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的元青花瓷器

陶瓷 瓷器 鬼谷子 文物 暫得— 2017-05-04

元青花瓷器是中國古代陶瓷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品種,它的存在和廣泛影響使之在近一二十年來逐漸成為眾人關注的熱點。與許多瓷器品種不同的是,存世及出土的元青花作品已逐漸跨出行業,為越來越多的世人所珍視,不少名品、精品、已躋身於世界古美術珍寶行列。而元代景德鎮青花瓷器及其相關研究,也為越來越多的人士關注,成為中國古陶瓷研究的重點之一。上海博物館在多年前就醞釀舉辦一個大型的元青花展覽,並進行一次國際性的、深層次的學術研討會。現在,“幽藍神采——元青花瓷器大展”已經呈獻,期待新的展示能帶來新的視野,更期待能使元青花瓷器研究有新的進展乃至突破。展覽分傳世精華、中外交流、出土佳器和遺存殘蹤四個部分。相信能從一個側面展現這個帝國時代的相關歷史畫面和藝術景象。

傳世元青花概述

傳世的元青花瓷器,分佈於包括港臺在內的中國和歐美、中東、日本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此次參展的傳世青花瓷器,大多數屬於名品和精品及具有研究價值的器物。

傳世的元青花瓷器

1、“至正十一年”銘青花雲龍紋象耳瓶

高63.8釐米 口徑14.3釐米 足徑17.5釐米

英國大維德中國藝術基金會藏

盤口、長頸、頸部有象首環耳一對,腹部瘦長,臺足,紋飾自上沿至底共有九層,依次為:纏枝菊花、蕉葉、雲鳳、纏枝蓮花、雲龍紋、海濤紋兩層、纏枝牡丹紋以及雜寶蓮瓣。青花髮色濃豔,紋飾繁而不亂,繪製精細。頸部有銘文:“信州路玉山縣順城鄉德教裡荊塘社奉聖弟子張文進喜舍香爐花瓶一付(副)祈保閤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詩意年四月良辰謹記。星源祖殿胡淨一元帥打供。”象鼻子瓶頸相連處及肩部纏枝蓮花處有粘痕,說明雙耳原有銜環已缺失。

傳世的元青花瓷器

“至正十一年銘瓶共有一對,紋飾銘文略有區別。此瓶龍頭向左,昂首張口,頸部鳳紋一上一下;另一件龍頭向右,龍口緊閉,頸部鳳凰皆向上飛翔,銘文也稍有變化,為“正十一年四月吉日舍”。這對銘瓶在元青花研究史上意義重大,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學者約翰波普博士正是根據這對紀年瓶,結合土耳其託普卡比宮博物館和伊朗阿德爾寺藏品,從傳世器物中辨識出一批“至正型”器物,奠定了元青花研究的基礎。

傳世的元青花瓷器

從銘文看,這是一對供器,應該還有香爐相配。花瓶一對與香爐,是元代較為常見的瓷器供器組合,應該是明代“五供”的前身。江西萍鄉、湖南澧縣都出土了類似的“三供”器物。元代至治年間刊刻的《新刊全相平話前漢書續集》“呂后祭漢王”圖中,供桌上設“三供”,“即香爐花瓶一副”,可為例證。

傳世的元青花瓷器

2、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

高27.5釐米

英國EskenaziLtd.提供

直口、短頸、圓肩,腹一下漸收,足端威外撇,矮圈足,澀底。紋飾,自頸至底依次為波濤紋、纏枝牡丹,鬼谷子下山人物故事圖,以及雜寶蓮瓣紋。鬼谷子乘坐雙虎車,目光炯炯,前有侍衛兩人。蘇代身著宋代官服,策馬急馳,鬼谷子身後,有武將一人,打出“鬼谷”旗號,威風凜凜。人物間以樹木、花石,佈局合理,畫風瀟灑流暢。青花髮色濃豔,釉色白中閃青。

傳世的元青花瓷器

鬼谷子下山的故事在元代較為流行,元代至治年間刊刻的《新刊全相平話七國春秋後集》樂毅圖齊故事講述了鬼谷子下山的故事。燕國與齊國交戰,為齊國救民的孫臏為燕國所擒,其師鬼谷子應蘇代請求,下山前往營救,其文曰:“鬼谷交童子準備雙虎車。吾看伏虎陰書迷魂陣,救孫子去看幾時免災……..詩曰:燕齊征戰幾時休,今日孫臏不自由,蘇代大夫齎聖至,故宣鬼谷下山頭”。書中有版畫一副,與此罐構圖較為相似,但細節處存有差異,版畫的畫面較此罐紋樣簡單。因此,這件大罐的紋樣,未必直接承襲此版畫而來,兩者可能都參考了當時其他的戲曲版畫或繪畫。

傳世的元青花瓷器

傳世的元青花瓷器

暫得藝術館作為一家專業的文化藝術品經營展示機構,其宗旨是搭建中國古代藝術品與藝術愛好者的溝通橋樑,呈現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以來推動藝術品交流的發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我們希望通過暫得藝術館的展示,讓更多人瞭解中國古代藝術,熱愛中國古代藝術,在全民逐的時代不因城市的喧囂和浮躁而焦灼不定,以寧靜而致遠的人生觀觸摸歷史風情、感悟文人風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