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衛平豪賭“海外併購”深陷泥潭 天齊鋰業債務猛增267億'

"

蔣衛平第二次完成了“蛇吞象”式的海外併購,也讓其深陷資金困境。

今年上半年,蔣衛平的資本運作平臺天齊鋰業(002466.SZ)經歷併購後的狂歡後,迎來了營收淨利雙降困局。

半年報數據顯示,營業收入25.90億元,同比下降21.28%,淨利潤(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同)為1.93億元,同比下降85.2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為1.0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1.77億元,降幅高達91.55%。

公開資料顯示,15年前,寂寂無名的蔣衛平接手四川射洪縣一家瀕臨破產的鋰鹽生產廠,通過不斷併購擴張,截至目前,已經成為手握468億元資產的鋰業霸主。其控制的天齊鋰業已是全球領先的以鋰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企業,去年躋身全球第二大鋰產品生產商。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蔣衛平創造了兩次“蛇吞象”併購的驚人之舉。2012年,其經過精心設計,耗資40億元搶在美國行業巨頭之前收購了鋰礦石巨頭泰利森,當時,天齊鋰業總資產只有15.69億元。而在去年,公司更是耗資278億元成功收購了智利SQM23.77%股權,舉債高達35億美元。

如今,蔣衛平已經深陷資金困境。截至今年6月底,天齊鋰業有息債務高達322.38億元,較去年同期猛增267.49億元。上半年,公司財務費用高達10.10億元,同比大增6.66倍。

目前,天齊鋰業正籌劃配股募資70億元,但這一募資額度遠不能解渴。

備受關注的是,公司多名董監高已經開始減持套現。

產品價格下降淨利銳減

海外併購的喜氣尚未消散,天齊鋰業的經營壓力隨之而來。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天齊鋰業實現營業收入25.90億元,去年同期為32.89億元,同比減少6.99億元,降幅為21.28%。這是公司自2013年來營業收入首次下降,也是上市以來營業收入降幅首次超過兩位數。

不僅僅是營業收入有較大幅度下降,淨利潤的下降更為驚人。上半年淨利潤為1.93億元,去年上半年為13.09億元,同比減少了11.97億元,降幅85.23%,扣非淨利潤為1.0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2.86億元銳減11.77億元,降幅高達91.55%。

天齊鋰業於2010年8月31日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公司主營鋰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過去幾年,隨著電動汽車和儲能需求的快速增長,帶動鋰電池行業快速發展。下游需求急劇增長帶動上游鋰產品緊俏,鋰鹽產品一度出現供不應求局面,價格也隨之暴漲。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5年開始,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一路上揚,一度達到20萬元/噸左右。

受產品供不應求、價格暴漲因素影響,天齊鋰業的財報也非常亮麗。2014年至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達14.22億元、18.67億元、39.05億元、54.70億元、62.44億元,4年增長了3.4倍。對應的淨利潤為1.31億元、2.48億元、15.12億元、21.45億元、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8.31%、89.93%、510.03%、41.86%、2.57%。4年間,淨利潤增長了15.80倍。

如此高速增長的勢頭怎麼在今年上半年轉向了呢?

天齊鋰業解釋稱,去年上半年,鋰化工產品的售價仍處於相對高位,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隨著行業供需格局調整,鋰化工產品價格發生較為明顯的回調,導致今年上半年鋰化工產品的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較為明顯。

其實,過去幾年,各路資本爭相用於鋰行業,導致產能過剩,加之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需求減少,鋰產品價格下降在所難免。至今年7月,碳酸鋰價格已降至7.6萬元/噸。

其實,天齊鋰業去年的經營業績就有體現。去年,雖然營業收入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但淨利潤僅增長2.57%,扣非淨利潤同比則下降12.23%。

大舉併購後債務超300億

除了行業產能過剩、產品價格下降影響外,天齊鋰業淨利潤大降與其財務費用暴增也直接相關。

天齊鋰業前身是四川射洪縣的一家瀕臨破產的鋰鹽生產小廠,通過併購佈局,一路成長壯大。

wind數據顯示,上市之後,從2012年開始,天齊鋰業相繼收購了文菲爾德51%股權、天齊礦業100%股權、GalaxyLithiumInternational100%股權、日喀則扎布耶20%股權、SQM23.77%股權等境外公司,合計耗資約332億元。

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收購就是收購文菲爾德及SQM。前者發生在2013年,先由天齊鋰業母公司天齊集團收購泰利森,然後注入上市公司,後者是去年完成的,兩項收購耗資超過323億元。

上述兩次收購均屬於典型的“蛇吞象”。2012年,公司收購泰利森,當時,天齊鋰業總資產不到16億元,當年淨利潤僅0.42億元。

資料顯示,泰利森擁有世界上正在開採的儲量最大、品質最好的鋰輝石礦藏——格林布什鋰礦,曾為全球供應大約65%的鋰礦石產量,其鋰資源佔到全球35%的份額。當時,泰利森當時天齊鋰業唯一的鋰精礦供應商。

SQM是全球最大的碘和硝酸鉀生產企業和領先的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生產商,在美國等20多個國家設立有分支機構,產品銷往110多個國家。其運營全球範圍內含鋰濃度高、儲量大、開採條件成熟的智利阿塔卡瑪鹽湖資產,行業地位可見一斑。

戰略型佈局中國、澳大利亞和智利的鋰資源後,天齊鋰業擁有鋰資源儲備、開發以及鋰產品精深加工和鋰礦貿易三大產業板塊,公司也成為中國唯一通過大型、單一且穩定的鋰精礦供給實現自給自足的鋰化合物及衍生物生產商。

然而,大肆併購也付出了巨大代價,那就是債務急劇飆升。

截至去年底,天齊鋰業有息債務合計為302.55億元,到今年6月底,有息債務增至322.38億元,較去年底增加19.83億元,較去年6月底猛增了267.49億元。

鉅額債務引發的財務費用不菲。今年上半年,公司財務費用為10.1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32億元增加8.78億元,增長了6.66倍,較去年全年的4.71億元也翻了一倍多。其中,因併購新增的35億美元借款所產生的利息費用為8.6億元。

累計融資500億仍不解渴

天齊鋰業正面臨著巨大的財務壓力,急需緩釋。

9月1日晚,天齊鋰業發佈配股募資申請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公告。根據此前公告,公司擬擬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過3股的比例向全體股東配售。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的淨額擬全部用於償還購買SQM23.77%股權的部分併購貸款。

這是公司第二次實施配股募資。上一次是2017年12月,每10股配1.5股,成功募資16.34億元。

上市以來,天齊鋰業頻頻融資。Wind數據顯示,上市至今,公司累計融資達598.05億元(間接融資按籌資現金流入口徑統計)。

具體為,直接融資68.98億元,其中,首發募資7.35億元、定增(2014年)募資31.29億元、發行債券融資14億元。此外,間接融資達429.07億元。

如果加上本次配股募資,天齊鋰業上市以來的累計融資將達到568億元。

與頻頻募資相比,天齊鋰業在回報投資者方面稍顯不足。上市以來,公司累計派發現金紅利7.31億元,約佔其直接融資金額的10.60%。

顯然,從目前債務狀況看,即便配股融資完成,所募資金全部用於還債,公司的債務還是超過250億元,依舊是“債務沉重”。

不僅如此,公司還存在8.24億元貨幣資金受限,可以動用的資金僅有9.44億元。

鉅額債務壓頂、經營業績不佳,傳導至二級市場的是股價下跌。至9月6日下午,天齊鋰業收報23.72元/股,較去年同日的33.53元/股下降了29.26%。

備受關注的是,公司董監高積極減持套現。今年4月30日,公司披露了董事、總裁吳薇、高級副總裁葛偉、董事、財務總監鄒軍以及董祕、副總裁李波等4人減持,擬在未來6個月內合計減持118.86萬股,佔總股本的0.10%。

截至目前,時間過半,上述4人均進行了部分減持,合計套現約0.23億元。此外,公司證券事務代表付旭梅也進行了少量減持。(記者:明鴻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