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雲“深入淺出”


騰訊雲“深入淺出”


騰訊雲“深入淺出”


文|吳俊宇

美國軟件技術專家艾德·伯內特有過這樣一個幽默的論述:

現在天上有三十一顆衛星在地球上空環繞,不為別的,就為了告訴你便利店怎麼走。

這個論述拿來形容今天的雲計算產業也很恰當——雲計算企業在存儲、帶寬、算力、算法上不斷投入重金,目的就是要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

騰訊可能是目前國內最懂得消費互聯網的巨頭之一,它在涉足產業互聯網的時候同樣在想著如何回到日常生活消費。

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在5月21日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提到了這樣一段話:

騰訊將在消費互聯網領域繼續精耕細作,在產業互聯網領域與合作伙伴一起拓荒。

是的,產業互聯網概念的強化並不意味著忽視消費互聯網。我想騰訊雲在今年年初的這段表述可能非常準確:

聯動包括微信在內的騰訊C端優勢生態資源,以獨特的C2B模式助力產業智能化升級。

自我看來,騰訊雲在產業互聯網的一面服務B端夥伴,一面回到C端用戶。騰訊產業互聯網能力開放給合作伙伴後,在消費互聯網的產品上重新得到了釋放。

在這套C2B的邏輯中,B端的服務能力能夠通過C端產品重新包裝、整合,“雲”變得“深入淺出”了。

一體兩面

就產業互聯網做產業互聯網,往往會陷入單一路徑的困擾。

我們看到太多的雲計算企業在做政企服務時,技術、服務拋的出去,但體驗回不來。它們在進入政企市場後,缺乏C端的感知力。

這就像是一個滿腹才華的“啞巴”,雖然技術很強,但能力展現不出來,用戶感知不到。

雲計算因此在很多人眼中成了一個抽象的事物,它想不到、看不見、摸不著。

產業互聯網在這種單一路徑之中可能無法突破圈層,很難被用戶感知,最終只是為政企客戶提供了技術和服務,卻不一定真正能帶來社會效應。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很簡單。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並不是割裂的,兩者正如一枚硬幣的兩個面。

很多耕耘產業互聯網的雲計算企業技術實力很強,但是不理解普通用戶的日常需求,更缺乏消費互聯網的“國民級產品”,更沒辦法把“兩個面”串聯起來。

這也是為什麼馬化騰在去年9月宣佈進軍產業互聯網後提到:

數字經濟的潛力,就在於打通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C2B是騰訊進入產業互聯網的優勢所在。

騰訊對自身進入產業互聯網的優勢有著清晰認知。

我繪製了一份表格,這份表格或許可以闡釋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之間的關係。

騰訊雲“深入淺出”


消費互聯網位於表層,它面向ToC用戶,需要強大的“國民級產品”作為支撐,它淺顯易懂,每個人都可以清晰地感知到;

產業互聯網位於底層,它面向ToB夥伴,需要聯合合作伙伴給出強大的解決方案。這需要騰訊具備強大的生態整合能力,幫助合作伙伴一起把技術、服務做出“深度”;

雲在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的中間正如一個連接器。

雲一方面需要讓產業互聯網的合作伙伴能夠基於雲給出更多更廣泛的解決方案,打開更多扇“門”,給用戶多元化的選擇。

另一方面需要讓消費互聯網產品更簡單、流暢,通過強大的底層技術支撐讓用戶有更好的產品體驗,讓用戶在打開“門”之後進入到比較舒適產品環境。

這恰恰是騰訊雲最擅長的部分。

它能夠藉助騰訊消費互聯網的國民級產品,為合作伙伴提供服務出口;也能夠提供騰訊過去20年在服務C端用戶的經驗,為合作伙伴提供用戶理解。

深入淺出

產業互聯網的技術深度、服務深度、生態深度想要“深入淺出”,被用戶可感是有難度的。

管理學研究者王明春在《企業管理》雜誌上提到過這樣一個理論:

有了技術不等於有產品,有了產品同樣不等於有業務,產品是技術的價值實現"管道",業務是產品的價值實現"管道",業務經營體系(資源、結構、規則和基礎設施)是業務的價值實現"管道"。沒有有效的產品、業務設計和業務經營體系的建立,技術就無法走向可經營和商業化應用。從技術到業務是一個與技術創造疊加的複雜的再創造過程。

在“管道”中流通時,技術可能會出現效率下降、服務損耗的情況——高深的技術並不代表好的產品、好的服務。

產業互聯網從B端的技術服務定製,到C端的用戶體驗完善其實也是這樣一個“管道化”的過程。如何讓技術最終落地成為體驗,考量著雲計算廠商的功力。

雲服務技術也要有好的感知。雲能做到的事情是建設架構、連通數據,但是到了C端還要有好的展現形式。

騰訊從消費互聯網去切產業互聯網,能夠讓B端技術服務在轉化為C端實際體驗的效率得以提升。

騰訊雲“深入淺出”


騰訊在消費互聯網領域有著非常強大的用戶感知能力。騰訊對C端用戶的需求理解、服務經驗,可以給政企合作伙伴在數字化服務之後,重新回到C端。

今年3月,騰訊就和雲南省政府共同打造了全域智慧旅遊項目,“一部手機遊雲南”——這是一個典型的,打通了C端和B端的案例。

1、一方面在政府層面的服務改造;

騰訊雲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幫助雲南打造一個智慧、健康、便利的省級全域旅遊生態項目。

這個項目建起了省、市、縣三級旅遊機構綜合管理平臺。政府能掌握輿情大數據,及時掌握和處理輿情。

還成立了旅遊投訴響應平臺,政府部門收到問題後可及時迴應,旅遊局、工商局、稅務局、發改委等部門能通過聯合執法平臺展開監管,獲取區域內信息。

這個項目在政府層面的優勢在於,各地政府信息化建設相對分散,重複建設嚴重,建設費用高昂的問題也因此得到了解決。

省、市、縣三級的數據都被打通了,任何問題都可以及時響應。而且在未來旅遊產業規劃的過程中,豐富的數據可以為為政府決策科學化、信息公開化提供支撐。

2、一方面在用戶層面的產品呈現;

整合了包括微信小程序、微信支付、人臉識別、AI、智慧零售在內的多項核心技術。

通過遊雲南App、微信公眾號和微信小程序,用戶旅遊前,可以通過VR等平臺功能提前熟悉景點。旅遊中,可通過掃碼、人臉識別入住酒店。

遊覽時,還可以獲得目的地線路及導航服務。旅遊後,遊客還可以使用購物、申請電子發票、投訴等服務。

也就是說,遊客在進入雲南之後,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APP獲得一站式的服務。旅遊過程中將會遭遇到的方方面面問題都被考慮到了。遊客不至於一頭霧水,更能最大程度規避“天價大蝦”這類旅遊事故。

我們或許可以再問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換一個雲計算企業用“純產業互聯網”的思路來做“遊雲南”項目,情況將會怎樣?

我的理解是,B端的技術服務整合或許可以做好,但是C端的用戶連接很可能不會比騰訊更強。政府效率或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用戶體驗很可能缺乏直觀感知,也很難獲得超越“一部手機遊雲南”的用戶體驗。

湯道生這段話正是騰訊產業互聯網C2B邏輯的最佳闡釋:

C2B是騰訊面向產業互聯網的重要戰略和主要優勢。在C端,我們有微信和QQ兩大社交平臺,觸達數十億用戶,也有長期積累下來的用戶洞察和運營經驗。騰訊把C端的能力與經驗輸出給合作伙伴,並提供公眾號 、小程序、支付、企業微信等連接器,讓企業更好地服務用戶,提升供需匹配效率,最終實現C2B2C的閉環。

可以說,騰訊在B端和C端形成了良性循環。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的互動,讓數字經濟得到了落地。

1+1>2

騰訊進軍產業互聯網,並不代表著忽視消費互聯網,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正在不斷融合,呈現出1+1>2的態勢。

這種C2B的邏輯在過去這半年多的時間內也的的確確產生了一定的市場反饋。

在美國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 Research Group發佈的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全球雲基礎設施服務市場數據中,騰訊雲的市場份額首超Google,位列亞太區第四。

騰訊雲“深入淺出”


從這份報告來看,騰訊雲與先發廠商之間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

從絕對營收來看,騰訊雲在今天的營收規模也比較可觀。雲服務收入在2018年增長超過100%至91億元。

2018年第四季度,騰訊雲業務的付費客戶同比增長超1倍。其亮點在於,基於公眾號及小程序等資源搭建雲解決方案,產品組合豐富,推動了付費客戶的增加。同時,雲服務的市場份額還在逐步逼近阿里雲。

在2019年一季度開始,騰訊開始單獨披露“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這部分數據該包含了過往歸類於“其他”業務分佈下的三塊——支付、理財及其他金融服務、雲服務及其他面向企業的活動。

騰訊雲“深入淺出”


這一披露口徑的調整反映了騰訊在戰略上對於金融科技及ToB業務的重視。

隨著騰訊雲業務收入維持同比依舊在迅速增長,IaaS、PaaS 及SaaS 產品種類擴大及產品提升,付費客戶群也有所增長。從營收結構的角度來說,2019年Q1,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這部分營收佔比25%,相比於2018年Q1的21%提高了4個百分點。

火箭在啟動時那10秒鐘往往速度緩慢,一旦啟動成功後,就呈加速度的趨勢升空。

如果說去年9月全面擁抱產業互聯網,是騰訊雲這枚火箭的啟動,那麼今天騰訊雲就在邁向“加速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