究都是面向未來的,更是面向中國的。

曾在英特爾任職 15 年,在世界電子通信領域頗有建樹的杜江凌博士是通用汽車中國科學研究院的首任院長,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呆就是十年。在他的帶領下,通用立下了一個宏大的目標:未來 5-15 年內實現顛覆性創新。

他向董車會介紹,目前通用研究院的科研人員 100% 為本土人才,其中博士以上學位超過一半。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在學新聞傳播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記住新聞六要素五個 “W” 和一個 “H” 就能寫出一篇合格的稿件。關於創新,杜江凌博士說,他們的科學家自己也有一套 “A、S、T” 的法則:

1、Aha Moment. 堅持 “第一性原理” 的科學家會從技術的理論源頭尋求創新,他們每次提出的科學假設或者絕妙的想法都是靈光一現的 Aha Moment;

2、So What? 新發現的意義在哪?那就需要科學家從市場需求、成本、應用等多個角度來評估它的商業潛力;

3、Then What? 接下來,具備創業精神的科學家會和供應商一起對創新技術進行驗證,最終找到應用解決方案,造福消費者;

基於這套創新法則,通用的科研團隊收穫頗豐。

杜江凌博士介紹,他們的電池團隊在實驗室裡發明了一種擁有超高的低溫功率特性和優異的高溫耐久性的新型高功率電池,應用前景巨大,即可以使用在通用汽車的產品上,甚至可以拓展到汽車之外的行業中。

目前這一技術已經被正式授權給了兩家國際電池供應商進行量產,進入市場指日可待。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包括電池在內,通用科學研究院已經完成了 “三電” 佈局,中國實驗室已經是通用汽車全球最先進的用於電機與電控研究的實驗室之一了。

"

在上海浦東,和上汽通用幾公里之隔的便是通用汽車中國的總部。

作為一個深度國產化的美國品牌,通用在華銷售的進口車型屈指可數,賣車顯然不是通用中國的首要任務。在這裡,前瞻技術研發是通用紮根中國的一項重要課題。

耗時三年,2012 年,通用汽車中國前瞻科研中心全面落成,科研中心由科學研究院、前瞻設計中心、工程中心三部分組成。前瞻科研中心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基礎材料再到電池材料的驗證、設計未來概念車以及怎麼把全球技術本土化。

在設計和工程領域,前瞻科研中心與 1997 年成立的合資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進行資源互補,而在材料研究和電池材料驗證方面的功能是通用前瞻科研中心所獨有的。前瞻科研中心既要關注全球的技術趨勢,也要關注中國特色的市場需求。

總而言之,這裡的科學研究都是面向未來的,更是面向中國的。

曾在英特爾任職 15 年,在世界電子通信領域頗有建樹的杜江凌博士是通用汽車中國科學研究院的首任院長,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呆就是十年。在他的帶領下,通用立下了一個宏大的目標:未來 5-15 年內實現顛覆性創新。

他向董車會介紹,目前通用研究院的科研人員 100% 為本土人才,其中博士以上學位超過一半。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在學新聞傳播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記住新聞六要素五個 “W” 和一個 “H” 就能寫出一篇合格的稿件。關於創新,杜江凌博士說,他們的科學家自己也有一套 “A、S、T” 的法則:

1、Aha Moment. 堅持 “第一性原理” 的科學家會從技術的理論源頭尋求創新,他們每次提出的科學假設或者絕妙的想法都是靈光一現的 Aha Moment;

2、So What? 新發現的意義在哪?那就需要科學家從市場需求、成本、應用等多個角度來評估它的商業潛力;

3、Then What? 接下來,具備創業精神的科學家會和供應商一起對創新技術進行驗證,最終找到應用解決方案,造福消費者;

基於這套創新法則,通用的科研團隊收穫頗豐。

杜江凌博士介紹,他們的電池團隊在實驗室裡發明了一種擁有超高的低溫功率特性和優異的高溫耐久性的新型高功率電池,應用前景巨大,即可以使用在通用汽車的產品上,甚至可以拓展到汽車之外的行業中。

目前這一技術已經被正式授權給了兩家國際電池供應商進行量產,進入市場指日可待。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包括電池在內,通用科學研究院已經完成了 “三電” 佈局,中國實驗室已經是通用汽車全球最先進的用於電機與電控研究的實驗室之一了。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科研團隊先在實驗室對電池進行化學成分和單體設計等研究,再到實驗生產製造原型電池,緊接著進行 3-5 年的驗證及產品化工作。最後和供應商一起,把研究成果進行量產。

需要注意的是,實驗室只負責前瞻研究和產品驗證,並不是自研自產電池和供應商搶飯碗。

不過有一說一,作為全球首款量產電動汽車 EV1 的締造者,通用在電動車領域起步很早,但發力很慢。

通用汽車中國總裁錢惠康這樣迴應道:“安全是通用汽車的重中之重。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是確保我們電動車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只有這樣才能逐漸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信心。與此同時,我們也通過技術攻堅不斷降低電池成本。”

"

在上海浦東,和上汽通用幾公里之隔的便是通用汽車中國的總部。

作為一個深度國產化的美國品牌,通用在華銷售的進口車型屈指可數,賣車顯然不是通用中國的首要任務。在這裡,前瞻技術研發是通用紮根中國的一項重要課題。

耗時三年,2012 年,通用汽車中國前瞻科研中心全面落成,科研中心由科學研究院、前瞻設計中心、工程中心三部分組成。前瞻科研中心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基礎材料再到電池材料的驗證、設計未來概念車以及怎麼把全球技術本土化。

在設計和工程領域,前瞻科研中心與 1997 年成立的合資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進行資源互補,而在材料研究和電池材料驗證方面的功能是通用前瞻科研中心所獨有的。前瞻科研中心既要關注全球的技術趨勢,也要關注中國特色的市場需求。

總而言之,這裡的科學研究都是面向未來的,更是面向中國的。

曾在英特爾任職 15 年,在世界電子通信領域頗有建樹的杜江凌博士是通用汽車中國科學研究院的首任院長,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呆就是十年。在他的帶領下,通用立下了一個宏大的目標:未來 5-15 年內實現顛覆性創新。

他向董車會介紹,目前通用研究院的科研人員 100% 為本土人才,其中博士以上學位超過一半。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在學新聞傳播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記住新聞六要素五個 “W” 和一個 “H” 就能寫出一篇合格的稿件。關於創新,杜江凌博士說,他們的科學家自己也有一套 “A、S、T” 的法則:

1、Aha Moment. 堅持 “第一性原理” 的科學家會從技術的理論源頭尋求創新,他們每次提出的科學假設或者絕妙的想法都是靈光一現的 Aha Moment;

2、So What? 新發現的意義在哪?那就需要科學家從市場需求、成本、應用等多個角度來評估它的商業潛力;

3、Then What? 接下來,具備創業精神的科學家會和供應商一起對創新技術進行驗證,最終找到應用解決方案,造福消費者;

基於這套創新法則,通用的科研團隊收穫頗豐。

杜江凌博士介紹,他們的電池團隊在實驗室裡發明了一種擁有超高的低溫功率特性和優異的高溫耐久性的新型高功率電池,應用前景巨大,即可以使用在通用汽車的產品上,甚至可以拓展到汽車之外的行業中。

目前這一技術已經被正式授權給了兩家國際電池供應商進行量產,進入市場指日可待。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包括電池在內,通用科學研究院已經完成了 “三電” 佈局,中國實驗室已經是通用汽車全球最先進的用於電機與電控研究的實驗室之一了。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科研團隊先在實驗室對電池進行化學成分和單體設計等研究,再到實驗生產製造原型電池,緊接著進行 3-5 年的驗證及產品化工作。最後和供應商一起,把研究成果進行量產。

需要注意的是,實驗室只負責前瞻研究和產品驗證,並不是自研自產電池和供應商搶飯碗。

不過有一說一,作為全球首款量產電動汽車 EV1 的締造者,通用在電動車領域起步很早,但發力很慢。

通用汽車中國總裁錢惠康這樣迴應道:“安全是通用汽車的重中之重。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是確保我們電動車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只有這樣才能逐漸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信心。與此同時,我們也通過技術攻堅不斷降低電池成本。”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可見保證足夠安全、降低產品成本是擺在通用面前的長久課題,種種不確定性讓這家百年車企不敢輕易冒進。

言歸正傳,先進材料研究上的突破不止電池一項,更讓通用中國引以為傲的一項創新要屬 “胡鉻合金”。這是一種高性能、輕量化的鋁合金材料,由通用材料科學家胡斌發明,所以以他的姓氏命名。

"

在上海浦東,和上汽通用幾公里之隔的便是通用汽車中國的總部。

作為一個深度國產化的美國品牌,通用在華銷售的進口車型屈指可數,賣車顯然不是通用中國的首要任務。在這裡,前瞻技術研發是通用紮根中國的一項重要課題。

耗時三年,2012 年,通用汽車中國前瞻科研中心全面落成,科研中心由科學研究院、前瞻設計中心、工程中心三部分組成。前瞻科研中心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基礎材料再到電池材料的驗證、設計未來概念車以及怎麼把全球技術本土化。

在設計和工程領域,前瞻科研中心與 1997 年成立的合資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進行資源互補,而在材料研究和電池材料驗證方面的功能是通用前瞻科研中心所獨有的。前瞻科研中心既要關注全球的技術趨勢,也要關注中國特色的市場需求。

總而言之,這裡的科學研究都是面向未來的,更是面向中國的。

曾在英特爾任職 15 年,在世界電子通信領域頗有建樹的杜江凌博士是通用汽車中國科學研究院的首任院長,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呆就是十年。在他的帶領下,通用立下了一個宏大的目標:未來 5-15 年內實現顛覆性創新。

他向董車會介紹,目前通用研究院的科研人員 100% 為本土人才,其中博士以上學位超過一半。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在學新聞傳播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記住新聞六要素五個 “W” 和一個 “H” 就能寫出一篇合格的稿件。關於創新,杜江凌博士說,他們的科學家自己也有一套 “A、S、T” 的法則:

1、Aha Moment. 堅持 “第一性原理” 的科學家會從技術的理論源頭尋求創新,他們每次提出的科學假設或者絕妙的想法都是靈光一現的 Aha Moment;

2、So What? 新發現的意義在哪?那就需要科學家從市場需求、成本、應用等多個角度來評估它的商業潛力;

3、Then What? 接下來,具備創業精神的科學家會和供應商一起對創新技術進行驗證,最終找到應用解決方案,造福消費者;

基於這套創新法則,通用的科研團隊收穫頗豐。

杜江凌博士介紹,他們的電池團隊在實驗室裡發明了一種擁有超高的低溫功率特性和優異的高溫耐久性的新型高功率電池,應用前景巨大,即可以使用在通用汽車的產品上,甚至可以拓展到汽車之外的行業中。

目前這一技術已經被正式授權給了兩家國際電池供應商進行量產,進入市場指日可待。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包括電池在內,通用科學研究院已經完成了 “三電” 佈局,中國實驗室已經是通用汽車全球最先進的用於電機與電控研究的實驗室之一了。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科研團隊先在實驗室對電池進行化學成分和單體設計等研究,再到實驗生產製造原型電池,緊接著進行 3-5 年的驗證及產品化工作。最後和供應商一起,把研究成果進行量產。

需要注意的是,實驗室只負責前瞻研究和產品驗證,並不是自研自產電池和供應商搶飯碗。

不過有一說一,作為全球首款量產電動汽車 EV1 的締造者,通用在電動車領域起步很早,但發力很慢。

通用汽車中國總裁錢惠康這樣迴應道:“安全是通用汽車的重中之重。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是確保我們電動車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只有這樣才能逐漸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信心。與此同時,我們也通過技術攻堅不斷降低電池成本。”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可見保證足夠安全、降低產品成本是擺在通用面前的長久課題,種種不確定性讓這家百年車企不敢輕易冒進。

言歸正傳,先進材料研究上的突破不止電池一項,更讓通用中國引以為傲的一項創新要屬 “胡鉻合金”。這是一種高性能、輕量化的鋁合金材料,由通用材料科學家胡斌發明,所以以他的姓氏命名。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據介紹,這種材料具有超高的延展性和抗拉強度,已經被應用於凱迪拉克北美車型 CT6 V-Sport 和最近剛剛發佈的 2020 款科爾維特 Stingray 中置發動機支架座。

未來,這種新材料的應用前景廣闊,比如高度一體化成型、具備能量吸收能力的零部件。通用汽車正在和多家供應商共同研究,推廣胡鉻合金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遠程激光柔性焊接技術一起,胡鉻合金已被列為通用汽車的顛覆式創新。

什麼是遠程激光柔性焊接技術?指無需對鋅層進行預處理,就可將兩塊鍍鋅鋼板一次性焊接在一起。與傳統的電阻點焊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50%焊接速度提升 3 至 4 倍操作空間需求降低 50% 至 70%

作為電子通信領域的資深專家,杜江凌博士對 V2X 車聯網感觸頗深,通用汽車對這項智能網聯汽車的關鍵技術也尤為重視。通用委任杜江凌這樣的 “IT 科學家” 於科學研究院院長這樣的職位,用意明顯。

"

在上海浦東,和上汽通用幾公里之隔的便是通用汽車中國的總部。

作為一個深度國產化的美國品牌,通用在華銷售的進口車型屈指可數,賣車顯然不是通用中國的首要任務。在這裡,前瞻技術研發是通用紮根中國的一項重要課題。

耗時三年,2012 年,通用汽車中國前瞻科研中心全面落成,科研中心由科學研究院、前瞻設計中心、工程中心三部分組成。前瞻科研中心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基礎材料再到電池材料的驗證、設計未來概念車以及怎麼把全球技術本土化。

在設計和工程領域,前瞻科研中心與 1997 年成立的合資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進行資源互補,而在材料研究和電池材料驗證方面的功能是通用前瞻科研中心所獨有的。前瞻科研中心既要關注全球的技術趨勢,也要關注中國特色的市場需求。

總而言之,這裡的科學研究都是面向未來的,更是面向中國的。

曾在英特爾任職 15 年,在世界電子通信領域頗有建樹的杜江凌博士是通用汽車中國科學研究院的首任院長,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呆就是十年。在他的帶領下,通用立下了一個宏大的目標:未來 5-15 年內實現顛覆性創新。

他向董車會介紹,目前通用研究院的科研人員 100% 為本土人才,其中博士以上學位超過一半。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在學新聞傳播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記住新聞六要素五個 “W” 和一個 “H” 就能寫出一篇合格的稿件。關於創新,杜江凌博士說,他們的科學家自己也有一套 “A、S、T” 的法則:

1、Aha Moment. 堅持 “第一性原理” 的科學家會從技術的理論源頭尋求創新,他們每次提出的科學假設或者絕妙的想法都是靈光一現的 Aha Moment;

2、So What? 新發現的意義在哪?那就需要科學家從市場需求、成本、應用等多個角度來評估它的商業潛力;

3、Then What? 接下來,具備創業精神的科學家會和供應商一起對創新技術進行驗證,最終找到應用解決方案,造福消費者;

基於這套創新法則,通用的科研團隊收穫頗豐。

杜江凌博士介紹,他們的電池團隊在實驗室裡發明了一種擁有超高的低溫功率特性和優異的高溫耐久性的新型高功率電池,應用前景巨大,即可以使用在通用汽車的產品上,甚至可以拓展到汽車之外的行業中。

目前這一技術已經被正式授權給了兩家國際電池供應商進行量產,進入市場指日可待。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包括電池在內,通用科學研究院已經完成了 “三電” 佈局,中國實驗室已經是通用汽車全球最先進的用於電機與電控研究的實驗室之一了。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科研團隊先在實驗室對電池進行化學成分和單體設計等研究,再到實驗生產製造原型電池,緊接著進行 3-5 年的驗證及產品化工作。最後和供應商一起,把研究成果進行量產。

需要注意的是,實驗室只負責前瞻研究和產品驗證,並不是自研自產電池和供應商搶飯碗。

不過有一說一,作為全球首款量產電動汽車 EV1 的締造者,通用在電動車領域起步很早,但發力很慢。

通用汽車中國總裁錢惠康這樣迴應道:“安全是通用汽車的重中之重。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是確保我們電動車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只有這樣才能逐漸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信心。與此同時,我們也通過技術攻堅不斷降低電池成本。”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可見保證足夠安全、降低產品成本是擺在通用面前的長久課題,種種不確定性讓這家百年車企不敢輕易冒進。

言歸正傳,先進材料研究上的突破不止電池一項,更讓通用中國引以為傲的一項創新要屬 “胡鉻合金”。這是一種高性能、輕量化的鋁合金材料,由通用材料科學家胡斌發明,所以以他的姓氏命名。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據介紹,這種材料具有超高的延展性和抗拉強度,已經被應用於凱迪拉克北美車型 CT6 V-Sport 和最近剛剛發佈的 2020 款科爾維特 Stingray 中置發動機支架座。

未來,這種新材料的應用前景廣闊,比如高度一體化成型、具備能量吸收能力的零部件。通用汽車正在和多家供應商共同研究,推廣胡鉻合金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遠程激光柔性焊接技術一起,胡鉻合金已被列為通用汽車的顛覆式創新。

什麼是遠程激光柔性焊接技術?指無需對鋅層進行預處理,就可將兩塊鍍鋅鋼板一次性焊接在一起。與傳統的電阻點焊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50%焊接速度提升 3 至 4 倍操作空間需求降低 50% 至 70%

作為電子通信領域的資深專家,杜江凌博士對 V2X 車聯網感觸頗深,通用汽車對這項智能網聯汽車的關鍵技術也尤為重視。通用委任杜江凌這樣的 “IT 科學家” 於科學研究院院長這樣的職位,用意明顯。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通用在車聯網領域一直步履不停:

2016 年,通用汽車在中國首次演示 V2X 車聯網通信應用

2017 年,通用汽車參與制定的中國首部 V2X 應用層標準正式發佈

2018 年,通用汽車參與首次跨行業 C-V2X 應用演示,併發布了面向 “零擁堵” 未來的車路協同新型平臺白皮書

但杜江凌深刻地認識到, V2X 車聯網的發展不是一家之力所能夠的,需要整個行業一起推動標準的建立,需要集政府之力和各界的力量完成基礎設施的建設。

"

在上海浦東,和上汽通用幾公里之隔的便是通用汽車中國的總部。

作為一個深度國產化的美國品牌,通用在華銷售的進口車型屈指可數,賣車顯然不是通用中國的首要任務。在這裡,前瞻技術研發是通用紮根中國的一項重要課題。

耗時三年,2012 年,通用汽車中國前瞻科研中心全面落成,科研中心由科學研究院、前瞻設計中心、工程中心三部分組成。前瞻科研中心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基礎材料再到電池材料的驗證、設計未來概念車以及怎麼把全球技術本土化。

在設計和工程領域,前瞻科研中心與 1997 年成立的合資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進行資源互補,而在材料研究和電池材料驗證方面的功能是通用前瞻科研中心所獨有的。前瞻科研中心既要關注全球的技術趨勢,也要關注中國特色的市場需求。

總而言之,這裡的科學研究都是面向未來的,更是面向中國的。

曾在英特爾任職 15 年,在世界電子通信領域頗有建樹的杜江凌博士是通用汽車中國科學研究院的首任院長,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呆就是十年。在他的帶領下,通用立下了一個宏大的目標:未來 5-15 年內實現顛覆性創新。

他向董車會介紹,目前通用研究院的科研人員 100% 為本土人才,其中博士以上學位超過一半。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在學新聞傳播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記住新聞六要素五個 “W” 和一個 “H” 就能寫出一篇合格的稿件。關於創新,杜江凌博士說,他們的科學家自己也有一套 “A、S、T” 的法則:

1、Aha Moment. 堅持 “第一性原理” 的科學家會從技術的理論源頭尋求創新,他們每次提出的科學假設或者絕妙的想法都是靈光一現的 Aha Moment;

2、So What? 新發現的意義在哪?那就需要科學家從市場需求、成本、應用等多個角度來評估它的商業潛力;

3、Then What? 接下來,具備創業精神的科學家會和供應商一起對創新技術進行驗證,最終找到應用解決方案,造福消費者;

基於這套創新法則,通用的科研團隊收穫頗豐。

杜江凌博士介紹,他們的電池團隊在實驗室裡發明了一種擁有超高的低溫功率特性和優異的高溫耐久性的新型高功率電池,應用前景巨大,即可以使用在通用汽車的產品上,甚至可以拓展到汽車之外的行業中。

目前這一技術已經被正式授權給了兩家國際電池供應商進行量產,進入市場指日可待。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包括電池在內,通用科學研究院已經完成了 “三電” 佈局,中國實驗室已經是通用汽車全球最先進的用於電機與電控研究的實驗室之一了。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科研團隊先在實驗室對電池進行化學成分和單體設計等研究,再到實驗生產製造原型電池,緊接著進行 3-5 年的驗證及產品化工作。最後和供應商一起,把研究成果進行量產。

需要注意的是,實驗室只負責前瞻研究和產品驗證,並不是自研自產電池和供應商搶飯碗。

不過有一說一,作為全球首款量產電動汽車 EV1 的締造者,通用在電動車領域起步很早,但發力很慢。

通用汽車中國總裁錢惠康這樣迴應道:“安全是通用汽車的重中之重。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是確保我們電動車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只有這樣才能逐漸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信心。與此同時,我們也通過技術攻堅不斷降低電池成本。”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可見保證足夠安全、降低產品成本是擺在通用面前的長久課題,種種不確定性讓這家百年車企不敢輕易冒進。

言歸正傳,先進材料研究上的突破不止電池一項,更讓通用中國引以為傲的一項創新要屬 “胡鉻合金”。這是一種高性能、輕量化的鋁合金材料,由通用材料科學家胡斌發明,所以以他的姓氏命名。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據介紹,這種材料具有超高的延展性和抗拉強度,已經被應用於凱迪拉克北美車型 CT6 V-Sport 和最近剛剛發佈的 2020 款科爾維特 Stingray 中置發動機支架座。

未來,這種新材料的應用前景廣闊,比如高度一體化成型、具備能量吸收能力的零部件。通用汽車正在和多家供應商共同研究,推廣胡鉻合金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遠程激光柔性焊接技術一起,胡鉻合金已被列為通用汽車的顛覆式創新。

什麼是遠程激光柔性焊接技術?指無需對鋅層進行預處理,就可將兩塊鍍鋅鋼板一次性焊接在一起。與傳統的電阻點焊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50%焊接速度提升 3 至 4 倍操作空間需求降低 50% 至 70%

作為電子通信領域的資深專家,杜江凌博士對 V2X 車聯網感觸頗深,通用汽車對這項智能網聯汽車的關鍵技術也尤為重視。通用委任杜江凌這樣的 “IT 科學家” 於科學研究院院長這樣的職位,用意明顯。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通用在車聯網領域一直步履不停:

2016 年,通用汽車在中國首次演示 V2X 車聯網通信應用

2017 年,通用汽車參與制定的中國首部 V2X 應用層標準正式發佈

2018 年,通用汽車參與首次跨行業 C-V2X 應用演示,併發布了面向 “零擁堵” 未來的車路協同新型平臺白皮書

但杜江凌深刻地認識到, V2X 車聯網的發展不是一家之力所能夠的,需要整個行業一起推動標準的建立,需要集政府之力和各界的力量完成基礎設施的建設。

走進通用汽車中國,這座大樓裡的人在忙些什麼?


接下來,通用汽車風投部門將對中國那些具有技術創新及商業模式創新的創業公司進行戰略投資,風投將是通用汽車推動開放式創新的關鍵力量,擁有豐富學術以及行業背景的杜江凌將是風投項目的把關人,他本人也將此稱之為個人職業生涯下一個十年的新起點。

通用已經在開放式創新上嚐到了甜頭:

2015 年,通用聯合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寶鋼、同濟大學組建的聯合技術攻關團隊成功將 QP 鋼首次應用於全新雪佛蘭樂風 RV 車型上,實現了相關車身零部件減重 20%。這種鋼抗拉強度達到了 1000 兆帕以上,且擁有優秀的可塑性。目前新一代別克 GL8 也應用了這種先進的高強鋼材。

又比如,Super Cruise 駕駛輔助系統在美國採用的高精地圖就來自於通用投資的公司 Ushr 等等……

令人遺憾的是,通用的風投只主要聚焦在美國的初創公司。

但好消息是 “我們希望在今後十年,對中國那些具有技術創新及商業模式創新的創業公司加強戰略投資。” 杜江凌如是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