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

上世紀70年代,安徽省來安縣相官公社一位村民在修建豬圈時,無意中發現了一隻看上去年代很久遠的小碗。考古人員得知消息,立即趕往現場,經過進一步清理,在豬圈周圍發現了一座規模不大的古墓,考古界後來將其稱之為胡母圩古墓。

"

上世紀70年代,安徽省來安縣相官公社一位村民在修建豬圈時,無意中發現了一隻看上去年代很久遠的小碗。考古人員得知消息,立即趕往現場,經過進一步清理,在豬圈周圍發現了一座規模不大的古墓,考古界後來將其稱之為胡母圩古墓。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胡母圩古墓頂部為磚拱結構,墓室中有一口楠木棺,棺蓋已經不見了蹤影,裡面也沒有屍骨。專家根據墓磚推斷,墓主所生活的年代為南宋淳熙年間(公元1174年—1189年)。又從出土文物分析墓主為女性,出自於南宋的官宦或者富裕之家。

"

上世紀70年代,安徽省來安縣相官公社一位村民在修建豬圈時,無意中發現了一隻看上去年代很久遠的小碗。考古人員得知消息,立即趕往現場,經過進一步清理,在豬圈周圍發現了一座規模不大的古墓,考古界後來將其稱之為胡母圩古墓。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胡母圩古墓頂部為磚拱結構,墓室中有一口楠木棺,棺蓋已經不見了蹤影,裡面也沒有屍骨。專家根據墓磚推斷,墓主所生活的年代為南宋淳熙年間(公元1174年—1189年)。又從出土文物分析墓主為女性,出自於南宋的官宦或者富裕之家。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不幸的是,此墓早已被盜,盜賊看上眼的寶物已經被劫掠一空。只剩下村民發現的這隻小碗和一枚金釵。經鑑定,這枚小碗的材質為瑪瑙,高5.9釐米,口徑13.2釐米,底徑7.5釐米,厚0.2釐米。整體為圓形敞口,碗沿鑲嵌有一圈黃金裝飾,叫“金扣”,類似於我們現在的“金鑲玉”。碗的內壁光滑細膩,手感溫潤,橙黃色的主色調搭配局部暗紅色的斑紋。專家稱其為“金扣瑪瑙碗”。

"

上世紀70年代,安徽省來安縣相官公社一位村民在修建豬圈時,無意中發現了一隻看上去年代很久遠的小碗。考古人員得知消息,立即趕往現場,經過進一步清理,在豬圈周圍發現了一座規模不大的古墓,考古界後來將其稱之為胡母圩古墓。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胡母圩古墓頂部為磚拱結構,墓室中有一口楠木棺,棺蓋已經不見了蹤影,裡面也沒有屍骨。專家根據墓磚推斷,墓主所生活的年代為南宋淳熙年間(公元1174年—1189年)。又從出土文物分析墓主為女性,出自於南宋的官宦或者富裕之家。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不幸的是,此墓早已被盜,盜賊看上眼的寶物已經被劫掠一空。只剩下村民發現的這隻小碗和一枚金釵。經鑑定,這枚小碗的材質為瑪瑙,高5.9釐米,口徑13.2釐米,底徑7.5釐米,厚0.2釐米。整體為圓形敞口,碗沿鑲嵌有一圈黃金裝飾,叫“金扣”,類似於我們現在的“金鑲玉”。碗的內壁光滑細膩,手感溫潤,橙黃色的主色調搭配局部暗紅色的斑紋。專家稱其為“金扣瑪瑙碗”。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南宋雖然偏安於秦嶺淮河以南,但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屬於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南宋的官宦階層和富裕之家,極為講究生活質量。他們往往在瓷器和玉器的口沿上包鑲金邊,特別是碗、盤、奩等瓷器上的芒口,鑲金施彩,甚為流行。這種包鑲技術,堪稱錦上添花,更增加了器物的富麗和華貴。

"

上世紀70年代,安徽省來安縣相官公社一位村民在修建豬圈時,無意中發現了一隻看上去年代很久遠的小碗。考古人員得知消息,立即趕往現場,經過進一步清理,在豬圈周圍發現了一座規模不大的古墓,考古界後來將其稱之為胡母圩古墓。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胡母圩古墓頂部為磚拱結構,墓室中有一口楠木棺,棺蓋已經不見了蹤影,裡面也沒有屍骨。專家根據墓磚推斷,墓主所生活的年代為南宋淳熙年間(公元1174年—1189年)。又從出土文物分析墓主為女性,出自於南宋的官宦或者富裕之家。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不幸的是,此墓早已被盜,盜賊看上眼的寶物已經被劫掠一空。只剩下村民發現的這隻小碗和一枚金釵。經鑑定,這枚小碗的材質為瑪瑙,高5.9釐米,口徑13.2釐米,底徑7.5釐米,厚0.2釐米。整體為圓形敞口,碗沿鑲嵌有一圈黃金裝飾,叫“金扣”,類似於我們現在的“金鑲玉”。碗的內壁光滑細膩,手感溫潤,橙黃色的主色調搭配局部暗紅色的斑紋。專家稱其為“金扣瑪瑙碗”。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南宋雖然偏安於秦嶺淮河以南,但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屬於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南宋的官宦階層和富裕之家,極為講究生活質量。他們往往在瓷器和玉器的口沿上包鑲金邊,特別是碗、盤、奩等瓷器上的芒口,鑲金施彩,甚為流行。這種包鑲技術,堪稱錦上添花,更增加了器物的富麗和華貴。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千種瑪瑙萬種玉”,“有錢難買金鑲玉”,瑪瑙因性脆,韌性差,不易製作成可供盛置用途的器物,所以工藝技術要求比較高。“金扣瑪瑙碗”口沿處鑲嵌的薄片金條飾整齊,接口牢固,顯示出了高超的技藝,應是具有較高技藝的工匠和嚴格管理的專門作坊加工而成。

"

上世紀70年代,安徽省來安縣相官公社一位村民在修建豬圈時,無意中發現了一隻看上去年代很久遠的小碗。考古人員得知消息,立即趕往現場,經過進一步清理,在豬圈周圍發現了一座規模不大的古墓,考古界後來將其稱之為胡母圩古墓。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胡母圩古墓頂部為磚拱結構,墓室中有一口楠木棺,棺蓋已經不見了蹤影,裡面也沒有屍骨。專家根據墓磚推斷,墓主所生活的年代為南宋淳熙年間(公元1174年—1189年)。又從出土文物分析墓主為女性,出自於南宋的官宦或者富裕之家。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不幸的是,此墓早已被盜,盜賊看上眼的寶物已經被劫掠一空。只剩下村民發現的這隻小碗和一枚金釵。經鑑定,這枚小碗的材質為瑪瑙,高5.9釐米,口徑13.2釐米,底徑7.5釐米,厚0.2釐米。整體為圓形敞口,碗沿鑲嵌有一圈黃金裝飾,叫“金扣”,類似於我們現在的“金鑲玉”。碗的內壁光滑細膩,手感溫潤,橙黃色的主色調搭配局部暗紅色的斑紋。專家稱其為“金扣瑪瑙碗”。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南宋雖然偏安於秦嶺淮河以南,但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屬於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南宋的官宦階層和富裕之家,極為講究生活質量。他們往往在瓷器和玉器的口沿上包鑲金邊,特別是碗、盤、奩等瓷器上的芒口,鑲金施彩,甚為流行。這種包鑲技術,堪稱錦上添花,更增加了器物的富麗和華貴。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千種瑪瑙萬種玉”,“有錢難買金鑲玉”,瑪瑙因性脆,韌性差,不易製作成可供盛置用途的器物,所以工藝技術要求比較高。“金扣瑪瑙碗”口沿處鑲嵌的薄片金條飾整齊,接口牢固,顯示出了高超的技藝,應是具有較高技藝的工匠和嚴格管理的專門作坊加工而成。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

上世紀70年代,安徽省來安縣相官公社一位村民在修建豬圈時,無意中發現了一隻看上去年代很久遠的小碗。考古人員得知消息,立即趕往現場,經過進一步清理,在豬圈周圍發現了一座規模不大的古墓,考古界後來將其稱之為胡母圩古墓。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胡母圩古墓頂部為磚拱結構,墓室中有一口楠木棺,棺蓋已經不見了蹤影,裡面也沒有屍骨。專家根據墓磚推斷,墓主所生活的年代為南宋淳熙年間(公元1174年—1189年)。又從出土文物分析墓主為女性,出自於南宋的官宦或者富裕之家。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不幸的是,此墓早已被盜,盜賊看上眼的寶物已經被劫掠一空。只剩下村民發現的這隻小碗和一枚金釵。經鑑定,這枚小碗的材質為瑪瑙,高5.9釐米,口徑13.2釐米,底徑7.5釐米,厚0.2釐米。整體為圓形敞口,碗沿鑲嵌有一圈黃金裝飾,叫“金扣”,類似於我們現在的“金鑲玉”。碗的內壁光滑細膩,手感溫潤,橙黃色的主色調搭配局部暗紅色的斑紋。專家稱其為“金扣瑪瑙碗”。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南宋雖然偏安於秦嶺淮河以南,但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屬於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南宋的官宦階層和富裕之家,極為講究生活質量。他們往往在瓷器和玉器的口沿上包鑲金邊,特別是碗、盤、奩等瓷器上的芒口,鑲金施彩,甚為流行。這種包鑲技術,堪稱錦上添花,更增加了器物的富麗和華貴。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千種瑪瑙萬種玉”,“有錢難買金鑲玉”,瑪瑙因性脆,韌性差,不易製作成可供盛置用途的器物,所以工藝技術要求比較高。“金扣瑪瑙碗”口沿處鑲嵌的薄片金條飾整齊,接口牢固,顯示出了高超的技藝,應是具有較高技藝的工匠和嚴格管理的專門作坊加工而成。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農民蓋豬圈發現“金扣瑪瑙碗”,被鑑定為國寶

1994年,“金扣瑪瑙碗”被國家文物局文物專家鑑定組一致確定為國家“一級甲等文物”。如今,它作為鎮館之寶藏於安徽博物院,供全國民眾欣賞、觀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