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臺金融科技三年規劃!描繪了怎樣的藍圖?'

"

CFIC導讀

◆ 中國人民銀行22日宣佈,已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並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樑八柱”,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明顯增強人民群眾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

"

CFIC導讀

◆ 中國人民銀行22日宣佈,已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並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樑八柱”,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明顯增強人民群眾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

央行出臺金融科技三年規劃!描繪了怎樣的藍圖?

中國人民銀行22日宣佈,已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並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樑八柱”,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明顯增強人民群眾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

規劃明確了未來三年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規劃提出到2021年,推動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居於國際領先水平,實現金融科技應用先進可控、金融服務能力穩步增強、金融風控水平明顯提高、金融監管效能持續提升、金融科技支撐不斷完善、金融科技產業繁榮發展。

人民銀行表示,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金融業要充分發揮金融科技賦能作用,推動我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為此,規劃明確,合理運用金融科技手段豐富服務渠道、完善產品供給、降低服務成本、優化融資服務,提升金融服務質量與效率,使金融科技創新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民生,推動實體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強化金融科技合理應用,全面提升金融科技應用水平,將金融科技打造成為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此外,規劃強調,運用金融科技提升跨市場、跨業態、跨區域金融風險的識別、預警和處置能力,加強網絡安全風險管控和金融信息保護,做好新技術應用風險防範,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人民銀行表示,將強化金融科技監管,加快推進監管基本規則擬訂、監測分析和評估工作。夯實金融科技基礎支撐,從技術攻關、法規建設、信用服務、標準規範、消費者保護等方面支撐金融科技健康有序發展。

本文來源:新華社、上海金融官微

"

CFIC導讀

◆ 中國人民銀行22日宣佈,已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並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樑八柱”,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明顯增強人民群眾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

央行出臺金融科技三年規劃!描繪了怎樣的藍圖?

中國人民銀行22日宣佈,已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並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樑八柱”,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明顯增強人民群眾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

規劃明確了未來三年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規劃提出到2021年,推動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居於國際領先水平,實現金融科技應用先進可控、金融服務能力穩步增強、金融風控水平明顯提高、金融監管效能持續提升、金融科技支撐不斷完善、金融科技產業繁榮發展。

人民銀行表示,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金融業要充分發揮金融科技賦能作用,推動我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為此,規劃明確,合理運用金融科技手段豐富服務渠道、完善產品供給、降低服務成本、優化融資服務,提升金融服務質量與效率,使金融科技創新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民生,推動實體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強化金融科技合理應用,全面提升金融科技應用水平,將金融科技打造成為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此外,規劃強調,運用金融科技提升跨市場、跨業態、跨區域金融風險的識別、預警和處置能力,加強網絡安全風險管控和金融信息保護,做好新技術應用風險防範,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人民銀行表示,將強化金融科技監管,加快推進監管基本規則擬訂、監測分析和評估工作。夯實金融科技基礎支撐,從技術攻關、法規建設、信用服務、標準規範、消費者保護等方面支撐金融科技健康有序發展。

本文來源:新華社、上海金融官微

央行出臺金融科技三年規劃!描繪了怎樣的藍圖?

金融科技發展規劃描繪了怎樣的藍圖?

金融科技首份全面、科學的發展規劃已於近日出爐。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樑八柱”,實現金融科技應用先進可控、金融服務能力穩步增強、金融風控水平明顯提高、金融監管效能持續提升、金融科技支撐不斷完善、金融科技產業繁榮發展。業界普遍認為,金融科技將由此駛入規範發展的高速公路。

從加強金融科技戰略部署、完善頂層設計,到賦能金融服務提質增效、增強風控能力,再到強化金融科技監管、夯實基礎支撐,《規劃》確定的六方面重點任務,從長遠視角著手,致力於引導金融科技從無序到規範,構建多層立體的金融科技發展體系,同時平衡安全與效率,守住風險底線。

“效率”是金融科技的代名詞。正是擁有創新、高效、智能等優勢,金融科技逐漸成為了商業銀行和互聯網公司的數字化競技場。去年10月份,畢馬威和H2 Ventures發佈的《全球金融科技100強》顯示,螞蟻金服、京東數科、度小滿金融以及陸金所等位列前十。與此同時,商業銀行對金融科技的資金和人員投入也在加大。據悉,去年銀行的科技總投入同比增長13%,信息科技人員同比增長近10%,部分互聯網民營銀行科技人員佔比甚至超過35%。在商業銀行視角下,金融科技包含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網絡信貸、精準營銷等主要內容,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為商業銀行輸出金融科技能力、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渠道。據統計,當前有9家銀行設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不少暫無設立子公司打算的銀行也已牽手金融科技公司,實現合作共贏。

不管採用何種方式實現金融科技應用,金融科技最本質的作用是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在螞蟻金服集團數字金融事業群總裁黃浩看來,金融科技是除了國家宏觀政策以外推動普惠金融的最佳手段。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也表示,金融科技並沒有改變任何金融傳統的宗旨以及安全原則。

專家認為的金融本質指的是金融要服務於實體經濟,而金融科技作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手段,自然也要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即《規劃》指出的“將金融科技打造成為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提升金融服務質量與效率”。從眾多銀行的實踐來看,金融科技已經成為解決民營、小微企業信息不透明、信用風險高、審核放款慢等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有效工具。比如,招商銀行建立的“零售信貸工廠”,通過複雜工作簡單化、作業流程標準化、流程管理模塊化、風控手段多元化等方式,大大提升了作業標準化水平,提高了業務處理速度和風險管控效果。

此外,無論科技如何發展,首先要保證的是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金融科技促使金融業務與技術緊密融合,但不合理應用也可能帶來一系列風險,比如數據安全、用戶隱私安全、信息系統安全等。在金融科技的發展過程中,忽略“安全”,濫用技術的事件也曾發生。對此,黃奇帆曾在第三屆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表示,互聯網金融系統要吸取P2P行業發展的深刻教訓,絕不能違背金融的基本特徵,必須持牌經營,不能“無照駕駛”。

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大背景下,加強對金融科技的監管尤為重要。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表示,發展金融科技要把保障金融安全作為底線和紅線。《規劃》對金融科技的監管也著墨較多,提出要正確處理安全與發展的關係,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建立健全監管基本規則體系,增強金融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和穿透性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規劃》發佈前不久,《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提到,“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央行在2019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中也提出,要因勢利導發展金融科技,加快推進我國法定數字貨幣(DC/EP)研發步伐,跟蹤研究國內外虛擬貨幣發展趨勢。

“從2014年到現在,央行數字貨幣(DC/EP)已經研究了5年。去年開始,數字貨幣研究所的相關人員已經在進行相關係統開發,央行數字貨幣現在已經‘呼之欲出’。”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在第三屆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介紹說。央行副行長範一飛此前在文章中透露了央行數字貨幣的相關安排:採用雙層運營體系,以賬戶鬆耦合的方式投放,堅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現階段注重M0替代,對智能合約保持審慎態度等。

Libra再度提升了數字貨幣的熱度。不過,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邵伏軍認為,未來數字貨幣的發展,最大可能是基於國家信用的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法定數字貨幣具有提升貨幣運行監控、豐富貨幣政策手段、提升支付效率和交易流程智能化水平等積極作用。

本文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徐貝貝

微信編輯:江屏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