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出土99座墓碑,學者:難怪李世民能打敗高句麗,隋煬帝卻不行

唐朝 隋煬帝 唐太宗 中國古代史 漢朝 陶陶讀歷史 2018-12-07

近年來,山東陸續出土一批特殊的唐朝將士的墓碑。經過社科院學者劉琴麗的收集,達到99座之多。而這些墓碑的主人,均是唐太宗時期,出征高句麗的唐軍士兵。

山東出土99座墓碑,學者:難怪李世民能打敗高句麗,隋煬帝卻不行

高句麗,原本只是漢朝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王莽時期,高句麗獨立,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到了隋朝時,已經成長為東北亞地區的強國,疆域橫跨遼東半島與朝鮮半島,人口多達數百萬。

隋朝統一全國後,高句麗便成為隋朝君臣的下一個目標。畢竟,高句麗的疆域基本包含了以前漢朝的遼東以及四郡之地。隋朝出征高句麗,其實也是統一戰爭。

山東出土99座墓碑,學者:難怪李世民能打敗高句麗,隋煬帝卻不行

從隋文帝到隋煬帝,隋朝四徵高句麗,而好大喜功的隋煬帝更是連續三次御駕親征,每次徵集兵力都多達百萬。面對如同山崩般的隋軍,高句麗人竟憑藉有利地形和堅固的山城牢牢守住了遼西防線。而隋煬帝的三次進攻,皆因糧草不濟而慘敗,損兵折將達到數十萬之多,數以十萬計的華人淪為高句麗人的奴隸。

隋煬帝的窮兵黷武政策,給隋朝百姓造成了巨大痛苦。無數士兵死在戰場,無數百姓累死在運輸糧草的道路上。最終,隋煬帝征討高句麗政策引發了全國性的起義,強大的隋朝在農民軍的烈火中灰飛煙滅。

山東出土99座墓碑,學者:難怪李世民能打敗高句麗,隋煬帝卻不行

唐朝繼隋朝而起,而與隋朝一樣,唐高祖、唐太宗、唐高祖三代君臣都將高句麗視為必須消滅的目標。但是相比於隋朝,唐朝征討高句麗要順利許多。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駕親征,欲一戰殲滅高句麗。

在出徵高句麗前,唐太宗向天下發布徵兵令,號召天下百姓參加徵遼之役。據史書記載,隋煬帝征討高句麗時,百姓們唯恐避之不及,生怕被徵入徵遼大軍,甚至還有人編出《無向遼東浪死哥》。

山東出土99座墓碑,學者:難怪李世民能打敗高句麗,隋煬帝卻不行

而唐太宗出征時,畫風卻完全與隋煬帝不同。全國壯士都踴躍參加徵遼大軍,我們熟悉的薛仁貴便是其中一員。此外,相比於其他地方,山東地區百姓參軍最為踴躍。這是因為山東距離高句麗較近,家家戶戶都有親人死在高句麗。聽說皇帝要親征高句麗,百姓們紛紛離家從軍。

對於百姓們的踴躍,唐太宗興奮道:“朕今徵高麗,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抑鬱。”在行軍路上,不少百姓還自己攜帶衣物武器參加。有些壯士更是豪言:我們不求縣官封賞,惟願效死於遼東!

山東出土99座墓碑,學者:難怪李世民能打敗高句麗,隋煬帝卻不行

很顯然,與隋煬帝相比,唐太宗更有方法,也更得民心。隋煬帝出發點是好的,也很具有戰略眼光,但在實際操作上,卻與蠢貨無異。出征高句麗,根本無需百萬大軍,面對敵軍堅固的堡壘,人數越多反而越壞事。而沉重的後勤負擔,不僅造成前軍戰敗,同時也給百姓造成巨大負擔。

因此,很多學者認為,唐太宗徵遼之所以成功、隋煬帝徵遼之所以失敗,其關鍵點就在於民心。而近年在山東出土的99座墓碑,也說明了這一點。

山東出土99座墓碑,學者:難怪李世民能打敗高句麗,隋煬帝卻不行

在這99座石碑上,均表現出令人感動的愛國情懷。比如士兵馬寶義墓誌銘這樣寫道:

“洎以三韓肆虐,恃玄菟以蜂飛;九種挻妖,阻黃龍而蝟聚。聖上愍茲萌庶,方申吊伐”。

馬寶義認為,高句麗在漢朝玄菟郡以及三韓地區肆虐,太宗陛下憐憫當地百姓,故興義師,攘除奸凶。

而士兵劉公肈的碑文中這樣寫道:

屬以九夷不靖, 五部忽驚。蟻結青丘之隅,鯨奔滄海之浦。而皇赫斯怒,爰徵俠窟之雄。

翻譯過來就是高句麗悖逆不臣,惹太宗皇帝憤怒,我欲為朝廷收拾他丫的。

山東出土99座墓碑,學者:難怪李世民能打敗高句麗,隋煬帝卻不行

除此以外,很多士兵在碑文中,表現出極強的立功慾望。一些墓主在參戰時,抱有“魯連夷難,無取千金;馮異論功,高居大樹”的豪願。他們希望在遼東英勇奮戰,從而得到皇帝和朝廷的賞識,而薛仁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此外,還有些士兵對高句麗人展現出極大的仇恨。許多墓誌都稱高句麗為“東夷小丑”、“高麗小丑”“高麗餘孽”、“玄夷之孽”(注:唐朝人確實稱高句麗為高麗,請大家別糾結了,很煩)。而這種仇恨源於高句麗人侵佔遼東故土、殺害隋朝士卒,同時壓迫數以十萬計的隋朝俘虜做奴隸。

山東出土99座墓碑,學者:難怪李世民能打敗高句麗,隋煬帝卻不行

通過這些墓誌銘與史書的對照,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唐朝百姓對唐太宗親征表現出極大的認同以及熱情。由於唐太宗得民心,方法得當,自然三軍用命,最終收復了大半個遼東,殺敵數萬人。而隋煬帝窮兵黷武,不講方法,不得民心,即使用兵百萬,也只有失敗的結局。

相關推薦

推薦中...