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辦公室 | 粵海街道明珠:騰訊總部

繼中興以後,近期華為、大疆等中國大企業被美國點名封殺,巧合的是這些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公司總部都誕生於深圳市南山區的粵海街道,且直線距離不超過3公里。

於是有網友調侃,所謂的“中美貿易戰”,從中興華為搞到大疆,都沒有搞出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辦。這是美國發起的與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辦科技園社區之間的貿易戰。

別人家的辦公室 | 粵海街道明珠:騰訊總部

這個小小的粵海街道,不過20平方千米,30餘萬人,卻有112家上市公司,總市值4.85萬億,2位華人首富(馬化騰,許家印),創造2509億元GDP。

這個街道辦上市公司的總市值,排在北京、廣東、浙江、上海後位居第五。相當於1個杭州,2個廣州,4個南京,6個成都,8個重慶的上市公司總市值。



別人家的辦公室 | 粵海街道明珠:騰訊總部


最強街道:粵海街道


目前粵海街道的科技園區內最醒目的地標當屬騰訊總部濱海大廈了,這座大廈總投資超過18億元,建築面積約35萬平方米,包括一座248米高50層樓的南塔樓,一座194米高41層樓的北塔樓及三條連接塔樓的連接層。2017年11月28日,濱海大廈正式投入使用。

別人家的辦公室 | 粵海街道明珠:騰訊總部

騰訊全球新總部:深圳濱海大廈目前容納12000名員工辦公,B+H作為濱海大廈的室內設計方,和業主以及建築師緊密合作,共同將垂直社區的概念融入整個設計中,以充分體現騰訊獨有的社群文化。垂直社區為員工提供了各類工作和休閒設施,讓人不禁回想起大學校園的場景。

別人家的辦公室 | 粵海街道明珠:騰訊總部

騰訊的大部分員工為年輕的千禧一代,現代化又符合人體工學的大樓—既是生活空間,也是社交場所,如此多元活力的辦公環境符合他們的生活和社交方式。設計亮點還包括3個連接兩座塔樓的“天橋”(連接層),每個連接層都有特定的主題,這些公共空間是兩座塔樓的員工進行社交、互動的主要場所,更是培養協作精神,碰撞火花和靈感的地方。


別人家的辦公室 | 粵海街道明珠:騰訊總部


圖片來源:TIM GRIFFITH/NBBJ

騰訊作為一家互聯網科技公司,自己的總部大樓當然是得設計得充滿黑科技啦,騰訊濱海大廈整體採用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是集數字化、智能化於一體的智慧大廈。

員工不用刷卡直接“刷臉”即可進入;訪客在大堂等待時可通過手機與AR、VR設備進行多種互動;在大廈內部走動時,室內精準定位技術可以準確到一米內;員工提前在微信上就能預約電梯和到達樓層,再到指定電梯門等待;下班後,打通QQ賬號的智能尋車導航系統,幫助員工順利快速地開車回家……等等。

別人家的辦公室 | 粵海街道明珠:騰訊總部

食堂:《雷洛傳》 裡劉德華說過:“人辛辛苦苦一輩子,只是為了吃飯嗎”?騰訊濱海大廈的食堂充分滿足了騰訊小夥伴們的胃口,這裡空間寬敞,環境整潔衛生,餐品多樣。可稱為是互聯網企業食堂的標杆了。

別人家的辦公室 | 粵海街道明珠:騰訊總部



辦公區:吃飽喝足後,辦公環境也很重要,騰訊濱海大廈充分考慮了粵海街道的氣候條件,諸如太陽和風的模型、自然和大海的視野,所以整個大樓自然採光和通風條件非常好。


別人家的辦公室 | 粵海街道明珠:騰訊總部


別人家的辦公室 | 粵海街道明珠:騰訊總部


別人家的辦公室 | 粵海街道明珠:騰訊總部


辦公設備:騰訊濱海大廈通過建立員工數據模型,制定了一套“辦公空間規劃標準”,包括員工辦公桌尺寸、會議室大小、通道的尺寸大小等細節,比如這種可以隨意調節高度、方便站立辦公的小桌。


別人家的辦公室 | 粵海街道明珠:騰訊總部


休閒區:工作累了,休息一下吧,騰訊濱海大廈有各種不同的休閒姿勢待騰訊小夥伴解鎖。

三層樓的攀巖牆,在100米高空貫穿兩棟塔樓的300米長的室內環形跑道,什麼跑步機、動感單車、羽毛球、桌球、乒乓球、籃球場,應有盡有。

別人家的辦公室 | 粵海街道明珠:騰訊總部


別人家的辦公室 | 粵海街道明珠:騰訊總部


別人家的辦公室 | 粵海街道明珠:騰訊總部


別人家的辦公室 | 粵海街道明珠:騰訊總部


不止如此,騰訊濱海大廈神奇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根據節假日(和管理員心情)變化的表情大屏, 回收IT機房熱量來維持恆溫的游泳池,依據“海綿城市”理念打造的空中花園和循環系統等等。

仔細想來,在這樣的辦公室裡工作,真是加班都不覺得累呢。

別人家的辦公室 | 粵海街道明珠:騰訊總部

內容來源/騰訊

別人家的辦公室 | 粵海街道明珠:騰訊總部


你還想揭祕誰家的辦公室呢?

華為還是大疆?


在留言區留言吧!

氪氪為你揭祕“別人家的辦公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