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西方國家普遍重視中專教育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作為一 個人口眾多的製造業大國,中國的中專在最近十幾年裡不斷萎縮,大 學卻越來越興旺,中國的技職學校 千方百計地想把自己升級為大學, 而中國的學生也根本沒有想過將技 校或職業學校當成自己的求學目 標。但現實卻是,一方面,大學畢 業生找工作越來越難 ;另一方面, 用人單位則又總是抱怨招不到自己 所需要的人才,新招來的大學生往 往要重新經過兩三年的培訓才能達 到企業所需要的技能。近年來,一 些瑞士在華企業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開始與中國的大學合作,給 大學生提供類似瑞士國內的學徒培 訓模式。然而,這些企業的善舉正 面臨挑戰,瑞士科技文化中心主任 施萊格爾說 :“在中國,所有人都 想上大學,但當說起技術工人和職 業培訓時,他們卻並不感興趣。”

迷失在職業教育中的國人!

根深蒂固的名校情結

中國千百年來一直傳承的儒 家教育文化,決定了中國人總覺得 學徒式教育是很低級的教育,跟農 民工沒什麼區別。在傳統文化中, 教育就是為了當官,學習就是為了 將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古代兒 童的啟蒙讀物《三字經》說得很 清楚 :“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 裕於後。”這種教育觀念流傳到現 代社會,就導致了中國人有很重的 名校情結,把能上名校當做一個人 教育成功的標誌。所以中國的父母 從孩子小時候就鼓勵他們將來上北 大、清華,似乎考上北大、清華就 是最大的榮耀,甚至是人生的終極 目的。河南洛陽一位中學校長曾 這樣鼓勵學生們 :“今日考上北大、 清華,明日死了也值!”湖北恩施 某高中甚至為該校一位考上清華的 學生塑雕像,以鼓勵在校學生努力 學習。

不僅如此,高學歷也是中國 學生競相追逐的目標。在中國,學 歷對生活的影響可謂無處不在,從 求職到職位晉升,甚至連談戀愛也 無法擺脫學歷的影響。中國青年報 的一次調查顯示 72.7% 的人認為中 國社會對高學歷者更尊重,81.6% 的人承認自己重視學歷。

在這種環境下,中國父母普 遍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沒有能力上 大學這件事,所以不論孩子的資質 和興趣如何,都先去拿個學位再說, 這樣他們才不會丟臉,甚至還能在 親朋好友面前炫耀一番。尤其是持 續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更加重了 這一傾向,試想,只有這麼一個寶 貝子女,哪個父母希望他(她)做 一份很普通的技工呢?因此,中國 大部分學生都是被潮流推著讀完高 中、大學,乃至研究生、博士,只 有那些在人們眼裡實在沒出息的學 生才不得不選擇職業學校。由此造 成了中國社會畸形的就業結構,不 僅使學生本人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 金錢,而且給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 很大的負面影響。

高等教育的誤區

上世紀 90 年代末,中國開始 大躍進式的大學擴招計劃,表面上 看起來是件好事,既為我國持續快 速發展的經濟提供了更多的高學歷 人才,也使得更多年輕人享受到了 高等教育的機會。然而,高校擴招 只是數量上擴充,沒有質量上的提 高,製造了大量高學歷、低水平在 社會實踐中無用武之地的人。導致 的後果就是大學畢業生待業的問題 越來越嚴重,“人才市場”處於一 種供過於求的狀況,而實際上真正 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仍緊缺。

迷失在職業教育中的國人!

實際上,我國仍然是發展中 國家,目前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勞動 密集型經濟為主,面臨的主要任務 是如何把“製造大國”轉型為“制 造強國”,我們急需的不是高學歷、 低技能的人才,而是各種熟練勞動 力和技術人員,因此,在人才培養 上不切實際地盲目追求高層次人才 的數量,推進高等教育的浮誇式發 展,使得教育不僅難以發揮應有的 作用,反而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 力和財力。這是我國教育發展模式 的重大失誤。

如此盲目發展高等教育,不 但國家要投入巨大的教育經費,而 且家庭也要揹負沉重的學費負擔。 高校學生畢業後,不管是學生本人 還是家長都希望社會能為他們提供 就業的機會和較高的報酬,一旦這 個願望不能實現,人們心裡就會產 生不滿和仇恨情緒,如果社會上這 種情緒沉積多了,就有可能對社會 安定造成威脅。因此,不發展教育 一個國家就沒有希望,盲目發展教 育同樣也會給一個國家造成危害。

印度就是個前車之轍。印度 獨立後高等教育迅速普及,但同樣 也只是數量上擴充,沒有質量上的 提高 ;而且,高等教育的擴充與初 等、中等教育比例不均衡、不協調, 高等教育無根基可言。印度政府為 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直到今天在 人才競爭力方面仍然處於劣勢。因 此,像印度、中國這樣人口眾多、 人均經濟水平不高的國家,應理性 發展普通高等教育,大力發展中等 職業教育。

持續低端的“中國製造”

由於傳統觀念的制約以及最近 十幾年來高等教育的大躍進,在中 國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人數非常有 限,再加上師資水平的限制,這些 學生的技術能力也很難保證。所以 很多企業的技術人員通常文化水平 很低,很多技術操作都是隻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據估計,如今我國 技術工人的平均素質在許多方面還 比不上 20 世紀 50 年 代 和 60 年代。 這些技術 人員不僅無法 實現自主創新,更會因為無知犯一 些低級的錯誤。某中國公司從德國 引進一批設備,但使用一段時間後 發現某個零件經常壞,這一問題在 德國從沒出現過。後來,德國專家 經過實地考察發現這個問題是技術 人員的誤操作造成的。說明書上 寫著該零件的螺絲需要先向右擰 4 圈,再向左擰半圈,而該公司的員 工則直接向右擰 3 圈半。使用別國 的先進技術尚且會出問題,更不要 說自主研發了。

儘管中國從事製造業的人員 素質偏低,導致“中國製造”始終 處於中低端,但憑藉其廉價的勞動 力和大規模加工製造的優勢,中 國依然還能成為全球製造業的中 心。不過,中國製造業的優勢正在 逐漸削弱。隨著快速成型製造(又 稱 3D 印刷技術)的飛速發展,我 們關於製造業的思維模式也將徹底 被顛覆。快速成型製造只需要在電 腦上繪製出產品草圖,然後按下印 刷按鈕,產品就可以在原材料的層 層添加過程中慢慢成型,它可以是 汽車的零部件,也可以是一臺鋼琴 或一架飛機。快速成型製造無需生 產線,所需的原材料也只是原來的 1/10,這大幅削減了生產成本,讓 企業可以進行本地化生產,並根據 市場需求快速做出反應。未來,跨 國公司為了尋找低勞動力成本的海 外大規模生產將終結,深圳的裝配 線、供應鏈、規模經濟將過時,中 國的製造業正面臨著嚴重危機。

要想扭轉這一局面,必須向 德國等西方國家學習,通過中等技 術教育的訓練,使生產第一線的產 業工人的素質獲得普遍提高,只有 這樣,中國的製造業才有望走向高端製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