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究竟有何功勞?能夠成為唐朝的三鎮節度使和再造大唐的功臣

唐朝 中國歷史 唐軍 唐德宗 1號線新聞網 2017-04-07

唐朝向來崇尚軍功,又十分重視門閥制度,故此出身士族又英勇善戰的名門子弟大批脫穎而出,成為托起大唐天下的支柱,也構建起大唐軍人的輝煌。西平郡王李晟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是隴西李氏之後,和皇室同宗,憑藉著自己的膽色和忠誠創立起屬於自己的時代。

李晟的父親是朝廷左金吾衛大將軍、隴右節度經略副使,祖父李思恭死後贈幽州大都督,曾祖父李嵩是洮州刺史。這一家是典型的關隴軍事貴族世家,靠軍功打天下。李晟從小跟隨父親練習武功騎射,練就一身好本事。

李晟18歲就效命於另一位大唐名將王忠嗣麾下。有一次出征,李晟一箭射死了一個彪悍的吐蕃將領,“三軍歡奮”,王忠嗣撫著小夥子的脊背,讚歎道,“真是個萬人敵”,李晟因此一戰成名。

李晟多年征戰,屢破吐蕃、羌人和党項人,最後被封合川郡王,馬璘嫉妒李晟的戰功,讓他返回朝廷,李晟成為唐德宗的親兵將領(右神策都將)。

他究竟有何功勞?能夠成為唐朝的三鎮節度使和再造大唐的功臣

唐德宗時,正在外和吐蕃作戰的李晟得到驚人的消息,長安出事了。涇原軍譁變,唐德宗逃出長安,急詔李晟等人救援平叛。

這次因為賞賜問題引起的軍隊譁變讓唐德宗狼狽不堪,當李晟等人救援率兵趕到長安附近的渭南時,正遇到了敗退的大將劉德信所部大肆劫掠,李晟斬殺了劉德信,接管了劉德信的部隊。這時的長安城已經天翻地覆,太尉朱泚被涇原兵擁戴為首領,悍然稱帝,並一口氣殺掉了沒來得及逃出長安的77位李唐宗室。

朝廷軍隊拼死才打退了叛軍的進攻,趕來支援的朔方軍節度使李懷光卻連見到皇帝的機會都沒有,這使他產生了“養寇自重”的想法,李晟多次催促李懷光和自己一起合兵破敵,但是李懷光就是不肯進兵。

李懷光的朔方軍在長安城外大肆搶劫,李晟的部隊則軍紀嚴明。李晟向唐德宗請求移師,以防意外。唐德宗派人到朔方軍瞭解情況,李懷光卻大倒苦水,說“神策軍賞賜豐厚,朔方軍賞賜微薄,叫朔方軍如何作戰”,言下之意就是皇帝親疏有別,自己窮,所以要搶劫。

李晟明白李懷光話裡有話,很爽快的表示“你是元帥,統領軍政,我們但聽你的命令,如何增減用度,你安排就是了”,李懷光沒想到李晟如此圓滑,又不願承擔剋扣神策軍用度的罪名,只好把滿腹怨氣嚥進肚子裡面。

李懷光拖的時間越來越長,反心也漸漸露出來。再加上反叛的朱泚和蠢蠢欲動的吐蕃,三面受敵的唐德宗慌了,加封李晟為尚書左僕射,軍政大權全部交給了他平叛。李懷光害怕李晟對自己下手。連夜逃出長安附近,奔往河中。

他究竟有何功勞?能夠成為唐朝的三鎮節度使和再造大唐的功臣

現在,唐軍各路援軍都到齊了。李晟提出,要是先攻外城,再攻皇城,容易遭到伏擊和殃及百姓,叛軍重兵在皇宮,不如直接攻皇宮。於是神策軍直接從宮城殺入皇宮,叛軍逃入宮城後閉門不出,

這時唐軍中有人提議,等其他部隊到齊之後再發起總攻,李晟認為兵貴神速,機會稍縱即失,等叛軍緩過氣來,唐軍就要蒙受更大的損失。夜裡,李晟派兵鑿開了一段皇宮的苑牆,預備第二天從這裡發動攻擊。

叛軍也是訓練有素的隊伍,當即砍伐樹木,圍成柵欄,阻擋唐軍的攻勢,天亮之後,柵欄後射出很多冷箭,唐軍攻勢受阻。李晟大怒,“你們要是放跑了敵人,我先殺了你們”,大將萬頃親自躍馬衝鋒,推開柵欄,唐軍魚貫而入。涇原兵素來畏懼李晟,頓時潰不成軍。

朱泚帶領一萬殘兵離開長安。不久後,朱泚被親信殺死,人頭被當作投降的進獻禮。如何處置李懷光,則成了朝廷爭議的話題。

唐德宗顧念李懷光的救駕之功,希望寬恕李懷光的罪過。李晟堅決反對,提出了五條不能寬恕的理由,其中最重要的是不能向藩鎮示弱,縱容他們的窺視之心,再則國庫空虛,已經捉襟見肘,如果賞賜不能讓李懷光滿意,又會激起叛亂,危害國家。唐德宗委派馬燧、渾瑊討伐李懷光,短短的幾十天,李懷光眾叛親離,絕望中自殺身亡。

他究竟有何功勞?能夠成為唐朝的三鎮節度使和再造大唐的功臣

隨後唐德宗任命冊封李晟為西平郡王,拜鳳翔、隴右、涇原三鎮節度使,整頓涇原軍。當時的宰相張延賞與李晟不和,屢次中傷李晟,終於在貞元三年皇帝剝奪了李晟的兵權,進封李晟為太尉、中書令。

張延賞是個文人,不似武將颯爽磊落,他私人恩怨貫注到國家事務中,與李晟唱起了對臺戲,主張大唐與吐蕃會盟。會盟中,吐蕃的數萬伏兵衝出,數千唐軍全軍覆沒,大將渾瑊因為武功超絕,奪得一馬逃走,僅以身免。張延賞被罷免了宰相,為自己的私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李晟是個武將,性格直爽坦蕩,他不信運勢之說,他做宰相的時候,看見議政廳的裡有張桌子汙穢不堪,竟有五十年沒移動過,原因是有人曾言道,如果移動桌子,就會丟掉宰相官位。李晟當然不把這種危言聳聽當回事,馬上叫人移動桌子,將議政廳打掃得乾乾淨淨。

但是,另外一種危言聳聽,他決不能置之不理。有望氣之人說道,李晟的深宅大院中樹木蔥籠,蘊藏帝王之氣,李晟趕緊叫家人把樹木砍光,搞得宅院中光光禿禿,以免引起唐德宗的疑心。

唐德宗後來將李晟的畫像放在凌煙閣太宗舊臣之側,彰顯他再造大唐的功績。公元793年(貞元九年),李晟病逝後,唐德宗用詔書的形式立下誓言,要為李晟“存保世嗣”。唐僖宗避難四川的時候,朝廷編輯《興元聖功錄》,記載李晟匡扶大唐的豐功偉績,“遍賜諸將”,希望他們都以李晟為榜樣,無私無畏,效忠大唐。

李晟的兒子當中,有幾人頗有名望,他們是李願、李憲、李愬、李聽。“李愬雪夜入蔡州”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長途奔襲的戰例,成為平定淮西至關重要的功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