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掉頭 騰訊“穿越”轉型期

劃重點:

1、騰訊在財報中提及,金融科技業務環比增速與2018年第四季度持平,原因是一月中旬將備付金轉至央行,備付金利息收入環比急劇下降。

2、騰訊雲雖然提出了C to B給產業夥伴賦能的方式,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是需要面對地推、銷售、駐場等傳統騰訊人較少接觸的事物。

3、騰訊遊戲還需面臨來自頭條系等遊戲新玩家在發行、渠道、自研上的挑戰。新京報記者獲悉,頭條系已經成立了200人遊戲團隊。

大船掉頭 騰訊“穿越”轉型期


5月15日,騰訊控股(HK:00700)發佈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報:其一季度收入854.7億元,同比增16%,環比增1%;淨利潤272.1億元,同比增17%,環比增91%。

在年度業績發佈會上,騰訊控股總裁劉熾平稱“騰訊控股會公佈一個新的收入板塊”,本次財報證實該板塊為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且增速位於四大業務之首。這塊業務主要是面對企業級客戶(to B)的,也是去年930組織構架(2018年9月30日)調整後,騰訊認為可以支撐未來20年發展的產業互聯網業務。

在這份財報中,930組織構架調整的影響進一步顯現,主營業務以四個板塊呈現,增值業務的單一“現金牛”的營收結構被增值業務、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雙引擎”取代。

相比於上季度財報中,多個關鍵指標下降帶來的不安情緒,這季度財報各項數據均企穩回升,但又不像這位港股“優等生”應有的成績單。

遊戲版號影響餘波猶在,廣告業務遭遇經濟環境及季節性的雙重影響,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尚未顯現足夠的支撐能力,並且因存繳備付金增速放緩,可以說騰訊仍在緩慢穿越轉型期,大船掉頭並沒有想象中容易。

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能否擔當新引擎?

從收入體量、增長速度上看,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增速顯著。但金融科技受到存繳備付金影響,環比增速與上期持平,且佣金低於歐美;雲計算還需面對建設可複製解決方案、適應一線交付工作等問題。

2018年9月30日,騰訊進行了第三次自我組織進化,將原有七大事業群合併同類項為六大事業群,新成立開拓產業互聯網領域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下稱:CSIG),以及鞏固消費互聯網陣地的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

大船掉頭 騰訊“穿越”轉型期


此後,騰訊高管在多個場合絲毫不掩飾對產業互聯網的熱情。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接受新京報專訪時稱:“現在各個行業開始轉型升級,開始進入產業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階段,這對騰訊來說也是非常好的機會。”同時,他還提出了騰訊賦能產業互聯網的“六大”工具箱(即微信公眾平臺、微信支付、小程序、社交廣告、雲計算、企業微信)。

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則對新京報表示:“騰訊這次調整,是希望通過騰訊的技術服務能力,把騰訊與各行各業的連接做得更緊密。”

此次單列板塊之後,金融科技及企業板塊包括騰訊提供的產業互聯網“工具箱”中的六項內容中的多項,具體包括支付、理財及其他金融科技服務;雲服務及其他;面向企業的活動,例如智慧零售等。

騰訊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一季度收入217.89億元,同比增長44%,環比基本持平,是四個主營業務板塊裡同比增速最快的,對營收的貢獻排第二位,佔比21%。

本次財報並未公佈金融科技、雲計算具體的營收數據,但根據年報時公佈的雲計算數據可以進行預估。2018年騰訊的其他板塊收入(主要包括金融科技、雲計算等)為780億,同比增長80%。其中,雲收入增長超過100%至91億元,也就是說金融科技最多獲得收入689億元。在這次進行拆分後,拿掉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板塊的其他業務收入僅為13.3億元,由此可進一步推測,金融科技去年至少給騰訊貢獻了超600億收入。

但不得不承認,金融科技業務受政策影響較大,且佣金無法與歐美平均水平對比。

騰訊在財報中提及,金融科技業務環比增速與2018年第四季度持平,原因是一月中旬將備付金轉至央行,備付金利息收入環比急劇下降。在一季報發佈後的分析師會上,騰訊總裁劉熾平則坦承,騰訊的支付、信用卡還款佣金比例均比美國同行業水平低,原因是中國的支付系統建設比較晚,但他並未披露該項業務的利潤率。

騰訊雲雖然提出了C to B給產業夥伴賦能的方式,即將騰訊原有服務C端用戶的能力和技術,釋放給產業夥伴,幫助產業夥伴更好地服務他們的C端客戶,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是需要面對地推、銷售、駐場等傳統騰訊人較少接觸的事物。

騰訊一線的技術人員也曾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要裝多少攝像頭、鋪多少米線,都需要算好,這是以前做產品時沒有遇到的。

劉熾平在分析師會上稱,雲計算業務在智慧零售、金融和城市服務方面做得不錯,但云計算業務並未實現盈利。他還稱,在企業和政府服務中的解決方案有時無法普及,不可能為每家公司都設立十幾個甚至上百人的團隊,來創造解決方案。

此外,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還需面臨較高的成本投入。一季報顯示,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的收入成本為155.81億元,成本在收入中佔比72%,而增值服務、網絡廣告業務的成本在收入中的佔比僅為42%和58%。

在這幾年中,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的增速也在放緩。2016年,騰訊的以金融科技和雲計算為主的其他收入板塊,增速263%;2017年增長率回落至153%;2018年業務同比增長80%;在本季度同比增長為44%。

遊戲業務有望復甦,但所受影響猶在

去年一年,由於版號暫停發放,騰訊新遊戲上架較少,同時頭條系也在流量分發、遊戲發行上試圖爭奪市場。因此騰訊遊戲業務的復甦情況頗受關注。

財報顯示,騰訊一季度智能手機遊戲收入212億元,同比降2%,環比增11%;個人電腦客戶端遊戲收入138億元,同比降2%,環比增24%。但遊戲所在的增值業務板塊增值服務業489.74億元,同比增4%,環比增12%。

騰訊在財報中解釋稱,同比下降的原因是新遊戲發佈減少,但由於有季節性活動,上述收入環比錄得增長。《英雄聯盟》《完美世界》《王者榮耀》等遊戲的流水均有增長,遊戲流水增長率為10%,但遊戲道具銷售的流水收入,受到遞延政策影響,需要延遲確認,比如個人電腦遊戲的延遲為6個月至9個月,而《英雄聯盟》可能長達一年半。

騰訊遊戲的增長主要受到遊戲版號限制、遊戲行業整體增速放緩,以及外部競爭的影響。

版號方面,由於機構改革,遊戲版號暫停發放一年之久,雖然已經於4月底(4月22日)正式啟動受理,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仍有6000餘款遊戲處於排隊中,且在遊戲版號恢復申請後,出版單位的新遊戲申報量在短期內將被限制,每單位“一週數款”,也就是說申請企業仍需排隊一些時日。

大船掉頭 騰訊“穿越”轉型期


騰訊遊戲還需面臨來自頭條系等遊戲新玩家在發行、渠道、自研上的挑戰。新京報記者獲悉,頭條系已經成立了200人遊戲團隊,主要人員在北京,團隊架構尚不完整,主要負責買量、發行運營、小程序(遊戲)等;3月頭條系全資收購了遊戲研發公司墨鵾科技,該公司CEO楊東邁曾在騰訊從事3D引擎開發工作,擔任MOBA(多人在線競技手遊)、RPG(角色扮演遊戲)項目製作人;此外,在遊戲流量分發市場上,頭條系也在與騰訊激烈爭奪,據AppGrowing發佈的2月買量報告,在各大買量投放平臺中,頭條系以47.1%的手遊投放數量佔比,排名第一。

大環境下,國內遊戲市場已經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獲客成本更加高企。交銀國際發表報告顯示,內地2018年遊戲行業增速下滑至5%,該行保守預計2019年手遊市場規模將按年增11.6%至1495億元。

廣告業務受經濟環境和春節雙重影響

遊戲之外,由於經濟環境下行,廣告主紛紛砍單,且春節期間通常為廣告淡季,騰訊網絡廣告業務也受到影響。

網絡廣告業務2019年第一季度收入133.77億元,同比增25%,環比降21%。其中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98.98億元,同比增34%,環比降16%;媒體廣告收入34.79億元,同比增5%,環比降33%。

財報稱,環比下降主要受第一季廣告主開支季節性減少以及持續的宏觀不確定因素影響。此外,騰訊視頻平臺上延遲播放部分熱門劇集亦是收入環比減少的原因之一。

騰訊首席戰略官詹姆斯·米歇爾在分析師會上稱,廣告市場競爭確實非常激烈,但是騰訊有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騰訊的廣告產品組合中,有直接與其他公司競爭的產品,也有一些對其他公司不構成競爭。對於未來,宏觀情況公司沒有辦法左右,但會按照自己的節奏增加廣告庫存的數量。”

根據媒體報道,騰訊已經計劃在部分城市灰度測試朋友圈的第三條廣告,即一個用戶可能在一天內刷到三條廣告。從2015年的第一條廣告位,到2018年的第二條廣告位,中間相差了3年,而第二條和第三條廣告位之間僅隔了1年。

去年6月,有騰訊的高管向媒體表示,騰訊的最終計劃是讓廣告收入佔其收入的30%到40%,但將保持在50%之下以平衡用戶體驗。

社交廣告的盈利與用戶體驗之間的天平,騰訊也在極力平衡。在剋制與盈利之間,結果有待時間驗證。

新京報記者 白金蕾 編輯 徐超 校對 李立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