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兼文武、出將入相、功高震主卻能善終者,全史唯此一人

唐朝 李靖 唐太宗 頡利可汗 明朝 觀點與視角 2018-12-04

才兼文武、出將入相、功高震主卻能善終者,全史唯此一人

歷史上,人們喜歡稱“強漢盛唐”。漢朝特別是漢武帝時代,國力強大、兵鋒犀利,征戰四方,讓漢王朝的威嚴和王化遠播四方、天下威服,所以漢朝的國風以強悍被史學家及後世人稱讚。而唐朝卻以繁盛聞名千古,唐代既有著漢朝時代的雄風,更有著漢朝不能比擬的博大與寬容。國力繁盛、外交繁盛、文化繁盛,彙集四方物產、文明,起天下英才而用之,所以成就了大唐之盛。

才兼文武、出將入相、功高震主卻能善終者,全史唯此一人

大唐盛世的根源在於貞觀之治,是貞觀之治的奠定了唐王朝的整個國策構架和政治風格。貞觀之治的核心在於唐太宗李世民的博大與寬厚。唐太宗的的博大與寬厚體現在他任賢使能不拘一格,從諫如流不文過飾非,多才多藝卻不玩物喪志,唐太宗的個性魅力也構成了整個唐王朝的政治風格。

先有明君,後有名臣。貞觀名臣魏徵以敢於犯言直諫著稱於世,被認為是諍臣的典範,但他曾經對李世民說:“陛下引導我勸諫,所以我才敢於直諫,倘若陛下不能接受我的意見,我又哪敢去冒犯龍鱗,觸及忌諱呢?”可見只有賢明的君王,才能成就臣子的名聲。但僅憑一個賢明的帝王,也很難實現經營天下、恩及四方的宏願。既然有明君,就必然有名臣、賢臣、能臣輔佐。

才兼文武、出將入相、功高震主卻能善終者,全史唯此一人

時勢造英雄,貞觀時代是一個群星璀璨的時代,人才薈萃、賢能輩出。而最能彪炳史冊的能臣則莫過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裡,最讓後世人仰慕不已的,則當屬衛國公李靖。

衛國公李靖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裡排名第八。李靖,這個名字和古代神話小說中人間的陳塘關總兵、天庭的托塔天王李靖同名同姓。《封神演義》作者許鍾琳是明朝人,《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也是明朝人,他們二人分別撰寫自己的神話小說的時候,是否也受到過唐朝貞觀年間這個李靖的影響呢,這個有必要存疑。但民間的確是傳說,李靖年輕的時候,曾經偶遇神仙。因為替代完成了行雲施雨的任務,神仙為了感謝他就傳授了他兵書一部。他習得以後,就獲得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神奇軍事才能。

才兼文武、出將入相、功高震主卻能善終者,全史唯此一人

民間的傳說虛幻而不可考證,但李靖的軍事才能的確是名不虛傳的,最難得的是他是文武兼備,全才罕遇。起初,隋朝大業末年,李靖只是一個小小的馬邑軍丞。作為一個下級軍官,他最先發現了李淵謀反的行跡,在前往江都向隋煬帝報告的途中,卻被李淵俘獲。在李世民勸解之下,李淵赦免了李靖,並允許其追隨。

才兼文武、出將入相、功高震主卻能善終者,全史唯此一人

唐王朝建立以後的武德年間,李靖因為平定蕭銑、輔公祐有軍功,多次升官至揚州大都督府總管。唐太宗即位後,任命李靖為刑部尚書,兼任代州道行軍總管。這兩個職務分別是文臣和武將,可見在這個時候唐太宗李世民已經發現了李靖文武兼備的特點。不久之後,李靖率領三千騎兵,深入腹地,進擊並收復了被突厥佔領的定襄,活捉了隋齊王楊柬的兒子楊政道和隋煬帝的蕭皇后,突厥各部膽戰心驚,逃到了漠北,突利可汗前來頭像,頡利可汗獨自逃命。

才兼文武、出將入相、功高震主卻能善終者,全史唯此一人

隋唐以來,突厥侵擾侵略不斷,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威脅和敵人,就如同漢朝時期的匈奴一樣。李靖這次收復定襄戰役的空前勝利,既是一次以少勝多、奇襲成功的案例,也是唐王朝對突厥戰爭的第一次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朝野上下以及全國軍民的士氣。為此,唐太宗冊封李靖為代國公。

有了這次神話般的勝利,李靖的存在就讓頡利可汗以及突厥人恐懼不已。貞觀四年的時候,突厥退兵至鐵山,並派遣使臣前往長安向唐王朝請降,請求全國歸附唐朝。李靖被任命為定襄道行軍總管,迎接頡利可汗投降。李靖經過縝密分析,斷定了頡利可汗猶豫觀望、伺機反攻的企圖。於是採取了先禮後兵、外寬內緊、麻痺敵人的策略,一方面派遣使臣前往接受投降,另一方面督促軍隊迅速向頡利可汗駐地挺進。軍隊到達陰山的時候,李靖全部俘獲了頡利可汗排除的偵查部隊,押解著隨軍前進。

才兼文武、出將入相、功高震主卻能善終者,全史唯此一人

而頡利可汗這邊以為自己的陰謀得逞了,還在宴席中載歌載舞、歡慶享樂。所謂天隨人願,李靖的部隊靠近頡利可汗駐地的時候,天上起了大霧,有效地掩護了李靖軍隊的行動。直至李靖的軍隊距離頡利可汗大帳只有7里路程的時候,突厥人才發覺。一方有備而來,一方倉皇列陣,軍事力量的對比是非常鮮明的。突厥的軍隊尚未進入戰鬥狀態,頡利可汗就騎馬獨自出逃了,整個突厥軍隊立馬群龍無首,混亂不堪。唐朝的精良之師對待突厥一群烏合之眾,勢如破竹、所向披靡,這場戰鬥斬殺突厥軍士一萬餘人,俘虜十餘萬人。突厥人的活動範圍從此以後收縮到了大沙漠以北。不久以後,唐朝的軍隊在突厥的其他部落抓獲了逃竄的頡利可汗,頡利可汗及其部下從此全數投降。突厥從此不再成為唐朝的威脅,也由此奠定了整個北方長期安定的基礎。

才兼文武、出將入相、功高震主卻能善終者,全史唯此一人

這次戰役之後,李靖被加封為光祿大夫、尚書右僕射,賜食邑五百戶。按照唐朝的官制,尚書右僕射相當於副丞相,屬於文職,以中樞機要部門副主官的身份,參與國家管理事務的處理。上馬安天下,提筆理政務。所以歷史上將李靖這樣既能帶兵打仗,又能處理內政、安撫臣民的能臣就稱作“出將入相”。

才兼文武、出將入相、功高震主卻能善終者,全史唯此一人

後來,年已60歲的李靖又以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的身份征討吐谷渾,大破其國。其威名之盛、功勞之巨,在當時無人能比。唐太宗李世民以軍功著稱,而李靖的名望幾乎與皇帝相似,而且隱然有超過皇帝的意味。中國古代歷史上就曾經流傳“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句話,況且一旦功高震主,這對於一個臣子來說就意味著危險。李靖非常明確自己的處境,在被封為衛國公之後,他就閉門謝客,杜絕一切社交活動,盡力韜光養晦,避免嫌疑。後來,他因患病在家中安然去世。

才兼文武、出將入相、功高震主卻能善終者,全史唯此一人

整個歷史上,軍事才能卓著的人非常多,但能夠文武兼備的人就少了;能夠文武兼備又能建立盛大的功勳的,又少了許多;建立了非凡業績,威脅到了主上的聲望的,幾乎沒有人可以落下好結局。李靖去世後,唐太宗頒發詔令,允許李靖的墳塋規模參照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的規格建造,並在李靖的墓前修造了用來象徵突厥境內燕然山和吐谷渾境內磧石山的高大建築,用來表彰李靖的巨大功勳。文武兼備、出將入相、功高震主,而又全始全終、善始善終的,整個封建歷史上,恐怕就唯有李靖一人吧。

才兼文武、出將入相、功高震主卻能善終者,全史唯此一人

(原創作品,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