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之佳地 香山寺之外有白園

唐朝 龍門石窟 香山 白居易 風水中國 2017-05-31

河南人文之旅:走進洛門龍門尋訪白居易

曾祥裕

旅遊,成為國民生活方式的一項內容,但由於多種原因,大多人來去匆匆,蜻蜓點水,走馬觀花。

我來到洛陽走進龍門石窟,只見旅遊大軍全直奔主題看石窟佛像。

龍門之佳地 香山寺之外有白園

龍門之佳地 香山寺之外有白園

龍門之佳地 香山寺之外有白園

龍門之佳地 香山寺之外有白園

而它對面東山山腰上有座寺院香山寺,卻受到冷遇。殊不知綠樹之中,還掩藏一個名墓。據查史料得知,唐代大詩人白居易(772—846年),晚年定居洛陽履道里,卒葬龍門東山琵琶峰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公元772-846年)的墓園,也稱白園,位於洛陽香山的琵琶峰上。1961年,國務院公佈白居易墓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門之佳地 香山寺之外有白園

龍門之佳地 香山寺之外有白園

風水師性好探幽。我拜過佛像,過橋走至龍門東山山腰的香山寺,覺得它在風水上才是龍門龍眼之穴。其建築古樸渾厚,掩映於蒼松翠柏之中。 山腳下清澈秀麗的伊河由南向北穿山而過,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

龍門之佳地 香山寺之外有白園

該寺始建於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後),樑王武三思奏請武則天予以重修,正式命名為'香山寺'。當時的香山寺'危樓切漢,飛閣凌霄,石像七龕,浮圖八角'。登香山寺,眺西山石窟,觀伊闕風光,令人心曠神怡......,可以這樣說,來了龍門不登香山,枉來一趟!

龍門之佳地 香山寺之外有白園

緩步走下香山寺,毗鄰即是白園。白園包括龍門橋東頭整個琵琶峰,佔地44畝,分為青谷、墓體、詩廊三區,系根據詩人性格、唐代風采和得體於自然的原則設計建造的紀念性園林建築。置入其間,山間泉吟溪唱,不絕於耳,優美動聽,宛如琵琶奏出的優美樂曲,令人頓生懷古之情,彷彿穿越千餘年的時光隧道,又回到詩人當年謫貶之地的潯陽江頭。

入佳境,細體察,我穿過綠荷搖曳的白池,登上山石小徑,來到翠柏遮蔭的山腰,見到一座黃草覆頂的圓形亭子,亭中有環亭竹椅。這座樸素的圓形建築叫“聽伊亭”,又名草亭,是為紀念 白居易成名作《賦得古原草送別》而建。詩文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此詩朗朗上口,洛陽為之一時紙貴。

白園的建築依山傍水,除琵琶峰頂為白居易墓外,依山勢還建有松風亭,白亭,翠樾亭,道時書屋,樂天堂等富有唐代風格的亭閣......一路看去,幽靜宜人,宛若世外桃源,天上人間.遠眺龍門,旁觀香山寺,美不勝收......白園是白居易晚年隱居之地,'白香居士'即由此而來。

龍門之佳地 香山寺之外有白園

好風水倩景觀營造的氣場,如磁吸引歷代名人來訪和安憩。

香山寺以及連為一體的白園,演繹了不少歷史風雲,武則天在這裡修身養性;宋太祖在此運籌帷幄;清乾隆在此拜佛唸經;蔣介石下野攜夫人在此地避暑。香山也留下白居易吟詩的傑作,留下了白居易生前的遺願。他囑託後人在其死後葬於此.

我們站在這兒,東眺嵩嶽少室隱約可見,西瞰長橋臥波水平如鏡,北顧邙山蜿蜒起伏,南望窟龕密如蜂巢,遊目騁懷,妙趣倍增。

龍門之佳地 香山寺之外有白園

我緩步走至白居易墓地,心想詩人葬在琵琶峰巔,內堂狹小,前面陡峭,下臨闊水,這可是風水之絕地呀?

洛陽鎮山北邙才那人人嚮往的風水寶地,為何白居易生前將自己的墓址選在這前臨絕地的琵琶峰巔?莫非文人清高氣,生前不曲意逢迎權貴,死後不攀龍附鳳,以明自己淡泊心志?

龍門之佳地 香山寺之外有白園

也許,白居易太鍾愛龍門,因為山下有他引以為自豪的排除險灘的水利工程。滔滔不絕伊水日夜吟唱,正是撫慰他官場失意的輕音樂。

從香山下來,一路上我默想旅遊者往往都是扎堆,湊熱鬧。熱鬧處固然有好景緻,但冷僻處未嘗沒有好風景?

我提示諸位朋友:走進洛陽龍門,除石窟佛象令人歎為觀止外,那一江之隔的東山香山寺有好風景,香山寺之外還有白園,白園之外還有琵笆峰,峰上還有白居易墓………

當然,各人各有喜好,旅遊玩的是心情,快樂就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