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個機槍的二戰美軍坦克,為何面對日軍時卻不敢,還要換成倒刺?

​作為擁有狂熱信條和“武士道”為精神支撐的國家,自譽為“東亞第一”的二戰日本陸軍由於裝備、技術差異,在面對機械化程度極高的美軍時,也不得不揣上炸藥包,玩了命地跑向滾滾而來的謝爾曼“重戰車”。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的坦克卻很少加裝自衛武器之一的M2重機槍。按理來說,用來對付前赴後繼,拼命“送人頭”的日軍敢死步兵,12.7毫米大口徑的重機槍就足夠了,為什麼美軍不像在歐洲戰場那樣,車車一挺呢?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


頂個機槍的二戰美軍坦克,為何面對日軍時卻不敢,還要換成倒刺?


▲在“抗德神劇”——《狂怒》中,戰爸科利爾上士指揮的這輛M4A3E8的車頂上,便額外加裝了2挺機槍用於掃射來襲步兵。一挺M2,一挺M1919。


頂個機槍的二戰美軍坦克,為何面對日軍時卻不敢,還要換成倒刺?


頂個機槍的二戰美軍坦克,為何面對日軍時卻不敢,還要換成倒刺?


▲美軍謝爾曼坦克操作手冊中,12.7毫米M2重機槍的詳細介紹,可見其部署位置往往在車長指揮塔附近。

在太平洋戰場上,裝備低劣,反坦克戰術落後的日軍在面對成群而來的美軍坦克時,往往會採用“十人換一車”的戰術,首先先使用機槍將隨車同行的美軍步兵分割開,隨後在坦克落單,或是誤入事先埋伏的陷阱後,派出敢死步兵,靠近謝爾曼坦克車體,磁性反坦克雷、刺雷將坦克破壞掉。更有甚者,會手持撬棍等輔助工具,強行撬開美軍坦克車長艙蓋,隨後往車體內投擲手雷,炸死車組!而在這種情況下,原本用於掃蕩日軍步兵的M2,就變成了“日本人的幫凶”。瘋狂的日本兵可以將M2重機槍調轉槍頭,對著跟進的美軍步兵就是一通猛掃。12.7毫米的威力對步兵是極其可怕的,其結果必然是會造成很大的傷亡。為了保險起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坦克,往往不會架設M2重機槍作為防空、對地武器。


頂個機槍的二戰美軍坦克,為何面對日軍時卻不敢,還要換成倒刺?


▲一輛隸屬美國海軍陸戰隊獨立坦克營,名為“戴維·瓊斯”號M4A3中型坦克。可見為了防範日軍的磁性反坦克雷以及所謂的“跳梁”攻擊,駕駛員艙蓋、車長艙蓋部位都加裝了倒刺。履帶和側面裝甲都使用了木板作為強化。


頂個機槍的二戰美軍坦克,為何面對日軍時卻不敢,還要換成倒刺?


▲硫磺島戰役中的一輛M4A3謝爾曼坦克的模型照。可見其原本的M2重機槍已不見所蹤,而車頂艙蓋上更是佈滿了駭人的倒刺。



頂個機槍的二戰美軍坦克,為何面對日軍時卻不敢,還要換成倒刺?


頂個機槍的二戰美軍坦克,為何面對日軍時卻不敢,還要換成倒刺?


▲相比美國同行,中國駐印軍所裝備的M3A3斯圖亞特顯然要更受日軍的“關照”。為了防住日軍的99式磁性反坦克雷,中國軍隊的M3A3的側面甚至糊上了黏糊糊的泥巴作為“附加裝甲”,阻隔日軍的磁雷。實戰證明極為有效!在實戰中,M3A3的M1919車載防空機槍也會選擇拆卸下,使得後面跟進的步兵弟兄不至於丟了性命。

當然,日軍的這種戰術,無不警示著後世:落後就要捱打。而大力發展我國國防,則是重中之重。同時,讓我們珍惜那些先輩用鮮血得來的和平!

本文為築壘地域原創作品,主編原廓,原著北部灣。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