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化高足碗

陶瓷 瓷器 黃花梨 宋朝 逸品收藏 逸品收藏 2017-08-31

世人談及成化瓷,必對成化鬥彩交口稱讚。成化鬥彩是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種彩色結合相成的新工藝、新品位,而使成化官窯瓷器被後人列為諸窯之首(見清人程哲《蓉槎蠡說》)。而作為“成窯上品”的鬥彩更是聲譽極重。

大明成化高足碗

鬥彩瓷器的燒成是我國制瓷工藝史上的又一重大成就,為後來彩瓷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途徑。鬥彩瓷是由宣德青花五彩發展而來,每一件成化鬥彩瓷器都離不開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青花用於勾勒和渲染紋飾,構成畫面的主要輪廓;五彩則增加畫面的色彩,五彩的色澤多樣,鮮豔秀麗,柔潤優雅。比如鮮紅,色豔如血,厚薄不勻;油紅,色重豔而有光;鵝黃,色嬌嫩,透明而閃微綠;杏黃,色閃微紅;鬆綠,色濃豔而閃青;孔雀藍,色沉;葡萄紫,色如熟葡萄而透明;奼紫,濃豔卻無光。而彩色中的“奼紫”一色獨具特色,色如赤鐵,表面乾澀無光,後代很難模仿,可謂成化一代的標誌。

大明成化高足碗

在歷史上,“鬥彩”一詞出現得較晚,創燒於明成化朝,並大受推崇。起初,鬥彩的寫法很多,有寫逗你玩的“逗”,也有寫紅豆綠豆的“豆”,後統一為“鬥”,取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瓷爭雄鬥豔之意。鬥彩是先用青花勾勒出輪廓線,再在這個輪廓線內填上彩,這種工藝都統稱為“鬥彩”。成化時期的色彩表達其實比較簡單,以紅 、綠為主,不強調過多的色彩,而成化帝喜歡鬥彩瓷器,這也與他的性格有關係,因為鬥彩顏色柔和,沒有那麼多富麗繁縟的用色,符合他柔軟的性格。採用紅加綠的顏色搭配使兩種顏色發生強烈的碰撞,從而形成一種風格,這種風格後來在日本被命名為“大明赤繪”。

大明成化高足碗

高足杯它同於高足碗,下有高柄,盛行於元代。陳德富《古陶瓷收成與鑑賞》說:“高足碗是蒙古文化影響的一種極具時代特徵的陶瓷器,元以前是見不到的。明、清時期則作為中華文化的一種傳統而被繼承、延續下來,有小量製作。”但在鐵源主編的《古代民窯陶瓷》中則以實物彩圖分別列出了唐、宋、金時期有高足杯(碗)的存在。此外,景德鎮陶瓷歷史博物館,在宋代瓷櫃窗裡展出的影青釉高足杯很醒目。可見,陶瓷高足杯(碗)在唐、宋時期已有製作並有存世者。另有藏友收集到六朝時期青瓷高足杯一隻,故依據這些實物資料,似可把陶瓷高足杯的產生時代推進到公元6世紀前後了。但直到現在,對於高足杯創制的年代仍然說法不一,無法定論。可不管是創於哪個年代,其美麗的外觀,方便的實用性,無意凸顯出當時人們的的聰明智慧。

大明成化高足碗

文中所示的這款大明成化高足碗器型,敞口微撇,口下漸斂,平底,高足。杯身以鬥彩描繪子母雞紋,姿態栩栩如生,間以湖石、月季與幽蘭,一派初春景象,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底足處以弦紋裝飾,足底邊沿一週無釉,亮釉處自右向左青花楷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整器造型小巧精緻,輪廓線柔韌,直中隱曲,曲中顯直,呈現出端莊婉麗、清雅雋秀的風韻,為成化鬥彩瓷中的佳品。故此鬥彩雞紋高足杯,觀之美麗,用之方便,藏之更是物有所值

徵集範圍

陶瓷:高古瓷、歷代官窯瓷器、民國名瓷、當代大師精品瓷器

字畫:歷代名人名家書畫、現當代書畫、各派系名家字畫。

玉器:古玉、明清玉、現代玉。如:翡翠、祁連玉、崑崙玉、鮑文玉、碧玉、血滴石、綠松石、瑪瑙、青金石、孔雀石、寶石、貓眼石等。

雜項:古籍善本、金銀銅器、錢幣、奇石雕件、田黃、雞血石、蜜蠟、文房用品、紫檀、黃花梨、竹木牙雕、紫砂壺、中外名酒(需未開封且包裝完好)、名錶等。

免費在線鑑定、估價、高價出手↓

瞭解更多可搜索“http://www.hcxart.com/mobile”可免費鑑定藏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