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北美大規模裁員,釋放出怎樣的信號?

通用汽車 福特汽車 工程師 新能源汽車 人工智能 童濟仁的汽車評論 2018-11-30

裁員並不一定因為效益不好,但一定是變革的前兆。

最近北美通用爆出裁員新聞,對在通用工作了12年或以上的北美員工提出了自願買斷的選項,涉及員工高達180,00人。

通常來說,裁員是在一個企業在發展嚴重受阻時才會採取的非常手段。但反觀財務報告,通用在2018年第三季度取得25億美元的淨利潤,發展勢頭良好。

一方面是靚麗的財務數據,另外一方面卻在大規模裁員,通用汽車到底怎麼了?


通用北美大規模裁員,釋放出怎樣的信號?

通用究竟為何大規模裁員?

也許有人會將通用在北美的裁員歸咎於中美之間的貿易戰,但事實上通用在北美和中國的業務已經深度融合,未來除了北美地區特色的皮卡或是較為小眾的跑車外,主流車型的會有更高的國產化率,上汽通用對於通用全球的助力也會有更強的體現。

通用北美大規模裁員,釋放出怎樣的信號?

也有人將這次裁員歸結為節省成本開支,但筆者覺得這個說法也略顯牽強。在賣掉歐寶後,通用大量的開發任務回落到通用北美總部身上,多個全新或者改型項目的持續推進開發,本身需要大量的工程師作為基礎。在這個時間點上大量裁員,並不符合情理。況且通用目前的財務狀況相對比較良好,純粹為了節約人力成本而裁員,並不能站住腳。

通用北美大規模裁員,釋放出怎樣的信號?

在筆者看來,通用此次裁員最為根本的原因,在於通用希望進行戰略轉型的迫切,即從利潤率較低的傳統制造業跳脫出來,掌握利潤率更高的軟件領域或是互聯網領域。

相對於互聯網領域而言,汽車行業的利潤率通常較低,能夠達到7%、8%已是非常出色的水平。而互聯網公司,如谷歌、百度、阿里巴巴之類,通常能達到20%甚至30%的利潤率,這是傳統汽車製造行業無法企及的。

目前汽車“新四化”之風正盛,強勢的傳統汽車公司希望能夠抓住這一契機進行轉型,從而有機會涉足更高利潤率的領域。

通用北美大規模裁員,釋放出怎樣的信號?

通用想要裁掉哪些人?

我們不妨看看通用此次裁員的人員結構。此次裁員的主要對象,多為傳統汽車行業的工程師,但與此同時,通用招聘軟件工程師的腳步非但沒有放緩,反而有加速的跡象。

裁撤掉傳統的機械、電氣類工程師,從而留出更多的崗位來招聘軟件工程師、算法工程師,甚至部分進行底層芯片研發的專業人員,顯然通用在為新能源、無人駕駛、車載互聯網等汽車發展的新領域留出更大的氣力。

通用北美大規模裁員,釋放出怎樣的信號?

傳統汽車領域,整車廠的很多部件依賴於供應商,自己並不會花大力氣的開發。但在未來新能源、自動駕駛、車載互聯等領域,如果核心部件依然受制於供應商,整車廠的話語權將會大大降低,這是由整車製造的核心及利潤空間轉移所決定。

以特斯拉為例,其除了建設總裝廠外,還有自己的超級電池工廠,為的就是不把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零部件——動力電池控制在別人手中。再以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為例,不僅涉及到激光雷達、超聲波雷達等硬件的集成,更有各種傳統器之間相互融合的問題,相關的控制算法與整車的協調也需要主機廠自己完成。這些如果全部承包,整車廠無疑將有淪為代工廠的巨大風險。因此我們才看到,無論通用或是福特,都在斥巨資收購初創公司,希望快速掌握無人駕駛集成控制算法。

通用北美大規模裁員,釋放出怎樣的信號?

與通用裁員同期,還傳出北美福特裁員的消息。相比於通用的主動為之,福特則有些不得不為的意味。面對不斷下跌的股價,以及在中國、歐洲市場的衰退,福特急需通過裁員等一些類行為來控制開支,穩定利潤率進而穩住股價,為自己日後的崛起積攢實力。但究其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同樣也是希望可以留出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無人駕駛、新能源這些前沿科技中。

通用北美大規模裁員,釋放出怎樣的信號?

寫在最後

通用與福特的裁員,對中國汽車行業的從業者來說無疑也敲響了警鐘。與此前網絡盛傳的中年危機類似,企業不是養老院,特別是對於已經走過高峰發展期的汽車企業來說,為了不被市場拋棄,進行轉型是勢在必行之舉。

在轉型的過程中,會有更多前沿科技人才的需求,同時也會有不適應人才的退出。與其說是裁員,不如說是因人才需求變化導致的人員迭代。這樣的變化,不僅出現在北美,中國汽車行業同樣面臨相似的狀況。這一輪洗牌,無論是對於車企還是對每一個從業人員,都是嚴峻的挑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