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檀弓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檀弓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書接上文:《辛公平上仙》(上):《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前面我們一直在推斷這篇傳奇小說中可能被抄錯的字,現在我們回到順宗與憲宗兩位皇帝身上,分析他倆誰最可能被殺。

四、為什麼憲宗更應該死

〖★不應該死的太上皇★〗

先說順宗,順宗認為被殺的理由就是,其登基後,重用東宮舊屬進行“永貞革新”,而這觸犯了宦官集團的利益,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逼迫順宗傳位給太子。另外史載順宗退位兩個月後,一個叫羅令則的人祕密奔赴秦州,自稱得了太上皇的密旨,要求隴右經略使劉澭起兵廢黜非正常即位的唐憲宗。好在劉澭並沒有聽信羅令則的話,而是他捉送到長安,朝廷最終將羅令則連同他的同夥一併杖殺。也就是說認為順宗被殺的原因是,一是他得罪了宦官集團,二是隻要順宗活著,憲宗的地位會不穩。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檀弓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書接上文:《辛公平上仙》(上):《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前面我們一直在推斷這篇傳奇小說中可能被抄錯的字,現在我們回到順宗與憲宗兩位皇帝身上,分析他倆誰最可能被殺。

四、為什麼憲宗更應該死

〖★不應該死的太上皇★〗

先說順宗,順宗認為被殺的理由就是,其登基後,重用東宮舊屬進行“永貞革新”,而這觸犯了宦官集團的利益,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逼迫順宗傳位給太子。另外史載順宗退位兩個月後,一個叫羅令則的人祕密奔赴秦州,自稱得了太上皇的密旨,要求隴右經略使劉澭起兵廢黜非正常即位的唐憲宗。好在劉澭並沒有聽信羅令則的話,而是他捉送到長安,朝廷最終將羅令則連同他的同夥一併杖殺。也就是說認為順宗被殺的原因是,一是他得罪了宦官集團,二是隻要順宗活著,憲宗的地位會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元和時期藩鎮形勢

但這個理由不值得推敲,首先,順宗登基之前已經中風,而且還特別嚴重,癱瘓外加不能說話,以這種健康狀況來說,順宗要想威脅憲宗,恐怕不太容易。更重要的是,從唐朝的政治傳統來看,也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順宗之前唐朝一共出過三位太上皇(武則天不算)——高祖李淵、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這三位的禪位也都不是真心實意的吧,說到對繼任皇帝的威脅,開國皇帝李淵對李世民何如,開元盛世的李隆基對肅宗李亨如何,他們的威脅應當要比順宗對憲宗大得多吧,但並不需要死啊。所以尊崇太上皇才是唐朝的傳統,而不是弒殺。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檀弓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書接上文:《辛公平上仙》(上):《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前面我們一直在推斷這篇傳奇小說中可能被抄錯的字,現在我們回到順宗與憲宗兩位皇帝身上,分析他倆誰最可能被殺。

四、為什麼憲宗更應該死

〖★不應該死的太上皇★〗

先說順宗,順宗認為被殺的理由就是,其登基後,重用東宮舊屬進行“永貞革新”,而這觸犯了宦官集團的利益,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逼迫順宗傳位給太子。另外史載順宗退位兩個月後,一個叫羅令則的人祕密奔赴秦州,自稱得了太上皇的密旨,要求隴右經略使劉澭起兵廢黜非正常即位的唐憲宗。好在劉澭並沒有聽信羅令則的話,而是他捉送到長安,朝廷最終將羅令則連同他的同夥一併杖殺。也就是說認為順宗被殺的原因是,一是他得罪了宦官集團,二是隻要順宗活著,憲宗的地位會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元和時期藩鎮形勢

但這個理由不值得推敲,首先,順宗登基之前已經中風,而且還特別嚴重,癱瘓外加不能說話,以這種健康狀況來說,順宗要想威脅憲宗,恐怕不太容易。更重要的是,從唐朝的政治傳統來看,也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順宗之前唐朝一共出過三位太上皇(武則天不算)——高祖李淵、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這三位的禪位也都不是真心實意的吧,說到對繼任皇帝的威脅,開國皇帝李淵對李世民何如,開元盛世的李隆基對肅宗李亨如何,他們的威脅應當要比順宗對憲宗大得多吧,但並不需要死啊。所以尊崇太上皇才是唐朝的傳統,而不是弒殺。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唐順宗

還有能證明這件事的就是,晚唐的昭宗也曾一度被宦官逼迫禪位,成為太上皇,但並沒有被殺,相反後來還復位成功。按理說身體康健的昭宗比病歪歪的順宗對皇帝威脅更大,如果順宗都是被弒殺的,那麼這樣的傳統怎麼能不被後代繼承呢,宦官集團寧可放著昭宗這麼大顆定時炸彈在身邊,也不敢斬草除根,唯一的解釋就是唐朝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退下來的太上皇雖然對皇權可能有威脅,但只要處理得當是可以在掌控之內的,不需要揹負弒父的惡名。

〖★應該死去的中興之主★〗

既然順宗被殺的理由不太充分,那回過頭來看憲宗。憲宗就不一樣了,關於憲宗被殺有強而有力的理由支撐著。《舊唐書·憲宗本紀》記載“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是夕,上崩於大明宮之中和殿。時以暴崩,皆言內官陳弘志弒逆,史氏諱而不書。”也就是說,史書都認為唐憲宗死的突然,而且認為可能是宦官陳弘志乾的,這與順宗駕崩的記載迥然不同。所以說憲宗之死背後有陰謀,是很有可能的,不過這不是書中提到只是一個宦官就能做到的。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檀弓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書接上文:《辛公平上仙》(上):《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前面我們一直在推斷這篇傳奇小說中可能被抄錯的字,現在我們回到順宗與憲宗兩位皇帝身上,分析他倆誰最可能被殺。

四、為什麼憲宗更應該死

〖★不應該死的太上皇★〗

先說順宗,順宗認為被殺的理由就是,其登基後,重用東宮舊屬進行“永貞革新”,而這觸犯了宦官集團的利益,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逼迫順宗傳位給太子。另外史載順宗退位兩個月後,一個叫羅令則的人祕密奔赴秦州,自稱得了太上皇的密旨,要求隴右經略使劉澭起兵廢黜非正常即位的唐憲宗。好在劉澭並沒有聽信羅令則的話,而是他捉送到長安,朝廷最終將羅令則連同他的同夥一併杖殺。也就是說認為順宗被殺的原因是,一是他得罪了宦官集團,二是隻要順宗活著,憲宗的地位會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元和時期藩鎮形勢

但這個理由不值得推敲,首先,順宗登基之前已經中風,而且還特別嚴重,癱瘓外加不能說話,以這種健康狀況來說,順宗要想威脅憲宗,恐怕不太容易。更重要的是,從唐朝的政治傳統來看,也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順宗之前唐朝一共出過三位太上皇(武則天不算)——高祖李淵、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這三位的禪位也都不是真心實意的吧,說到對繼任皇帝的威脅,開國皇帝李淵對李世民何如,開元盛世的李隆基對肅宗李亨如何,他們的威脅應當要比順宗對憲宗大得多吧,但並不需要死啊。所以尊崇太上皇才是唐朝的傳統,而不是弒殺。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唐順宗

還有能證明這件事的就是,晚唐的昭宗也曾一度被宦官逼迫禪位,成為太上皇,但並沒有被殺,相反後來還復位成功。按理說身體康健的昭宗比病歪歪的順宗對皇帝威脅更大,如果順宗都是被弒殺的,那麼這樣的傳統怎麼能不被後代繼承呢,宦官集團寧可放著昭宗這麼大顆定時炸彈在身邊,也不敢斬草除根,唯一的解釋就是唐朝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退下來的太上皇雖然對皇權可能有威脅,但只要處理得當是可以在掌控之內的,不需要揹負弒父的惡名。

〖★應該死去的中興之主★〗

既然順宗被殺的理由不太充分,那回過頭來看憲宗。憲宗就不一樣了,關於憲宗被殺有強而有力的理由支撐著。《舊唐書·憲宗本紀》記載“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是夕,上崩於大明宮之中和殿。時以暴崩,皆言內官陳弘志弒逆,史氏諱而不書。”也就是說,史書都認為唐憲宗死的突然,而且認為可能是宦官陳弘志乾的,這與順宗駕崩的記載迥然不同。所以說憲宗之死背後有陰謀,是很有可能的,不過這不是書中提到只是一個宦官就能做到的。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憲宗之死應當與其晚年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有關。唐憲宗為太子時的元妃是汾陽王郭子儀的孫女,家族勢力十分強大。憲宗在位的時候,因為擔心郭氏當上皇后,其母族做大,所以堅持不立後,只封郭氏為貴妃。郭貴妃育有一子,就是後來的穆宗,但穆宗走向皇位之路卻一點也不平坦。雖然憲宗登記後,群臣強烈要求憲宗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還是為了防止郭貴妃家族做大,所以一開始憲宗是立長子李寧為太子,暫時平息了這場風波。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檀弓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書接上文:《辛公平上仙》(上):《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前面我們一直在推斷這篇傳奇小說中可能被抄錯的字,現在我們回到順宗與憲宗兩位皇帝身上,分析他倆誰最可能被殺。

四、為什麼憲宗更應該死

〖★不應該死的太上皇★〗

先說順宗,順宗認為被殺的理由就是,其登基後,重用東宮舊屬進行“永貞革新”,而這觸犯了宦官集團的利益,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逼迫順宗傳位給太子。另外史載順宗退位兩個月後,一個叫羅令則的人祕密奔赴秦州,自稱得了太上皇的密旨,要求隴右經略使劉澭起兵廢黜非正常即位的唐憲宗。好在劉澭並沒有聽信羅令則的話,而是他捉送到長安,朝廷最終將羅令則連同他的同夥一併杖殺。也就是說認為順宗被殺的原因是,一是他得罪了宦官集團,二是隻要順宗活著,憲宗的地位會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元和時期藩鎮形勢

但這個理由不值得推敲,首先,順宗登基之前已經中風,而且還特別嚴重,癱瘓外加不能說話,以這種健康狀況來說,順宗要想威脅憲宗,恐怕不太容易。更重要的是,從唐朝的政治傳統來看,也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順宗之前唐朝一共出過三位太上皇(武則天不算)——高祖李淵、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這三位的禪位也都不是真心實意的吧,說到對繼任皇帝的威脅,開國皇帝李淵對李世民何如,開元盛世的李隆基對肅宗李亨如何,他們的威脅應當要比順宗對憲宗大得多吧,但並不需要死啊。所以尊崇太上皇才是唐朝的傳統,而不是弒殺。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唐順宗

還有能證明這件事的就是,晚唐的昭宗也曾一度被宦官逼迫禪位,成為太上皇,但並沒有被殺,相反後來還復位成功。按理說身體康健的昭宗比病歪歪的順宗對皇帝威脅更大,如果順宗都是被弒殺的,那麼這樣的傳統怎麼能不被後代繼承呢,宦官集團寧可放著昭宗這麼大顆定時炸彈在身邊,也不敢斬草除根,唯一的解釋就是唐朝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退下來的太上皇雖然對皇權可能有威脅,但只要處理得當是可以在掌控之內的,不需要揹負弒父的惡名。

〖★應該死去的中興之主★〗

既然順宗被殺的理由不太充分,那回過頭來看憲宗。憲宗就不一樣了,關於憲宗被殺有強而有力的理由支撐著。《舊唐書·憲宗本紀》記載“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是夕,上崩於大明宮之中和殿。時以暴崩,皆言內官陳弘志弒逆,史氏諱而不書。”也就是說,史書都認為唐憲宗死的突然,而且認為可能是宦官陳弘志乾的,這與順宗駕崩的記載迥然不同。所以說憲宗之死背後有陰謀,是很有可能的,不過這不是書中提到只是一個宦官就能做到的。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憲宗之死應當與其晚年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有關。唐憲宗為太子時的元妃是汾陽王郭子儀的孫女,家族勢力十分強大。憲宗在位的時候,因為擔心郭氏當上皇后,其母族做大,所以堅持不立後,只封郭氏為貴妃。郭貴妃育有一子,就是後來的穆宗,但穆宗走向皇位之路卻一點也不平坦。雖然憲宗登記後,群臣強烈要求憲宗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還是為了防止郭貴妃家族做大,所以一開始憲宗是立長子李寧為太子,暫時平息了這場風波。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郭太后劇照

但元和七年(812年)太子李寧去世後,圍繞著儲君之爭,朝堂又掀起波瀾,李逢吉、皇甫鎛、吐突承璀等意欲擁立灃王李惲,而王守澄、陳弘志意等極力舉薦穆宗。雖然憲宗並不是那麼喜歡穆宗,但最後還是屈服了,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這並不意味著事情就此平息,我們知道,唐代的儲君地位一直都不是非常穩固,到了後期更是威權自專的宦官們隨意行廢立之事。元和十五年(820年),憲宗皇帝病情加重,但這個時候《資治通鑑》記載吐突承璀想要謀立灃王李惲為太子,只是由於憲宗沒有允許才作罷,但吐突承璀並沒有死心,依然在暗地裡進行活動。

也就是說即使到了政權交替的最後一刻,太子地位仍然不穩。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檀弓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書接上文:《辛公平上仙》(上):《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前面我們一直在推斷這篇傳奇小說中可能被抄錯的字,現在我們回到順宗與憲宗兩位皇帝身上,分析他倆誰最可能被殺。

四、為什麼憲宗更應該死

〖★不應該死的太上皇★〗

先說順宗,順宗認為被殺的理由就是,其登基後,重用東宮舊屬進行“永貞革新”,而這觸犯了宦官集團的利益,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逼迫順宗傳位給太子。另外史載順宗退位兩個月後,一個叫羅令則的人祕密奔赴秦州,自稱得了太上皇的密旨,要求隴右經略使劉澭起兵廢黜非正常即位的唐憲宗。好在劉澭並沒有聽信羅令則的話,而是他捉送到長安,朝廷最終將羅令則連同他的同夥一併杖殺。也就是說認為順宗被殺的原因是,一是他得罪了宦官集團,二是隻要順宗活著,憲宗的地位會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元和時期藩鎮形勢

但這個理由不值得推敲,首先,順宗登基之前已經中風,而且還特別嚴重,癱瘓外加不能說話,以這種健康狀況來說,順宗要想威脅憲宗,恐怕不太容易。更重要的是,從唐朝的政治傳統來看,也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順宗之前唐朝一共出過三位太上皇(武則天不算)——高祖李淵、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這三位的禪位也都不是真心實意的吧,說到對繼任皇帝的威脅,開國皇帝李淵對李世民何如,開元盛世的李隆基對肅宗李亨如何,他們的威脅應當要比順宗對憲宗大得多吧,但並不需要死啊。所以尊崇太上皇才是唐朝的傳統,而不是弒殺。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唐順宗

還有能證明這件事的就是,晚唐的昭宗也曾一度被宦官逼迫禪位,成為太上皇,但並沒有被殺,相反後來還復位成功。按理說身體康健的昭宗比病歪歪的順宗對皇帝威脅更大,如果順宗都是被弒殺的,那麼這樣的傳統怎麼能不被後代繼承呢,宦官集團寧可放著昭宗這麼大顆定時炸彈在身邊,也不敢斬草除根,唯一的解釋就是唐朝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退下來的太上皇雖然對皇權可能有威脅,但只要處理得當是可以在掌控之內的,不需要揹負弒父的惡名。

〖★應該死去的中興之主★〗

既然順宗被殺的理由不太充分,那回過頭來看憲宗。憲宗就不一樣了,關於憲宗被殺有強而有力的理由支撐著。《舊唐書·憲宗本紀》記載“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是夕,上崩於大明宮之中和殿。時以暴崩,皆言內官陳弘志弒逆,史氏諱而不書。”也就是說,史書都認為唐憲宗死的突然,而且認為可能是宦官陳弘志乾的,這與順宗駕崩的記載迥然不同。所以說憲宗之死背後有陰謀,是很有可能的,不過這不是書中提到只是一個宦官就能做到的。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憲宗之死應當與其晚年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有關。唐憲宗為太子時的元妃是汾陽王郭子儀的孫女,家族勢力十分強大。憲宗在位的時候,因為擔心郭氏當上皇后,其母族做大,所以堅持不立後,只封郭氏為貴妃。郭貴妃育有一子,就是後來的穆宗,但穆宗走向皇位之路卻一點也不平坦。雖然憲宗登記後,群臣強烈要求憲宗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還是為了防止郭貴妃家族做大,所以一開始憲宗是立長子李寧為太子,暫時平息了這場風波。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郭太后劇照

但元和七年(812年)太子李寧去世後,圍繞著儲君之爭,朝堂又掀起波瀾,李逢吉、皇甫鎛、吐突承璀等意欲擁立灃王李惲,而王守澄、陳弘志意等極力舉薦穆宗。雖然憲宗並不是那麼喜歡穆宗,但最後還是屈服了,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這並不意味著事情就此平息,我們知道,唐代的儲君地位一直都不是非常穩固,到了後期更是威權自專的宦官們隨意行廢立之事。元和十五年(820年),憲宗皇帝病情加重,但這個時候《資治通鑑》記載吐突承璀想要謀立灃王李惲為太子,只是由於憲宗沒有允許才作罷,但吐突承璀並沒有死心,依然在暗地裡進行活動。

也就是說即使到了政權交替的最後一刻,太子地位仍然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大明宮正殿——含元殿,大唐權力象徵

雖然憲宗暫時沒有準許吐突承璀等人的密謀,但是萬一病重的父皇經不住這些人的軟磨硬泡呢,一旦憲宗在這種時候再次考慮廢立問題,穆宗地位岌岌可危。於是在這種情況下,穆宗詢問自己的舅舅司農卿郭釗該怎麼辦。郭釗的回答卻耐人尋味“殿下但盡孝謹以俟之,勿恤其他”。好好盡孝,不要擔心其他的,我們都已經安排好了。安排好什麼了,恐怕只有是穆宗繼承皇位這樣的大事吧。

另外文中提到大將軍問皇帝“人間紛挐,萬機勞苦,淫聲蕩耳,妖色惑心,清真之懷,得復存否?”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人間事情太多,皇帝日理萬機非常勞苦,在宮廷混亂之中,還保留一片真心嗎?此外,下文中又提到,皇帝的靈魂將要“上仙”的時候,“自內閣及諸門吏,莫不嗚咽。群辭,或抆血捧輿,不忍去者”,說明這位皇帝在眾人心中有很高的權威。這樣一位為政治國操勞不息,威望如此之高的皇帝,會是在位僅有八個月,連話都說不出來的唐順宗嗎?顯然只有在位十五年,剛明果斷,慨然發慎,能用忠謀,不惑群議,內能勵精圖治,外能削平藩鎮,締造“元和中興”的唐憲宗才能符合這一條件。

也只有憲宗這樣與太子集團、宦官集團、藩鎮集團、外戚集團,都有矛盾的威權帝王,才會有人想要刺殺他。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檀弓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書接上文:《辛公平上仙》(上):《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前面我們一直在推斷這篇傳奇小說中可能被抄錯的字,現在我們回到順宗與憲宗兩位皇帝身上,分析他倆誰最可能被殺。

四、為什麼憲宗更應該死

〖★不應該死的太上皇★〗

先說順宗,順宗認為被殺的理由就是,其登基後,重用東宮舊屬進行“永貞革新”,而這觸犯了宦官集團的利益,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逼迫順宗傳位給太子。另外史載順宗退位兩個月後,一個叫羅令則的人祕密奔赴秦州,自稱得了太上皇的密旨,要求隴右經略使劉澭起兵廢黜非正常即位的唐憲宗。好在劉澭並沒有聽信羅令則的話,而是他捉送到長安,朝廷最終將羅令則連同他的同夥一併杖殺。也就是說認為順宗被殺的原因是,一是他得罪了宦官集團,二是隻要順宗活著,憲宗的地位會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元和時期藩鎮形勢

但這個理由不值得推敲,首先,順宗登基之前已經中風,而且還特別嚴重,癱瘓外加不能說話,以這種健康狀況來說,順宗要想威脅憲宗,恐怕不太容易。更重要的是,從唐朝的政治傳統來看,也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順宗之前唐朝一共出過三位太上皇(武則天不算)——高祖李淵、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這三位的禪位也都不是真心實意的吧,說到對繼任皇帝的威脅,開國皇帝李淵對李世民何如,開元盛世的李隆基對肅宗李亨如何,他們的威脅應當要比順宗對憲宗大得多吧,但並不需要死啊。所以尊崇太上皇才是唐朝的傳統,而不是弒殺。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唐順宗

還有能證明這件事的就是,晚唐的昭宗也曾一度被宦官逼迫禪位,成為太上皇,但並沒有被殺,相反後來還復位成功。按理說身體康健的昭宗比病歪歪的順宗對皇帝威脅更大,如果順宗都是被弒殺的,那麼這樣的傳統怎麼能不被後代繼承呢,宦官集團寧可放著昭宗這麼大顆定時炸彈在身邊,也不敢斬草除根,唯一的解釋就是唐朝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退下來的太上皇雖然對皇權可能有威脅,但只要處理得當是可以在掌控之內的,不需要揹負弒父的惡名。

〖★應該死去的中興之主★〗

既然順宗被殺的理由不太充分,那回過頭來看憲宗。憲宗就不一樣了,關於憲宗被殺有強而有力的理由支撐著。《舊唐書·憲宗本紀》記載“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是夕,上崩於大明宮之中和殿。時以暴崩,皆言內官陳弘志弒逆,史氏諱而不書。”也就是說,史書都認為唐憲宗死的突然,而且認為可能是宦官陳弘志乾的,這與順宗駕崩的記載迥然不同。所以說憲宗之死背後有陰謀,是很有可能的,不過這不是書中提到只是一個宦官就能做到的。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憲宗之死應當與其晚年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有關。唐憲宗為太子時的元妃是汾陽王郭子儀的孫女,家族勢力十分強大。憲宗在位的時候,因為擔心郭氏當上皇后,其母族做大,所以堅持不立後,只封郭氏為貴妃。郭貴妃育有一子,就是後來的穆宗,但穆宗走向皇位之路卻一點也不平坦。雖然憲宗登記後,群臣強烈要求憲宗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還是為了防止郭貴妃家族做大,所以一開始憲宗是立長子李寧為太子,暫時平息了這場風波。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郭太后劇照

但元和七年(812年)太子李寧去世後,圍繞著儲君之爭,朝堂又掀起波瀾,李逢吉、皇甫鎛、吐突承璀等意欲擁立灃王李惲,而王守澄、陳弘志意等極力舉薦穆宗。雖然憲宗並不是那麼喜歡穆宗,但最後還是屈服了,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這並不意味著事情就此平息,我們知道,唐代的儲君地位一直都不是非常穩固,到了後期更是威權自專的宦官們隨意行廢立之事。元和十五年(820年),憲宗皇帝病情加重,但這個時候《資治通鑑》記載吐突承璀想要謀立灃王李惲為太子,只是由於憲宗沒有允許才作罷,但吐突承璀並沒有死心,依然在暗地裡進行活動。

也就是說即使到了政權交替的最後一刻,太子地位仍然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大明宮正殿——含元殿,大唐權力象徵

雖然憲宗暫時沒有準許吐突承璀等人的密謀,但是萬一病重的父皇經不住這些人的軟磨硬泡呢,一旦憲宗在這種時候再次考慮廢立問題,穆宗地位岌岌可危。於是在這種情況下,穆宗詢問自己的舅舅司農卿郭釗該怎麼辦。郭釗的回答卻耐人尋味“殿下但盡孝謹以俟之,勿恤其他”。好好盡孝,不要擔心其他的,我們都已經安排好了。安排好什麼了,恐怕只有是穆宗繼承皇位這樣的大事吧。

另外文中提到大將軍問皇帝“人間紛挐,萬機勞苦,淫聲蕩耳,妖色惑心,清真之懷,得復存否?”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人間事情太多,皇帝日理萬機非常勞苦,在宮廷混亂之中,還保留一片真心嗎?此外,下文中又提到,皇帝的靈魂將要“上仙”的時候,“自內閣及諸門吏,莫不嗚咽。群辭,或抆血捧輿,不忍去者”,說明這位皇帝在眾人心中有很高的權威。這樣一位為政治國操勞不息,威望如此之高的皇帝,會是在位僅有八個月,連話都說不出來的唐順宗嗎?顯然只有在位十五年,剛明果斷,慨然發慎,能用忠謀,不惑群議,內能勵精圖治,外能削平藩鎮,締造“元和中興”的唐憲宗才能符合這一條件。

也只有憲宗這樣與太子集團、宦官集團、藩鎮集團、外戚集團,都有矛盾的威權帝王,才會有人想要刺殺他。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唐玄宗死後,河朔三鎮復叛

所以,經過種種分析,得出的最終結論就是,《辛公平上仙》這篇傳奇,是用來揭露唐憲宗是被謀殺的這一宮廷祕聞。而唐憲宗被弒的原因,就是因為其在儲君問題上的搖擺不定,導致穆宗集團決定先下手為強,聯合宦官掌控的神策軍,母家郭氏一族,刺殺憲宗。至於文中提到的那個大將軍,除了名震天下的汾陽王郭子儀郭家外,也許還可能代表對憲宗不滿的節度使,比如那個來朝的義成軍節度使劉悟後來也欲效法河朔三鎮割據,不再聽命於朝廷,雖然不能證明他是否參與了這場案件之中,但確實他來朝時間很巧。

參考文獻:再談《續玄怪錄》(卞孝萱)、《唐朝的黑夜》(魏風華)、《順宗實錄》與《續玄怪錄》(陳寅恪)、《劉禹錫年譜》(卞孝萱)、《唐順宗被殺說考辨》(張鐵夫)、讀《續玄怪錄·辛公平上仙》雜記(王仲犖)


辛公平上仙(唐)李復言

洪州高安縣尉辛公平,吉州廬陵縣尉成士廉,同居泗州下邳縣,於元和末偕赴調集①,乘雨入洛西榆林店。掌店人甚貧,待賓之具,莫不塵穢,獨一床似潔,而有一步客先憩於上矣。主人率皆重車馬而輕徒步,辛、成之來也,乃逐步客於他床②。客倦起於床而回顧,公平謂主人曰:“客之賢不肖,不在車徒,安知步客非長者,以吾有一僕一馬而煩動乎?”因謂步客曰:“請公不起,僕就此憩矣③。”客曰:“不敢。”遂復就寢。

深夜,二人飲酒食肉,私曰:“我欽之之言,彼固德我,今或召之,未惡也。”公平高聲曰:“有少酒肉,能相從否?”一召而來,乃綠衣吏也。問其姓名,曰:“王臻。”言辭亮達,辯不可及。二人益狎之。酒闌,公平曰:“人皆曰天生萬物④,唯我最靈。儒書亦謂人為生靈。來日所食,便不能知,此安得為靈乎?”臻曰:“步走能知之。夫人生一言一憩之會,無非前定,來日必食於礠澗王氏,致飯蔬而多品。宿於新安趙氏,得肝美耳。臻以徒步不可晝隨,而夜可會耳。君或不棄,敢附末光。”未明,步客前去。

二人及礠澗逆旅,問其姓,曰:“王。”中堂方饌僧,得僧之餘悉奉客,故蔬而多品。到新安,店叟召之者十數,意皆不往,試入一家,問其姓,曰:“趙。”將食,果有肝美。二人相顧方笑,而臻適入,執其手曰:“聖人矣!”禮欽甚篤,宵會晨分,期將來之事,莫不中的。行次閿鄉,臻曰:“二君固明智之者,識臻何為者?”曰:“博文多藝,隱遁之客也。”曰:“非也。固不識我,乃陰吏之迎駕者。”曰:“天子上仙,可單使迎乎?”曰:“是何言歟?甲馬五百,將軍一人,臻乃軍之籍吏耳。”曰:“其徒安在?”曰:“左右前後。今臻何所以奉白者,來日金天置宴,謀少酒肉奉遺,請華陰相待。”

黃昏,臻乘馬引僕,攜羊豕各半,酒數鬥來,曰:“此人間之物,幸無疑也。”言訖而去。其酒肉肥濃之極,過於華陰⑤。聚散如初,宿灞上,臻曰:“此行乃人世不測者也,辛君能一觀⑥。”成公曰:“何獨棄我?”曰:“神祇尚侮人之衰也,君命稍薄,故不可耳,非敢不均其分也。入城當舍於開化坊西門北壁上第二板門王家,可直造焉。辛君初五更立灞西古槐下。”

及期,辛步往灞西,見旋風捲塵,迤邐而去⑦,到古槐立未定,忽有風來撲林,轉盼間⑧,一旗甲馬立於其前,王臻者乘且牽,呼辛速登⑨。既乘,觀馬前後⑩,戈甲塞路。臻引辛謁大將軍,將軍者,丈餘,貌甚偉,揖公平曰:“聞君有廣欽之心,誠推此心於天下,鬼神者且不敢侮,況人乎?”謂臻曰:“君既召來,宜盡主人之分。”遂同行入通化門,及諸街鋪,各有吏士迎拜。次天門街,有紫吏若供頓者,曰:“人多並下不得,請逐近配分。”

將軍許之,於是分兵五處,獨將軍與親衛館於顏魯公廟。既入坊,顏氏之先,簪裾而來若迎者,遂入舍。臻與公平止西廊幕次,餚饌馨香,味窮海陸,其有令公平食之者,有令不食者。臻曰:“陽司授官,皆稟陰命。臻感二君也,檢選事據籍,誠當駮放,君僅得一官耳。臻求名加等,吏曹見許矣。”

居數日,將軍曰:“時限向盡,在於道場,萬神護蹕,無許奉迎,如何?”臻曰:“牒府請夜宴,宴時腥羶,眾神自許,即可矣。”遂行牒。牒去,逡巡得報,曰:“已敕備夜宴。”於是部管兵馬,戌時齊進入光範門及諸門,門吏皆立拜宣政殿下,馬兵三百,餘人步,將軍金甲仗鉞來,立於所宴殿下,五十人從卒環殿露兵⑪,若備非常者。

殿上歌舞方歡,俳優贊詠,燈燭熒煌,絲竹並作。俄而三更四點,有一人多髯而長,碧衫皁袴,以紅為褾,又以紫縠畫虹蜺為帔,結於兩肩右腋之間,垂兩端於背,冠皮冠,非虎非豹,飾以紅罽,其狀可畏,忽不知其所來,執金匕首長尺餘,拱於將軍之前,延聲曰⑫:“時到矣!”將軍頻眉揖之⑬,唯而走,自西廂歷階而上,當御座後,跪以獻上。既而左右紛紜,上頭眩,音樂驟散,扶入西閣,久之未出。

將軍曰:“昇雲之期,難違頃刻。上既命駕,何不遂行?”對曰:“上澡身否?”“然,可即路⑭。”遽聞具浴之聲。三更,上御碧玉輿,青衣士六,衣上皆畫龍鳳,肩舁下殿。將軍揖,介冑之士無拜,因慰問以:“人間紛挐,萬機勞苦,淫聲蕩耳,妖色惑心⑮,清真之懷,得復存否?”上曰:“心非金石,見之能無少亂。今已舍離,固亦釋然。”將軍笑之,逐步從環殿引翼而出。自內閣及諸門吏,莫不嗚咽群辭,或收血捧輿,不忍去者。過宣政殿,二百騎引,三百騎引,如風如雷,颯然東去,出望仙門。

將軍乃敕臻送公平,遂勒馬離隊,不覺足已到一板門前。臻曰:“此開化王家宅,成君所止也。仙馭已遠,不能從容,為臻多謝成君。”牽轡揚鞭,忽不復見。公平叩門一聲,有人應者,果成君也。祕不敢洩。更數月,方有攀髯之泣。來年,公平授揚州江都縣簿,士廉授兗州瑕丘縣丞,皆如其言。元和初,李生疇昔宰彭城,而公平之子參徐州軍事⑯,得以詳聞,故書其實,以警道途之傲者。

①“元和末”與篇末“元和初”矛盾,疑經竄改

②“逐”原作“遂”,據陳刻本改

③“此憩”二字原缺,據陳刻本補

④“曰”原作“自”,據陳刻本改

⑤“陰”陳刻本作“陽”

⑥“辛”原作“幸”,據陳刻本改

⑦“迤邐”原作“邐迤”,據陳刻本乙轉

⑧“盼”原作“所”,據陳刻本改

⑨“辛”原作“臻”,據陳刻本改

⑩“馬”原作“焉”,據陳刻本改

⑪ “卒”陳刻本作“辛”

⑫“延”陳刻本作“正”

⑬“頻眉”陳刻本作“憑几”

⑭以上兩句疑有脫誤

⑮“惑”,原作“感”,據陳刻本改

⑯“參”原作“忝”,據陳刻本改

(選自《玄怪錄·續玄怪錄》,(唐)牛僧儒編、(唐)李復言編,程毅中點校,中華書局,1982年3月第1版,第138-142頁)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檀弓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書接上文:《辛公平上仙》(上):《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前面我們一直在推斷這篇傳奇小說中可能被抄錯的字,現在我們回到順宗與憲宗兩位皇帝身上,分析他倆誰最可能被殺。

四、為什麼憲宗更應該死

〖★不應該死的太上皇★〗

先說順宗,順宗認為被殺的理由就是,其登基後,重用東宮舊屬進行“永貞革新”,而這觸犯了宦官集團的利益,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逼迫順宗傳位給太子。另外史載順宗退位兩個月後,一個叫羅令則的人祕密奔赴秦州,自稱得了太上皇的密旨,要求隴右經略使劉澭起兵廢黜非正常即位的唐憲宗。好在劉澭並沒有聽信羅令則的話,而是他捉送到長安,朝廷最終將羅令則連同他的同夥一併杖殺。也就是說認為順宗被殺的原因是,一是他得罪了宦官集團,二是隻要順宗活著,憲宗的地位會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元和時期藩鎮形勢

但這個理由不值得推敲,首先,順宗登基之前已經中風,而且還特別嚴重,癱瘓外加不能說話,以這種健康狀況來說,順宗要想威脅憲宗,恐怕不太容易。更重要的是,從唐朝的政治傳統來看,也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順宗之前唐朝一共出過三位太上皇(武則天不算)——高祖李淵、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這三位的禪位也都不是真心實意的吧,說到對繼任皇帝的威脅,開國皇帝李淵對李世民何如,開元盛世的李隆基對肅宗李亨如何,他們的威脅應當要比順宗對憲宗大得多吧,但並不需要死啊。所以尊崇太上皇才是唐朝的傳統,而不是弒殺。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唐順宗

還有能證明這件事的就是,晚唐的昭宗也曾一度被宦官逼迫禪位,成為太上皇,但並沒有被殺,相反後來還復位成功。按理說身體康健的昭宗比病歪歪的順宗對皇帝威脅更大,如果順宗都是被弒殺的,那麼這樣的傳統怎麼能不被後代繼承呢,宦官集團寧可放著昭宗這麼大顆定時炸彈在身邊,也不敢斬草除根,唯一的解釋就是唐朝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退下來的太上皇雖然對皇權可能有威脅,但只要處理得當是可以在掌控之內的,不需要揹負弒父的惡名。

〖★應該死去的中興之主★〗

既然順宗被殺的理由不太充分,那回過頭來看憲宗。憲宗就不一樣了,關於憲宗被殺有強而有力的理由支撐著。《舊唐書·憲宗本紀》記載“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是夕,上崩於大明宮之中和殿。時以暴崩,皆言內官陳弘志弒逆,史氏諱而不書。”也就是說,史書都認為唐憲宗死的突然,而且認為可能是宦官陳弘志乾的,這與順宗駕崩的記載迥然不同。所以說憲宗之死背後有陰謀,是很有可能的,不過這不是書中提到只是一個宦官就能做到的。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憲宗之死應當與其晚年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有關。唐憲宗為太子時的元妃是汾陽王郭子儀的孫女,家族勢力十分強大。憲宗在位的時候,因為擔心郭氏當上皇后,其母族做大,所以堅持不立後,只封郭氏為貴妃。郭貴妃育有一子,就是後來的穆宗,但穆宗走向皇位之路卻一點也不平坦。雖然憲宗登記後,群臣強烈要求憲宗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還是為了防止郭貴妃家族做大,所以一開始憲宗是立長子李寧為太子,暫時平息了這場風波。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郭太后劇照

但元和七年(812年)太子李寧去世後,圍繞著儲君之爭,朝堂又掀起波瀾,李逢吉、皇甫鎛、吐突承璀等意欲擁立灃王李惲,而王守澄、陳弘志意等極力舉薦穆宗。雖然憲宗並不是那麼喜歡穆宗,但最後還是屈服了,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這並不意味著事情就此平息,我們知道,唐代的儲君地位一直都不是非常穩固,到了後期更是威權自專的宦官們隨意行廢立之事。元和十五年(820年),憲宗皇帝病情加重,但這個時候《資治通鑑》記載吐突承璀想要謀立灃王李惲為太子,只是由於憲宗沒有允許才作罷,但吐突承璀並沒有死心,依然在暗地裡進行活動。

也就是說即使到了政權交替的最後一刻,太子地位仍然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大明宮正殿——含元殿,大唐權力象徵

雖然憲宗暫時沒有準許吐突承璀等人的密謀,但是萬一病重的父皇經不住這些人的軟磨硬泡呢,一旦憲宗在這種時候再次考慮廢立問題,穆宗地位岌岌可危。於是在這種情況下,穆宗詢問自己的舅舅司農卿郭釗該怎麼辦。郭釗的回答卻耐人尋味“殿下但盡孝謹以俟之,勿恤其他”。好好盡孝,不要擔心其他的,我們都已經安排好了。安排好什麼了,恐怕只有是穆宗繼承皇位這樣的大事吧。

另外文中提到大將軍問皇帝“人間紛挐,萬機勞苦,淫聲蕩耳,妖色惑心,清真之懷,得復存否?”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人間事情太多,皇帝日理萬機非常勞苦,在宮廷混亂之中,還保留一片真心嗎?此外,下文中又提到,皇帝的靈魂將要“上仙”的時候,“自內閣及諸門吏,莫不嗚咽。群辭,或抆血捧輿,不忍去者”,說明這位皇帝在眾人心中有很高的權威。這樣一位為政治國操勞不息,威望如此之高的皇帝,會是在位僅有八個月,連話都說不出來的唐順宗嗎?顯然只有在位十五年,剛明果斷,慨然發慎,能用忠謀,不惑群議,內能勵精圖治,外能削平藩鎮,締造“元和中興”的唐憲宗才能符合這一條件。

也只有憲宗這樣與太子集團、宦官集團、藩鎮集團、外戚集團,都有矛盾的威權帝王,才會有人想要刺殺他。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唐玄宗死後,河朔三鎮復叛

所以,經過種種分析,得出的最終結論就是,《辛公平上仙》這篇傳奇,是用來揭露唐憲宗是被謀殺的這一宮廷祕聞。而唐憲宗被弒的原因,就是因為其在儲君問題上的搖擺不定,導致穆宗集團決定先下手為強,聯合宦官掌控的神策軍,母家郭氏一族,刺殺憲宗。至於文中提到的那個大將軍,除了名震天下的汾陽王郭子儀郭家外,也許還可能代表對憲宗不滿的節度使,比如那個來朝的義成軍節度使劉悟後來也欲效法河朔三鎮割據,不再聽命於朝廷,雖然不能證明他是否參與了這場案件之中,但確實他來朝時間很巧。

參考文獻:再談《續玄怪錄》(卞孝萱)、《唐朝的黑夜》(魏風華)、《順宗實錄》與《續玄怪錄》(陳寅恪)、《劉禹錫年譜》(卞孝萱)、《唐順宗被殺說考辨》(張鐵夫)、讀《續玄怪錄·辛公平上仙》雜記(王仲犖)


辛公平上仙(唐)李復言

洪州高安縣尉辛公平,吉州廬陵縣尉成士廉,同居泗州下邳縣,於元和末偕赴調集①,乘雨入洛西榆林店。掌店人甚貧,待賓之具,莫不塵穢,獨一床似潔,而有一步客先憩於上矣。主人率皆重車馬而輕徒步,辛、成之來也,乃逐步客於他床②。客倦起於床而回顧,公平謂主人曰:“客之賢不肖,不在車徒,安知步客非長者,以吾有一僕一馬而煩動乎?”因謂步客曰:“請公不起,僕就此憩矣③。”客曰:“不敢。”遂復就寢。

深夜,二人飲酒食肉,私曰:“我欽之之言,彼固德我,今或召之,未惡也。”公平高聲曰:“有少酒肉,能相從否?”一召而來,乃綠衣吏也。問其姓名,曰:“王臻。”言辭亮達,辯不可及。二人益狎之。酒闌,公平曰:“人皆曰天生萬物④,唯我最靈。儒書亦謂人為生靈。來日所食,便不能知,此安得為靈乎?”臻曰:“步走能知之。夫人生一言一憩之會,無非前定,來日必食於礠澗王氏,致飯蔬而多品。宿於新安趙氏,得肝美耳。臻以徒步不可晝隨,而夜可會耳。君或不棄,敢附末光。”未明,步客前去。

二人及礠澗逆旅,問其姓,曰:“王。”中堂方饌僧,得僧之餘悉奉客,故蔬而多品。到新安,店叟召之者十數,意皆不往,試入一家,問其姓,曰:“趙。”將食,果有肝美。二人相顧方笑,而臻適入,執其手曰:“聖人矣!”禮欽甚篤,宵會晨分,期將來之事,莫不中的。行次閿鄉,臻曰:“二君固明智之者,識臻何為者?”曰:“博文多藝,隱遁之客也。”曰:“非也。固不識我,乃陰吏之迎駕者。”曰:“天子上仙,可單使迎乎?”曰:“是何言歟?甲馬五百,將軍一人,臻乃軍之籍吏耳。”曰:“其徒安在?”曰:“左右前後。今臻何所以奉白者,來日金天置宴,謀少酒肉奉遺,請華陰相待。”

黃昏,臻乘馬引僕,攜羊豕各半,酒數鬥來,曰:“此人間之物,幸無疑也。”言訖而去。其酒肉肥濃之極,過於華陰⑤。聚散如初,宿灞上,臻曰:“此行乃人世不測者也,辛君能一觀⑥。”成公曰:“何獨棄我?”曰:“神祇尚侮人之衰也,君命稍薄,故不可耳,非敢不均其分也。入城當舍於開化坊西門北壁上第二板門王家,可直造焉。辛君初五更立灞西古槐下。”

及期,辛步往灞西,見旋風捲塵,迤邐而去⑦,到古槐立未定,忽有風來撲林,轉盼間⑧,一旗甲馬立於其前,王臻者乘且牽,呼辛速登⑨。既乘,觀馬前後⑩,戈甲塞路。臻引辛謁大將軍,將軍者,丈餘,貌甚偉,揖公平曰:“聞君有廣欽之心,誠推此心於天下,鬼神者且不敢侮,況人乎?”謂臻曰:“君既召來,宜盡主人之分。”遂同行入通化門,及諸街鋪,各有吏士迎拜。次天門街,有紫吏若供頓者,曰:“人多並下不得,請逐近配分。”

將軍許之,於是分兵五處,獨將軍與親衛館於顏魯公廟。既入坊,顏氏之先,簪裾而來若迎者,遂入舍。臻與公平止西廊幕次,餚饌馨香,味窮海陸,其有令公平食之者,有令不食者。臻曰:“陽司授官,皆稟陰命。臻感二君也,檢選事據籍,誠當駮放,君僅得一官耳。臻求名加等,吏曹見許矣。”

居數日,將軍曰:“時限向盡,在於道場,萬神護蹕,無許奉迎,如何?”臻曰:“牒府請夜宴,宴時腥羶,眾神自許,即可矣。”遂行牒。牒去,逡巡得報,曰:“已敕備夜宴。”於是部管兵馬,戌時齊進入光範門及諸門,門吏皆立拜宣政殿下,馬兵三百,餘人步,將軍金甲仗鉞來,立於所宴殿下,五十人從卒環殿露兵⑪,若備非常者。

殿上歌舞方歡,俳優贊詠,燈燭熒煌,絲竹並作。俄而三更四點,有一人多髯而長,碧衫皁袴,以紅為褾,又以紫縠畫虹蜺為帔,結於兩肩右腋之間,垂兩端於背,冠皮冠,非虎非豹,飾以紅罽,其狀可畏,忽不知其所來,執金匕首長尺餘,拱於將軍之前,延聲曰⑫:“時到矣!”將軍頻眉揖之⑬,唯而走,自西廂歷階而上,當御座後,跪以獻上。既而左右紛紜,上頭眩,音樂驟散,扶入西閣,久之未出。

將軍曰:“昇雲之期,難違頃刻。上既命駕,何不遂行?”對曰:“上澡身否?”“然,可即路⑭。”遽聞具浴之聲。三更,上御碧玉輿,青衣士六,衣上皆畫龍鳳,肩舁下殿。將軍揖,介冑之士無拜,因慰問以:“人間紛挐,萬機勞苦,淫聲蕩耳,妖色惑心⑮,清真之懷,得復存否?”上曰:“心非金石,見之能無少亂。今已舍離,固亦釋然。”將軍笑之,逐步從環殿引翼而出。自內閣及諸門吏,莫不嗚咽群辭,或收血捧輿,不忍去者。過宣政殿,二百騎引,三百騎引,如風如雷,颯然東去,出望仙門。

將軍乃敕臻送公平,遂勒馬離隊,不覺足已到一板門前。臻曰:“此開化王家宅,成君所止也。仙馭已遠,不能從容,為臻多謝成君。”牽轡揚鞭,忽不復見。公平叩門一聲,有人應者,果成君也。祕不敢洩。更數月,方有攀髯之泣。來年,公平授揚州江都縣簿,士廉授兗州瑕丘縣丞,皆如其言。元和初,李生疇昔宰彭城,而公平之子參徐州軍事⑯,得以詳聞,故書其實,以警道途之傲者。

①“元和末”與篇末“元和初”矛盾,疑經竄改

②“逐”原作“遂”,據陳刻本改

③“此憩”二字原缺,據陳刻本補

④“曰”原作“自”,據陳刻本改

⑤“陰”陳刻本作“陽”

⑥“辛”原作“幸”,據陳刻本改

⑦“迤邐”原作“邐迤”,據陳刻本乙轉

⑧“盼”原作“所”,據陳刻本改

⑨“辛”原作“臻”,據陳刻本改

⑩“馬”原作“焉”,據陳刻本改

⑪ “卒”陳刻本作“辛”

⑫“延”陳刻本作“正”

⑬“頻眉”陳刻本作“憑几”

⑭以上兩句疑有脫誤

⑮“惑”,原作“感”,據陳刻本改

⑯“參”原作“忝”,據陳刻本改

(選自《玄怪錄·續玄怪錄》,(唐)牛僧儒編、(唐)李復言編,程毅中點校,中華書局,1982年3月第1版,第138-142頁)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檀弓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書接上文:《辛公平上仙》(上):《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前面我們一直在推斷這篇傳奇小說中可能被抄錯的字,現在我們回到順宗與憲宗兩位皇帝身上,分析他倆誰最可能被殺。

四、為什麼憲宗更應該死

〖★不應該死的太上皇★〗

先說順宗,順宗認為被殺的理由就是,其登基後,重用東宮舊屬進行“永貞革新”,而這觸犯了宦官集團的利益,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逼迫順宗傳位給太子。另外史載順宗退位兩個月後,一個叫羅令則的人祕密奔赴秦州,自稱得了太上皇的密旨,要求隴右經略使劉澭起兵廢黜非正常即位的唐憲宗。好在劉澭並沒有聽信羅令則的話,而是他捉送到長安,朝廷最終將羅令則連同他的同夥一併杖殺。也就是說認為順宗被殺的原因是,一是他得罪了宦官集團,二是隻要順宗活著,憲宗的地位會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元和時期藩鎮形勢

但這個理由不值得推敲,首先,順宗登基之前已經中風,而且還特別嚴重,癱瘓外加不能說話,以這種健康狀況來說,順宗要想威脅憲宗,恐怕不太容易。更重要的是,從唐朝的政治傳統來看,也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順宗之前唐朝一共出過三位太上皇(武則天不算)——高祖李淵、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這三位的禪位也都不是真心實意的吧,說到對繼任皇帝的威脅,開國皇帝李淵對李世民何如,開元盛世的李隆基對肅宗李亨如何,他們的威脅應當要比順宗對憲宗大得多吧,但並不需要死啊。所以尊崇太上皇才是唐朝的傳統,而不是弒殺。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唐順宗

還有能證明這件事的就是,晚唐的昭宗也曾一度被宦官逼迫禪位,成為太上皇,但並沒有被殺,相反後來還復位成功。按理說身體康健的昭宗比病歪歪的順宗對皇帝威脅更大,如果順宗都是被弒殺的,那麼這樣的傳統怎麼能不被後代繼承呢,宦官集團寧可放著昭宗這麼大顆定時炸彈在身邊,也不敢斬草除根,唯一的解釋就是唐朝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退下來的太上皇雖然對皇權可能有威脅,但只要處理得當是可以在掌控之內的,不需要揹負弒父的惡名。

〖★應該死去的中興之主★〗

既然順宗被殺的理由不太充分,那回過頭來看憲宗。憲宗就不一樣了,關於憲宗被殺有強而有力的理由支撐著。《舊唐書·憲宗本紀》記載“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是夕,上崩於大明宮之中和殿。時以暴崩,皆言內官陳弘志弒逆,史氏諱而不書。”也就是說,史書都認為唐憲宗死的突然,而且認為可能是宦官陳弘志乾的,這與順宗駕崩的記載迥然不同。所以說憲宗之死背後有陰謀,是很有可能的,不過這不是書中提到只是一個宦官就能做到的。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憲宗之死應當與其晚年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有關。唐憲宗為太子時的元妃是汾陽王郭子儀的孫女,家族勢力十分強大。憲宗在位的時候,因為擔心郭氏當上皇后,其母族做大,所以堅持不立後,只封郭氏為貴妃。郭貴妃育有一子,就是後來的穆宗,但穆宗走向皇位之路卻一點也不平坦。雖然憲宗登記後,群臣強烈要求憲宗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還是為了防止郭貴妃家族做大,所以一開始憲宗是立長子李寧為太子,暫時平息了這場風波。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郭太后劇照

但元和七年(812年)太子李寧去世後,圍繞著儲君之爭,朝堂又掀起波瀾,李逢吉、皇甫鎛、吐突承璀等意欲擁立灃王李惲,而王守澄、陳弘志意等極力舉薦穆宗。雖然憲宗並不是那麼喜歡穆宗,但最後還是屈服了,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這並不意味著事情就此平息,我們知道,唐代的儲君地位一直都不是非常穩固,到了後期更是威權自專的宦官們隨意行廢立之事。元和十五年(820年),憲宗皇帝病情加重,但這個時候《資治通鑑》記載吐突承璀想要謀立灃王李惲為太子,只是由於憲宗沒有允許才作罷,但吐突承璀並沒有死心,依然在暗地裡進行活動。

也就是說即使到了政權交替的最後一刻,太子地位仍然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大明宮正殿——含元殿,大唐權力象徵

雖然憲宗暫時沒有準許吐突承璀等人的密謀,但是萬一病重的父皇經不住這些人的軟磨硬泡呢,一旦憲宗在這種時候再次考慮廢立問題,穆宗地位岌岌可危。於是在這種情況下,穆宗詢問自己的舅舅司農卿郭釗該怎麼辦。郭釗的回答卻耐人尋味“殿下但盡孝謹以俟之,勿恤其他”。好好盡孝,不要擔心其他的,我們都已經安排好了。安排好什麼了,恐怕只有是穆宗繼承皇位這樣的大事吧。

另外文中提到大將軍問皇帝“人間紛挐,萬機勞苦,淫聲蕩耳,妖色惑心,清真之懷,得復存否?”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人間事情太多,皇帝日理萬機非常勞苦,在宮廷混亂之中,還保留一片真心嗎?此外,下文中又提到,皇帝的靈魂將要“上仙”的時候,“自內閣及諸門吏,莫不嗚咽。群辭,或抆血捧輿,不忍去者”,說明這位皇帝在眾人心中有很高的權威。這樣一位為政治國操勞不息,威望如此之高的皇帝,會是在位僅有八個月,連話都說不出來的唐順宗嗎?顯然只有在位十五年,剛明果斷,慨然發慎,能用忠謀,不惑群議,內能勵精圖治,外能削平藩鎮,締造“元和中興”的唐憲宗才能符合這一條件。

也只有憲宗這樣與太子集團、宦官集團、藩鎮集團、外戚集團,都有矛盾的威權帝王,才會有人想要刺殺他。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唐玄宗死後,河朔三鎮復叛

所以,經過種種分析,得出的最終結論就是,《辛公平上仙》這篇傳奇,是用來揭露唐憲宗是被謀殺的這一宮廷祕聞。而唐憲宗被弒的原因,就是因為其在儲君問題上的搖擺不定,導致穆宗集團決定先下手為強,聯合宦官掌控的神策軍,母家郭氏一族,刺殺憲宗。至於文中提到的那個大將軍,除了名震天下的汾陽王郭子儀郭家外,也許還可能代表對憲宗不滿的節度使,比如那個來朝的義成軍節度使劉悟後來也欲效法河朔三鎮割據,不再聽命於朝廷,雖然不能證明他是否參與了這場案件之中,但確實他來朝時間很巧。

參考文獻:再談《續玄怪錄》(卞孝萱)、《唐朝的黑夜》(魏風華)、《順宗實錄》與《續玄怪錄》(陳寅恪)、《劉禹錫年譜》(卞孝萱)、《唐順宗被殺說考辨》(張鐵夫)、讀《續玄怪錄·辛公平上仙》雜記(王仲犖)


辛公平上仙(唐)李復言

洪州高安縣尉辛公平,吉州廬陵縣尉成士廉,同居泗州下邳縣,於元和末偕赴調集①,乘雨入洛西榆林店。掌店人甚貧,待賓之具,莫不塵穢,獨一床似潔,而有一步客先憩於上矣。主人率皆重車馬而輕徒步,辛、成之來也,乃逐步客於他床②。客倦起於床而回顧,公平謂主人曰:“客之賢不肖,不在車徒,安知步客非長者,以吾有一僕一馬而煩動乎?”因謂步客曰:“請公不起,僕就此憩矣③。”客曰:“不敢。”遂復就寢。

深夜,二人飲酒食肉,私曰:“我欽之之言,彼固德我,今或召之,未惡也。”公平高聲曰:“有少酒肉,能相從否?”一召而來,乃綠衣吏也。問其姓名,曰:“王臻。”言辭亮達,辯不可及。二人益狎之。酒闌,公平曰:“人皆曰天生萬物④,唯我最靈。儒書亦謂人為生靈。來日所食,便不能知,此安得為靈乎?”臻曰:“步走能知之。夫人生一言一憩之會,無非前定,來日必食於礠澗王氏,致飯蔬而多品。宿於新安趙氏,得肝美耳。臻以徒步不可晝隨,而夜可會耳。君或不棄,敢附末光。”未明,步客前去。

二人及礠澗逆旅,問其姓,曰:“王。”中堂方饌僧,得僧之餘悉奉客,故蔬而多品。到新安,店叟召之者十數,意皆不往,試入一家,問其姓,曰:“趙。”將食,果有肝美。二人相顧方笑,而臻適入,執其手曰:“聖人矣!”禮欽甚篤,宵會晨分,期將來之事,莫不中的。行次閿鄉,臻曰:“二君固明智之者,識臻何為者?”曰:“博文多藝,隱遁之客也。”曰:“非也。固不識我,乃陰吏之迎駕者。”曰:“天子上仙,可單使迎乎?”曰:“是何言歟?甲馬五百,將軍一人,臻乃軍之籍吏耳。”曰:“其徒安在?”曰:“左右前後。今臻何所以奉白者,來日金天置宴,謀少酒肉奉遺,請華陰相待。”

黃昏,臻乘馬引僕,攜羊豕各半,酒數鬥來,曰:“此人間之物,幸無疑也。”言訖而去。其酒肉肥濃之極,過於華陰⑤。聚散如初,宿灞上,臻曰:“此行乃人世不測者也,辛君能一觀⑥。”成公曰:“何獨棄我?”曰:“神祇尚侮人之衰也,君命稍薄,故不可耳,非敢不均其分也。入城當舍於開化坊西門北壁上第二板門王家,可直造焉。辛君初五更立灞西古槐下。”

及期,辛步往灞西,見旋風捲塵,迤邐而去⑦,到古槐立未定,忽有風來撲林,轉盼間⑧,一旗甲馬立於其前,王臻者乘且牽,呼辛速登⑨。既乘,觀馬前後⑩,戈甲塞路。臻引辛謁大將軍,將軍者,丈餘,貌甚偉,揖公平曰:“聞君有廣欽之心,誠推此心於天下,鬼神者且不敢侮,況人乎?”謂臻曰:“君既召來,宜盡主人之分。”遂同行入通化門,及諸街鋪,各有吏士迎拜。次天門街,有紫吏若供頓者,曰:“人多並下不得,請逐近配分。”

將軍許之,於是分兵五處,獨將軍與親衛館於顏魯公廟。既入坊,顏氏之先,簪裾而來若迎者,遂入舍。臻與公平止西廊幕次,餚饌馨香,味窮海陸,其有令公平食之者,有令不食者。臻曰:“陽司授官,皆稟陰命。臻感二君也,檢選事據籍,誠當駮放,君僅得一官耳。臻求名加等,吏曹見許矣。”

居數日,將軍曰:“時限向盡,在於道場,萬神護蹕,無許奉迎,如何?”臻曰:“牒府請夜宴,宴時腥羶,眾神自許,即可矣。”遂行牒。牒去,逡巡得報,曰:“已敕備夜宴。”於是部管兵馬,戌時齊進入光範門及諸門,門吏皆立拜宣政殿下,馬兵三百,餘人步,將軍金甲仗鉞來,立於所宴殿下,五十人從卒環殿露兵⑪,若備非常者。

殿上歌舞方歡,俳優贊詠,燈燭熒煌,絲竹並作。俄而三更四點,有一人多髯而長,碧衫皁袴,以紅為褾,又以紫縠畫虹蜺為帔,結於兩肩右腋之間,垂兩端於背,冠皮冠,非虎非豹,飾以紅罽,其狀可畏,忽不知其所來,執金匕首長尺餘,拱於將軍之前,延聲曰⑫:“時到矣!”將軍頻眉揖之⑬,唯而走,自西廂歷階而上,當御座後,跪以獻上。既而左右紛紜,上頭眩,音樂驟散,扶入西閣,久之未出。

將軍曰:“昇雲之期,難違頃刻。上既命駕,何不遂行?”對曰:“上澡身否?”“然,可即路⑭。”遽聞具浴之聲。三更,上御碧玉輿,青衣士六,衣上皆畫龍鳳,肩舁下殿。將軍揖,介冑之士無拜,因慰問以:“人間紛挐,萬機勞苦,淫聲蕩耳,妖色惑心⑮,清真之懷,得復存否?”上曰:“心非金石,見之能無少亂。今已舍離,固亦釋然。”將軍笑之,逐步從環殿引翼而出。自內閣及諸門吏,莫不嗚咽群辭,或收血捧輿,不忍去者。過宣政殿,二百騎引,三百騎引,如風如雷,颯然東去,出望仙門。

將軍乃敕臻送公平,遂勒馬離隊,不覺足已到一板門前。臻曰:“此開化王家宅,成君所止也。仙馭已遠,不能從容,為臻多謝成君。”牽轡揚鞭,忽不復見。公平叩門一聲,有人應者,果成君也。祕不敢洩。更數月,方有攀髯之泣。來年,公平授揚州江都縣簿,士廉授兗州瑕丘縣丞,皆如其言。元和初,李生疇昔宰彭城,而公平之子參徐州軍事⑯,得以詳聞,故書其實,以警道途之傲者。

①“元和末”與篇末“元和初”矛盾,疑經竄改

②“逐”原作“遂”,據陳刻本改

③“此憩”二字原缺,據陳刻本補

④“曰”原作“自”,據陳刻本改

⑤“陰”陳刻本作“陽”

⑥“辛”原作“幸”,據陳刻本改

⑦“迤邐”原作“邐迤”,據陳刻本乙轉

⑧“盼”原作“所”,據陳刻本改

⑨“辛”原作“臻”,據陳刻本改

⑩“馬”原作“焉”,據陳刻本改

⑪ “卒”陳刻本作“辛”

⑫“延”陳刻本作“正”

⑬“頻眉”陳刻本作“憑几”

⑭以上兩句疑有脫誤

⑮“惑”,原作“感”,據陳刻本改

⑯“參”原作“忝”,據陳刻本改

(選自《玄怪錄·續玄怪錄》,(唐)牛僧儒編、(唐)李復言編,程毅中點校,中華書局,1982年3月第1版,第138-142頁)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檀弓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書接上文:《辛公平上仙》(上):《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前面我們一直在推斷這篇傳奇小說中可能被抄錯的字,現在我們回到順宗與憲宗兩位皇帝身上,分析他倆誰最可能被殺。

四、為什麼憲宗更應該死

〖★不應該死的太上皇★〗

先說順宗,順宗認為被殺的理由就是,其登基後,重用東宮舊屬進行“永貞革新”,而這觸犯了宦官集團的利益,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逼迫順宗傳位給太子。另外史載順宗退位兩個月後,一個叫羅令則的人祕密奔赴秦州,自稱得了太上皇的密旨,要求隴右經略使劉澭起兵廢黜非正常即位的唐憲宗。好在劉澭並沒有聽信羅令則的話,而是他捉送到長安,朝廷最終將羅令則連同他的同夥一併杖殺。也就是說認為順宗被殺的原因是,一是他得罪了宦官集團,二是隻要順宗活著,憲宗的地位會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元和時期藩鎮形勢

但這個理由不值得推敲,首先,順宗登基之前已經中風,而且還特別嚴重,癱瘓外加不能說話,以這種健康狀況來說,順宗要想威脅憲宗,恐怕不太容易。更重要的是,從唐朝的政治傳統來看,也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順宗之前唐朝一共出過三位太上皇(武則天不算)——高祖李淵、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這三位的禪位也都不是真心實意的吧,說到對繼任皇帝的威脅,開國皇帝李淵對李世民何如,開元盛世的李隆基對肅宗李亨如何,他們的威脅應當要比順宗對憲宗大得多吧,但並不需要死啊。所以尊崇太上皇才是唐朝的傳統,而不是弒殺。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唐順宗

還有能證明這件事的就是,晚唐的昭宗也曾一度被宦官逼迫禪位,成為太上皇,但並沒有被殺,相反後來還復位成功。按理說身體康健的昭宗比病歪歪的順宗對皇帝威脅更大,如果順宗都是被弒殺的,那麼這樣的傳統怎麼能不被後代繼承呢,宦官集團寧可放著昭宗這麼大顆定時炸彈在身邊,也不敢斬草除根,唯一的解釋就是唐朝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退下來的太上皇雖然對皇權可能有威脅,但只要處理得當是可以在掌控之內的,不需要揹負弒父的惡名。

〖★應該死去的中興之主★〗

既然順宗被殺的理由不太充分,那回過頭來看憲宗。憲宗就不一樣了,關於憲宗被殺有強而有力的理由支撐著。《舊唐書·憲宗本紀》記載“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是夕,上崩於大明宮之中和殿。時以暴崩,皆言內官陳弘志弒逆,史氏諱而不書。”也就是說,史書都認為唐憲宗死的突然,而且認為可能是宦官陳弘志乾的,這與順宗駕崩的記載迥然不同。所以說憲宗之死背後有陰謀,是很有可能的,不過這不是書中提到只是一個宦官就能做到的。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憲宗之死應當與其晚年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有關。唐憲宗為太子時的元妃是汾陽王郭子儀的孫女,家族勢力十分強大。憲宗在位的時候,因為擔心郭氏當上皇后,其母族做大,所以堅持不立後,只封郭氏為貴妃。郭貴妃育有一子,就是後來的穆宗,但穆宗走向皇位之路卻一點也不平坦。雖然憲宗登記後,群臣強烈要求憲宗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還是為了防止郭貴妃家族做大,所以一開始憲宗是立長子李寧為太子,暫時平息了這場風波。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郭太后劇照

但元和七年(812年)太子李寧去世後,圍繞著儲君之爭,朝堂又掀起波瀾,李逢吉、皇甫鎛、吐突承璀等意欲擁立灃王李惲,而王守澄、陳弘志意等極力舉薦穆宗。雖然憲宗並不是那麼喜歡穆宗,但最後還是屈服了,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這並不意味著事情就此平息,我們知道,唐代的儲君地位一直都不是非常穩固,到了後期更是威權自專的宦官們隨意行廢立之事。元和十五年(820年),憲宗皇帝病情加重,但這個時候《資治通鑑》記載吐突承璀想要謀立灃王李惲為太子,只是由於憲宗沒有允許才作罷,但吐突承璀並沒有死心,依然在暗地裡進行活動。

也就是說即使到了政權交替的最後一刻,太子地位仍然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大明宮正殿——含元殿,大唐權力象徵

雖然憲宗暫時沒有準許吐突承璀等人的密謀,但是萬一病重的父皇經不住這些人的軟磨硬泡呢,一旦憲宗在這種時候再次考慮廢立問題,穆宗地位岌岌可危。於是在這種情況下,穆宗詢問自己的舅舅司農卿郭釗該怎麼辦。郭釗的回答卻耐人尋味“殿下但盡孝謹以俟之,勿恤其他”。好好盡孝,不要擔心其他的,我們都已經安排好了。安排好什麼了,恐怕只有是穆宗繼承皇位這樣的大事吧。

另外文中提到大將軍問皇帝“人間紛挐,萬機勞苦,淫聲蕩耳,妖色惑心,清真之懷,得復存否?”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人間事情太多,皇帝日理萬機非常勞苦,在宮廷混亂之中,還保留一片真心嗎?此外,下文中又提到,皇帝的靈魂將要“上仙”的時候,“自內閣及諸門吏,莫不嗚咽。群辭,或抆血捧輿,不忍去者”,說明這位皇帝在眾人心中有很高的權威。這樣一位為政治國操勞不息,威望如此之高的皇帝,會是在位僅有八個月,連話都說不出來的唐順宗嗎?顯然只有在位十五年,剛明果斷,慨然發慎,能用忠謀,不惑群議,內能勵精圖治,外能削平藩鎮,締造“元和中興”的唐憲宗才能符合這一條件。

也只有憲宗這樣與太子集團、宦官集團、藩鎮集團、外戚集團,都有矛盾的威權帝王,才會有人想要刺殺他。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唐玄宗死後,河朔三鎮復叛

所以,經過種種分析,得出的最終結論就是,《辛公平上仙》這篇傳奇,是用來揭露唐憲宗是被謀殺的這一宮廷祕聞。而唐憲宗被弒的原因,就是因為其在儲君問題上的搖擺不定,導致穆宗集團決定先下手為強,聯合宦官掌控的神策軍,母家郭氏一族,刺殺憲宗。至於文中提到的那個大將軍,除了名震天下的汾陽王郭子儀郭家外,也許還可能代表對憲宗不滿的節度使,比如那個來朝的義成軍節度使劉悟後來也欲效法河朔三鎮割據,不再聽命於朝廷,雖然不能證明他是否參與了這場案件之中,但確實他來朝時間很巧。

參考文獻:再談《續玄怪錄》(卞孝萱)、《唐朝的黑夜》(魏風華)、《順宗實錄》與《續玄怪錄》(陳寅恪)、《劉禹錫年譜》(卞孝萱)、《唐順宗被殺說考辨》(張鐵夫)、讀《續玄怪錄·辛公平上仙》雜記(王仲犖)


辛公平上仙(唐)李復言

洪州高安縣尉辛公平,吉州廬陵縣尉成士廉,同居泗州下邳縣,於元和末偕赴調集①,乘雨入洛西榆林店。掌店人甚貧,待賓之具,莫不塵穢,獨一床似潔,而有一步客先憩於上矣。主人率皆重車馬而輕徒步,辛、成之來也,乃逐步客於他床②。客倦起於床而回顧,公平謂主人曰:“客之賢不肖,不在車徒,安知步客非長者,以吾有一僕一馬而煩動乎?”因謂步客曰:“請公不起,僕就此憩矣③。”客曰:“不敢。”遂復就寢。

深夜,二人飲酒食肉,私曰:“我欽之之言,彼固德我,今或召之,未惡也。”公平高聲曰:“有少酒肉,能相從否?”一召而來,乃綠衣吏也。問其姓名,曰:“王臻。”言辭亮達,辯不可及。二人益狎之。酒闌,公平曰:“人皆曰天生萬物④,唯我最靈。儒書亦謂人為生靈。來日所食,便不能知,此安得為靈乎?”臻曰:“步走能知之。夫人生一言一憩之會,無非前定,來日必食於礠澗王氏,致飯蔬而多品。宿於新安趙氏,得肝美耳。臻以徒步不可晝隨,而夜可會耳。君或不棄,敢附末光。”未明,步客前去。

二人及礠澗逆旅,問其姓,曰:“王。”中堂方饌僧,得僧之餘悉奉客,故蔬而多品。到新安,店叟召之者十數,意皆不往,試入一家,問其姓,曰:“趙。”將食,果有肝美。二人相顧方笑,而臻適入,執其手曰:“聖人矣!”禮欽甚篤,宵會晨分,期將來之事,莫不中的。行次閿鄉,臻曰:“二君固明智之者,識臻何為者?”曰:“博文多藝,隱遁之客也。”曰:“非也。固不識我,乃陰吏之迎駕者。”曰:“天子上仙,可單使迎乎?”曰:“是何言歟?甲馬五百,將軍一人,臻乃軍之籍吏耳。”曰:“其徒安在?”曰:“左右前後。今臻何所以奉白者,來日金天置宴,謀少酒肉奉遺,請華陰相待。”

黃昏,臻乘馬引僕,攜羊豕各半,酒數鬥來,曰:“此人間之物,幸無疑也。”言訖而去。其酒肉肥濃之極,過於華陰⑤。聚散如初,宿灞上,臻曰:“此行乃人世不測者也,辛君能一觀⑥。”成公曰:“何獨棄我?”曰:“神祇尚侮人之衰也,君命稍薄,故不可耳,非敢不均其分也。入城當舍於開化坊西門北壁上第二板門王家,可直造焉。辛君初五更立灞西古槐下。”

及期,辛步往灞西,見旋風捲塵,迤邐而去⑦,到古槐立未定,忽有風來撲林,轉盼間⑧,一旗甲馬立於其前,王臻者乘且牽,呼辛速登⑨。既乘,觀馬前後⑩,戈甲塞路。臻引辛謁大將軍,將軍者,丈餘,貌甚偉,揖公平曰:“聞君有廣欽之心,誠推此心於天下,鬼神者且不敢侮,況人乎?”謂臻曰:“君既召來,宜盡主人之分。”遂同行入通化門,及諸街鋪,各有吏士迎拜。次天門街,有紫吏若供頓者,曰:“人多並下不得,請逐近配分。”

將軍許之,於是分兵五處,獨將軍與親衛館於顏魯公廟。既入坊,顏氏之先,簪裾而來若迎者,遂入舍。臻與公平止西廊幕次,餚饌馨香,味窮海陸,其有令公平食之者,有令不食者。臻曰:“陽司授官,皆稟陰命。臻感二君也,檢選事據籍,誠當駮放,君僅得一官耳。臻求名加等,吏曹見許矣。”

居數日,將軍曰:“時限向盡,在於道場,萬神護蹕,無許奉迎,如何?”臻曰:“牒府請夜宴,宴時腥羶,眾神自許,即可矣。”遂行牒。牒去,逡巡得報,曰:“已敕備夜宴。”於是部管兵馬,戌時齊進入光範門及諸門,門吏皆立拜宣政殿下,馬兵三百,餘人步,將軍金甲仗鉞來,立於所宴殿下,五十人從卒環殿露兵⑪,若備非常者。

殿上歌舞方歡,俳優贊詠,燈燭熒煌,絲竹並作。俄而三更四點,有一人多髯而長,碧衫皁袴,以紅為褾,又以紫縠畫虹蜺為帔,結於兩肩右腋之間,垂兩端於背,冠皮冠,非虎非豹,飾以紅罽,其狀可畏,忽不知其所來,執金匕首長尺餘,拱於將軍之前,延聲曰⑫:“時到矣!”將軍頻眉揖之⑬,唯而走,自西廂歷階而上,當御座後,跪以獻上。既而左右紛紜,上頭眩,音樂驟散,扶入西閣,久之未出。

將軍曰:“昇雲之期,難違頃刻。上既命駕,何不遂行?”對曰:“上澡身否?”“然,可即路⑭。”遽聞具浴之聲。三更,上御碧玉輿,青衣士六,衣上皆畫龍鳳,肩舁下殿。將軍揖,介冑之士無拜,因慰問以:“人間紛挐,萬機勞苦,淫聲蕩耳,妖色惑心⑮,清真之懷,得復存否?”上曰:“心非金石,見之能無少亂。今已舍離,固亦釋然。”將軍笑之,逐步從環殿引翼而出。自內閣及諸門吏,莫不嗚咽群辭,或收血捧輿,不忍去者。過宣政殿,二百騎引,三百騎引,如風如雷,颯然東去,出望仙門。

將軍乃敕臻送公平,遂勒馬離隊,不覺足已到一板門前。臻曰:“此開化王家宅,成君所止也。仙馭已遠,不能從容,為臻多謝成君。”牽轡揚鞭,忽不復見。公平叩門一聲,有人應者,果成君也。祕不敢洩。更數月,方有攀髯之泣。來年,公平授揚州江都縣簿,士廉授兗州瑕丘縣丞,皆如其言。元和初,李生疇昔宰彭城,而公平之子參徐州軍事⑯,得以詳聞,故書其實,以警道途之傲者。

①“元和末”與篇末“元和初”矛盾,疑經竄改

②“逐”原作“遂”,據陳刻本改

③“此憩”二字原缺,據陳刻本補

④“曰”原作“自”,據陳刻本改

⑤“陰”陳刻本作“陽”

⑥“辛”原作“幸”,據陳刻本改

⑦“迤邐”原作“邐迤”,據陳刻本乙轉

⑧“盼”原作“所”,據陳刻本改

⑨“辛”原作“臻”,據陳刻本改

⑩“馬”原作“焉”,據陳刻本改

⑪ “卒”陳刻本作“辛”

⑫“延”陳刻本作“正”

⑬“頻眉”陳刻本作“憑几”

⑭以上兩句疑有脫誤

⑮“惑”,原作“感”,據陳刻本改

⑯“參”原作“忝”,據陳刻本改

(選自《玄怪錄·續玄怪錄》,(唐)牛僧儒編、(唐)李復言編,程毅中點校,中華書局,1982年3月第1版,第138-142頁)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大家總是看到的“關羽第250代孫子”到底咋回事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檀弓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書接上文:《辛公平上仙》(上):《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前面我們一直在推斷這篇傳奇小說中可能被抄錯的字,現在我們回到順宗與憲宗兩位皇帝身上,分析他倆誰最可能被殺。

四、為什麼憲宗更應該死

〖★不應該死的太上皇★〗

先說順宗,順宗認為被殺的理由就是,其登基後,重用東宮舊屬進行“永貞革新”,而這觸犯了宦官集團的利益,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逼迫順宗傳位給太子。另外史載順宗退位兩個月後,一個叫羅令則的人祕密奔赴秦州,自稱得了太上皇的密旨,要求隴右經略使劉澭起兵廢黜非正常即位的唐憲宗。好在劉澭並沒有聽信羅令則的話,而是他捉送到長安,朝廷最終將羅令則連同他的同夥一併杖殺。也就是說認為順宗被殺的原因是,一是他得罪了宦官集團,二是隻要順宗活著,憲宗的地位會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元和時期藩鎮形勢

但這個理由不值得推敲,首先,順宗登基之前已經中風,而且還特別嚴重,癱瘓外加不能說話,以這種健康狀況來說,順宗要想威脅憲宗,恐怕不太容易。更重要的是,從唐朝的政治傳統來看,也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順宗之前唐朝一共出過三位太上皇(武則天不算)——高祖李淵、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這三位的禪位也都不是真心實意的吧,說到對繼任皇帝的威脅,開國皇帝李淵對李世民何如,開元盛世的李隆基對肅宗李亨如何,他們的威脅應當要比順宗對憲宗大得多吧,但並不需要死啊。所以尊崇太上皇才是唐朝的傳統,而不是弒殺。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唐順宗

還有能證明這件事的就是,晚唐的昭宗也曾一度被宦官逼迫禪位,成為太上皇,但並沒有被殺,相反後來還復位成功。按理說身體康健的昭宗比病歪歪的順宗對皇帝威脅更大,如果順宗都是被弒殺的,那麼這樣的傳統怎麼能不被後代繼承呢,宦官集團寧可放著昭宗這麼大顆定時炸彈在身邊,也不敢斬草除根,唯一的解釋就是唐朝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退下來的太上皇雖然對皇權可能有威脅,但只要處理得當是可以在掌控之內的,不需要揹負弒父的惡名。

〖★應該死去的中興之主★〗

既然順宗被殺的理由不太充分,那回過頭來看憲宗。憲宗就不一樣了,關於憲宗被殺有強而有力的理由支撐著。《舊唐書·憲宗本紀》記載“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是夕,上崩於大明宮之中和殿。時以暴崩,皆言內官陳弘志弒逆,史氏諱而不書。”也就是說,史書都認為唐憲宗死的突然,而且認為可能是宦官陳弘志乾的,這與順宗駕崩的記載迥然不同。所以說憲宗之死背後有陰謀,是很有可能的,不過這不是書中提到只是一個宦官就能做到的。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憲宗之死應當與其晚年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有關。唐憲宗為太子時的元妃是汾陽王郭子儀的孫女,家族勢力十分強大。憲宗在位的時候,因為擔心郭氏當上皇后,其母族做大,所以堅持不立後,只封郭氏為貴妃。郭貴妃育有一子,就是後來的穆宗,但穆宗走向皇位之路卻一點也不平坦。雖然憲宗登記後,群臣強烈要求憲宗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還是為了防止郭貴妃家族做大,所以一開始憲宗是立長子李寧為太子,暫時平息了這場風波。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郭太后劇照

但元和七年(812年)太子李寧去世後,圍繞著儲君之爭,朝堂又掀起波瀾,李逢吉、皇甫鎛、吐突承璀等意欲擁立灃王李惲,而王守澄、陳弘志意等極力舉薦穆宗。雖然憲宗並不是那麼喜歡穆宗,但最後還是屈服了,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這並不意味著事情就此平息,我們知道,唐代的儲君地位一直都不是非常穩固,到了後期更是威權自專的宦官們隨意行廢立之事。元和十五年(820年),憲宗皇帝病情加重,但這個時候《資治通鑑》記載吐突承璀想要謀立灃王李惲為太子,只是由於憲宗沒有允許才作罷,但吐突承璀並沒有死心,依然在暗地裡進行活動。

也就是說即使到了政權交替的最後一刻,太子地位仍然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大明宮正殿——含元殿,大唐權力象徵

雖然憲宗暫時沒有準許吐突承璀等人的密謀,但是萬一病重的父皇經不住這些人的軟磨硬泡呢,一旦憲宗在這種時候再次考慮廢立問題,穆宗地位岌岌可危。於是在這種情況下,穆宗詢問自己的舅舅司農卿郭釗該怎麼辦。郭釗的回答卻耐人尋味“殿下但盡孝謹以俟之,勿恤其他”。好好盡孝,不要擔心其他的,我們都已經安排好了。安排好什麼了,恐怕只有是穆宗繼承皇位這樣的大事吧。

另外文中提到大將軍問皇帝“人間紛挐,萬機勞苦,淫聲蕩耳,妖色惑心,清真之懷,得復存否?”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人間事情太多,皇帝日理萬機非常勞苦,在宮廷混亂之中,還保留一片真心嗎?此外,下文中又提到,皇帝的靈魂將要“上仙”的時候,“自內閣及諸門吏,莫不嗚咽。群辭,或抆血捧輿,不忍去者”,說明這位皇帝在眾人心中有很高的權威。這樣一位為政治國操勞不息,威望如此之高的皇帝,會是在位僅有八個月,連話都說不出來的唐順宗嗎?顯然只有在位十五年,剛明果斷,慨然發慎,能用忠謀,不惑群議,內能勵精圖治,外能削平藩鎮,締造“元和中興”的唐憲宗才能符合這一條件。

也只有憲宗這樣與太子集團、宦官集團、藩鎮集團、外戚集團,都有矛盾的威權帝王,才會有人想要刺殺他。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唐玄宗死後,河朔三鎮復叛

所以,經過種種分析,得出的最終結論就是,《辛公平上仙》這篇傳奇,是用來揭露唐憲宗是被謀殺的這一宮廷祕聞。而唐憲宗被弒的原因,就是因為其在儲君問題上的搖擺不定,導致穆宗集團決定先下手為強,聯合宦官掌控的神策軍,母家郭氏一族,刺殺憲宗。至於文中提到的那個大將軍,除了名震天下的汾陽王郭子儀郭家外,也許還可能代表對憲宗不滿的節度使,比如那個來朝的義成軍節度使劉悟後來也欲效法河朔三鎮割據,不再聽命於朝廷,雖然不能證明他是否參與了這場案件之中,但確實他來朝時間很巧。

參考文獻:再談《續玄怪錄》(卞孝萱)、《唐朝的黑夜》(魏風華)、《順宗實錄》與《續玄怪錄》(陳寅恪)、《劉禹錫年譜》(卞孝萱)、《唐順宗被殺說考辨》(張鐵夫)、讀《續玄怪錄·辛公平上仙》雜記(王仲犖)


辛公平上仙(唐)李復言

洪州高安縣尉辛公平,吉州廬陵縣尉成士廉,同居泗州下邳縣,於元和末偕赴調集①,乘雨入洛西榆林店。掌店人甚貧,待賓之具,莫不塵穢,獨一床似潔,而有一步客先憩於上矣。主人率皆重車馬而輕徒步,辛、成之來也,乃逐步客於他床②。客倦起於床而回顧,公平謂主人曰:“客之賢不肖,不在車徒,安知步客非長者,以吾有一僕一馬而煩動乎?”因謂步客曰:“請公不起,僕就此憩矣③。”客曰:“不敢。”遂復就寢。

深夜,二人飲酒食肉,私曰:“我欽之之言,彼固德我,今或召之,未惡也。”公平高聲曰:“有少酒肉,能相從否?”一召而來,乃綠衣吏也。問其姓名,曰:“王臻。”言辭亮達,辯不可及。二人益狎之。酒闌,公平曰:“人皆曰天生萬物④,唯我最靈。儒書亦謂人為生靈。來日所食,便不能知,此安得為靈乎?”臻曰:“步走能知之。夫人生一言一憩之會,無非前定,來日必食於礠澗王氏,致飯蔬而多品。宿於新安趙氏,得肝美耳。臻以徒步不可晝隨,而夜可會耳。君或不棄,敢附末光。”未明,步客前去。

二人及礠澗逆旅,問其姓,曰:“王。”中堂方饌僧,得僧之餘悉奉客,故蔬而多品。到新安,店叟召之者十數,意皆不往,試入一家,問其姓,曰:“趙。”將食,果有肝美。二人相顧方笑,而臻適入,執其手曰:“聖人矣!”禮欽甚篤,宵會晨分,期將來之事,莫不中的。行次閿鄉,臻曰:“二君固明智之者,識臻何為者?”曰:“博文多藝,隱遁之客也。”曰:“非也。固不識我,乃陰吏之迎駕者。”曰:“天子上仙,可單使迎乎?”曰:“是何言歟?甲馬五百,將軍一人,臻乃軍之籍吏耳。”曰:“其徒安在?”曰:“左右前後。今臻何所以奉白者,來日金天置宴,謀少酒肉奉遺,請華陰相待。”

黃昏,臻乘馬引僕,攜羊豕各半,酒數鬥來,曰:“此人間之物,幸無疑也。”言訖而去。其酒肉肥濃之極,過於華陰⑤。聚散如初,宿灞上,臻曰:“此行乃人世不測者也,辛君能一觀⑥。”成公曰:“何獨棄我?”曰:“神祇尚侮人之衰也,君命稍薄,故不可耳,非敢不均其分也。入城當舍於開化坊西門北壁上第二板門王家,可直造焉。辛君初五更立灞西古槐下。”

及期,辛步往灞西,見旋風捲塵,迤邐而去⑦,到古槐立未定,忽有風來撲林,轉盼間⑧,一旗甲馬立於其前,王臻者乘且牽,呼辛速登⑨。既乘,觀馬前後⑩,戈甲塞路。臻引辛謁大將軍,將軍者,丈餘,貌甚偉,揖公平曰:“聞君有廣欽之心,誠推此心於天下,鬼神者且不敢侮,況人乎?”謂臻曰:“君既召來,宜盡主人之分。”遂同行入通化門,及諸街鋪,各有吏士迎拜。次天門街,有紫吏若供頓者,曰:“人多並下不得,請逐近配分。”

將軍許之,於是分兵五處,獨將軍與親衛館於顏魯公廟。既入坊,顏氏之先,簪裾而來若迎者,遂入舍。臻與公平止西廊幕次,餚饌馨香,味窮海陸,其有令公平食之者,有令不食者。臻曰:“陽司授官,皆稟陰命。臻感二君也,檢選事據籍,誠當駮放,君僅得一官耳。臻求名加等,吏曹見許矣。”

居數日,將軍曰:“時限向盡,在於道場,萬神護蹕,無許奉迎,如何?”臻曰:“牒府請夜宴,宴時腥羶,眾神自許,即可矣。”遂行牒。牒去,逡巡得報,曰:“已敕備夜宴。”於是部管兵馬,戌時齊進入光範門及諸門,門吏皆立拜宣政殿下,馬兵三百,餘人步,將軍金甲仗鉞來,立於所宴殿下,五十人從卒環殿露兵⑪,若備非常者。

殿上歌舞方歡,俳優贊詠,燈燭熒煌,絲竹並作。俄而三更四點,有一人多髯而長,碧衫皁袴,以紅為褾,又以紫縠畫虹蜺為帔,結於兩肩右腋之間,垂兩端於背,冠皮冠,非虎非豹,飾以紅罽,其狀可畏,忽不知其所來,執金匕首長尺餘,拱於將軍之前,延聲曰⑫:“時到矣!”將軍頻眉揖之⑬,唯而走,自西廂歷階而上,當御座後,跪以獻上。既而左右紛紜,上頭眩,音樂驟散,扶入西閣,久之未出。

將軍曰:“昇雲之期,難違頃刻。上既命駕,何不遂行?”對曰:“上澡身否?”“然,可即路⑭。”遽聞具浴之聲。三更,上御碧玉輿,青衣士六,衣上皆畫龍鳳,肩舁下殿。將軍揖,介冑之士無拜,因慰問以:“人間紛挐,萬機勞苦,淫聲蕩耳,妖色惑心⑮,清真之懷,得復存否?”上曰:“心非金石,見之能無少亂。今已舍離,固亦釋然。”將軍笑之,逐步從環殿引翼而出。自內閣及諸門吏,莫不嗚咽群辭,或收血捧輿,不忍去者。過宣政殿,二百騎引,三百騎引,如風如雷,颯然東去,出望仙門。

將軍乃敕臻送公平,遂勒馬離隊,不覺足已到一板門前。臻曰:“此開化王家宅,成君所止也。仙馭已遠,不能從容,為臻多謝成君。”牽轡揚鞭,忽不復見。公平叩門一聲,有人應者,果成君也。祕不敢洩。更數月,方有攀髯之泣。來年,公平授揚州江都縣簿,士廉授兗州瑕丘縣丞,皆如其言。元和初,李生疇昔宰彭城,而公平之子參徐州軍事⑯,得以詳聞,故書其實,以警道途之傲者。

①“元和末”與篇末“元和初”矛盾,疑經竄改

②“逐”原作“遂”,據陳刻本改

③“此憩”二字原缺,據陳刻本補

④“曰”原作“自”,據陳刻本改

⑤“陰”陳刻本作“陽”

⑥“辛”原作“幸”,據陳刻本改

⑦“迤邐”原作“邐迤”,據陳刻本乙轉

⑧“盼”原作“所”,據陳刻本改

⑨“辛”原作“臻”,據陳刻本改

⑩“馬”原作“焉”,據陳刻本改

⑪ “卒”陳刻本作“辛”

⑫“延”陳刻本作“正”

⑬“頻眉”陳刻本作“憑几”

⑭以上兩句疑有脫誤

⑮“惑”,原作“感”,據陳刻本改

⑯“參”原作“忝”,據陳刻本改

(選自《玄怪錄·續玄怪錄》,(唐)牛僧儒編、(唐)李復言編,程毅中點校,中華書局,1982年3月第1版,第138-142頁)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大家總是看到的“關羽第250代孫子”到底咋回事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檀弓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書接上文:《辛公平上仙》(上):《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前面我們一直在推斷這篇傳奇小說中可能被抄錯的字,現在我們回到順宗與憲宗兩位皇帝身上,分析他倆誰最可能被殺。

四、為什麼憲宗更應該死

〖★不應該死的太上皇★〗

先說順宗,順宗認為被殺的理由就是,其登基後,重用東宮舊屬進行“永貞革新”,而這觸犯了宦官集團的利益,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逼迫順宗傳位給太子。另外史載順宗退位兩個月後,一個叫羅令則的人祕密奔赴秦州,自稱得了太上皇的密旨,要求隴右經略使劉澭起兵廢黜非正常即位的唐憲宗。好在劉澭並沒有聽信羅令則的話,而是他捉送到長安,朝廷最終將羅令則連同他的同夥一併杖殺。也就是說認為順宗被殺的原因是,一是他得罪了宦官集團,二是隻要順宗活著,憲宗的地位會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元和時期藩鎮形勢

但這個理由不值得推敲,首先,順宗登基之前已經中風,而且還特別嚴重,癱瘓外加不能說話,以這種健康狀況來說,順宗要想威脅憲宗,恐怕不太容易。更重要的是,從唐朝的政治傳統來看,也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順宗之前唐朝一共出過三位太上皇(武則天不算)——高祖李淵、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這三位的禪位也都不是真心實意的吧,說到對繼任皇帝的威脅,開國皇帝李淵對李世民何如,開元盛世的李隆基對肅宗李亨如何,他們的威脅應當要比順宗對憲宗大得多吧,但並不需要死啊。所以尊崇太上皇才是唐朝的傳統,而不是弒殺。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唐順宗

還有能證明這件事的就是,晚唐的昭宗也曾一度被宦官逼迫禪位,成為太上皇,但並沒有被殺,相反後來還復位成功。按理說身體康健的昭宗比病歪歪的順宗對皇帝威脅更大,如果順宗都是被弒殺的,那麼這樣的傳統怎麼能不被後代繼承呢,宦官集團寧可放著昭宗這麼大顆定時炸彈在身邊,也不敢斬草除根,唯一的解釋就是唐朝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退下來的太上皇雖然對皇權可能有威脅,但只要處理得當是可以在掌控之內的,不需要揹負弒父的惡名。

〖★應該死去的中興之主★〗

既然順宗被殺的理由不太充分,那回過頭來看憲宗。憲宗就不一樣了,關於憲宗被殺有強而有力的理由支撐著。《舊唐書·憲宗本紀》記載“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是夕,上崩於大明宮之中和殿。時以暴崩,皆言內官陳弘志弒逆,史氏諱而不書。”也就是說,史書都認為唐憲宗死的突然,而且認為可能是宦官陳弘志乾的,這與順宗駕崩的記載迥然不同。所以說憲宗之死背後有陰謀,是很有可能的,不過這不是書中提到只是一個宦官就能做到的。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憲宗之死應當與其晚年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有關。唐憲宗為太子時的元妃是汾陽王郭子儀的孫女,家族勢力十分強大。憲宗在位的時候,因為擔心郭氏當上皇后,其母族做大,所以堅持不立後,只封郭氏為貴妃。郭貴妃育有一子,就是後來的穆宗,但穆宗走向皇位之路卻一點也不平坦。雖然憲宗登記後,群臣強烈要求憲宗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還是為了防止郭貴妃家族做大,所以一開始憲宗是立長子李寧為太子,暫時平息了這場風波。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郭太后劇照

但元和七年(812年)太子李寧去世後,圍繞著儲君之爭,朝堂又掀起波瀾,李逢吉、皇甫鎛、吐突承璀等意欲擁立灃王李惲,而王守澄、陳弘志意等極力舉薦穆宗。雖然憲宗並不是那麼喜歡穆宗,但最後還是屈服了,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這並不意味著事情就此平息,我們知道,唐代的儲君地位一直都不是非常穩固,到了後期更是威權自專的宦官們隨意行廢立之事。元和十五年(820年),憲宗皇帝病情加重,但這個時候《資治通鑑》記載吐突承璀想要謀立灃王李惲為太子,只是由於憲宗沒有允許才作罷,但吐突承璀並沒有死心,依然在暗地裡進行活動。

也就是說即使到了政權交替的最後一刻,太子地位仍然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大明宮正殿——含元殿,大唐權力象徵

雖然憲宗暫時沒有準許吐突承璀等人的密謀,但是萬一病重的父皇經不住這些人的軟磨硬泡呢,一旦憲宗在這種時候再次考慮廢立問題,穆宗地位岌岌可危。於是在這種情況下,穆宗詢問自己的舅舅司農卿郭釗該怎麼辦。郭釗的回答卻耐人尋味“殿下但盡孝謹以俟之,勿恤其他”。好好盡孝,不要擔心其他的,我們都已經安排好了。安排好什麼了,恐怕只有是穆宗繼承皇位這樣的大事吧。

另外文中提到大將軍問皇帝“人間紛挐,萬機勞苦,淫聲蕩耳,妖色惑心,清真之懷,得復存否?”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人間事情太多,皇帝日理萬機非常勞苦,在宮廷混亂之中,還保留一片真心嗎?此外,下文中又提到,皇帝的靈魂將要“上仙”的時候,“自內閣及諸門吏,莫不嗚咽。群辭,或抆血捧輿,不忍去者”,說明這位皇帝在眾人心中有很高的權威。這樣一位為政治國操勞不息,威望如此之高的皇帝,會是在位僅有八個月,連話都說不出來的唐順宗嗎?顯然只有在位十五年,剛明果斷,慨然發慎,能用忠謀,不惑群議,內能勵精圖治,外能削平藩鎮,締造“元和中興”的唐憲宗才能符合這一條件。

也只有憲宗這樣與太子集團、宦官集團、藩鎮集團、外戚集團,都有矛盾的威權帝王,才會有人想要刺殺他。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唐玄宗死後,河朔三鎮復叛

所以,經過種種分析,得出的最終結論就是,《辛公平上仙》這篇傳奇,是用來揭露唐憲宗是被謀殺的這一宮廷祕聞。而唐憲宗被弒的原因,就是因為其在儲君問題上的搖擺不定,導致穆宗集團決定先下手為強,聯合宦官掌控的神策軍,母家郭氏一族,刺殺憲宗。至於文中提到的那個大將軍,除了名震天下的汾陽王郭子儀郭家外,也許還可能代表對憲宗不滿的節度使,比如那個來朝的義成軍節度使劉悟後來也欲效法河朔三鎮割據,不再聽命於朝廷,雖然不能證明他是否參與了這場案件之中,但確實他來朝時間很巧。

參考文獻:再談《續玄怪錄》(卞孝萱)、《唐朝的黑夜》(魏風華)、《順宗實錄》與《續玄怪錄》(陳寅恪)、《劉禹錫年譜》(卞孝萱)、《唐順宗被殺說考辨》(張鐵夫)、讀《續玄怪錄·辛公平上仙》雜記(王仲犖)


辛公平上仙(唐)李復言

洪州高安縣尉辛公平,吉州廬陵縣尉成士廉,同居泗州下邳縣,於元和末偕赴調集①,乘雨入洛西榆林店。掌店人甚貧,待賓之具,莫不塵穢,獨一床似潔,而有一步客先憩於上矣。主人率皆重車馬而輕徒步,辛、成之來也,乃逐步客於他床②。客倦起於床而回顧,公平謂主人曰:“客之賢不肖,不在車徒,安知步客非長者,以吾有一僕一馬而煩動乎?”因謂步客曰:“請公不起,僕就此憩矣③。”客曰:“不敢。”遂復就寢。

深夜,二人飲酒食肉,私曰:“我欽之之言,彼固德我,今或召之,未惡也。”公平高聲曰:“有少酒肉,能相從否?”一召而來,乃綠衣吏也。問其姓名,曰:“王臻。”言辭亮達,辯不可及。二人益狎之。酒闌,公平曰:“人皆曰天生萬物④,唯我最靈。儒書亦謂人為生靈。來日所食,便不能知,此安得為靈乎?”臻曰:“步走能知之。夫人生一言一憩之會,無非前定,來日必食於礠澗王氏,致飯蔬而多品。宿於新安趙氏,得肝美耳。臻以徒步不可晝隨,而夜可會耳。君或不棄,敢附末光。”未明,步客前去。

二人及礠澗逆旅,問其姓,曰:“王。”中堂方饌僧,得僧之餘悉奉客,故蔬而多品。到新安,店叟召之者十數,意皆不往,試入一家,問其姓,曰:“趙。”將食,果有肝美。二人相顧方笑,而臻適入,執其手曰:“聖人矣!”禮欽甚篤,宵會晨分,期將來之事,莫不中的。行次閿鄉,臻曰:“二君固明智之者,識臻何為者?”曰:“博文多藝,隱遁之客也。”曰:“非也。固不識我,乃陰吏之迎駕者。”曰:“天子上仙,可單使迎乎?”曰:“是何言歟?甲馬五百,將軍一人,臻乃軍之籍吏耳。”曰:“其徒安在?”曰:“左右前後。今臻何所以奉白者,來日金天置宴,謀少酒肉奉遺,請華陰相待。”

黃昏,臻乘馬引僕,攜羊豕各半,酒數鬥來,曰:“此人間之物,幸無疑也。”言訖而去。其酒肉肥濃之極,過於華陰⑤。聚散如初,宿灞上,臻曰:“此行乃人世不測者也,辛君能一觀⑥。”成公曰:“何獨棄我?”曰:“神祇尚侮人之衰也,君命稍薄,故不可耳,非敢不均其分也。入城當舍於開化坊西門北壁上第二板門王家,可直造焉。辛君初五更立灞西古槐下。”

及期,辛步往灞西,見旋風捲塵,迤邐而去⑦,到古槐立未定,忽有風來撲林,轉盼間⑧,一旗甲馬立於其前,王臻者乘且牽,呼辛速登⑨。既乘,觀馬前後⑩,戈甲塞路。臻引辛謁大將軍,將軍者,丈餘,貌甚偉,揖公平曰:“聞君有廣欽之心,誠推此心於天下,鬼神者且不敢侮,況人乎?”謂臻曰:“君既召來,宜盡主人之分。”遂同行入通化門,及諸街鋪,各有吏士迎拜。次天門街,有紫吏若供頓者,曰:“人多並下不得,請逐近配分。”

將軍許之,於是分兵五處,獨將軍與親衛館於顏魯公廟。既入坊,顏氏之先,簪裾而來若迎者,遂入舍。臻與公平止西廊幕次,餚饌馨香,味窮海陸,其有令公平食之者,有令不食者。臻曰:“陽司授官,皆稟陰命。臻感二君也,檢選事據籍,誠當駮放,君僅得一官耳。臻求名加等,吏曹見許矣。”

居數日,將軍曰:“時限向盡,在於道場,萬神護蹕,無許奉迎,如何?”臻曰:“牒府請夜宴,宴時腥羶,眾神自許,即可矣。”遂行牒。牒去,逡巡得報,曰:“已敕備夜宴。”於是部管兵馬,戌時齊進入光範門及諸門,門吏皆立拜宣政殿下,馬兵三百,餘人步,將軍金甲仗鉞來,立於所宴殿下,五十人從卒環殿露兵⑪,若備非常者。

殿上歌舞方歡,俳優贊詠,燈燭熒煌,絲竹並作。俄而三更四點,有一人多髯而長,碧衫皁袴,以紅為褾,又以紫縠畫虹蜺為帔,結於兩肩右腋之間,垂兩端於背,冠皮冠,非虎非豹,飾以紅罽,其狀可畏,忽不知其所來,執金匕首長尺餘,拱於將軍之前,延聲曰⑫:“時到矣!”將軍頻眉揖之⑬,唯而走,自西廂歷階而上,當御座後,跪以獻上。既而左右紛紜,上頭眩,音樂驟散,扶入西閣,久之未出。

將軍曰:“昇雲之期,難違頃刻。上既命駕,何不遂行?”對曰:“上澡身否?”“然,可即路⑭。”遽聞具浴之聲。三更,上御碧玉輿,青衣士六,衣上皆畫龍鳳,肩舁下殿。將軍揖,介冑之士無拜,因慰問以:“人間紛挐,萬機勞苦,淫聲蕩耳,妖色惑心⑮,清真之懷,得復存否?”上曰:“心非金石,見之能無少亂。今已舍離,固亦釋然。”將軍笑之,逐步從環殿引翼而出。自內閣及諸門吏,莫不嗚咽群辭,或收血捧輿,不忍去者。過宣政殿,二百騎引,三百騎引,如風如雷,颯然東去,出望仙門。

將軍乃敕臻送公平,遂勒馬離隊,不覺足已到一板門前。臻曰:“此開化王家宅,成君所止也。仙馭已遠,不能從容,為臻多謝成君。”牽轡揚鞭,忽不復見。公平叩門一聲,有人應者,果成君也。祕不敢洩。更數月,方有攀髯之泣。來年,公平授揚州江都縣簿,士廉授兗州瑕丘縣丞,皆如其言。元和初,李生疇昔宰彭城,而公平之子參徐州軍事⑯,得以詳聞,故書其實,以警道途之傲者。

①“元和末”與篇末“元和初”矛盾,疑經竄改

②“逐”原作“遂”,據陳刻本改

③“此憩”二字原缺,據陳刻本補

④“曰”原作“自”,據陳刻本改

⑤“陰”陳刻本作“陽”

⑥“辛”原作“幸”,據陳刻本改

⑦“迤邐”原作“邐迤”,據陳刻本乙轉

⑧“盼”原作“所”,據陳刻本改

⑨“辛”原作“臻”,據陳刻本改

⑩“馬”原作“焉”,據陳刻本改

⑪ “卒”陳刻本作“辛”

⑫“延”陳刻本作“正”

⑬“頻眉”陳刻本作“憑几”

⑭以上兩句疑有脫誤

⑮“惑”,原作“感”,據陳刻本改

⑯“參”原作“忝”,據陳刻本改

(選自《玄怪錄·續玄怪錄》,(唐)牛僧儒編、(唐)李復言編,程毅中點校,中華書局,1982年3月第1版,第138-142頁)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大家總是看到的“關羽第250代孫子”到底咋回事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朱元璋為什麼開設國營妓院?他是跟誰學的?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檀弓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書接上文:《辛公平上仙》(上):《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前面我們一直在推斷這篇傳奇小說中可能被抄錯的字,現在我們回到順宗與憲宗兩位皇帝身上,分析他倆誰最可能被殺。

四、為什麼憲宗更應該死

〖★不應該死的太上皇★〗

先說順宗,順宗認為被殺的理由就是,其登基後,重用東宮舊屬進行“永貞革新”,而這觸犯了宦官集團的利益,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逼迫順宗傳位給太子。另外史載順宗退位兩個月後,一個叫羅令則的人祕密奔赴秦州,自稱得了太上皇的密旨,要求隴右經略使劉澭起兵廢黜非正常即位的唐憲宗。好在劉澭並沒有聽信羅令則的話,而是他捉送到長安,朝廷最終將羅令則連同他的同夥一併杖殺。也就是說認為順宗被殺的原因是,一是他得罪了宦官集團,二是隻要順宗活著,憲宗的地位會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元和時期藩鎮形勢

但這個理由不值得推敲,首先,順宗登基之前已經中風,而且還特別嚴重,癱瘓外加不能說話,以這種健康狀況來說,順宗要想威脅憲宗,恐怕不太容易。更重要的是,從唐朝的政治傳統來看,也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順宗之前唐朝一共出過三位太上皇(武則天不算)——高祖李淵、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這三位的禪位也都不是真心實意的吧,說到對繼任皇帝的威脅,開國皇帝李淵對李世民何如,開元盛世的李隆基對肅宗李亨如何,他們的威脅應當要比順宗對憲宗大得多吧,但並不需要死啊。所以尊崇太上皇才是唐朝的傳統,而不是弒殺。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唐順宗

還有能證明這件事的就是,晚唐的昭宗也曾一度被宦官逼迫禪位,成為太上皇,但並沒有被殺,相反後來還復位成功。按理說身體康健的昭宗比病歪歪的順宗對皇帝威脅更大,如果順宗都是被弒殺的,那麼這樣的傳統怎麼能不被後代繼承呢,宦官集團寧可放著昭宗這麼大顆定時炸彈在身邊,也不敢斬草除根,唯一的解釋就是唐朝沒有殺太上皇的傳統,退下來的太上皇雖然對皇權可能有威脅,但只要處理得當是可以在掌控之內的,不需要揹負弒父的惡名。

〖★應該死去的中興之主★〗

既然順宗被殺的理由不太充分,那回過頭來看憲宗。憲宗就不一樣了,關於憲宗被殺有強而有力的理由支撐著。《舊唐書·憲宗本紀》記載“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是夕,上崩於大明宮之中和殿。時以暴崩,皆言內官陳弘志弒逆,史氏諱而不書。”也就是說,史書都認為唐憲宗死的突然,而且認為可能是宦官陳弘志乾的,這與順宗駕崩的記載迥然不同。所以說憲宗之死背後有陰謀,是很有可能的,不過這不是書中提到只是一個宦官就能做到的。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憲宗之死應當與其晚年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有關。唐憲宗為太子時的元妃是汾陽王郭子儀的孫女,家族勢力十分強大。憲宗在位的時候,因為擔心郭氏當上皇后,其母族做大,所以堅持不立後,只封郭氏為貴妃。郭貴妃育有一子,就是後來的穆宗,但穆宗走向皇位之路卻一點也不平坦。雖然憲宗登記後,群臣強烈要求憲宗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還是為了防止郭貴妃家族做大,所以一開始憲宗是立長子李寧為太子,暫時平息了這場風波。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郭太后劇照

但元和七年(812年)太子李寧去世後,圍繞著儲君之爭,朝堂又掀起波瀾,李逢吉、皇甫鎛、吐突承璀等意欲擁立灃王李惲,而王守澄、陳弘志意等極力舉薦穆宗。雖然憲宗並不是那麼喜歡穆宗,但最後還是屈服了,冊立穆宗為太子。但這並不意味著事情就此平息,我們知道,唐代的儲君地位一直都不是非常穩固,到了後期更是威權自專的宦官們隨意行廢立之事。元和十五年(820年),憲宗皇帝病情加重,但這個時候《資治通鑑》記載吐突承璀想要謀立灃王李惲為太子,只是由於憲宗沒有允許才作罷,但吐突承璀並沒有死心,依然在暗地裡進行活動。

也就是說即使到了政權交替的最後一刻,太子地位仍然不穩。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大明宮正殿——含元殿,大唐權力象徵

雖然憲宗暫時沒有準許吐突承璀等人的密謀,但是萬一病重的父皇經不住這些人的軟磨硬泡呢,一旦憲宗在這種時候再次考慮廢立問題,穆宗地位岌岌可危。於是在這種情況下,穆宗詢問自己的舅舅司農卿郭釗該怎麼辦。郭釗的回答卻耐人尋味“殿下但盡孝謹以俟之,勿恤其他”。好好盡孝,不要擔心其他的,我們都已經安排好了。安排好什麼了,恐怕只有是穆宗繼承皇位這樣的大事吧。

另外文中提到大將軍問皇帝“人間紛挐,萬機勞苦,淫聲蕩耳,妖色惑心,清真之懷,得復存否?”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人間事情太多,皇帝日理萬機非常勞苦,在宮廷混亂之中,還保留一片真心嗎?此外,下文中又提到,皇帝的靈魂將要“上仙”的時候,“自內閣及諸門吏,莫不嗚咽。群辭,或抆血捧輿,不忍去者”,說明這位皇帝在眾人心中有很高的權威。這樣一位為政治國操勞不息,威望如此之高的皇帝,會是在位僅有八個月,連話都說不出來的唐順宗嗎?顯然只有在位十五年,剛明果斷,慨然發慎,能用忠謀,不惑群議,內能勵精圖治,外能削平藩鎮,締造“元和中興”的唐憲宗才能符合這一條件。

也只有憲宗這樣與太子集團、宦官集團、藩鎮集團、外戚集團,都有矛盾的威權帝王,才會有人想要刺殺他。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唐玄宗死後,河朔三鎮復叛

所以,經過種種分析,得出的最終結論就是,《辛公平上仙》這篇傳奇,是用來揭露唐憲宗是被謀殺的這一宮廷祕聞。而唐憲宗被弒的原因,就是因為其在儲君問題上的搖擺不定,導致穆宗集團決定先下手為強,聯合宦官掌控的神策軍,母家郭氏一族,刺殺憲宗。至於文中提到的那個大將軍,除了名震天下的汾陽王郭子儀郭家外,也許還可能代表對憲宗不滿的節度使,比如那個來朝的義成軍節度使劉悟後來也欲效法河朔三鎮割據,不再聽命於朝廷,雖然不能證明他是否參與了這場案件之中,但確實他來朝時間很巧。

參考文獻:再談《續玄怪錄》(卞孝萱)、《唐朝的黑夜》(魏風華)、《順宗實錄》與《續玄怪錄》(陳寅恪)、《劉禹錫年譜》(卞孝萱)、《唐順宗被殺說考辨》(張鐵夫)、讀《續玄怪錄·辛公平上仙》雜記(王仲犖)


辛公平上仙(唐)李復言

洪州高安縣尉辛公平,吉州廬陵縣尉成士廉,同居泗州下邳縣,於元和末偕赴調集①,乘雨入洛西榆林店。掌店人甚貧,待賓之具,莫不塵穢,獨一床似潔,而有一步客先憩於上矣。主人率皆重車馬而輕徒步,辛、成之來也,乃逐步客於他床②。客倦起於床而回顧,公平謂主人曰:“客之賢不肖,不在車徒,安知步客非長者,以吾有一僕一馬而煩動乎?”因謂步客曰:“請公不起,僕就此憩矣③。”客曰:“不敢。”遂復就寢。

深夜,二人飲酒食肉,私曰:“我欽之之言,彼固德我,今或召之,未惡也。”公平高聲曰:“有少酒肉,能相從否?”一召而來,乃綠衣吏也。問其姓名,曰:“王臻。”言辭亮達,辯不可及。二人益狎之。酒闌,公平曰:“人皆曰天生萬物④,唯我最靈。儒書亦謂人為生靈。來日所食,便不能知,此安得為靈乎?”臻曰:“步走能知之。夫人生一言一憩之會,無非前定,來日必食於礠澗王氏,致飯蔬而多品。宿於新安趙氏,得肝美耳。臻以徒步不可晝隨,而夜可會耳。君或不棄,敢附末光。”未明,步客前去。

二人及礠澗逆旅,問其姓,曰:“王。”中堂方饌僧,得僧之餘悉奉客,故蔬而多品。到新安,店叟召之者十數,意皆不往,試入一家,問其姓,曰:“趙。”將食,果有肝美。二人相顧方笑,而臻適入,執其手曰:“聖人矣!”禮欽甚篤,宵會晨分,期將來之事,莫不中的。行次閿鄉,臻曰:“二君固明智之者,識臻何為者?”曰:“博文多藝,隱遁之客也。”曰:“非也。固不識我,乃陰吏之迎駕者。”曰:“天子上仙,可單使迎乎?”曰:“是何言歟?甲馬五百,將軍一人,臻乃軍之籍吏耳。”曰:“其徒安在?”曰:“左右前後。今臻何所以奉白者,來日金天置宴,謀少酒肉奉遺,請華陰相待。”

黃昏,臻乘馬引僕,攜羊豕各半,酒數鬥來,曰:“此人間之物,幸無疑也。”言訖而去。其酒肉肥濃之極,過於華陰⑤。聚散如初,宿灞上,臻曰:“此行乃人世不測者也,辛君能一觀⑥。”成公曰:“何獨棄我?”曰:“神祇尚侮人之衰也,君命稍薄,故不可耳,非敢不均其分也。入城當舍於開化坊西門北壁上第二板門王家,可直造焉。辛君初五更立灞西古槐下。”

及期,辛步往灞西,見旋風捲塵,迤邐而去⑦,到古槐立未定,忽有風來撲林,轉盼間⑧,一旗甲馬立於其前,王臻者乘且牽,呼辛速登⑨。既乘,觀馬前後⑩,戈甲塞路。臻引辛謁大將軍,將軍者,丈餘,貌甚偉,揖公平曰:“聞君有廣欽之心,誠推此心於天下,鬼神者且不敢侮,況人乎?”謂臻曰:“君既召來,宜盡主人之分。”遂同行入通化門,及諸街鋪,各有吏士迎拜。次天門街,有紫吏若供頓者,曰:“人多並下不得,請逐近配分。”

將軍許之,於是分兵五處,獨將軍與親衛館於顏魯公廟。既入坊,顏氏之先,簪裾而來若迎者,遂入舍。臻與公平止西廊幕次,餚饌馨香,味窮海陸,其有令公平食之者,有令不食者。臻曰:“陽司授官,皆稟陰命。臻感二君也,檢選事據籍,誠當駮放,君僅得一官耳。臻求名加等,吏曹見許矣。”

居數日,將軍曰:“時限向盡,在於道場,萬神護蹕,無許奉迎,如何?”臻曰:“牒府請夜宴,宴時腥羶,眾神自許,即可矣。”遂行牒。牒去,逡巡得報,曰:“已敕備夜宴。”於是部管兵馬,戌時齊進入光範門及諸門,門吏皆立拜宣政殿下,馬兵三百,餘人步,將軍金甲仗鉞來,立於所宴殿下,五十人從卒環殿露兵⑪,若備非常者。

殿上歌舞方歡,俳優贊詠,燈燭熒煌,絲竹並作。俄而三更四點,有一人多髯而長,碧衫皁袴,以紅為褾,又以紫縠畫虹蜺為帔,結於兩肩右腋之間,垂兩端於背,冠皮冠,非虎非豹,飾以紅罽,其狀可畏,忽不知其所來,執金匕首長尺餘,拱於將軍之前,延聲曰⑫:“時到矣!”將軍頻眉揖之⑬,唯而走,自西廂歷階而上,當御座後,跪以獻上。既而左右紛紜,上頭眩,音樂驟散,扶入西閣,久之未出。

將軍曰:“昇雲之期,難違頃刻。上既命駕,何不遂行?”對曰:“上澡身否?”“然,可即路⑭。”遽聞具浴之聲。三更,上御碧玉輿,青衣士六,衣上皆畫龍鳳,肩舁下殿。將軍揖,介冑之士無拜,因慰問以:“人間紛挐,萬機勞苦,淫聲蕩耳,妖色惑心⑮,清真之懷,得復存否?”上曰:“心非金石,見之能無少亂。今已舍離,固亦釋然。”將軍笑之,逐步從環殿引翼而出。自內閣及諸門吏,莫不嗚咽群辭,或收血捧輿,不忍去者。過宣政殿,二百騎引,三百騎引,如風如雷,颯然東去,出望仙門。

將軍乃敕臻送公平,遂勒馬離隊,不覺足已到一板門前。臻曰:“此開化王家宅,成君所止也。仙馭已遠,不能從容,為臻多謝成君。”牽轡揚鞭,忽不復見。公平叩門一聲,有人應者,果成君也。祕不敢洩。更數月,方有攀髯之泣。來年,公平授揚州江都縣簿,士廉授兗州瑕丘縣丞,皆如其言。元和初,李生疇昔宰彭城,而公平之子參徐州軍事⑯,得以詳聞,故書其實,以警道途之傲者。

①“元和末”與篇末“元和初”矛盾,疑經竄改

②“逐”原作“遂”,據陳刻本改

③“此憩”二字原缺,據陳刻本補

④“曰”原作“自”,據陳刻本改

⑤“陰”陳刻本作“陽”

⑥“辛”原作“幸”,據陳刻本改

⑦“迤邐”原作“邐迤”,據陳刻本乙轉

⑧“盼”原作“所”,據陳刻本改

⑨“辛”原作“臻”,據陳刻本改

⑩“馬”原作“焉”,據陳刻本改

⑪ “卒”陳刻本作“辛”

⑫“延”陳刻本作“正”

⑬“頻眉”陳刻本作“憑几”

⑭以上兩句疑有脫誤

⑮“惑”,原作“感”,據陳刻本改

⑯“參”原作“忝”,據陳刻本改

(選自《玄怪錄·續玄怪錄》,(唐)牛僧儒編、(唐)李復言編,程毅中點校,中華書局,1982年3月第1版,第138-142頁)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大家總是看到的“關羽第250代孫子”到底咋回事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朱元璋為什麼開設國營妓院?他是跟誰學的?


《辛公平上仙》(下):《太平廣記》不敢收錄的傳奇

知道點兒新故事了嗎?知道你就點個贊告訴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