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油田精簡機構增活力'

跳槽那些事兒 春節守護值班 能源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2019-08-24
"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油氣開發生產系統改革後,生產現場管理更加扁平化,取消一級管理層,減少了管理環節,生產指揮靠前,機關支撐部門就在現場組織、協調、監督、指導,問題解決更加快捷。”8月6日,哈得油氣開發部哈得一聯合站工程師趙鬆說,“有次高壓機壓縮機出現故障,開發部地面工藝部立刻來人到現場,當天故障就得到解除。”

從機關改起,從管理者自身改起,向企業經營的末端發力。今年,塔里木油田一系列深化改革舉措全面推行,帶來一線生機勃勃:領導班子1/3以上、生產科室和支撐部門1/2以上長駐前線,非生產科室每月至少一週在前線……

塔里木油田開展機關勞動“五定”,按照“10人以下不設處,3人以下不設科”的原則精簡機構,合併工作量不飽滿的崗位,對已處於集團公司先進水平的油田機關再次“精修”。精簡處級機構1個、處級職數3個,科級機構11個、科級職數8個;減少編制定員40人,機關總定員控制在556人以內。管理3000萬噸級的上下游一體化企業,進一步提高機關管理水平。

油氣開發系統生產機構改革重組後,塔里木各油氣開發部把指揮所搬到生產一線,重心下移,靠前指揮,科學決策。

“機關與基層、內部與外部的溝通更加密切,各項工作運轉更加協調順暢。”輪南油氣開發部經理楊勇說。針對前期出現的單井基礎資料沒有系統規範,不能精準滿足提效措施及滾動擴邊的需求問題,各方及時溝通,集中力量挖掘長停井、低效井的潛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為油氣雙超產打下堅實基礎。

改革帶來的變化,最顯著的是機關的人少了,一線力量加強了。哈得油氣開發部把能力強、業務精的骨幹力量優先配置到一線,改革前生產一線56人,改革後生產一線95人,基層員工人數佔到75.2%。生產辦公室與工程項目部、綜合服務部聯合辦公,統一管理,落實生產、安全、環保、維穩、防恐、應急“六位一體”值班制度,值班主任發揮總協調作用。

東河油氣開發部成立前線指揮中心後,領導輪流在前線值班,生產辦公室、油藏、採油氣、地面工藝、安全等部門的人員日常至少有一半以上在前線辦公,零距離服務基層、服務生產。東河1-H2井地面管線解堵更換僅用10小時就完成管線施工,就是生產組織模式變革後帶來的效果。

克拉油氣開發部在一線增設採油氣工程前線調度崗,統一協調解決各作業區生產問題,統一安排調配各採油氣工程服務企業,統一下達生產指令,進一步優化和完善開發生產單元,提高了精細化管理水平。

工作重心在一線,各方力量集中在一線,各類資源得以及時、充分調動起來,加快生產服務節奏。遇到問題,現場就可以定解決辦法和措施,加快了工作節奏和推進速度。

迪那油氣開發部幹部員工在改革後迅速進入狀態,機關部門和一線生產單元共同發力,協調解決各類問題200餘項,成功處置迪那2-25井措施作業,完成6口井措施作業,組織完成104口單井、8座站場、310千米管線道路防洪隱患排查工作。“通過改革,職責分工更明確,機關直接與基層生產單元協調、溝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推諉扯皮。”迪那處理站黨支部書記張效東說。

改革激發內生活力。塔里木油田開發生產單位編制定員中,一線基層人員比重通過改革提高16個百分點,達到76%,大家心往產量上想,勁往增儲上使,加快推進油氣上產。

今年上半年,塔里木油田油氣生產呈現兩旺勢頭,實現油氣產量當量143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36萬噸,增幅創10年來最高水平。(記者蘇華 通訊員魏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石油官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2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