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從日本關東軍手裡繳獲的德國神祕武器:球形坦克傳奇

​對於許多參加過一戰的老兵們來說,除了咆哮的機槍、火炮,還有一樣東西同樣讓他們苦不堪言,那就是前線的塹壕。這些由鐵絲網和沙包構築,複雜如蛛網的密集工事,在一戰戰場上可以說是屢見不鮮。雙方在修築完塹壕後,往往會在兩軍陣地前形成一片恐怖的“無人區”。任何進入這片無人區的生物,都會被炮火和子彈撕的粉碎。為了突破這個要命的無人區,坦克——這一新興的技術裝備就此被髮明瞭出來。然而,在俄羅斯著名的庫賓卡(Kubinka)博物館中,卻有這麼個奇葩的“德國坦克”,不但造型不方不正,反而像個“保齡球”!


蘇軍從日本關東軍手裡繳獲的德國神祕武器:球形坦克傳奇


▲當拖著拖帶輪,履帶過頂的“馬克家族”出現在索姆河戰場時,整個世界的格局也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裝甲戰爭。


蘇軍從日本關東軍手裡繳獲的德國神祕武器:球形坦克傳奇


▲庫賓卡坦克博物館中所陳列的這個球狀物體,便是本文的主角。

這個“保齡球”般的物體,來自德國。名叫“球形坦克”(Kugelpanzer)。由於資料的匱乏,至今人們也無法確切推測出究竟是哪一年產出的。關於球形坦克的來歷,至今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在1945年的“八月風暴”期間,蘇軍在東北的關東軍倉庫中搜查出的“特殊裝備”,是德國人利用潛艇遠渡重洋,送到日軍手中進行技術研究的。另一種說法則表示,蘇軍是在德國本土的庫莫斯多夫(Kummersdorf)試驗場上繳獲的球形坦克【沒錯,就是從未實戰過的“鼠式”(Maus)坦克待的地方。】


蘇軍從日本關東軍手裡繳獲的德國神祕武器:球形坦克傳奇


蘇軍從日本關東軍手裡繳獲的德國神祕武器:球形坦克傳奇


▲由坦克大百科官方繪製的球形坦克彩繪(上)以及庫賓卡坦克博物館中的實物(下)。在下圖中,我們還可以看見球形坦克用於保持穩定、平衡的小型輔助輪。

就已知的資料來看,這款球形坦克由克虜伯工廠生產,並被定義為“單人偵查車輛”。雖然覆蓋有裝甲,但最厚處也只有5毫米。除了能擋住步槍和炮彈破片以外,幾乎沒什麼大用。同時,全車武器也僅為一挺MG34或是MG42,倘若交付日方研究的話,武器將會更替為一挺96式車載機槍。為了安全起見,蘇方在繳獲這輛球形坦克後,已將機槍射孔焊死。除了擁有圓形的正面車體以外,在球形坦克的後部,還有一個碩大的艙門供成員進出。由於採用了單缸二衝程的引擎,球形坦克可以每小時8公里的速度緩慢前行。然而,這款可能是一戰的“剩貨”,到了二戰還能否發揮作用,恐怕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蘇軍從日本關東軍手裡繳獲的德國神祕武器:球形坦克傳奇


▲塗有軍綠鐵十字樣式的球形坦克彩繪,注意後部敞開的艙門和顯眼的機槍。



蘇軍從日本關東軍手裡繳獲的德國神祕武器:球形坦克傳奇


▲納粹“帝國青年團”成員與空軍女性輔助人員倚靠球形坦克的CG,其制服標識已做過修改。

那麼,德國人為何要設計這樣一款既不實用,又不堪用的球形坦克呢?根據國外軍事愛好者們的推測,球形坦克的設計在一戰的各國中都有發展,而突破由機槍與炮彈彈坑形成的“無人區”,緩慢地掩護步兵發起進攻,突破敵方塹壕,便是這款球形坦克的根本目的。加之生產並不複雜,造價簡單,因而也能博得“步兵專家”們的青睞。然而,貧弱的裝甲又意味著,這款“保齡球”一旦遇上了反坦克步槍,甚至是輕型火炮,只要被命中就必然是人車皆亡。


蘇軍從日本關東軍手裡繳獲的德國神祕武器:球形坦克傳奇


▲2017年初,庫賓卡坦克博物館將球形坦克重新粉刷,塗上了德國灰的同時,還繪上了鐵十字,一併陳列在新展區。上圖便是球形坦克與Sd.Kfz.304“博痕瓦爾德”爆破車及“灰熊”重突擊炮的合影。


蘇軍從日本關東軍手裡繳獲的德國神祕武器:球形坦克傳奇


蘇軍從日本關東軍手裡繳獲的德國神祕武器:球形坦克傳奇




▲歷史上,不僅僅德國人有球形坦克這樣的“腦洞”。英、俄、美都先後提出過球形坦克的作戰思路與方法,不過要麼是“放衛星”,要麼永遠只是個圖紙。

遺憾的是,由於相當數量的檔案文件未能公開,人們對於球形坦克的由來、製造者、時間至今仍是一頭霧水。不過,相信終有一天,這些塵封在歷史中的“腦洞”,也能通過解密的歷史檔案來證明、佐證吧。

本文為築壘地域原創作品,主編原廓,原著北部灣。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