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打破職場冷暴力,心理學給出4個策略

跳槽那些事兒 心理學 小喬 法國 胖兒讀書 2019-05-24
如何有效地打破職場冷暴力,心理學給出4個策略

“太鬱悶了,再繼續在這個公司待下去,不死也要脫層皮了,一天天地兢兢戰戰工作,還整天挨批。

可是我批的冤枉啊,領導簡直就是莫名其妙,請教他工作時總說沒時間,卻能抽出時間來在挑我的工作,不分青紅皁白,直接讓我回去反思工作。”

小喬說出這句話時,距離她來到這家公司實習才兩個月的時間,當初鬥志昂然已然變成萎靡不振。

小喬是財務會計專業的大專學位,為了繼續深造專插本就讀本科學位。趁著開學之前,她決定去一家全國最有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六個月。實習生只能拿到最低的基本工資,但小喬仍然為能獲得市級經驗與強有力的職業推薦而感到激動。

然而好事多磨,才剛實習兩月就被領導的無來由犀利言辭刺傷,她不知道自己應該些什麼來改善這種狀況,加上週圍的同事勸她保持。

小喬非常挫敗,她想要就此放棄,不想再多幹一天。

職場中,像小喬這種情況非常常見。

如何有效地打破職場冷暴力,心理學給出4個策略

無處不在的職場冷暴力

法國精神分析師瑪麗-弗朗斯•伊裡戈揚把一種行為稱為“職場精神虐待”,在她的著作《冷暴力》中,將冷暴力定義為精神虐待。而所謂的職場精神虐待,是指任何藉由言語、表情、姿勢或者文字來侵犯個人人格、尊嚴或身心完整的舉止,以此危害此人正常工作或破壞職場氛圍的行為。

根據智聯招聘關於職場冷暴力調查結果顯示,近67%的職場人士表示自己曾經遭遇職場冷暴力,施暴者主要為直屬上級,16.9%的人不會坐以待斃會積極尋找解決辦法,38.1%表示無計可奈默默忍受眼中影響自己工作情緒,20.9%的人會以冷製冷,你不理我我不鳥你。其中有2成人忍受不了,選擇離職。

可見,每個人對職場冷暴力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人都是施暴者或是受虐者,比如說:

把某人排除出組織,晚上出去餐具,大夥七八個人一起去,就是不叫你去,你知道後肯定心裡不舒服;

或者領導安排工作時,人人有份,就不給你安排,看起來你是閒,實際上是忐忑不安;

更或者是說你閒話,無意中聽見別人在低估你,這個新人聽說是靠關係進來,並用異樣的眼光望著你,此時你肯定渾身不好受。等等。

以上種種,簡單來看像是職場技巧問題,而心理學認為,是一種職場冷暴力。冷暴力讓受虐者猶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出。大夥陷入一種“要麼忍,要麼滾”的心理壓力中,真真是上班如坐牢,嚴重損害了個人的精神健康。

如何有效地打破職場冷暴力,心理學給出4個策略

一般來說,職場上冷暴力有三種表現形式

第一種形式,來自水平關係同事之間的冷暴力。一般來說引起同事之間的冷暴力的原因便是同崗位或同部門的競爭,心理學表示競爭是個體或群體間力圖勝過或壓倒對方的心理需要和行為活動。

比如說,職場的崗位績效考核,雖然績效考核有一定的規章流程,但最終的決定權還是握在人的手上,也就是說佔有一定的主觀因素,為了獲取勝利,同事可能會採取抱團、貶低、不配合等手段,在無形之中造成了冷暴力傷害。

上級主管一般對這種事情不是睜一隻眼就是閉一隻眼,或者採取“再看看”的緩兵之計,但如果能有人及早出面做主,理性地採取適當行動,虐待行為就會終止。

第二種形式,來自垂直自下關係上司欺壓下屬之間的冷暴力。員工為了保住工作選擇忍耐一切,這種情形是最普遍的。

有可能只是上司為滿足自身慾望選擇單純的濫用權力,比如說無節制地利用職位有時,同時也因為害怕控制不了下屬而壓迫他們。也有可能上司為了自抬身價而打擊下屬或是必須解決當替罪羔羊的部署而展開虐待過程。

總的來說,上司與下屬的冷暴力,大多數情況下員工可能會在這種惡劣的打壓下無法翻身。

第三種形式,垂直自上的上司被下屬欺負冷暴力。其實這種情況也不少見,比方說空降領導的行事風格和方法不被原有群體所認同,或者是新任主觀不能夠服眾,就容易發生以下欺上的情況。

簡單來說,下級對上級的虐待,他們不承認上級的能力,另外導致自下而上的冷暴力均有一個特點,管理層未充分考慮到將來與他共事的人的想法。

如何有效地打破職場冷暴力,心理學給出4個策略

4個策略,應對職場冷暴力

司馬遷曾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職場冷暴力便是利字頭上一把刀,個體、團體的利益、上層權利的集中與分散等。既然身處職場江湖這個大環境避無可避,那麼我們便要學會應對職場冷暴力。也許瑪麗-弗朗斯•伊裡戈揚在《冷暴力》一書中提到的應對方法對你有一定的借鑑,在這裡分享給你。

01.避免正面衝突,調整應對方法

我們有句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要試圖以一己之力改變或者覺得可以贏得了施虐者,這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首先是自我知覺和承認,意識到自己正受冷暴力的傷害,看清局中本之後,反而能理性的採取措施,避免自己成為對方的犧牲品。

然後,在面對受虐者的精神對待,儘量做到一個基本原則“停止為自己辯解”。通過“不解釋”和“不接觸”兩個“不”的做法讓自己遠離冷暴力傷害。

“不解釋”意味著受虐者要忍受施虐者語言、動作、表情等惡意行為。如果此刻你解釋了,萬一有一點說不清或不對,即便是好心也會變壞事。

另外,“不接觸”對於職場人來說,似乎是不太現實,但若是長期處於被精神虐待者來說,不接觸就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方式,如果一定要接觸,最好有第三人在場。

02.行動

如果第一步歸納為防守,那麼“行動”便可以看做進攻。有句話“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碰上職場冷暴力,要不畏施虐者的反撲。堅持到底,知道打破惡性循壞,把危機攤在眾人面前,而不是私下裡越拖越久。

比如說,同事總無緣無故挑你的刺,尋找機會,引發外力進入干預,接著可以到上級領導談工作規則以及工作利益兩方面入手,這樣才可能讓對方妥協。

03.增強心理對抗素質

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強大或變弱,跟外部因素相關聯,為了從心理上對抗施虐行為,有效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說,你跟朋友訴說困境時,朋友表示出理解與對你的信任,都會讓你重新收穫信心,職場也是同理,受虐者亦可以通過第三方尋求支持,從而使自己內心更加強大。

當然,不止於父母或是親人,而是能給付你陪伴、傾聽、幫助、不評判等心理層面的支持,給予受虐者力量的行為才是有效的。

04.採取預防措施。

對於職場人來說,進入公司之前最好了解公司規章制度和企業文化,當你在面試過程中感覺並不良好,即使被通過,也是要考慮是否答應。

另外,在公司成立重啟對話和真正溝通的組織,普及對精神虐待的認識,建立想對應措施。

如何有效地打破職場冷暴力,心理學給出4個策略

瑪麗-弗朗斯•伊裡戈揚說到:“人生有些際遇令人振奮,激勵我們付出最大努力;也有些令人震撼,甚至會摧毀一切。”一旦遇到精神虐待的冷暴力,都記得要積極應對,採用上面的措施,做好防守和進攻,打破冷暴力。

願冷暴力遠離我們的生活,願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能熱愛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