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才能年薪百萬?

01

作為在2000年初就進入獵頭界,後來一直在五百強工作的hr。

我經歷過了it,製造,汽車,半導體和快消,醫藥,除了金融沒涉及,基本都涵蓋了吧。

大致分三條線看,一是工作行業,處於朝陽產業或者風口上的行業因為職位相關人才的稀缺性和他們先現有工資水平,高薪不難。

比如互聯網行業,基本百萬年薪不是個位數,算上獎金是比較多的。還有些例如華為這種獎金賊高的公司。

此外騰訊那裡做研發的海歸博士也經常有200萬以上offer。(親表弟是美國博士,目前fb供職,前陣子聊天他說到的,這個工資美國也差不多吧,但美國生活工作平衡更好點),這種工作呢是全球人才一起看的,所以工資也是全球一條線。

目前來看,ai這種還有互聯網,遊戲這種還有幾年好日子可以過,以後不知道,但目前這些崗位要到百萬年薪,三十歲左右,工作挑的好,offer談的好,不必一定要銷售崗位,也可以的。

什麼樣的人才能年薪百萬?

但是,這些行業最大的問題就是週期性,如果這種行業裡一些非常非常專的崗位如果等到行業生命週期到了的時候就會一下子不行,即使拿著百萬年薪也要早做規劃。

有這個感慨是因為我前公司的一個同事前幾周自殺了。他是90年代初復旦畢業的,絕對的聰明人,但是因為行業週期性到了,四十多了,最後抑鬱症,非常讓人唏噓。

當初2000年的時候有一個崗位叫做千年蟲工程師就是例子。當時這個崗位的工資在1999年達到幾乎瘋狂的地步,比普通it工程師工資高好多倍。

但是千年一過完全沒有需求了。

所以選擇了這種行業一個是年輕時候真的多掙點錢,不要滿足於比同齡人高半倍一倍工資,因為你們要做好準備以後行業不行了會過苦日子的。

投資方面也要量力而行。

02

第二條線是崗位,崗位角度毫無疑問銷售肯定是第一高薪崗位。當然,這個也是由於他們的薪資提成比例大。

當然日子不好的時候他們的收入也受影響程度最大。

銷售崗位在我們外企,基本上一樣級別,算上獎金,比同級別的人高50%是正常的。

什麼樣的人才能年薪百萬?

當然,壓力也大 ,連續不達標就要勸退。即使是大老闆也是一樣。比如什麼藥企,銷售代表如果夠出色,工資到一百萬不少見的,銷售總監可能從收入角度也沒高多少。

所以基本外企裡面總監級別的(不注水的總監),這個就差不多都有的了。

第二類崗位是法務。基本是公司的general counsel沒有年薪低於100萬的。三百萬也不少見。有些公司可能是下面某個bu的gc,都不怎麼加班,真的非常舒服看起來。

但是他們責任很大,而且這個專業性把大部分人攔在門外,所以也只有一小撮人。下面的legal mgr或者paralegal就完全不同命了,關鍵是這兩個崗位還沒法晉升上去。

第三類崗位是財務和hr。財務的話財務總監,這個工資很正常的,hr也差不多這個工資估計有人會奇怪。那是因為hr的薪酬大部分公司用的和財務一條payline。

什麼樣的人才能年薪百萬?

當然,製造業的工資比較來說還是低的。實話實說。不過如果做到廠長,背p&l,其實也可以很高薪。

但另一方面,製造業畢竟整體比較穩定,所以到四十多,崗位危機遠不如其他崗位大。所以也要綜合看。再說一百萬崗位不多,幾十萬到處都是。

且由於製造業分佈廣泛,二三線城市也有足夠多崗位。

其他崗位到總監級別,五百強裡面哪怕還沒到部門head,一百萬不是太大問題,就是年紀不一樣。比如市場總監可能就三十出頭,三十五不到,而製造總監可能要四十出頭了。

03

第三條線,有個行業叫做諮詢業,也是高收入人聚集地,當然看細分行業各不相同,但總而言之就是個輕資產,靠頭腦賺錢的行業。

而且,這些人還不是大家以為的一定都在mckinsey,Boston這種公司裡面幹活的呢。

很多諮詢公司很小,但有生意做,客戶關係維護好就好。拿我一直想作為五年後工作的培訓來說,培訓老師如果是掛靠公司授課。一天收入在1萬到手是正常的,因為一般培訓公司賣給我們都是三萬以上一天。

獵頭作為人力資源的諮詢業,那麼一般一單是候選人年薪的20%,而你的提成在20-40%這個金額間。

那麼你做成一單七十萬的工資的單子,那麼你最高可以拿近六七萬的收入。七十萬還真不是個高管職位,差不多也就是一個高級經理工資吧。

這個一般一個獵頭一個月2-3單要的。所以平均來說相對一些從業十年以上也就三十歲出頭,公司平臺不錯的獵頭來說,這個工資要抵達輕輕鬆鬆。(我當年同期的同事們沒有年薪低於七位數的)而這些人所在的公司可能你壓根沒聽說過。

之前有人問的erp諮詢之類都是這個範疇內的。但有的工種偏技術有的偏客戶關係罷了。對諮詢業,抓住客戶是最重要的。

什麼樣的人才能年薪百萬?

甚至有的時候不需要你多能幹,你只要出面替內部人把很多內部的人不方便說的話攤開來說,客戶就很感激了。

比如獵頭吧,我做招聘的也能辛苦找到一個好人,可是有的用人經理就是作,要看行業報告什麼的,那麼你出個mapping報告告訴客戶市場就這樣的,客戶就可以拿著這個報告去管控內部干係人了。

以後我覺得一線城市,諮詢會越來越多的,但大部分從業人員還不具備相應素質,所以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打工來說,我差不多能想到是這三條線吧。

04

其實就我自己來說,親身經歷還是有限的,但一則早年間五年獵頭涉及了空客到地鐵各個行業,把我知識廣度大大拉大,後來進入100強top外企做hr。

即使自己算同事裡面混的差的,但各大500強都有同事做到部門頭頭的了之後,回過來發現這個人脈網絡才是最大的價值。

其實到我這個年紀,你會發現很多時候你哪怕好學,你也不知道該學什麼。

因為能出版的和你想要用的不一定一樣。你想知道的如果不參加千把塊萬把塊的培訓,可能連個答疑解惑的人都沒有。

我們一方面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但另一方面我們在信息篩選方面特別無助,比如我們家裡如果有人生大病的應該會切實體會到,面對網絡紛繁複雜的信息,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你都要愣神下,(魏則西事件不就是怎麼出來的嘛?

所以別一開始就問什麼行業值錢,要先想想自己喜歡什麼工作,可以作為終身職業的,在努力經營自己口碑,未來變化太快了,金盃銀盃不如口碑重要。

你工作十五年後,真的是切身感受。

職業發展到最後就是做人的問題。

除去創業或者自己做生意,光靠一份工作,年薪在100萬上下的,可以大致分成三類。

年限為大致時間,優秀的肯定可以更短。

第一類,憑時間和體力算錢的,例如:

  • 在以BAT為代表的科技公司,工作5-8年的技術崗位
  • 在以MBB為代表的外資諮詢公司,工作3-5年的諮詢顧問
  • 在一線城市大醫院,工作10-20年的核心科室的醫生

第二類,靠管人或管錢掙錢的,例如:

  • 在以寶潔、通用、殼牌為代表的大型企業,工作7-15年的中層管理人員
  • 在以券商為代表的行研部門,工作5-8年的研究員,或者剛升的基金經理

第三類,搞關係和資源去換錢的,例如:

  • 各種券商、基金、內資諮詢的銷
  • 實權部門膽子大不怕死的副處級以上幹部

比較清高,不太會虛情假意的,可以選第一類的職業。

比較能混,但還是有一點底線的,可以選第二類職業。

毫無底線,完全可以不要臉的,可以選第三類職業。

一般第一類的到200-300w就很難再往上了;能一年掙上千萬及以上的,大多都在第三類。

如何做到年薪百萬,這應該是很多工薪階層奮鬥的一個目標。以你當前的職位,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達成這一目標,是需要多多思考下。

聲明:本文來源於知乎,作者jojo

什麼樣的人才能年薪百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