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跳槽那些事兒 戀愛 叫我老家頭 2019-08-14
"
一個人如果單靠自己,如果置身於集體的關係之外,置身於任何團結民眾的偉大思想的範圍之外,就會變成怠惰的、保守的、與生活發展相敵對的人。 —— 高爾基

有的人是“求助困難戶”,即便舉手之勞也“無人問津”

我們知道,現代職場都講求團隊作戰,互幫互助是一個必要程序。然而,在同一個部門或單位,我們總能看到類似的現象:有的人總能夠獲得幫助,如魚得水。有的人卻總是“孤家寡人”,找不到助力,老闆不支持,同事也不幫忙。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有人覺得,這是應了中國一句老話:只有錦上添花,沒有雪中送炭。那些好員工就應該受到重視。但這句話放在這裡可能並不準確。畢竟幫忙有大有小,舉手之勞還算不上什麼“花”和“炭”。當然也有人說:“救急不救窮,幫困不幫懶,這些沒人幫的,就是人緣有問題。”這就更無從說起了,畢竟相互付出與合作是職場常態,一些小幫助其實並不牽扯到人緣人品上去。

"
一個人如果單靠自己,如果置身於集體的關係之外,置身於任何團結民眾的偉大思想的範圍之外,就會變成怠惰的、保守的、與生活發展相敵對的人。 —— 高爾基

有的人是“求助困難戶”,即便舉手之勞也“無人問津”

我們知道,現代職場都講求團隊作戰,互幫互助是一個必要程序。然而,在同一個部門或單位,我們總能看到類似的現象:有的人總能夠獲得幫助,如魚得水。有的人卻總是“孤家寡人”,找不到助力,老闆不支持,同事也不幫忙。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有人覺得,這是應了中國一句老話:只有錦上添花,沒有雪中送炭。那些好員工就應該受到重視。但這句話放在這裡可能並不準確。畢竟幫忙有大有小,舉手之勞還算不上什麼“花”和“炭”。當然也有人說:“救急不救窮,幫困不幫懶,這些沒人幫的,就是人緣有問題。”這就更無從說起了,畢竟相互付出與合作是職場常態,一些小幫助其實並不牽扯到人緣人品上去。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無人相助看起來是“人品問題”,很多時候並非如此

所謂“人品問題”,其實是求助方式有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舉手之勞變得如此“困難”呢?美國溝通大師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中指出,人們在求助中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人品,而在於求助方式有問題。這些問題經常使得求助者滔滔不絕說一大廢話,別人卻不知道怎麼幫助他,甚至引起反感。這些問題主要有三類。


“命令型求助”

什麼是命令型求助呢?比如現在小明接到一個寫策劃的任務,無從下手,因此他向同事求助:“兄弟啊,能不能教我寫這個策劃,寫不好的話,咱們部門都得倒黴啊!”

"
一個人如果單靠自己,如果置身於集體的關係之外,置身於任何團結民眾的偉大思想的範圍之外,就會變成怠惰的、保守的、與生活發展相敵對的人。 —— 高爾基

有的人是“求助困難戶”,即便舉手之勞也“無人問津”

我們知道,現代職場都講求團隊作戰,互幫互助是一個必要程序。然而,在同一個部門或單位,我們總能看到類似的現象:有的人總能夠獲得幫助,如魚得水。有的人卻總是“孤家寡人”,找不到助力,老闆不支持,同事也不幫忙。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有人覺得,這是應了中國一句老話:只有錦上添花,沒有雪中送炭。那些好員工就應該受到重視。但這句話放在這裡可能並不準確。畢竟幫忙有大有小,舉手之勞還算不上什麼“花”和“炭”。當然也有人說:“救急不救窮,幫困不幫懶,這些沒人幫的,就是人緣有問題。”這就更無從說起了,畢竟相互付出與合作是職場常態,一些小幫助其實並不牽扯到人緣人品上去。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無人相助看起來是“人品問題”,很多時候並非如此

所謂“人品問題”,其實是求助方式有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舉手之勞變得如此“困難”呢?美國溝通大師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中指出,人們在求助中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人品,而在於求助方式有問題。這些問題經常使得求助者滔滔不絕說一大廢話,別人卻不知道怎麼幫助他,甚至引起反感。這些問題主要有三類。


“命令型求助”

什麼是命令型求助呢?比如現在小明接到一個寫策劃的任務,無從下手,因此他向同事求助:“兄弟啊,能不能教我寫這個策劃,寫不好的話,咱們部門都得倒黴啊!”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霸道的“命令式求助”讓人本能地反感

我們可以看看,如果同事聽到這句話,第一感受是什麼?那就是“甩鍋”。小明把自己的問題和整個部門關聯起來,暗示對方:如果自己做不好,其他人也要跟“倒黴”。這種類型的求助就是“命令型求助”。

表面上看這是請求,實際上是要求甚至威脅,通過給對方施壓,逼迫對方施以援手。然而,任何人接收到這樣的“命令”,感受巨大壓力,自然會產生心理牴觸。即使想幫你,也沒那麼心甘情願了。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利益捆綁帶不來真心相助。畢竟幫助是他人的行為自由,沒有人理所應當獲得別人的幫助。

"
一個人如果單靠自己,如果置身於集體的關係之外,置身於任何團結民眾的偉大思想的範圍之外,就會變成怠惰的、保守的、與生活發展相敵對的人。 —— 高爾基

有的人是“求助困難戶”,即便舉手之勞也“無人問津”

我們知道,現代職場都講求團隊作戰,互幫互助是一個必要程序。然而,在同一個部門或單位,我們總能看到類似的現象:有的人總能夠獲得幫助,如魚得水。有的人卻總是“孤家寡人”,找不到助力,老闆不支持,同事也不幫忙。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有人覺得,這是應了中國一句老話:只有錦上添花,沒有雪中送炭。那些好員工就應該受到重視。但這句話放在這裡可能並不準確。畢竟幫忙有大有小,舉手之勞還算不上什麼“花”和“炭”。當然也有人說:“救急不救窮,幫困不幫懶,這些沒人幫的,就是人緣有問題。”這就更無從說起了,畢竟相互付出與合作是職場常態,一些小幫助其實並不牽扯到人緣人品上去。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無人相助看起來是“人品問題”,很多時候並非如此

所謂“人品問題”,其實是求助方式有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舉手之勞變得如此“困難”呢?美國溝通大師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中指出,人們在求助中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人品,而在於求助方式有問題。這些問題經常使得求助者滔滔不絕說一大廢話,別人卻不知道怎麼幫助他,甚至引起反感。這些問題主要有三類。


“命令型求助”

什麼是命令型求助呢?比如現在小明接到一個寫策劃的任務,無從下手,因此他向同事求助:“兄弟啊,能不能教我寫這個策劃,寫不好的話,咱們部門都得倒黴啊!”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霸道的“命令式求助”讓人本能地反感

我們可以看看,如果同事聽到這句話,第一感受是什麼?那就是“甩鍋”。小明把自己的問題和整個部門關聯起來,暗示對方:如果自己做不好,其他人也要跟“倒黴”。這種類型的求助就是“命令型求助”。

表面上看這是請求,實際上是要求甚至威脅,通過給對方施壓,逼迫對方施以援手。然而,任何人接收到這樣的“命令”,感受巨大壓力,自然會產生心理牴觸。即使想幫你,也沒那麼心甘情願了。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利益捆綁帶不來真心相助。畢竟幫助是他人的行為自由,沒有人理所應當獲得別人的幫助。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很多人自己都沒把問題想清楚,就去求助別人

自我認知不足

很多人向別人求助,卻沒有自己的目的。比如剛才小明的求助,他請求同事幫忙策劃。問題是:他連自己都不知道應該寫一個怎樣的策劃。這個策劃要做什麼?給誰看?要達到什麼效果?這些重要內容在請求中都沒有任何交代。

事實上,面對一個難題,應該先有自己的思路,再去徵求別人意見。同事可以幫你,但同事不能代替你思考。這就像我們說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有的人請別人幫忙,一事都不具備,也想來“借東風”,這樣的東風來了也是白刮一場。所以說,如果一頭霧水,不如不要求助。


信息失真

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即使是同樣的語言,不同人理解起來,意思也不一樣。在美國有位心理學家做過一個“信息失真”的實驗。他讓10個人坐在一起,兩兩之間傳遞同一句話,從第一個一直傳到第十個,最後再傳回第一個人。人們驚奇地發現,經過10個人的傳遞,句子意發生了巨大變化,甚至連主謂賓這些基本結構都和原來不同。

"
一個人如果單靠自己,如果置身於集體的關係之外,置身於任何團結民眾的偉大思想的範圍之外,就會變成怠惰的、保守的、與生活發展相敵對的人。 —— 高爾基

有的人是“求助困難戶”,即便舉手之勞也“無人問津”

我們知道,現代職場都講求團隊作戰,互幫互助是一個必要程序。然而,在同一個部門或單位,我們總能看到類似的現象:有的人總能夠獲得幫助,如魚得水。有的人卻總是“孤家寡人”,找不到助力,老闆不支持,同事也不幫忙。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有人覺得,這是應了中國一句老話:只有錦上添花,沒有雪中送炭。那些好員工就應該受到重視。但這句話放在這裡可能並不準確。畢竟幫忙有大有小,舉手之勞還算不上什麼“花”和“炭”。當然也有人說:“救急不救窮,幫困不幫懶,這些沒人幫的,就是人緣有問題。”這就更無從說起了,畢竟相互付出與合作是職場常態,一些小幫助其實並不牽扯到人緣人品上去。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無人相助看起來是“人品問題”,很多時候並非如此

所謂“人品問題”,其實是求助方式有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舉手之勞變得如此“困難”呢?美國溝通大師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中指出,人們在求助中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人品,而在於求助方式有問題。這些問題經常使得求助者滔滔不絕說一大廢話,別人卻不知道怎麼幫助他,甚至引起反感。這些問題主要有三類。


“命令型求助”

什麼是命令型求助呢?比如現在小明接到一個寫策劃的任務,無從下手,因此他向同事求助:“兄弟啊,能不能教我寫這個策劃,寫不好的話,咱們部門都得倒黴啊!”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霸道的“命令式求助”讓人本能地反感

我們可以看看,如果同事聽到這句話,第一感受是什麼?那就是“甩鍋”。小明把自己的問題和整個部門關聯起來,暗示對方:如果自己做不好,其他人也要跟“倒黴”。這種類型的求助就是“命令型求助”。

表面上看這是請求,實際上是要求甚至威脅,通過給對方施壓,逼迫對方施以援手。然而,任何人接收到這樣的“命令”,感受巨大壓力,自然會產生心理牴觸。即使想幫你,也沒那麼心甘情願了。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利益捆綁帶不來真心相助。畢竟幫助是他人的行為自由,沒有人理所應當獲得別人的幫助。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很多人自己都沒把問題想清楚,就去求助別人

自我認知不足

很多人向別人求助,卻沒有自己的目的。比如剛才小明的求助,他請求同事幫忙策劃。問題是:他連自己都不知道應該寫一個怎樣的策劃。這個策劃要做什麼?給誰看?要達到什麼效果?這些重要內容在請求中都沒有任何交代。

事實上,面對一個難題,應該先有自己的思路,再去徵求別人意見。同事可以幫你,但同事不能代替你思考。這就像我們說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有的人請別人幫忙,一事都不具備,也想來“借東風”,這樣的東風來了也是白刮一場。所以說,如果一頭霧水,不如不要求助。


信息失真

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即使是同樣的語言,不同人理解起來,意思也不一樣。在美國有位心理學家做過一個“信息失真”的實驗。他讓10個人坐在一起,兩兩之間傳遞同一句話,從第一個一直傳到第十個,最後再傳回第一個人。人們驚奇地發現,經過10個人的傳遞,句子意發生了巨大變化,甚至連主謂賓這些基本結構都和原來不同。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信息傳遞中,“失真”不可避免

可想而知,當複雜的信息在繁忙的職場中傳遞,會產生很多扭曲失真的情況。我們向別人求助也是,同一句話表達幾次,或者對不同的人說,其語意也慢慢變化失真。這種情況下,別人不能完全理解我們的求助,有時候甚至像在“裝傻”;即使有時候感覺到了,想幫我們,也是無從談起。

所以說,所謂的“舉手之勞”,表達起來其實蘊藏著很多“坑”,有的人連思維都沒理清楚,就盲目求助,有時候甚至向別人施壓,也不顧領導同事是否理解。


三個步驟讓你使用“非暴力請求”,在互助中增進友誼

既然一個小小的求助,都存在這麼多問題,我們應該怎麼改進自己的求助方法,讓別人自願有效的幫助呢?《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給出了一個辦法,叫作“非暴力請求”。這種求助方法用商量緩和的語氣,清晰地提出自己的目標訴求,在開放協商的語境中與溝通對象達成一致,從而實現目標。具體來說,“非暴力請求”有三個步驟。

"
一個人如果單靠自己,如果置身於集體的關係之外,置身於任何團結民眾的偉大思想的範圍之外,就會變成怠惰的、保守的、與生活發展相敵對的人。 —— 高爾基

有的人是“求助困難戶”,即便舉手之勞也“無人問津”

我們知道,現代職場都講求團隊作戰,互幫互助是一個必要程序。然而,在同一個部門或單位,我們總能看到類似的現象:有的人總能夠獲得幫助,如魚得水。有的人卻總是“孤家寡人”,找不到助力,老闆不支持,同事也不幫忙。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有人覺得,這是應了中國一句老話:只有錦上添花,沒有雪中送炭。那些好員工就應該受到重視。但這句話放在這裡可能並不準確。畢竟幫忙有大有小,舉手之勞還算不上什麼“花”和“炭”。當然也有人說:“救急不救窮,幫困不幫懶,這些沒人幫的,就是人緣有問題。”這就更無從說起了,畢竟相互付出與合作是職場常態,一些小幫助其實並不牽扯到人緣人品上去。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無人相助看起來是“人品問題”,很多時候並非如此

所謂“人品問題”,其實是求助方式有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舉手之勞變得如此“困難”呢?美國溝通大師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中指出,人們在求助中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人品,而在於求助方式有問題。這些問題經常使得求助者滔滔不絕說一大廢話,別人卻不知道怎麼幫助他,甚至引起反感。這些問題主要有三類。


“命令型求助”

什麼是命令型求助呢?比如現在小明接到一個寫策劃的任務,無從下手,因此他向同事求助:“兄弟啊,能不能教我寫這個策劃,寫不好的話,咱們部門都得倒黴啊!”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霸道的“命令式求助”讓人本能地反感

我們可以看看,如果同事聽到這句話,第一感受是什麼?那就是“甩鍋”。小明把自己的問題和整個部門關聯起來,暗示對方:如果自己做不好,其他人也要跟“倒黴”。這種類型的求助就是“命令型求助”。

表面上看這是請求,實際上是要求甚至威脅,通過給對方施壓,逼迫對方施以援手。然而,任何人接收到這樣的“命令”,感受巨大壓力,自然會產生心理牴觸。即使想幫你,也沒那麼心甘情願了。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利益捆綁帶不來真心相助。畢竟幫助是他人的行為自由,沒有人理所應當獲得別人的幫助。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很多人自己都沒把問題想清楚,就去求助別人

自我認知不足

很多人向別人求助,卻沒有自己的目的。比如剛才小明的求助,他請求同事幫忙策劃。問題是:他連自己都不知道應該寫一個怎樣的策劃。這個策劃要做什麼?給誰看?要達到什麼效果?這些重要內容在請求中都沒有任何交代。

事實上,面對一個難題,應該先有自己的思路,再去徵求別人意見。同事可以幫你,但同事不能代替你思考。這就像我們說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有的人請別人幫忙,一事都不具備,也想來“借東風”,這樣的東風來了也是白刮一場。所以說,如果一頭霧水,不如不要求助。


信息失真

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即使是同樣的語言,不同人理解起來,意思也不一樣。在美國有位心理學家做過一個“信息失真”的實驗。他讓10個人坐在一起,兩兩之間傳遞同一句話,從第一個一直傳到第十個,最後再傳回第一個人。人們驚奇地發現,經過10個人的傳遞,句子意發生了巨大變化,甚至連主謂賓這些基本結構都和原來不同。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信息傳遞中,“失真”不可避免

可想而知,當複雜的信息在繁忙的職場中傳遞,會產生很多扭曲失真的情況。我們向別人求助也是,同一句話表達幾次,或者對不同的人說,其語意也慢慢變化失真。這種情況下,別人不能完全理解我們的求助,有時候甚至像在“裝傻”;即使有時候感覺到了,想幫我們,也是無從談起。

所以說,所謂的“舉手之勞”,表達起來其實蘊藏著很多“坑”,有的人連思維都沒理清楚,就盲目求助,有時候甚至向別人施壓,也不顧領導同事是否理解。


三個步驟讓你使用“非暴力請求”,在互助中增進友誼

既然一個小小的求助,都存在這麼多問題,我們應該怎麼改進自己的求助方法,讓別人自願有效的幫助呢?《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給出了一個辦法,叫作“非暴力請求”。這種求助方法用商量緩和的語氣,清晰地提出自己的目標訴求,在開放協商的語境中與溝通對象達成一致,從而實現目標。具體來說,“非暴力請求”有三個步驟。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明確目的才能有的放矢

第一步:明確目的

有的人求助並沒有明確目的,只是簡單說自己的困境。類似的問題在戀愛關係中很容易出現。比如女生說:“大姨媽來了”。如果這時候男生只是讓她多喝熱水,那多半會被看成“鋼鐵直男”甚至被直接被打回“單身狗”。事實上,女生說這句話,是想在“大姨媽”期間,得到男性無微不至的關懷,各個方面都很照顧。

可是呢,她們偏偏不明說。有時候甚至她們自己也不知道想要什麼,只是把困境說出來,希望男生能想方設法解決。怪不得連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都說:“用戶其實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當你把產品創造出來,他們才發現自己想要的就是那個。”

因此我們想要求助的時候一定要明確目的。比如做策劃,就應該把策劃的時間地點和大致框架想清楚,把那些自己處理不了的問題挑出來,再去向別人求助,這樣做才能得到一個明確答案。

"
一個人如果單靠自己,如果置身於集體的關係之外,置身於任何團結民眾的偉大思想的範圍之外,就會變成怠惰的、保守的、與生活發展相敵對的人。 —— 高爾基

有的人是“求助困難戶”,即便舉手之勞也“無人問津”

我們知道,現代職場都講求團隊作戰,互幫互助是一個必要程序。然而,在同一個部門或單位,我們總能看到類似的現象:有的人總能夠獲得幫助,如魚得水。有的人卻總是“孤家寡人”,找不到助力,老闆不支持,同事也不幫忙。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有人覺得,這是應了中國一句老話:只有錦上添花,沒有雪中送炭。那些好員工就應該受到重視。但這句話放在這裡可能並不準確。畢竟幫忙有大有小,舉手之勞還算不上什麼“花”和“炭”。當然也有人說:“救急不救窮,幫困不幫懶,這些沒人幫的,就是人緣有問題。”這就更無從說起了,畢竟相互付出與合作是職場常態,一些小幫助其實並不牽扯到人緣人品上去。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無人相助看起來是“人品問題”,很多時候並非如此

所謂“人品問題”,其實是求助方式有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舉手之勞變得如此“困難”呢?美國溝通大師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中指出,人們在求助中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人品,而在於求助方式有問題。這些問題經常使得求助者滔滔不絕說一大廢話,別人卻不知道怎麼幫助他,甚至引起反感。這些問題主要有三類。


“命令型求助”

什麼是命令型求助呢?比如現在小明接到一個寫策劃的任務,無從下手,因此他向同事求助:“兄弟啊,能不能教我寫這個策劃,寫不好的話,咱們部門都得倒黴啊!”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霸道的“命令式求助”讓人本能地反感

我們可以看看,如果同事聽到這句話,第一感受是什麼?那就是“甩鍋”。小明把自己的問題和整個部門關聯起來,暗示對方:如果自己做不好,其他人也要跟“倒黴”。這種類型的求助就是“命令型求助”。

表面上看這是請求,實際上是要求甚至威脅,通過給對方施壓,逼迫對方施以援手。然而,任何人接收到這樣的“命令”,感受巨大壓力,自然會產生心理牴觸。即使想幫你,也沒那麼心甘情願了。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利益捆綁帶不來真心相助。畢竟幫助是他人的行為自由,沒有人理所應當獲得別人的幫助。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很多人自己都沒把問題想清楚,就去求助別人

自我認知不足

很多人向別人求助,卻沒有自己的目的。比如剛才小明的求助,他請求同事幫忙策劃。問題是:他連自己都不知道應該寫一個怎樣的策劃。這個策劃要做什麼?給誰看?要達到什麼效果?這些重要內容在請求中都沒有任何交代。

事實上,面對一個難題,應該先有自己的思路,再去徵求別人意見。同事可以幫你,但同事不能代替你思考。這就像我們說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有的人請別人幫忙,一事都不具備,也想來“借東風”,這樣的東風來了也是白刮一場。所以說,如果一頭霧水,不如不要求助。


信息失真

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即使是同樣的語言,不同人理解起來,意思也不一樣。在美國有位心理學家做過一個“信息失真”的實驗。他讓10個人坐在一起,兩兩之間傳遞同一句話,從第一個一直傳到第十個,最後再傳回第一個人。人們驚奇地發現,經過10個人的傳遞,句子意發生了巨大變化,甚至連主謂賓這些基本結構都和原來不同。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信息傳遞中,“失真”不可避免

可想而知,當複雜的信息在繁忙的職場中傳遞,會產生很多扭曲失真的情況。我們向別人求助也是,同一句話表達幾次,或者對不同的人說,其語意也慢慢變化失真。這種情況下,別人不能完全理解我們的求助,有時候甚至像在“裝傻”;即使有時候感覺到了,想幫我們,也是無從談起。

所以說,所謂的“舉手之勞”,表達起來其實蘊藏著很多“坑”,有的人連思維都沒理清楚,就盲目求助,有時候甚至向別人施壓,也不顧領導同事是否理解。


三個步驟讓你使用“非暴力請求”,在互助中增進友誼

既然一個小小的求助,都存在這麼多問題,我們應該怎麼改進自己的求助方法,讓別人自願有效的幫助呢?《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給出了一個辦法,叫作“非暴力請求”。這種求助方法用商量緩和的語氣,清晰地提出自己的目標訴求,在開放協商的語境中與溝通對象達成一致,從而實現目標。具體來說,“非暴力請求”有三個步驟。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明確目的才能有的放矢

第一步:明確目的

有的人求助並沒有明確目的,只是簡單說自己的困境。類似的問題在戀愛關係中很容易出現。比如女生說:“大姨媽來了”。如果這時候男生只是讓她多喝熱水,那多半會被看成“鋼鐵直男”甚至被直接被打回“單身狗”。事實上,女生說這句話,是想在“大姨媽”期間,得到男性無微不至的關懷,各個方面都很照顧。

可是呢,她們偏偏不明說。有時候甚至她們自己也不知道想要什麼,只是把困境說出來,希望男生能想方設法解決。怪不得連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都說:“用戶其實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當你把產品創造出來,他們才發現自己想要的就是那個。”

因此我們想要求助的時候一定要明確目的。比如做策劃,就應該把策劃的時間地點和大致框架想清楚,把那些自己處理不了的問題挑出來,再去向別人求助,這樣做才能得到一個明確答案。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請求越具體,獲得幫助的可能性也越大

第二步:提出具體請求

很多人的請求是模糊而籠統的。比如老闆和員工吵架。老闆說員工不負責任,而員工說老闆摳門,但都不說對方到底哪個地方有問題,這就是典型的“雞同鴨吵”,永遠“炒不到一塊”。

但如果老闆能具體一點,告訴員工:“你經常遲到早退,而且有拖延症,交給你的任務從來沒按時完成過。”這就把員工的不負責任說到點子上了,員工這麼一聽,也會啞口無言。而員工如果也把自己的話變得具體些。指責老闆:“每個月都只發一點績效,平時出去為公司辦點事,打車都不讓報銷。”老闆這麼一聽,也會不好意思。

"
一個人如果單靠自己,如果置身於集體的關係之外,置身於任何團結民眾的偉大思想的範圍之外,就會變成怠惰的、保守的、與生活發展相敵對的人。 —— 高爾基

有的人是“求助困難戶”,即便舉手之勞也“無人問津”

我們知道,現代職場都講求團隊作戰,互幫互助是一個必要程序。然而,在同一個部門或單位,我們總能看到類似的現象:有的人總能夠獲得幫助,如魚得水。有的人卻總是“孤家寡人”,找不到助力,老闆不支持,同事也不幫忙。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有人覺得,這是應了中國一句老話:只有錦上添花,沒有雪中送炭。那些好員工就應該受到重視。但這句話放在這裡可能並不準確。畢竟幫忙有大有小,舉手之勞還算不上什麼“花”和“炭”。當然也有人說:“救急不救窮,幫困不幫懶,這些沒人幫的,就是人緣有問題。”這就更無從說起了,畢竟相互付出與合作是職場常態,一些小幫助其實並不牽扯到人緣人品上去。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無人相助看起來是“人品問題”,很多時候並非如此

所謂“人品問題”,其實是求助方式有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舉手之勞變得如此“困難”呢?美國溝通大師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中指出,人們在求助中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人品,而在於求助方式有問題。這些問題經常使得求助者滔滔不絕說一大廢話,別人卻不知道怎麼幫助他,甚至引起反感。這些問題主要有三類。


“命令型求助”

什麼是命令型求助呢?比如現在小明接到一個寫策劃的任務,無從下手,因此他向同事求助:“兄弟啊,能不能教我寫這個策劃,寫不好的話,咱們部門都得倒黴啊!”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霸道的“命令式求助”讓人本能地反感

我們可以看看,如果同事聽到這句話,第一感受是什麼?那就是“甩鍋”。小明把自己的問題和整個部門關聯起來,暗示對方:如果自己做不好,其他人也要跟“倒黴”。這種類型的求助就是“命令型求助”。

表面上看這是請求,實際上是要求甚至威脅,通過給對方施壓,逼迫對方施以援手。然而,任何人接收到這樣的“命令”,感受巨大壓力,自然會產生心理牴觸。即使想幫你,也沒那麼心甘情願了。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利益捆綁帶不來真心相助。畢竟幫助是他人的行為自由,沒有人理所應當獲得別人的幫助。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很多人自己都沒把問題想清楚,就去求助別人

自我認知不足

很多人向別人求助,卻沒有自己的目的。比如剛才小明的求助,他請求同事幫忙策劃。問題是:他連自己都不知道應該寫一個怎樣的策劃。這個策劃要做什麼?給誰看?要達到什麼效果?這些重要內容在請求中都沒有任何交代。

事實上,面對一個難題,應該先有自己的思路,再去徵求別人意見。同事可以幫你,但同事不能代替你思考。這就像我們說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有的人請別人幫忙,一事都不具備,也想來“借東風”,這樣的東風來了也是白刮一場。所以說,如果一頭霧水,不如不要求助。


信息失真

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即使是同樣的語言,不同人理解起來,意思也不一樣。在美國有位心理學家做過一個“信息失真”的實驗。他讓10個人坐在一起,兩兩之間傳遞同一句話,從第一個一直傳到第十個,最後再傳回第一個人。人們驚奇地發現,經過10個人的傳遞,句子意發生了巨大變化,甚至連主謂賓這些基本結構都和原來不同。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信息傳遞中,“失真”不可避免

可想而知,當複雜的信息在繁忙的職場中傳遞,會產生很多扭曲失真的情況。我們向別人求助也是,同一句話表達幾次,或者對不同的人說,其語意也慢慢變化失真。這種情況下,別人不能完全理解我們的求助,有時候甚至像在“裝傻”;即使有時候感覺到了,想幫我們,也是無從談起。

所以說,所謂的“舉手之勞”,表達起來其實蘊藏著很多“坑”,有的人連思維都沒理清楚,就盲目求助,有時候甚至向別人施壓,也不顧領導同事是否理解。


三個步驟讓你使用“非暴力請求”,在互助中增進友誼

既然一個小小的求助,都存在這麼多問題,我們應該怎麼改進自己的求助方法,讓別人自願有效的幫助呢?《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給出了一個辦法,叫作“非暴力請求”。這種求助方法用商量緩和的語氣,清晰地提出自己的目標訴求,在開放協商的語境中與溝通對象達成一致,從而實現目標。具體來說,“非暴力請求”有三個步驟。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明確目的才能有的放矢

第一步:明確目的

有的人求助並沒有明確目的,只是簡單說自己的困境。類似的問題在戀愛關係中很容易出現。比如女生說:“大姨媽來了”。如果這時候男生只是讓她多喝熱水,那多半會被看成“鋼鐵直男”甚至被直接被打回“單身狗”。事實上,女生說這句話,是想在“大姨媽”期間,得到男性無微不至的關懷,各個方面都很照顧。

可是呢,她們偏偏不明說。有時候甚至她們自己也不知道想要什麼,只是把困境說出來,希望男生能想方設法解決。怪不得連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都說:“用戶其實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當你把產品創造出來,他們才發現自己想要的就是那個。”

因此我們想要求助的時候一定要明確目的。比如做策劃,就應該把策劃的時間地點和大致框架想清楚,把那些自己處理不了的問題挑出來,再去向別人求助,這樣做才能得到一個明確答案。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請求越具體,獲得幫助的可能性也越大

第二步:提出具體請求

很多人的請求是模糊而籠統的。比如老闆和員工吵架。老闆說員工不負責任,而員工說老闆摳門,但都不說對方到底哪個地方有問題,這就是典型的“雞同鴨吵”,永遠“炒不到一塊”。

但如果老闆能具體一點,告訴員工:“你經常遲到早退,而且有拖延症,交給你的任務從來沒按時完成過。”這就把員工的不負責任說到點子上了,員工這麼一聽,也會啞口無言。而員工如果也把自己的話變得具體些。指責老闆:“每個月都只發一點績效,平時出去為公司辦點事,打車都不讓報銷。”老闆這麼一聽,也會不好意思。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請求越清晰,幫助指導也越有針對性

所以我們求助也是如此。請求越模糊,對方越難理解,執行難度也就越大。而請求越具體,對方就越明白你的意圖,幫助也會更到位。比如說我們要請求同事幫忙修改報告,應該怎麼說呢?“請問能幫我修改報告嗎?”這麼說就相當於給人一張白紙,上面沒有題目,卻還要求對方答題拿高分。

正確的請求可以這樣說:“請幫我看一下報告中的數據分析是否合理?”這樣的求助就非常具體,給別人一個明確的重點和方向,對方也會很細緻地為我們提供幫助。


第三步:尋求反饋

簡單地說,就是不管對方同不同意,我們都要確認他們是否聽懂自己的求助。剛才談到,信息在傳遞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失真”,因此有必要確認對方有沒有理解自己的請求,並請他們明確迴應。

"
一個人如果單靠自己,如果置身於集體的關係之外,置身於任何團結民眾的偉大思想的範圍之外,就會變成怠惰的、保守的、與生活發展相敵對的人。 —— 高爾基

有的人是“求助困難戶”,即便舉手之勞也“無人問津”

我們知道,現代職場都講求團隊作戰,互幫互助是一個必要程序。然而,在同一個部門或單位,我們總能看到類似的現象:有的人總能夠獲得幫助,如魚得水。有的人卻總是“孤家寡人”,找不到助力,老闆不支持,同事也不幫忙。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有人覺得,這是應了中國一句老話:只有錦上添花,沒有雪中送炭。那些好員工就應該受到重視。但這句話放在這裡可能並不準確。畢竟幫忙有大有小,舉手之勞還算不上什麼“花”和“炭”。當然也有人說:“救急不救窮,幫困不幫懶,這些沒人幫的,就是人緣有問題。”這就更無從說起了,畢竟相互付出與合作是職場常態,一些小幫助其實並不牽扯到人緣人品上去。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無人相助看起來是“人品問題”,很多時候並非如此

所謂“人品問題”,其實是求助方式有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舉手之勞變得如此“困難”呢?美國溝通大師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中指出,人們在求助中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人品,而在於求助方式有問題。這些問題經常使得求助者滔滔不絕說一大廢話,別人卻不知道怎麼幫助他,甚至引起反感。這些問題主要有三類。


“命令型求助”

什麼是命令型求助呢?比如現在小明接到一個寫策劃的任務,無從下手,因此他向同事求助:“兄弟啊,能不能教我寫這個策劃,寫不好的話,咱們部門都得倒黴啊!”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霸道的“命令式求助”讓人本能地反感

我們可以看看,如果同事聽到這句話,第一感受是什麼?那就是“甩鍋”。小明把自己的問題和整個部門關聯起來,暗示對方:如果自己做不好,其他人也要跟“倒黴”。這種類型的求助就是“命令型求助”。

表面上看這是請求,實際上是要求甚至威脅,通過給對方施壓,逼迫對方施以援手。然而,任何人接收到這樣的“命令”,感受巨大壓力,自然會產生心理牴觸。即使想幫你,也沒那麼心甘情願了。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利益捆綁帶不來真心相助。畢竟幫助是他人的行為自由,沒有人理所應當獲得別人的幫助。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很多人自己都沒把問題想清楚,就去求助別人

自我認知不足

很多人向別人求助,卻沒有自己的目的。比如剛才小明的求助,他請求同事幫忙策劃。問題是:他連自己都不知道應該寫一個怎樣的策劃。這個策劃要做什麼?給誰看?要達到什麼效果?這些重要內容在請求中都沒有任何交代。

事實上,面對一個難題,應該先有自己的思路,再去徵求別人意見。同事可以幫你,但同事不能代替你思考。這就像我們說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有的人請別人幫忙,一事都不具備,也想來“借東風”,這樣的東風來了也是白刮一場。所以說,如果一頭霧水,不如不要求助。


信息失真

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即使是同樣的語言,不同人理解起來,意思也不一樣。在美國有位心理學家做過一個“信息失真”的實驗。他讓10個人坐在一起,兩兩之間傳遞同一句話,從第一個一直傳到第十個,最後再傳回第一個人。人們驚奇地發現,經過10個人的傳遞,句子意發生了巨大變化,甚至連主謂賓這些基本結構都和原來不同。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信息傳遞中,“失真”不可避免

可想而知,當複雜的信息在繁忙的職場中傳遞,會產生很多扭曲失真的情況。我們向別人求助也是,同一句話表達幾次,或者對不同的人說,其語意也慢慢變化失真。這種情況下,別人不能完全理解我們的求助,有時候甚至像在“裝傻”;即使有時候感覺到了,想幫我們,也是無從談起。

所以說,所謂的“舉手之勞”,表達起來其實蘊藏著很多“坑”,有的人連思維都沒理清楚,就盲目求助,有時候甚至向別人施壓,也不顧領導同事是否理解。


三個步驟讓你使用“非暴力請求”,在互助中增進友誼

既然一個小小的求助,都存在這麼多問題,我們應該怎麼改進自己的求助方法,讓別人自願有效的幫助呢?《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給出了一個辦法,叫作“非暴力請求”。這種求助方法用商量緩和的語氣,清晰地提出自己的目標訴求,在開放協商的語境中與溝通對象達成一致,從而實現目標。具體來說,“非暴力請求”有三個步驟。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明確目的才能有的放矢

第一步:明確目的

有的人求助並沒有明確目的,只是簡單說自己的困境。類似的問題在戀愛關係中很容易出現。比如女生說:“大姨媽來了”。如果這時候男生只是讓她多喝熱水,那多半會被看成“鋼鐵直男”甚至被直接被打回“單身狗”。事實上,女生說這句話,是想在“大姨媽”期間,得到男性無微不至的關懷,各個方面都很照顧。

可是呢,她們偏偏不明說。有時候甚至她們自己也不知道想要什麼,只是把困境說出來,希望男生能想方設法解決。怪不得連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都說:“用戶其實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當你把產品創造出來,他們才發現自己想要的就是那個。”

因此我們想要求助的時候一定要明確目的。比如做策劃,就應該把策劃的時間地點和大致框架想清楚,把那些自己處理不了的問題挑出來,再去向別人求助,這樣做才能得到一個明確答案。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請求越具體,獲得幫助的可能性也越大

第二步:提出具體請求

很多人的請求是模糊而籠統的。比如老闆和員工吵架。老闆說員工不負責任,而員工說老闆摳門,但都不說對方到底哪個地方有問題,這就是典型的“雞同鴨吵”,永遠“炒不到一塊”。

但如果老闆能具體一點,告訴員工:“你經常遲到早退,而且有拖延症,交給你的任務從來沒按時完成過。”這就把員工的不負責任說到點子上了,員工這麼一聽,也會啞口無言。而員工如果也把自己的話變得具體些。指責老闆:“每個月都只發一點績效,平時出去為公司辦點事,打車都不讓報銷。”老闆這麼一聽,也會不好意思。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請求越清晰,幫助指導也越有針對性

所以我們求助也是如此。請求越模糊,對方越難理解,執行難度也就越大。而請求越具體,對方就越明白你的意圖,幫助也會更到位。比如說我們要請求同事幫忙修改報告,應該怎麼說呢?“請問能幫我修改報告嗎?”這麼說就相當於給人一張白紙,上面沒有題目,卻還要求對方答題拿高分。

正確的請求可以這樣說:“請幫我看一下報告中的數據分析是否合理?”這樣的求助就非常具體,給別人一個明確的重點和方向,對方也會很細緻地為我們提供幫助。


第三步:尋求反饋

簡單地說,就是不管對方同不同意,我們都要確認他們是否聽懂自己的求助。剛才談到,信息在傳遞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失真”,因此有必要確認對方有沒有理解自己的請求,並請他們明確迴應。

舉手之勞也沒人幫忙,真是因為人緣不好嗎?你可能忽略了這點

尋求反饋能讓人傳遞真誠

如果對方同意,我們可以就一些重點做進一步解釋,加深兩個人的溝通和理解,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如果對方不願意幫助我們,我們也可以強調自己的需求,看看對方有沒有理解錯誤。如果實在不願意,我們也可以問問:是否能推薦別人幫我們解決問題。總之,說出了請求,就應該求得答案。即使被拒絕,也要清清楚楚,讓對方在求助過程中感受我們的真誠。


職場中互幫互助是常態,然而有的人總是很難得到幫助。這並不是人品問題,而是人們在求助中容易出現“命令式求助”、自我認知不足、信息失真等問題。要知道,既然要請別人幫忙,就不能不好意思,而應該把自己的目的和需求講清楚講具體,讓別人在幫助我們的同時,也看到真誠的態度,把求助變成加強職場友誼的一個途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