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附中,一週 6 節體育課

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高中每週開設 2 節體育課。而在奧森校區,一週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了 6 節體育專項課,語數外等課則是每週5節。文化課“超課時”常見,但體育課“超課時”不常見,體育課安排課時比文化課還多,更不多見,這所學校緣何要這樣做?


清華附中,一週 6 節體育課

“點球!點球!”

“大黃,快傳給我!”

“球進了!1 比0!”

隨著賽程的緊張推進,引來一陣陣激情澎湃的歡呼。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一片生機勃勃,一場足球賽正在這裡如火如荼地進行。這並不是哪一支專業足球隊在比賽,而是清華附中奧森校區學生們正在進行的第四屆校園足球聯賽的場景。

據瞭解,奧森校區是清華附中 2015 年承接北京市優質高中資源市級“統籌二”項目新建的校區,隸屬於清華附中本部,是一所優質普通高中。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高中每週開設 2 節體育課。而在奧森校區,一週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了 6 節體育專項課,語數外等課則是每週5節。文化課“超課時”常見,但體育課“超課時”不常見,體育課安排課時比文化課還多,更不多見,這所學校緣何要這樣做?

清華附中,一週 6 節體育課


曾被質疑的一週 6 節體育課

2015 年 9 月,奧森校區在建校初期就開始嘗試一週 6 節體育課,在第一年招生時,有家長看到課表就有點兒疑惑,問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學校是體校嗎?”

慢慢地,家長的質疑聲不斷地通過家委會反映到清華附中奧森校區執行校長朱建宏那裡“既然不是體校,又不是體育特長生,憑什麼要讓孩子上那麼多體育課?這樣下去還怎麼高考?”

不僅是家長,就連學校內部也有不同聲音,特別是一些文化課教師,“別的學校都是文化課擠佔體育課,我們這裡的選修課都用來安排體育、藝術等課程了”。

“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我始終堅持認為,在現實環境裡,體育應該比語數外要花更多的時間。同時,運動有助於學習效率提高,這是無數科學研究證明的結論。”在朱建宏看來,現在提倡重視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其中很多品質與運動有關,如競爭意識、合作意識、抗壓能力、集體榮譽、有毅力等,而且運動使青春期的少年更樂觀和陽光,據學校心理諮詢教師觀察,愛運動的學生通常不會得抑鬱症、過於沉迷網絡等。

該校區在初建時,屬於北京市特色高中建設項目,而校區地處國家網球中心,加上“無體育不清華”的傳統,很自然地把特色定位於體育。身為體育愛好者的朱建宏於是力推一週 6 節體育課,與國內體育類高校聯合培養具有較高體育素養的普通在校高中生,利用在校時間開設各類體育項目供學生選擇。

學校提出了瞄準“終身體育意識”的目標:增強學生運動技能,提升學生體育素養,做到“人人有專項,人人有團隊,人人能比賽”,傳承學校“掌握一項運動技能,培養終身體育習慣”的辦學理念。

在經歷了三年多的磨合與發展後,第三方測試數據顯示,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逐年增長 10% 至 20% 。對測試結果的跟蹤對比研究發現,6 節體育課極大提升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就拿 2015 級學生女生 800 米、男生 1000米長跑成績來說,高二時與高一時比較發現,男女成績各提升了接近一分鐘,效果顯著。

更為可喜的是,“大量例子證明了學生玩得多,並沒有影響他的學習。我們是示範高中,如果要有示範性,希望是在這方面”。朱建宏說,他觀察校籃球隊的不少學生,雖然他們平時用了大量時間投入訓練,但文化成績也比較理想,很多進了前十名。而運動能力方面,按照上海有關方面發佈的青少年運動等級評價指標衡量,該校學生的網球水平能達到 9 級、籃球達到7 級、乒乓球達到 5 級,“我校學生每人至少掌握了一項體育技能,少數學生掌握兩項專項技能。”朱建宏說。

看到孩子們的改變,家長們漸漸從懷疑的態度轉化為信任與支持,更有一些家長在孩子的薰陶下,愛上了體育運動。

改變死板的傳統體育課

奧森校區在日常教學中,共設 6 節體育專項課:足球、籃球、網球、羽毛球、乒乓球、舞蹈。學生可根據自身愛好,從其中選擇一項想要零基礎學習或加強的項目。每個學期,學生可以自由換項目學習。也就是說,每天的體育課 6 個項目一起開,不過每天是不同的年級,比如,體育課課表上,週一下午是高一年級,週二上午是高二年級。

為什麼要這麼改?“你發現沒有,在傳統體育課上,從小學我們就學前滾翻,從小學一直‘滾’到大學,學了十幾年,什麼項目都會一點兒,什麼都不精,什麼都堅持不下來,學習沒有層次和遞進性,學生畢業後,沒有一技之長。”奧森校區體育教研組長陳衛東說。

“這麼多年,我深刻地認識到一點:一個學生,如果沒有專項,就很難保持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而沒有擅長的項目,也就沒有圈子,更沒有組織,甚至籃球賽、足球賽都看不懂,全民體育、終身體育就是一句空話。”朱建宏說,“許多學校都捨不得將體育課排在上午,而在我們學校排課表時,體育課優先安排,這樣一整天裡體育場館都是一片火熱景象。”

在上課時間上,該校也做了改革。“傳統的體育課一節 45 分鐘,熱身 10 分鐘,再練習一項技能十幾分鍾,比賽十幾分鍾,再做整理運動,還沒有進行完整的比賽就結束了。”陳衛東介紹說,該校按照培養學生體育專項的目標,將原來的 2 小節體育課連著上成大課,把課間操時間省出來,將每天的半小時時間用來上體育課。

在每週 6 節基礎課之外的課餘時間,該校還根據學生和教練的實際情況,開設了校隊訓練課,保證每次一個半小時的訓練。除開設有體育特色課程外,每年還舉辦體育節,包含每個項目的校級聯賽、冬季長跑、田徑運動會等。與此同時,學校會帶領學生與友好學校進行聯誼賽,體驗定向越野、游泳、滑雪、冰壺等非常規項目,並組織學生觀摩北京市重大的體育賽事。

改革也讓奧森校區成為北京市中小學體育比賽中的“一匹黑馬”:包攬 2018年全國李寧杯羽毛球比賽中小學組混雙前三名,獲男雙第一名;校隊獲第10 屆“陽光杯” 2018 年朝陽區中小學籃球聯賽第二名的好成績。從 2018 年起,奧森校區作為承辦方,與北京市教委、北京市體育局合作,共同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北京市中小學生網球比賽。

清華附中,一週 6 節體育課


專業教師教專項

週一下午 3 點左右,在國家網球中心的東邊,7 塊網球場地同時開放。高一(2)班學生裴朗彤在滿頭大汗地揮拍。這位被譽為奧森校區“網球一姐”的少年,曾經進入當下國內最有影響力的網球愛好者平臺“北京網球 123 ”分級賽 2.5 級的前四強。

在場上不時指導她的,不是本校的體育教師,而是來自首都體育學院碩士二年級學生周政,主修專業就是網球。“讓專項教師教學生,學生的水平提高很快,作為學生也是幸福的。”陳衛東說,術業有專攻,其實體育項目之間也是隔行如隔山,比如,學舉重的去教體操,學標槍的去教踢足球,可能教得並不太好,學出來的也會是“二把刀”。

奧森校區現在有學生 300 多人,按照師生比的配備,只有 2 名體育教師的編制。為了“讓專業的教師教專項”,學校利用體育專項經費,外聘項目教練,均為北體大、首體院、天津體院等專業院校科班出身,平均為 30 餘歲的碩士。不少教練更是國家隊前隊員、各省級職業隊隊員等。

高一(2)班趙炳豪,上學期才由學網球轉到足球專項,“經過兩個多月的學習,我好像對足球‘開竅了’”。而在場上指揮他們的教練正是北京國安隊前主力隊員李毅。與初中時相比,趙炳豪覺得自己身體素質增強了,更加熱愛鍛鍊了。

校足球隊也以紮實的成績證明了“名師出高徒”:男足獲 2018 年第 35 屆北京晚報·中赫國安百隊杯足球賽季軍;高中女子組獲朝陽區 2018 年中小學生足球挑戰賽暨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選拔賽亞軍……

三年多來,奧森校區的“體育特色”(高參高項目)越來越受歡迎,甚至成了很多學生報考學校的一個重要理由。“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校將繼續堅持體育特色培養之路,凝練特色,創造品牌,成就孩子的夢想,精彩孩子的生命,培養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優秀人才。”朱建宏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