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情況下,別給寶寶喂水喝,影響食慾不說,還容易傷脾胃

體育 胃潰瘍 腸胃炎 貧血 母嬰參考 2019-04-06

文 | 幸孕姐

水乃生命之源,每天攝入足量的水能夠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但兒科醫生提醒:有幾種情況下別給寶寶喂水,輕則影響食慾,重則傷害脾胃。

三種情況下,別給寶寶喂水喝,影響食慾不說,還容易傷脾胃

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一、寶寶尚未滿半歲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6個月以內的嬰幼兒通常無需額外補充水和果汁,一般可通過從母乳或者配方奶中獲取身體所需的水分,其中母乳水分含量佔80~90%左右,配方奶佔85%左右,還包含了微量元素、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物質。

既能給寶寶提供足量的水分維持其生長髮育的需要,又能獲得豐富的營養物質促使其發育。如果貿然補充水分,反而會帶來兩大危害:

一是寶寶腸胃空間有限,如果額外攝入了水,很容易讓寶寶產生飽腹感,不願好好吃奶,其食慾受到影響,可能會延緩生長髮育。

三種情況下,別給寶寶喂水喝,影響食慾不說,還容易傷脾胃

二是寶寶的腎臟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只有成人的1/4左右,其過濾、排洩功能均不及成人,額外攝入水分不僅會加重腎臟的負擔,還可能讓血液中的電解質濃度紊亂,從而引起水中毒,輕則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嘔吐,重則出現嗜睡、昏迷,嚴重威脅到寶寶的生命健康。

幸孕姐提醒:以上說的是通常情況,但如果遇上寶寶感冒、發燒或者天氣比較炎熱,寶寶體內水分不足,尿液開始變黃、尿液減少,可以適當地喂一些水,緩解其體內缺水的問題。

二、寶寶劇烈運動以後

很多人會陷入這樣一種誤區:認為運動以後,身體的水分被大量蒸發,會引起口渴現象,需要立馬補充水分才行,以免出現脫水現象。

三種情況下,別給寶寶喂水喝,影響食慾不說,還容易傷脾胃

其實,通常情況下,在劇烈運動的過程中,身體的排汗量會急劇增加,加之運動使其心跳加速、呼吸速度加快,口腔與咽喉部位的水分會在短時間內大量蒸發,使得咽喉部的唾液量減少、咽喉部的黏膜變乾燥,從而出現口乾舌燥等身體不適,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不代表著此時身體缺水。一般稍微用水漱漱口即可,過量飲水,反而會帶來危害:

當機體處於運動狀態時,身體的血液會集中湧向肌肉及體表以供應運動之需,而相比之下,分配給消化器官的血液則會減少,如果此時身體攝入水分,可能會刺激到暫時處於“貧血狀態”的胃,使得胃部在“飢餓狀態”下還要為主人服務,久而久之,其生理功能必然受到損傷,不僅可能引起食慾減退的危機,還可能導致急性腸胃炎、胃潰瘍等。

幸孕姐建議:當孩子做完運動後,父母應先讓孩子好好休息一下,等到身體平緩下來以後再補充水分,以免造成腸胃負擔。

三種情況下,別給寶寶喂水喝,影響食慾不說,還容易傷脾胃

三、飯前或者飯後的半小時內

父母可能認為,在飯前喝水可以清腸排毒,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實對於孩子而言,飯前喝水反而是給腸胃造成一種負擔,容易使其產生飽腹感,等到吃正餐時可能就沒胃口了,影響了孩子對其他營養物質的攝入,這樣反而得不償失。

而在飯後半小時以內喝水,食物剛剛進入胃部,此時攝入水分可能會稀釋胃液,反而干擾了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長期如此,可能會損傷腸胃的生理功能,對寶寶的健康無益。

因此,建議父母在寶寶吃飯半小時以後再給他們喂水,此時食物已經被消化、吸收的差不多,喝水也無妨。(lyj)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