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不懂工資條上的8個祕密,很有可能會吃虧

讀不懂工資條上的8個祕密,很有可能會吃虧

小小一張工資條,裡面藏著巨大的信息量。如果讀不懂工資條,很有可能“被吃虧”!

01

工資條必須有的項目

每個月都領到工資條,可你真的有認真看嗎?或許已經不知道扔在哪個角落吧?

每個公司都必須要發工資條,是員工所在單位定期給員工反映工資的紙條。工資條的內容要和工資表的明細一致。

使用最廣泛的工資條,一般都包括以下內容:

1.工號

2.職工姓名

3.基本工資

4.職務工資

5.加班費

6.社保扣款和福利費

7.住房公積金

8.應發工資

9.個人所得稅

10. 實發工資

讀不懂工資條上的8個祕密,很有可能會吃虧


員工的收入項目有很多,主要包括各種工資、獎金、補貼、津貼等。不同企業之間存在較大差異,但大多數收入根據其名稱就可以瞭解具體含義,比如全勤獎、加班費、交通補助、科研津貼等。

02

工資條是你的“證據”

很多公司用“為了方便”、“不便保存”等藉口搪塞員工,不給員工發放工資條,其實這是不合法的。

每個人的工資條裡,都包含了諸多勞動權益,一旦發生勞動糾紛,工資條就是你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有力證據。

每個公司都要為員工購買五險一金,這能直接從工資條上體現出來,公司有沒有按規定扣除員工的養老/醫療/工傷/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有沒有上繳個人所得稅等等。

同事,工資條也能顯示公司有沒有按照勞動合同規定時間發放工資,有沒有不合理的減薪情況等。

因此,你一定要保存好自己的工資條。

03

工齡長度影響工資多少

關於工齡工資,可能很多人聞所未聞。但是在國企和事業單位工作的人一定會知道,因為這些單位的工資結構中,部分津貼和職稱評定會因為工齡差異而有所不同。

舉例說明,如果你剛入職時工資是4000元,那麼積累了一定的工齡,工資也會有所提升,具體的提升幅度,以及工齡的限定都要看你的單位是如何規定的。

大部分單位的工齡工資都應用X元×公司的分配標準,也就是說,員工實際所得的工齡工資,就是其工作年限乘以公司的分配標準。

04

應發工資≠實發工資

應發工資是工資條上所有項目相加的結果,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獎金、加班費、各種補貼津貼等等,各項全部加起來就是應發工資。

實發工資一般少於應發工資,主要扣除的有兩大部分:

一是五險一金,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扣款比例,你可以上當地人社局網站查詢;

二是個人所得稅,如今的個人所得稅免徵額為5000元,低於5000元的不用繳納,等於及高於5000元的要按比例繳納。

05

公司不能擅自減薪

一般來說,公司有權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調整員工的工作崗位,但前提是該員工的工作崗位與薪酬還未寫入勞動合同之中。

公司與員工一旦簽訂了勞動合同,明確了薪酬,那麼公司是無權擅自給員工降薪的。

一般來說,員工的薪酬是在合同中約定,如果調整員工的工資,尤其是減少工資,應得到員工的同意,否則,單位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此外,公司要想調整員工的崗位,必須和員工協商。若工作量相當的情況下,當月工資條顯示的工資與合同上的工資存在較大差距,員工應尤其注意。

06

工資標準不能隨意降低

1

基本工資不能隨意更改

降低基本工資屬於勞動合同的變更,雙方需要協商一致,用人單位不能單方面隨意更改。

2

加班費支付標準

(一)安排員工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員工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員工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3

工傷期間,工資福利待遇不能降低

4

按照《工傷保險條例》有關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5

女員工懷孕,不能降低工資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

6

停工、停產、歇業期間,工資標準不能隨意降低

讀不懂工資條上的8個祕密,很有可能會吃虧


07

要注意工資總額和分項

工資條拿到手後,你得看上面的數字是否按勞動合同簽訂的數額足值發放。

用工單位不可以用實物代替貨幣工資。

除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個人繳納費用、住房公積金和個人所得稅,其他項目非特殊情況不得扣除。

單位也不得隨意調整約定好的分項工資。

08

工資條要“七看一保存”

1

看發放時間

用工單位應當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資,不得推遲支付工資。

2

看工資總額和分項是否正確

除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個人繳納費用、住房公積金和個人所得稅,其他項目非特殊情況不得扣除。

3

看是否符合最低標準

最低工資不包括加班工資,特殊工作環境、特殊條件下的津貼,也不包括員工保險、福利待遇和各種非貨幣的收入。

4

看五險一金

這幾項費用是否已經從用人單位扣除進到自己的個人賬戶,是否按當地標準進行繳納。

5

看個稅

拿到工資條後,還得看用工單位是否按照國家規定的方式代扣個稅。

6

看企業年金

有企業年金的企業職工,查看企業年金繳費情況。

7

看職業年金

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查看職業年金繳費情況。

8

妥善保存

每個月的工資條,都應當妥善保存。在很多勞動爭議中,工資條、考勤記錄等都可以作為維權證據。

本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